工笔画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绘画,今天开始让金子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和学习一些工笔画的基础知识吧!今天我们先认识一下工笔画的工具。
1、宣纸和绢
宣纸和绢分为生宣纸、熟宣纸和生绢、熟绢,我们工笔画用熟宣纸和熟绢。
熟绢
熟宣纸
有些画者喜欢自己制作熟宣或者绢,制作也不难,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下。
所谓熟宣或绢就是在生宣或者绢上刷胶矾水,在这里胶矾水的勾兑比例是关键:正常胶2、矾1,在勾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手指蘸取胶矾水放到舌尖儿尝一尝浓度,如果口感是微苦微涩就证明浓度刚刚好;如果苦涩感浓重就说明太浓了,要稀释一下。也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胶矾液,胶矾水勾兑好以后可以刷在生宣纸或生绢上了。为了稳妥起见,可以边刷边用毛笔沾取颜料试纸,只要颜料或墨汁不晕染就证明可以了,不需要再刷,因为刷多了纸就脆了,会很容易折断,不能使用,造成浪费。当然我们平时练习用可以免去麻烦直接购买现成的熟宣或者绢就可以的。
胶矾水
刷胶矾水
2、水胶带
水胶带主要用来固定宣纸或绢,比普通胶带更方便好用。一般在画白描底稿之前使用,裱画也经常用到。只要将水胶带蘸取清水后直接粘贴画纸和画板即可。
水胶带
水胶带裱画
3、排笔、排刷
羊毛排刷
羊毛排笔一
排刷主要是用来装裱和绘制底色用的,由于有了水胶带,也有些人不再装裱线稿,而是直接将线稿用水胶带固定在画板上;线稿大面积上色、上底色用排刷会更快更方便,但同样要注意力度。排刷有不同尺寸的,可根据画面需要选择适合的尺寸使用。用排刷的时候画板最好倾斜放置,一般倾斜45度即可,底色大致上7遍以上。
特别需要提醒初学者,选择排刷的时候,要注意选择羊毛的,而不是塑料的或者人造毛的,等等,不推荐其他材质的刷毛。
羊毛排笔二
羊毛排笔三
4、白描用勾线笔
做好前面的准备工作,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底稿勾线了,这里主要用到的就是勾线笔,早些年画者大多习惯用小红毛勾线笔,因为这种笔的饱和度好、吸水率高,可以使描线过程中线条更流畅省去了不停蘸取墨汁的麻烦。勾线笔的种类也不少,还要注意不能与水彩画勾线笔搞混淆了。
小红毛勾线笔
花枝俏勾线笔
油画勾线笔
5、绘画用羊毫笔和狼毫笔
底稿上色大多用大中小号的羊毫笔或者狼毫笔,大多数画者习惯用羊毫,一般大好用来给面积比较大的内容上色,小号主要用于精细内容,中号则比较灵活根据绘画需要而定。大号毛笔在工笔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晕染,主要负责将颜料晕染或者推染开来。
羊毫(大中小号)
狼毫(大中小号)
6、颜料
颜料一般初学者用学习用中国画颜料就不错,也有成熟的画者用日本樱花颜料或者传统的固体颜料(分为石块状和粉末状的两种),固体颜料调制相对麻烦,这里推荐前者即可,因为后两者的价钱也不较高,对于初学者不适用。这里需要重点提的是:藤黄颜色是有毒的,它是从藤黄树中提取的,属于透明色;花青是从一种草中提取出来的,它还经常用于扎染,但是中国画用的颜料会提取的更纯更细致,它也是透明色;胭脂是从红颜色的花瓣中提取的,有点儿类似于我们小时候的指甲草花(一种染指甲用的花);朱膘是朱砂的膘,是半透明颜料(还有赭石)。颜料在用之前最好提前进行调制,去胶,因为颜料中都含有胶质,用温水泡制可以将颜料中的胶退出来,这样会更有利于绘画效果。
学习用颜料
日本颜料
粉末状固体颜料
7、颜料盘
颜料盘主要用于颜料调色,颜料盘一般有塑料的、陶瓷的,有多色的调色盘也有单色的调色盘,画工笔画推荐用单色的调色盘,这样颜料之间不容易混色,有一种多层调色盘带盖子的,颜料没有用完可以盖起来,也不容易干掉或者洒出来,推荐大家可以用这种的。
多层颜料盘
多色颜料盘
8、洗笔缸
洗笔缸主要是洗笔用的,建议至少准备两个,当然它只是一个洗笔的容器,也可以用桶,这个选择方位比较广,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
洗笔缸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