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有的松软、有的粗硬,一般木头松软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难雕。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便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适合雕刻结构复杂的,造型细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只是雕起来比较费工夫,容易损伤刀具,价格也相对昂贵。
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量感。
木雕的辅助工具主要有敲锤、斧子、锯子、木锉,斧子的用途是配合出坯,大量砍削木料,注意砍削时不宜用力过大,不可直上直下砍,斧刃应与垂直的木纹保持45度左右,否则,木料会开裂。木锉的用途主要是在圆雕的细坯阶段,可代替平刀将刀痕凿迹挫平整以便修光,又可代替圆刀或斜刀作镂空处理。
民间工艺主要源于民间,观历史,没有像古代考状元进士般有分数制,但现在看拍卖市场古代的皇家贵族把玩之物皆是当朝民间工匠,但要能成为这样的工匠很不易,多看多学多做廾是民间艺人的考试,努力把自已変成人才,别人自然叫你老师大师,挑战自己人生高峰,在路上。
我喜欢欣赏木根雕刻作品,多多少少有点个人心得。一件好作品,除雕匠有较高雕刻水平外,还要观察木料的形状及颜色变化差异,尽力最大限度保留木料原有形状,以最少的雕削改变,追逐出让别人既看得出作品意境,又显示出抽象的美的作品。也就是中国画“大写意”的境界。纯个人心得,欢迎纠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