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通俗易懂地介绍场外个股期权这个金融衍生工具。
我个人接触场外期权是2019年的时候,当时看了本书叫《大空头》,问了下在券商的师弟,发现国内早就有这个交易工具。
场外个股期权其实就是一种以小博大的金融交易工具,初学者可以用户两种方式来理解它。
理解方式一:视为合法的高息借贷炒股
所以如果看对牛股的话,借助场外期权就可以轻松实现利润翻几翻。这里有个杠杆倍数的算法,出4万元,得到100万元股票市值的权益,可以理解为杠杆倍数为100/4-1=24倍(剔除自己的出资借了24倍的杠杆)。
理解方式二:把权利金视为定金
假设名义市值100万元,期限1个月的认购合约,权利金比例是4%。
如果亏了那我就不买了。
常见疑问
1.什么是权利金?
上面例子所支付的4万元就是“权利金”,类似于我们打德州扑克,为了进入对局要往底池里面下注/跟注。玩过扑克的都知道,钱一旦进入底池就已经不是我的了,属于“死钱”。权利金也一样,它不是“保证金”,付完其实后续就跟我无关了。
2.那我怎么获利呢?
3.股票跌了怎么办?
跌了选择不行权就好啦,亏损与我无关。
不管涨跌,前期支付的权利金也就作为沉没成本没了。权利金时你花钱去买一种“权利”,不要把他视为“本金”,一定要有这种清晰的认知。
4.场外期权只能做个股的认购(看多)期权吗?有没有别的品种可以做?
场外期权能参与的品种非常多,除了2600多只两融标的的个股(港资券商则超过4000支)之外,期货市场里的产品基本也都可以参与,比如:
5.去香港券商参与个股期权有什么优点跟缺点?
缺点:
A.需要提供一些特定的个人资料,主要是:境外银行卡/护照或者港澳通行证/进关记录等。
虽然略有点麻烦,但国内开通港/美股交易账户的其实也有接近2000万人了;
B.受汇率管制限制,每年合法出境只有5万美金,赚了钱转回国内也是个麻烦。
优点:
A.个人也可以参与;
B.能交易的品种要多得多,香港券商一些非两融标的也能参与,整个票池大概有4000多只票,这是主要吸引人的点。
场外期权的风险
估计很多人看了前面的内容会有想法,觉得这个交易工具真的是优点多多,亏损有限而收益无上限,杠杆系数也很高,可以10倍以上去放大自己的利润。
作为官方不愿意普及散户掌握的金融衍生工具,场外期权还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首先了解下国内参与场外期权的门槛:
1.符合532资质的机构主体。
2.基金管理公司,整体管理规模超过5个亿,允许其单只产品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参与投资场外期权。
个人投资者不允许参与场外期权,这是场外跟场内的区别,场内期权的开通条件跟开通两融功能一致,场外只允许符合条件的机构跟券商通过转账的方式实现交易。
香港券商允许个人也参与场外期权投资,门槛要低很多很多。
问:什么是虚值期权?
答:这个东西比较有意思,我也是最近才了解到,简单来说就是:
虚值期权现在常见的有103%/105%/110%等多档,拿105%来举例子,相当于同样100万元名义市值,我持有的是:10000000/10/105%=95238股。可以理解为相比于平值,我进场就有浮亏。
好处是期权费率变低,原来要4万块的,现在可能3万5千块就可以参与了。
其实就是牺牲一定的损益比提高了杠杆系数。
然后我们要认识到场外期权的风险点:
1.如果对趋势预判错误,做看涨后股价在规定期限内没有上涨,则投资失败,亏损部分或全部权利金。
股票的趋势有三种:上涨、下跌、盘整。
从交易的角度来讲,其实上涨跟下跌我都不怕。
上涨做多可以盈利,下跌做空可以盈利,A股也是有合法的做空机制的,融券或者场内期权(做空ETF)。
但唯独横盘我们是盈利不了的,场内期权还可以做卖方,在横盘时赚取固定收益,场外是没有这个机制的。
如果直接买的股票,看好后市,横盘不管他就好了。
所以其实场外期权更像是压大小,买定离手。属于投机行为,要“多在爆发上涨前,空在暴跌开始时”
有这种水平的人肯定是极少数,所以我们券商只是提供合法合规的交易工具,具体要不要使用这个工具,投资者自己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