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达自控付国军:特种机器人技术拐点来临商业拐点未现不必一味追求“类人”形态

央广网北京9月8日消息(记者岳玥)近日,全球科技巨头都纷纷发布机器人重磅产品与战略,机器人产业大热,是否拐点将至?“特种机器人目前处在技术拐点的阶段。”对此,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国军做客新一期《中上协会客厅》时发表如是观点。

付国军称目前一些特种机器人成本相对较高,产品应用还较少,“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成本和价格降下来,客户的需求才会向上升,特种机器人产品和市场的拐点才会到来。”

科达自控自动化主要应用于工业场景,尤其是服务于智能矿山的建设。付国军称科达自控追求的是机器人怎样能更好的替代人干活,真正把煤矿工人从恶劣的环境中解放出来。

而对于机器人“人形”热潮是否会对现有市场造成冲击,付国军认为“类人”形态产品垄断市场不太现实。

付国军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是顺应市场需求,客户的首选一定是性价比高的产品。因此,对于特种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大上,“类人”代价过高时,市场也难以接受。

特种机器人处在技术拐点阶段

8月11日,小米发布第一款人形机器人;此前6天,亚马逊宣布收购IRobot;更早前的6月23日,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称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将在9月30日的特斯拉AI日活动上面世……几乎全球的科技巨头都在全面发布机器人重磅产品与战略,机器人产业的拐点到了?

对此,科达自控董事长付国军表示:“普通重复劳动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普遍,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因个性化需求,现在应该可以说进入了技术拐点,可能还没到产品或者是需求的商业拐点。”

公开信息显示,科达自控主营业务是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提供矿山数据监测与自动控制系统、市政数据远程监测系统等服务,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改造和自动化控制的需求,主要应用于智慧矿山等领域。

“在智能矿山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复杂危险的场景,人不能去或者人不愿意去的情况,自动化便是刚需。”付国军介绍称,科达自控一直做工业自动化,尤其是服务于智能矿山的建设。

“特种机器人目前处在一个技术拐点的阶段。”付国军称特种机器人许多技术接近成熟,但因成本价格相对较高,产品应用还比较少,市场上需求还没有真正起来。

“企业或是科研院所不断投入到机器人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技术拐点会逐渐衍生出产品的拐点,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成本和价格下降,客户的需求才会上升,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品和市场的拐点很快就会到来。”付国军表示。

专为煤矿打造机器人解放矿工

对于如何最大化抓住产业红利,着眼于未来具体的目标,付国军称科达自控追求的是机器人怎么样更好的替代人干活。

“我们在做智慧矿山的过程中,发现好多地面上的技术无法应用到矿山,但煤矿是危险性非常高的行业,发展到以后一定是无人采掘,这就需要大量的机器人去工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追求的是机器该怎样替人干活。”付国军解释道。

谈及自身优势,付国军称科达自控首先是对特种行业非常熟悉,且具备一定的智能终端的开发能力。

“我们煤矿井下的机器人和普通工业场景的有很大的区别,普通工业场景有很多重复劳动,但煤矿采掘过程中基本没有,都是个性化的工作,需要机器人的智能化更高。”付国军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特种机器人的研发,专门为煤矿打造替代人的机器人。

据了解,早前,国家煤矿安监局制定公布了《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重点研发应用掘进、采煤、运输、安控和救援5类、38种煤矿机器人,对每种机器人的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

“我们现在同时研发的机器人有12种,其中3种机器人已经进入市场,都是做一些相对重复简单的工作,真正适应复杂环境工作的机器人还在研发中。”付国军称,公司最熟悉行业应用重点以及特殊需求,像防爆、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环境等,在做机器人的时候要解决这些问题。

而在研发机器人的过程中,科达自控坦陈自身亦有弱项。

“我们在高端智能化的算法方面相对较弱,由于特种机器人是个性化需求较高的一类产品,这就要求智能化程度高于普通工业机器人,再加上煤矿这种特殊环境,研发难度相对大一些。”付国军表示,乐于和同行一起共同合作、深入研究。

付国军举例证明特种机器人研发的不易:“比如说做一个机械手,在地面工厂用的大多是电动关节,相对来说能轻巧就轻巧,但煤矿井下得做防爆的电动关节,加防爆壳后重量就提升了,在地面上运动自如的机械手,在井下就动不了了。”

“特种机器人当前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应该非常大,但现在因价格高,客户还暂时承受不了。”付国军称,目前高价格的研发产品还属于试用阶段,科达自控等同类公司,以及一些院校也都在开展这方面研究。

付国军表示,科达自控的目标就是想真正把煤矿工人从最恶劣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提供切实的福利。

工业机器人不必一味追求“类人”

除了从实用性角度不断探索研发,机器人未来是否都需要“人形”形态也备受热议。

马斯克最近在中央网信办主办的《中国网信》杂志上刊发《相信科技创造美好未来》一文,提及“为何需要‘人形’机器人”,他指出现有的社会环境都是以人类的形态存在的,“人形”机器人具备更好的通用性。

“对于服务机器人来说,‘人形化’可能很有必要,但对于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我感觉暂时需求还不高。”付国军认为不应一味追求“类人”形态,对于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应根据其功能做形态选择。

“机器人总的大概分三类——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对于服务机器人来说,有些场景形象已经具备‘人形’了,尽管虽然是弱智能化,但语音处理等方面都可以,而且未来也一定会从弱人工向强人工发展过渡。”付国军进一步解释,但是对于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如果一味追求“人形化”,研发的复杂程度和成本会大大提高,客户接受度则会降低。

结合科达自控目前的业务,付国军谈到做智慧矿山首要解决的是把人从最恶劣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用机器人替代人去处理采矿中的疑难杂症。

“至于机器人是两条腿还是4条腿,是用轮子驱动还是用履带,我们实际上并不关心,它跟人交互的机会也不多,长得像不像人关系并不大。”付国军表示。

付国军认为机器人有战斗力就行,尤其是在特种机器人领域。

“对企业来说追求的目标是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客户的第一需求一定是既能完成任务又造价便宜的产品。所以我们也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类人’当然是最好了,但如果代价过高,市场也难以接受。”付国军表示。

机器人替代人工作是大势所趋,未来工业场景或是服务场景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来替代,“但是‘人形’机器人成为通用形态代替其他机器人,我感觉暂时没这个可能性。”

对于“人形”热潮是否会对现有机器人市场造成冲击,引发格局变化,付国军认为“类人”形态产品垄断市场不太现实,对特种机器人或工业机器人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冲击。

“即使‘人形’机器人算法智能化水平提高了,但工业机器人或特种机器人也会同步升级,而且对于煤矿来说,在采矿这个环节,‘人形’机器人两只手也不够用,好多动作要同时完成,做成和人一样也不实用了。”付国军表示。

“但是对服务机器人还是应该是追求‘人形化’,追求温度,追求情感。”付国军补充道。(央广资本眼)

“特种机器人目前处在技术拐点的阶段。”对此,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国军做客新一期《中上协会客厅》时发表如是观点。

THE END
1.机器人做错事道歉人类将毫无抵抗力类人机器人在我们的科幻世界里面存在了几十年,现在仍然萦绕在我们的梦想中。但不管如何,至少类人机器人在卖萌的时候,我们也慢慢开始把它当作真正的“人”了。https://news.mydrivers.com/1/499/499194.htm
2.全球真正能量产人形机器人的公司只有这三家!1索菲亚:由汉森机器人...1、索菲亚:由汉森机器人研发的人形机器人, 领益智造 负责联合研发并生产,领益智造是汉森机器人国内唯一人形机器人联合研发合作伙伴。最新版本的人形机器人索菲亚在汉森机器人公司进行测试,该公司正在香港制造类人机器人,该人形机器人即将早于 特斯拉 进行全球首发, 领https://xueqiu.com/9999782882/254397776
3.什么是通用人工智能?混合方法是连接主义和符号系统的混合。在AGI竞赛中领先的架构倾向于使用混合方法,例如,CogPrime架构。它通过单个知识表示(称为AtomSpace)来表示符号知识和子符号知识。著名的社交类人机器人索菲亚是由Hanson Robotics和OpenCog在神经架构CogPrime的帮助下创造出来的。 https://www.jianshu.com/p/a6dc1d26029a
4.高精度320×240Voxel3D飞行时间机器人视觉方案凭借3D ToF解决方案的距离测量准确性,扫地机器人能够检测和识别物体并构建房间地图,从而实现最佳路径选择、缩短工作时间、提高覆盖率、避免作业不完整、碰撞和卡在障碍物下面。 应用范围 ? 扫地机器人 ? 割草机器人 ? 服务机器人 ? 类人机器人 https://www.hqchip.com/fangan/134.html
1.类人机器人机器之心目前类人机器人的设计主要来满足功能方面和实验方面的需求。针对功能性设计的类人机器人需要协助人类完成一些高危险,高难度的任务以及辅助病人,幼儿及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娱乐等。类人的设计使其可以很好的在人类日常环境中行走以及使用人类日常工具。同时,其类人的交互模式使其可以更好的完成辅助人类以及交互娱乐的功能; ...https://www.jiqizhixin.com/graph/technologies/7982b60a-b63a-4121-a897-ed704d60f814
2.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内置为类似于其体形人体。该设计可能出于功能目的,例如与人工工具和环境交互,出于实验目的,例如对两足动物运动的研究,或出于其他目的。通常,类人机器人具有躯干,头部,两条手臂和两条腿,尽管某些形式的类人机器人可能仅对身体的一部分建模,例如从腰部向上。一些类人机器人还具有设计用于复制人的面部特...https://vibaike.com/106673/
3.我国第一个类人足球机器人在哈工大诞生新华社哈尔滨6月17日电(曹霁阳、刘培香)一个名叫“HIT”的“足球明星”即将成为赛场上抢眼的亮点。这个国内第一次实现用双“腿”踢球的机器人,将于18日在武汉进行的第五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暨2004年FIRA世界杯机器人足球赛中国队选拔赛上亮相。 https://news.xidian.edu.cn/info/1012/20785.htm
4.沈阳城市学院:有位不一般的机器人“小伙子”“我后面屏幕上的这位机器人‘小伙子’来自沈阳城市学院,它在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中,两次获得中国区冠军,研发它的师生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6岁。”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8月18日举行的2023年下半年创新节目片单发布会上,辽宁省沈阳市委副书记王永威在分享沈阳的青春故事时,将沈阳城市学院类人足球机器人团队视为参与...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308/t20230824_2111083325.html
5.小编说赛项RoboCup足球机器人比赛(上篇)2021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暨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天津国际邀请赛开赛在即,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大赛的各赛项情况,现开启《小编说赛项》栏目。 本次大赛共设有四大赛项包含12个分赛项,分别为: Robocup足球机器人比赛 类人组、中型组、仿真2D组 仿真3D组、小型组、标准平台组 ...http://www.tsinghua-tj.org/news/5256.html
6.波士顿动力机器人“体力不支”,搬箱子不成反摔倒昨天,这家公司流出的一段最新视频却告诉我们,距离机器人统治世界还有挺长的一段距离。 波士顿动力的Atlas机器人可以说是最新、最先进的类人机器人了。不过,从上面的视频看,相对简单的任务,比如把东西好好放在架子上面,目前仍然很难完成。 Alas在很多方面都十分优秀,比如在复杂的山地行走,攀爬并扛起重物。Atlas的平衡...https://www.36kr.com/p/5088660.html
7.机器人论文(2)双足机器人楼梯行走轨迹规划类人机器人稳定行走的轨迹规划方法: 机器人行走性能研究:如能效、步速 机器人推向运动: 对于机器人楼梯行走问题描述: 建模及控制器 1.样机 2.控制部分 轨迹规划 1.楼梯轨迹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虚拟斜面法 3轨迹规划问题 4COG轨迹生成方法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两足机器人楼梯行走轨迹规划的“虚拟斜率法”。在传统...https://blog.csdn.net/weixin_51709530/article/details/120690664
8....V6版机器人舞蹈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开源机器人价格Nao机器人是一款适合科研、教学和展示的理想合作平台!2007年7月,被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组委会***作为标准平台组的官方平台。展开 价格 订货量 ¥12.8万 ≥1台 发货地北京 大兴区 发货期限1天内发货 供货总量10台 平台认证商家已通过资质核验 智女士销售经理 ...https://www.china.cn/qtxingyezhuanyongsheb/2122678282.html
9.特斯拉推出首款智能机器人(特斯拉推出首款智能机器人吗)特斯拉机器人首秀引发专家质疑,称产量和价格相差太大,具体情况如何?_百... 特斯拉机器人的首秀引发了专家的质疑,他们指出产量和价格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具体的情况是如何呢? 人们对机器人的认知在过去几年发生了变化。从电影中的类人机器人,到如今走进千家万户的各种形状的机器人,机器人技术在不断发展。 在机器人...https://www.kangle.im/post/95993.html
10.特斯拉价值2万美元的“擎天柱”能走路挥手致意还不够在全球很多机器人团队在投入类人机器人的时候,特斯拉的目标是迅速地制造出价格可支付、并能量产的机器人。目前所有的类人机器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是“缺少大脑”,例如它们不具备在真实世界自主导航的智能,而且它们也非常昂贵且产量低。 相比之下,擎天柱的成本预计将远低于一辆电动车,据马斯克介绍,它的价格可能最终会低于2...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10012523295087.html
11.王鹏中国科学院大学自动化所提出机器人类人灵巧操作方法,实现人与机器人间的类人物体交接 人形机器人:从“形似”到“神似” 1、类人灵巧操作机器人 类人灵巧操作能力是目前机器人亟待突破的瓶颈之一,对制造、服务、国防等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许多对人类而言异常简单的灵巧操作任务,对机器人来讲是极其困难的。人类的灵巧操作能力来源于长期...https://people.ucas.ac.cn/~wangpengc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