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日前,一则“竹山人购买直升机”的抖音火爆十堰人的朋友圈。按照视频上的地址,记者在竹山县擂鼓镇烟墩子村,证实了确实有人买了直升机并将直升机拉回到了竹山老家。
直升机价值不菲这是主人三架直升机中的一架
在擂鼓镇烟墩子村一个叫高望滩的院落,一栋装饰格外豪华的四层别墅,与抖音上网友所拍下的房子十分相似。门前一架红白相间的直升机映入眼帘。
“这架飞机有14.2米长,3.5米高,最高可飞至4000米的高空中。”飞机的主人张韦豪向记者介绍。身材魁梧的张韦豪今年37岁,是土生土长擂鼓镇烟墩子村人。
“这架直升机是我三架直升机中的其中一架,还有两架分别是2座、6座的,这一架是4座的,落地到国内有600万元。”张韦豪介绍。
张韦豪说,停在院中的这架直升机为罗宾逊R44载人直升机,产自美国,除了飞机前排的主副驾驶外,后排可乘坐两名乘客。该飞机也是国外私人直升机的主流机型。“这架飞机在浙江、北京已经飞了两年了,这是头一次拉到竹山老家。”张韦豪介绍,本来飞机停在西北航空基地做保养,但因春节期间基地要做航空训练,不便存放。张韦豪花费8000多元,将这架直升机拉回了家。
15岁外出务工为了生计辗转于全国各地
然而,在张韦豪坐上车的那一瞬间,父亲又将一张被攥得皱巴巴的20元钱从车窗扔给自己,并说这20元让他去武汉后可以买点吃的补补身体。“那一瞬间,17岁的我当时坐在车上就开始哭,那一刻我是真感觉自己长大了。”他说。在回武汉的路上,张韦豪哭了一路,全然不顾其他人异样的目光。
到武汉后,他毅然辞掉了190元月工资的工作,想找一个工资待遇更高的工作。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由于无学历没技能,张韦豪先后在武汉、杭州、天津等公司应聘保安、门童、装修工、钢筋工、群众演员……每换一份工作,张韦豪的月工资也略有起伏,但仍不过千元。
销售钢材赚到第一桶金投身新能源再创财富
那时的他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但不少女孩都觉得他太穷,不愿意跟他在一起。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张韦豪没有气馁,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拼搏,生活总会充满阳光。
这一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张韦豪在销售钢材中抓住了机遇,赚到了300多万元,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尝到甜头后,张韦豪意识到,自己应该去闯荡更大的市场。于是,他果断从单位辞职成立了一个钢铁贸易公司,并招了一批有经验的销售员,一年后成立自己的轧钢厂。“在全国钢铁价格涨势迅猛的大环境下,我的钢铁贸易公司做得风生水起。”张韦豪的钢铁生意越做越大。
2014年,偶然的一次机会,张韦豪又接触到了新能源,虽然那时国内新能源产业正处于低谷,技术也不成熟,但张韦豪却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他认为新能源一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于是,张韦豪果断从之前的钢铁贸易转产到新能源开发,很快占领了市场先机,并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2017年起,新能源技术逐步应用到了各个领域,而此时的张韦豪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后来大型企业也纷纷加入,这给包括张韦豪在内的一大批新能源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购买3架直升机拆卸研究结构他计划在国内开首个直升机5S店
偶然的一次机会,张韦豪了解到2017年美国的飞行员有20万名,通用机场有2万个,而中国的通用机场和飞行员数量与国际相比,还有巨大空间,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浮现——造直升机。
造直升机,这个想法从一个初中学历的农村人的嘴中冒出,是多么的可笑。然而,张韦豪却将这个梦想逐步变成了现实。
2018年,当时仅有32岁的张韦豪花了20万元在浙江宁波考了直升机驾照,并注册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但是飞机毕竟是大物件,没有造飞机的技术,他就用公司的30%股份作为代价,从国外引进了一批2003年就开始研究制造飞机的团队,但没有飞机的实物,也还是事倍功半。
“那时候国内没有能自主制造直升机的公司,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部件组装而成。”张韦豪说。2020年3月,他购买了自己的首架直升机,之后他又从美国购买了两架飞机。买回来后,除了用于飞行外,他让团队把飞机拆解,研究每一个部件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据张韦豪介绍,现在国内买飞机需要进出口公司在国外买完后再托运回来,交关税、购置税等高额费用后才可以运进国内,而这无疑让很多想买飞机的人望而却步。经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张韦豪的公司已经造出了两座运动类直升机,目前正在办理适航许可等手续,等待飞机合法销售、飞行。
“我们打算于今年年底在成都建成国内首家直升机5S店,让大家可以来店内了解直升机构造,试乘、购买直升机。跟现在的汽车4S店一样。”张韦豪自信地说,“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将来直升飞机会进入寻常百姓家。”
心系家乡发展要将家乡打造成“直升机品牌地”
除了在外发展外,张韦豪也心系家乡建设。他主动出钱为村内换上了光伏路灯,并在2020年疫情时托人在村内挨家挨户发放物资。“我在外地发展离不开家乡人民的支持,我的家里人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所以我每年过年无论多忙都一定会回到竹山,陪伴家人并将国内外的一些新鲜事儿、好吃的好玩的带给他们。”张韦豪介绍。
而对于家乡的发展,张韦豪也有着自己的打算。“我初步有一个构想,就是在我们烟墩子村前面建一个航空科普实验基地,让中小学生能够来到这里研学,让对直升机感兴趣的人能够体验。”他说,将来会在家乡建设停机棚、机库,将这里打造成“直升机品牌地”,不久后一定要让飞机在家乡上空飞翔,从空中俯瞰家乡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