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机器人,进化进行时

在10月份的特斯拉“WEROBOT”发布会上,埃隆·马斯克向观众描绘了一幅未来人形机器人的蓝图,这些机器人将能够执行遛狗、修剪草坪、购物、照看儿童等日常任务,并有可能成为人类的导师和朋友。

《我,机器人》《赛博朋克2077》等电影和游戏作品中的场景似乎已近在咫尺。

宇树科技是国内最早走出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双通道商业化道路的机器人企业之一。

从一条机器狗开始

自20世纪50年代起,科学家对仿生机器人(BionicRobots)的研究便已展开,他们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作为模拟对象,而猫、狗,因其四足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地形适应性等特点,在一众仿生对象中脱颖而出。

2005年,随着波士顿动力公司“大狗”(BigDog)四足机器人的推出,公众对于“机器狗”这一概念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让行业看到更多可能。

2015年,90后技术“极客”王兴兴带着自己的机器狗——XDog参加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当时,波士顿动力的液压技术方案在业界占据主流地位,可王兴兴却相当看好电驱方案,XDog从底层电机驱动板、整机机械结构到整机运动控制算法,都是其自主研发。

王兴兴较为成熟的电驱方案让XDog在比赛中展现出不俗实力,在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也吸引了众多投资人的目光,而这款机器人也奠定了宇树科技未来的产品技术路径。

2016年7月,王兴兴在杭州正式创立了宇树科技,在团队和资金的加持下,公司于成立一年后,正式推出了首款四足机器人产品——Laikago,名字取自世界第一条上太空的狗—莱卡。

凭借性价比最优和代码完整开源的优势,Laikago一经发布,宇树科技就迅速获得了商业订单,包括东京大学、本田研究院、利兹大学等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实验室纷纷前来咨询并购买,让宇树科技打响了自己在行业内的“第一枪”。

有媒体是这样评价当时产品上市的情况:“让机器人科研领域有了一款能买得到的电驱四足机器人,走出了‘无狗可用’的困境。”

宇树科技的电驱四足机器人,让行业摆脱了“无狗可用”的困境。

“破圈”的四足机器人

作为初创型公司,宇树科技与波士顿动力等公司相比,显然是一位行业“后来者”,但它为何能迅速站稳脚跟?

对市场趋势的研判是个关键。在Laikago上市的2017年,市面上的四足机器人寥寥无几,尤其是具有商业化潜力的电驱四足机器人几乎为零。

“当时我们就察觉到,低成本、轻量级、高性能的产品将成为四足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创业伊始,王兴兴与团队就在思考如何让四足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问题,在他们看来,首先要把成本跟零售价“打下来”,做到高性价比。

相较于电驱方案,传统的液压方案曾因其更高的功率和可靠性而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其高昂的成本也是导致四足机器人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

因此,王兴兴与团队坚持电驱方案,并且坚持产品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生产,以掌握供应链的主动权。

“产品上的电机、减速器、锂电池包、传感器以及激光雷达等都是我们自己的,在杭州我们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宇树科技市场总监黄嘉玮告诉记者。

“全自研生产的好处是能够绕过中间商环节,从而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王兴兴表示,“例如我们自主开发的激光雷达就非常匹配我们的电机参数。此外,在续航能力方面也有显著提升——最初版本的产品只能持续工作一到两小时,而现在则可以延长至四到五个小时,这比市场上同类产品高出两到三倍。”

在控制成本和技术迭代升级下,宇树科技的AlienGo机器人成功进入到巡检机器人领域。

宇树科技形成了以电力巡检为核心,还在消防救援、医疗消杀、地质勘探、工业检测等领域拓展使用。

“我们的产品已经在国家电网的部分设施进行巡检服务,使用四足机器人进行电力巡检,不仅可以提升巡检准确度,也是一个将事后排故转向事前排查的过程。”黄嘉玮告诉记者,宇树科技形成了以电力巡检为核心,还在消防救援、医疗消杀、地质勘探、工业检测等领域拓展使用,合作客户已有数十家。

除了工业领域,宇树科技不断探索其产品的进一步商业化应用。黄嘉玮告诉记者,2021年春晚是公司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2021牛年春晚,24台四足机器人A1以小牛“犇犇”的形象登上春晚舞台,它们整齐划一的动作,憨态可掬的形象成为不少大人小孩的“心头宝”,实现了流量“破圈”。

“春晚后,找我们询价的人数暴增,但基本是C端消费者,一听要几万块钱,也就没了下文。”对于科研和商用而言,以往产品的价格是充满“性价比”的,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售价确是十分昂贵。面对泼天流量带来的订单,宇树科技却只能眼看着流失掉,这也坚定了他们要做一款消费级产品、打入C端消费市场的想法。

几年发展下来,宇树科技的产品线更加清晰,按照类型形成了消费级/科研机器人、行业级机器人两大类。其中,消费级/科研机器人包括Go1、Go2、A1三种,起步售价在万元左右;行业级机器人包括B1、B2、Aliengo三种,面向高校、工业企业、发电站等,主要应用于科研、工业巡检、货物搬运等场景。如今,宇树科技占据四足机器人全球市场出货量的60%以上。

“造人”的时机到了

随着人工智能在全球的热潮持续涌动,人形机器人作为最佳载体之一,成为下一个黄金赛道。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0.17亿美元(约为723.8亿人民币);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约为1068.3亿人民币),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1.19万台增长至60.57万台。在其中,2024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1.58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近380亿元,销量将从0.40万台左右增长至27.12万台。特斯拉、小米、华为、三星、谷歌、小鹏、科大讯飞等企业纷纷入局。

2023年,宇树科技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通用人形机器人H1。2024年5月,再推“升级版”G1,拥有较强的AI功能,基础版售价9.9万元起。

人形机器人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下的具身智能概念,与宇树科技之前所研究的仿生机器人并不相同。

H1、G1的发布,标志着宇树科技开辟出自己的第二赛道,成为国内最早走出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双通道商业化道路的机器人企业之一。

人形机器人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下的具身智能概念,与宇树科技之前所研究的仿生机器人并不相同。这种跨越,可以理解为从“动物”到“人”,人形机器人除需要更高的灵活度、感知能力、续航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灵魂”,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刚好填补这一空白。

时机到了,宇树科技选择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自身在硬件领域的优势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希望推动整个行业技术的进步。

“我们的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业务共享研发人员。”黄嘉玮向记者解释道,“这是因为这两个领域在硬件、电子控制系统、软件、OTA升级平台以及AI算法等方面存在广泛的共通性。”

黄嘉玮进一步透露:“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将在B端工业领域率先得到应用。然而,目前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尚未达到真正商业闭环的阶段。只有当B端市场成熟后,人形机器人才会大规模进入服务业。”他补充道,宇树科技已经与吉利、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工厂展开试点合作,在部分制造工序上部署了人形机器人。

筹备当下,着眼未来。正如“宇树”这一名称所寓意的那样——“帮人类点亮科技树”,宇树科技始终在进化,努力将其愿景变为现实。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王振麟

责任编辑:王海山

金色笼罩秋日青岛老城

政策面对面,服务零距离——山东省暨青岛市“社保服务进万家”

习近平: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本网特约法律顾问:北京市中伦文德(青岛)律师事务所李维岳、马伟中、王文贵律师

THE END
1.机器人(300024)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结论是: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卡位更优,机器人拥有更丰富场景内更高的操作精度和复杂环境内更通用的处理能力,显然,比汽车更容易深入家庭和商用场景内部。 今年9月,我们看到了一个标志性的行业事件,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出现了新趋势:在专用与人形之间,出现了类人形机器人,来自普渡。 从商用大型机到家用PC机,再到手机的...https://www.laohu8.com/stock/300024?page=2
2.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发展关键拐点:“人工智能”成新转机机器...正统的人形机器人玩家大体都沿着“柱体轮式—多足拟生—双足人形”的道路演进,或在一定程度上并行布局。 宇树科技的初代产品也是四足机器人;追觅科技以各类扫地机器人起家,机器狗Eame One和人形机器人先后诞生于2021年和2023年;优必选第一代人形机器人Walker诞生前,也有向商用轮式机器人拓展;达闼机器人规划的产品谱系...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4023032890590.html
3.稚晖君:「天才少年」更恐怖的一面在8月18号智元机器人的发布会后,30岁的新晋CTO和首席架构师彭志辉——他的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科技圈知名KOL、在B站拥有251万粉丝的百大UP主“稚晖君”——被安排了3场采访,但几乎每场都比原定时长提前半小时结束。 坐在这位发量浓密的天才工程师对面,会难以避免地出现一种被时间追逐的紧迫感。他的语速总...http://www.bianews.com/news/details?id=166116
1.最新国产机器狗亮相!四足机器人商用之路走向何方?而在价格上,我们知道四足机器人的研发制造本来就难度巨大、成本不低,但只有物美价廉了,产品才能为市场更多的青睐和追捧。因此企业需要进一步探索技术升级的可能性,以及从原材料、制造方式等方面对价格空间进行压缩。 此外,能否实现机器狗的量产,以及量产能力有多少,也是衡量其能都商用、商用空间有多大的重要依据。因此,...https://mp.ofweek.com/robot/a956714363077
2.河套ITTALK49:(原创)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机器狗Spot还有一款就是Spot,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机器狗。Stretch是迄今为止,最不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了,因为波士顿动力公司擅长的可是双足和四足拟态机器人啊!我们今天把焦点移到另外一款商用机器人Spot身上,好好聊聊这款经常给我们玩花活儿的明星机器狗。 Spot的商业答卷...https://www.elecfans.com/d/2016379.html
3.电脑软件论文范文12篇(全文)譬如:我校计算中心仅用于对外开放的550台电脑全部是联想启天系列商用机。它具有的硬盘还原功能,的确给我们日常软件维护带来了方便。平时只要用母机进行网络同传即可解决问题。而且为了更安全,对母机的系统再进行GHOST备份,以防母机在使用中系统或崩溃、或不正常时使用。但随着“机器狗”病毒的出现,电脑硬盘还原系统也...https://www.99xueshu.com/w/ikeyjap6is6v.html
4.机器狗还是虚拟偶像人类会更爱谁?最早的消费级机器宠物狗,是索尼在1999年推出的机器狗爱宝(AIBO),在软件控制下,爱宝可以回应语音指令,表现不同的“情感”,也能唱歌跳舞。 2020年6月,波士顿动力的四足狗型机器人Spot投入商用,这款机器人售价7.5万美元,定位在开发人员和第三方的平台,可以为从建筑到远程医疗的应用程序构建配件,仍然是一件面向B端的产...https://i.ifeng.com/c/89Q2ilerFdn
5....9.21亿美元被卖,韩国现代接盘,地主家为什么养不起网红机器狗?▲波士顿动力创始人马克·雷波特和机器狗原型 固然,长时间潜心研究和大量资金投入是波士顿动力技术上一骑绝尘的底气,但商业的底层逻辑终归是最大利益化。 尽管未曾披露当年的收购价格,但可以了解到的是,软银为波士顿动力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研发仿生机器人,并出资3700万美元支持其开发面向企业和消费者的商业化机器人,也就是...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345684
6.2018CES正式开展第一天这些人气产品代表着来年的新趋势界面...在移动速度上,aibo还无法像真的小狗那样快速行进,毕竟它还是一只机器狗,跑跳等动作对它而言过于高难度。 LG商用机器人CLOi LG推出了全新的商用机器人品牌CLOi,主要针对服务行业。首批 CLOi 机器人共有三款,分别定位为 CLOi 搬运工机器人、CLOi 购物车机器人以及 CLOi 机场引导、清扫机器人。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873433.html
7.多款人形机器人亮相WAIC2024,商用化挑战在即!一位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专家提到人形机器人的地形泛化能力和操作泛化能力是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想要人形机器人如机器狗一般,能够能蹦会跳,这或许还需要一段长时间距离。 对步态规划这一点,国内人形机器人创企逐际动力近期有所突破。该公司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全地形移动能力和通用操作能力,通过实时地形感知动态,让人形...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1924.html
8.浙大机器狗"绝影"逆袭:曾被波士顿动力虐得太惨了(原标题:“曾经被波士顿动力虐得太惨了”:浙大机器狗“绝影”的逆袭,从技术上 “被虐” 到应用上追赶) 不管怎么说,一谈起仿生机器人,波士顿动力就是一个永远绕不过的存在。 从双足人形机器人,到 Spot mini 四足机器人,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展示出来的实力,不仅在美国一枝独秀,对比欧洲团队也有相当明显的优势。 https://blog.ccswust.org/12933.html
9.波士顿动力的网红机器狗终于发货了,那个会后空翻的机器人再次逆天...2017 年波士顿动力被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卖给了日本的软银集团,据称原因就是对其产品的量产和变现能力不满。不过在被软银收购后,波士顿加快了商业化的速度,并在去年宣布要在 2019 年正式开卖 Spot,首批发售的数量约为 100 台。 首批商用的机器狗 Spot 的表现,不仅是对波士顿 27 年技术积累的检验,还可能决定...https://www.ifanr.com/126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