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玩家对超休闲游戏的兴趣衰减不但导致游戏的下载量与用户留存率减少,还导致游戏商业化模式受限,这使得开发者必须另辟蹊径。开发者试图寻找一种道路,既能让玩家像玩超休闲游戏那样轻松入坑,又能让玩家免于超休闲过于单调的玩法。
混合玩法游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它在保持超休闲游戏优点的同时,满足开发者对于留存与变现的需求。如今,越来越多的游戏加入了混合玩法游戏的行列。即使是最抗拒这种玩法的玩家也开始接触这种新类型。
近日,海外行业媒体GameRefinery专门撰文对混合玩法游戏(hybridmobilegames)的流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一系列代表性案例。
游戏的卡牌玩法并没有追求类似《霓虹白客》那样将卡牌与竞速相结合,而是借鉴《炉石传说》等更为传统的卡牌游戏,以玩家的宠物为代理角色两人一组进行对战。玩家每回合利用积累的点数打出攻防卡牌,目标是将对手的血条扣减至零。
游戏先是上线PvE模式试水,取得成功后又加入了PvP模式。虽然TCG卡牌与游戏原本的竞速赛车是完全不同的游戏类型,但该模式上线后依然明显提升了玩家活跃度。
合成维京人(MergeVikings):合并消除+建造/战斗
胜利女神:NIKKE:第三人称射击+基地建设/角色养成
由腾讯海外品牌LevelInfinite发行的《胜利女神:NIKKE》自上线以来便表现出很强的吸金能力,尤其是在日韩等国表现不俗。
本作的混合玩法体现在游戏引入了一个基地建设玩法。玩家可以在基地中建设各种设施用于获取角色的升级素材或提升角色等级。事实上这种家园系统对于玩惯了《明日方舟》等国内二游的玩家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但在欧美市场,这种混合玩法依然未成主流。
超能世界(X-Hero):放置RPG+迷你小游戏
原神:开放世界RPG+回合制TCG卡牌
《原神》自上线以来就以其高品质美术与丰富内容征服了众多海外玩家。作为一款走长线运营策略的游戏,《原神》上线后就一直在添加多种玩法内容。比如其去年底就上线了TCG卡牌游戏“七圣召唤”。玩家达到一定的冒险者等级后就可以参与该游戏,通过3张英雄卡与30张其他卡构筑牌组进行对决。这一玩法显然是提供给那些已经将游戏剧情等内容消耗完了的玩家,以便让他们在游戏里“有事可做”。
事实上《原神》此前还推出过类似宝可梦玩法的“智巧灵蕈大竞逐”限时活动,玩家可以在游戏里抓“蘑菇”并进行训练和进行比赛。更不必说《原神》经过多次改版的家园系统,同样给很多玩家带去了建造的欢乐。
转生史莱姆手游:回合制RPG+4X/基地建设
《关于我转生成史莱姆这档事》是一部由同名动漫改编而来的手游。这款游戏虽然在欧美并没有突出的成绩,仅在日本异常火爆,但海外媒体依然观察到了这款游戏的混合玩法尝试。
本作的核心卖点自然是由原作者监修的剧情与动画原班声优的配音演出,即所谓的“卖角色”,主要的付费点也集中于角色抽取。但游戏在传统的剧情关卡之外还加入了一个基地建设玩法。玩家需要将基地升级到指定等级才能解锁新的主线剧情,当然这个基地还会提供角色升级所需的各种材料。基地建设是很多4X策略游戏常用的游戏设计,用到题材合适的RPG游戏中也完全没有违和感。
为什么混合玩法手游变得流行?
其实我们可以说,“混合玩法手游”是一个被外媒重新创造出来的概念。因为早在这个概念生产之前,国内很多手游就已经用上了“混合玩法”来增加游戏的用户获取宽度,加长游戏的生命周期。
当然这也不是国内手游原创,早在单机时代,大体量的单机游戏就都会加入一些迷你游戏用于吸引潜在玩家,增加游戏的可玩时长。比如《最终幻想》系列中的纸牌小游戏,《巫师3》里的昆特牌,《英雄传说》系列中的游乐场,《战国无双》系列中的“大富翁”等小游戏等等。
就以米哈游近期上线的《崩坏:星穹铁道》为例,这款带着日式RPG血统的游戏利用3D引擎在游戏中加入了众多混合玩法。既有“模拟宇宙”这样带有“肉鸽”元素的常驻玩法,也有“推箱子”“一笔画”“转魔方”“铁道运输”等结合游戏任务的迷你小游戏。而最新1.05版本更新的“磐岩镇超级联赛”限时活动更是让我们看到:长线运营游戏与混合玩法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
混合玩法的好处自不必多言。它可以打破单调乏味的单一玩法限制,可以扩展游戏的潜在用户群体,还可以增加新的付费点。
混合玩法还非常灵活。新玩法可以通过限时活动或是迷你游戏引入,成功的可以作为永久内容保留下来,失败的可以迅速下线而不影响游戏的主玩法。这对于长线运营的游戏来说无疑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最后,如果开发者正考虑进行混合玩法游戏的制作,外媒GameRefinery还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