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价值1966元的“礼意秋浓”礼品册,因网站消失无处兑换,变成了废纸。省会的孙先生最近分外心疼,一边懊悔自己没有早早兑换礼品,一边又不知道到哪里去维权。
□文/图记者刘文静
遭遇
网站消失1966元礼品册成了废纸
调查
问题多麻烦多礼品券兑换不容易
王女士也为礼品券兑换问题大感头疼,她遇到的问题是,兑换来的礼品与网站图片不符,想换货还得自付运费。
“这套商品寄来的运费才15元,我寄回去换货就得40元,来回一共80元,太坑人了吧!而且我要换货是因为商品与宣传不符,这是对方的原因,凭什么让我承担运费?”王女士说。
此外,其他关于礼品券兑换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兑换还得加收手续费、不同地区礼品不同等问题,都让兑换者感到烦恼。
在省会做个体生意的林先生说,去年春节前他收到朋友寄来的一张标价1000元的某网站的礼品卡,可以购物,但是他一使用才发现,这张礼品卡的发行网站只是一个代购网站,他看好其他购物网站的商品后,复制链接粘贴到这个网站,网站负责代购,操作很是繁琐。尤其让他不满的是,最近这家代购网站出了新政策,每代购一次都要收13%的手续费,这意味着他买100元的商品就得付款113元。“我朋友当初办卡时,肯定没有这13%的手续费,办了卡开始使用后才说要收手续费,这太不合理了。”林先生说。
提醒
兑换遇阻后多数人选择了沉默
在记者调查中,很多礼品册、礼品券的兑换流程繁琐,难以兑换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因此向礼品券兑换方主张维权的却很少,很多人选择了沉默。
问到为什么不维权,被收了“手续费”的林先生说,他对网站客服表示过不满,但是客服人员只说这是公司统一规定的,他也不知道再去找哪里投诉了。而且,卡本来就是朋友送的,自己没有买卡的票据,如果去工商、消协投诉也挺麻烦,所以也就认了。遇到区域配送问题的付先生也表示,卡是朋友送的,朋友在买卡时应该不知道卡上的商品是北京地区配送,自己也不好意思跟朋友提,钱也不多,自己认了吧。
省会一位专业做礼品的唐经理说,礼品券是个特殊的市场,特殊的表现就是买的不用,用的不买,因为不是自己花钱买的券,很多使用者也就不会太计较礼品的缺斤短两,兑换过程中遇到阻碍,多数人也不会跟网站较真。正是这样的空子,助长了一些礼品网站的随意风气,发券时许诺满满,兑换时门槛重重。
消协
礼品券兑换属预付卡消费
河北省消协投诉与法律事务部副主任廉莙也表示,关于礼品券的兑换问题,近几年的确在增多,情况也比较复杂。他认为,礼品券兑换应属于预付卡消费的一种,即礼券购买者提前支付了现金,礼券使用者来兑换商品或服务,礼券发行方应该按照发券时的约定提供相应的商品或服务。如果礼券使用者在兑换商品时遇阻,可以向发券方直接主张自己的权益;如果双方理解有分歧,礼券使用者亦可向购买者求证购买礼券时的详细约定,再进行维权。他提醒使用礼品券的消费者,第一,要在礼券有效期内及时兑换,切莫延误;第二,如果兑换期间出现问题,要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切莫因面子问题而选择沉默。
延伸
节日礼品券
行走在“灰色地带”
记者昨日在网络上搜索“礼品券”,搜出来大批礼品券销售方,有的是商务公司,有的是网站,打的都是礼品牌,诸如“中秋佳礼馈赠”、“安心送礼大品牌”等,有的礼品券还有“私人定制”,送领导、送客户、送亲友等。
礼品券的性质属于预付卡,为了打击隐形腐败,防范预付卡用于洗钱套现等违法违纪活动,近几年多个部门出台规范对预付卡进行管理。比如,购买大额预付卡需实名制;记名预付卡应当可挂失,可赎回,不得设置有效期;不记名预付卡不挂失,不赎回,有效期不得低于3年;禁止使用信用卡购买预付卡和为预付卡充值;同时,严禁通过电子礼品卡、电子提货券等隐蔽手段进行公款消费。
8月27日,沙河市公安局刑警白塔中队成功打掉一邯郸籍诈骗团伙,该团伙以“兑换1953年1分人民币”为手段实施诈骗。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邯郸市涉县警方昨日透露,当地一家超市因为实行现金兑换积分,然后在周期内实现积分增值的经营模式,被认定涉嫌非法集资,已被多个部门联合查处。
据介绍,1元硬币化工程已于今年1月份率先在山东进行试点。这条消息让很多人以为1元纸币要退出流通了,在钱币收藏市场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