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助贷机构,获客环节的线索获取量直接决定了企业成交规模的上限,也就是说,助贷机构的获客能力几乎等于企业发展的天花板。根据消费金融频道数据显示,2023年开始,助贷行业内卷加剧。如今整个行业,大家集体地都在焦虑“获客难”。疫情结束,融资市场前景明明变得更广阔了,为什么大家还会感到获客难呢?如何才能高效获客?
一:获客难,竞争激烈,行业内卷严重
1.互联网发展趋势迅速
互联网时代,依靠媒体平台大数据优势汇集大量贷款需求客户,造成对平台用户的竞争越演越烈。互联网金融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依靠互联网平台和传播优势,快速覆盖并分流一部分需求客户。并依靠大数据优势,形成平台用户聚集效应和竞争。
2.自身条件雄厚的助贷公司竞争
3.助贷行业的门槛限制低
竞争已经不局限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了,依托科技,还会出现财税公司、物业社区等“跨界”做助贷的经典场景,进而出现跨界竞争局面,人员的增加扩大了这个行业的角逐,使之竞争更加激烈。
所以,从客户的分流走向来看,在助贷行业,不管是同行的、新型的、跨界的,竞争者都在增加,所以“获客难”也就一点都不意外。
二:常见获客模式存在困境
1.扫楼、陌拜、找渠道等传统获客方式成本偏高
2.电销外呼获客遭遇瓶颈
3.自媒体渠道难以精准获客
移动自媒体时代,通过生产发布优质内容到主流媒体上进行营销成为很多助贷机构的新获客渠道。作为公域流量,吸引的客户需求不精准,不易产生留资行为,各主流媒体玩法各不相同,且对金融机构的投放资质要求严苛,大多机构浪费大量人力财力最后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当然,这些常见的获客模式并非完全失效,只是没有以前好使,这些获客方式依旧可以做,只是存在:“投入成本不变,获客量却比以前少了;并且随着投入成本增加,获客量却并没有明显的提升,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三:如何高效实现获客突破?
其实“获客难”、“路变窄”本质上,就是说在某个获客渠道上的投入产出的“比值”,已经越来越向“成本重”方向倾斜了。
助贷机构要想实现获客突破,不能直接“一刀切掉”某些获客渠道,而是要在理性分析后,采取与过去“粗放开采”方式不同的,适合新阶段的,能明显改变‘投入产出比’的做法,进行获客开发,即渠道还是那些渠道,但需要改变做法。这是一种较实际的“出路”,比如:
①电销方式推出“新电销模式”;②地推跑市场推出“新地推模式”;③渠道合作方面推出“新渠道合作模式”等。思路打开了,改变的方向也就明确了,只要一种‘方式’,能帮助一个获客渠道实现成本投入低于产出比值,轻松达到‘降本、增效’,那就是一种好的获客方式,就值得去机构们去尝试。
当然,要想实现降本增效,精准获客便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融享客获客营销系统不失为一种“捷径”,在遵循国家金融政策规定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创新技术,解决了常见获客方式客户不精准、效率低等问题,再利用信息流推广和自有平台融逸花新建推广方案,轻松帮助助贷企业实现私域流量池,同时还能帮助助贷企业轻松实现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