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电商市场巨头云集,传统电商已经基本把市场瓜分完毕,对于许多电商企业来说,农村是挖掘增量用户的潜力市场。因而,在电商渠道下沉到农村,从而迎来电商大热潮之际,传统电商巨头们也蠢蠢欲动。近些年来,农村电商已经成为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巨头的发力重心。
社交模式成突破口,农村电商或迎回春潮
一方面,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富有趣味的网络社交购物更加适应其消费心理,也符合消费者对于网络购物的*定义。移动社交时代之下应运而生的社交电商,打破了传统的消费购物模式,让普通的个人网上购物变成了多人共同参与,并且带着社交趣味的活动。
另一方面,从商家角度来看,在产品宣传上能够达到快速和有效是其追求的目标。社交电商正好在这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由于社交关系链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沟通性,使得社交电商在产品宣传效果上更加快速和有效。
因此,在天然的社交基因下,许多基于社交的电商平台逐渐涌现,以拼多多、集盒商城为代表的社交电商们力图在“电商+社交”这一波红利中分得一杯羹,并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电商奇迹。公开资料显示,电商平台拼多多在2016年时付费用户已超过1亿,月GMV超10亿,日均订单超100万单,而截至当前,付费用户已经突破2亿。
由此看来,社交电商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能够得到大众认可,与其更加注重消费者和商家的不同需求离不开联系。而前面提到,农村电商目前面临着农产品囤积严重、产品宣传渠道不畅通导致消费者“想买也买不到”等问题,社交电商独特的商业模式有望成为这类解决问题的渠道。
因此,在移动社交的流量红利下,由社交电商角度切入农村电商不失为农村电商一种良好的“脱困”方式,社交电商也因入局者众多开始步入野蛮生长阶段,其急需寻找新的发力点。
为破滞销魔咒,社交电商开启全力助农模式
进入野蛮生长期的社交电商,因为受到传统电商、特卖电商等竞争对手的挤压,在现有的信任机制和社交流量红利下,如何延续优势成为关键。而且,要想在处于野蛮生长期的社交电商市场中站稳脚跟,必然要寻找新的着力点,以期获得企业的长足发展,于是,市场开垦程度不高、受众范围广的农村电商就成为了社交电商的目标战场。
比如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以其天然的社交属性和独特的拼团模式,为走入消费者和商家打下了良好的社交基础,并且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农村电商中,农作物产量增长农产品却滞销,是传统农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同时也是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的农民的痛点。
此外,从农民商家角度来看,快速将农产品售卖出去是农村电商的根本目标,而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买到质量保障的“一手”农产品是其莫大的购物追求。因此,在既要减少农产品滞销情况的发生,又要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二者之间,社交电商做到了动态平衡。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电商助农模式中,销售量和售卖速度是存在一定不足的。与传统电商的“慢销售模式”相比,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们之所以能够将农产品快速售卖出去,是通过自身特殊的社交新模式解决了农村电商的痛点。
总体看来,在互联网电商助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的今天,社交电商通过渠道下沉走近货源生产地,把好商品质量关,为当地农民增添农作物生产信心,社交电商在农村电商领域的潜力可见一斑。
社交电商与农村电商合体,未来双赢局面可期
随着线上流量红利的消退、消费升级趋势的加速推进,传统电商流量入口开始收窄,因而在把握农村这块中国最后开垦度不高的电商宝地时,传统电商也还处在初级阶段,其对农村电商的真实脉络尚未摸清。
因此,在农村电商遭遇产品售卖困境之际,社交电商的介入正好能有效解决难题,也为农村电商增添了新的发展路径。同时,在传统电商巨头们的不断试错下,后入局的社交电商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农村电商之路,在助力农村电商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成长。
在社交电商强大的帮扶能力之下,农村电商和社交电商都将迎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