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城区经营某餐厅门店的李女士(化名),便遭遇了美团同名店铺,被冒牌的情况,甚至冒牌店铺已经出单,扰乱市场,侵犯了正品店铺的经营权益。
冒牌店铺,究竟怎么来的,又是谁在背后操作的呢?
经过对比,真假店铺,在名称上难辨真假,稍有区别的是,真店铺信息更加详实,带有更高评分星级。
后经过再三交涉,对方承认没有经过李女士同意,私自注册了同名外卖店铺。这意味着,美团业务人员,确实存在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开设假冒店铺,以达完成业绩指标。
截至11月4日下午16时,本站搜索该冒牌店铺,发现已经下架,下架时该商铺出单量为4单。
“冒牌店铺”随意上架,又随意下架,究竟是谁给的“一路绿灯的”权利?美团内部又是怎样审核与管理的呢?
李女士已向美团总部反映此事,但从月底至11月5日,仍没有人正式处理此事。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现象并非个例,随着网络订餐平台的迅速崛起与普及,外卖服务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但随之而来的,也包括这些屡禁不止的“山寨风波”。
外卖的食品安全,无论是哪种冒牌行为,临时工还是正式员工所为,平台也应担起一定责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