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网民数量急速增长、智能化手机快速普及等因素都带动了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目前国内的电商平台行业已经过渡到成熟稳定的阶段,而产业架构也衍生新的生态模式:网上商城系统企业品牌意识增强、移动电商平台成为新趋势、全民皆可从事电商创业。数商云根据近几年电商平台发展总结为3大趋势:分别涉及跨境电商平台、农村电商平台、移动电商平台、O2O电商平台以上分析仅供有需求的企业参考。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交易已初具规模,相对实体店,网购人群多为泛90后,跨境电商平台海淘人群更甚,26—35岁占据海淘整体人数的89%,其中在职人数为80%。从收入分布来看,家庭月收入高于10,000元的消费者占据海淘整体人数的73%,大学及以上的比例高达86%。
二线城市跨境当前的网购渗透率不及一线城市,但潜力巨大。调查显示,二线城市未来一年可能尝试跨境电商平台网购的比例(53%)高于一线城市(46%)。跨境电商平台网购不再是一线城市的专属品,互联网为这种“渠道下沉”带来极大便利,在某种层面,将会加速网络渠道格局的演变与进化。
跨境电商网站网购的品类也主要是网购的主流品类,货源地大多为美国和日、韩等东亚国家,但对于不同品类有明确的地域倾向差异。以食品为例,如对澳洲保健品的偏爱,对新西兰母婴产品的追求等。从渠道来看,传统的代购逐步转变为更多的模式,如综合型跨境电商网站网购渠道(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苏宁易购海外购等)、C2C/B2C模式专业跨境电商网站(洋码头、蜜淘全球购、蜜芽宝贝等)、社交/买手直播模式专业跨境电商独立站(小红书、淘世界、HIGO海外购等)。
对于海淘消费者而言,正品保障是他们选择跨境电商独立站时最主要的需求;但同时,在心里感受层面,目前的主流海淘消费者已经超越了过去使用“洋货”时用来自我标榜的阶段,更加享受海淘对于他们生活品质的实际提升。可正是由于对于个人生活品质的追求,决定了消费者的需求更加个人化、差异化。
据【数商云】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的消费意愿上升,直接体现在农村电商平台网购用户的增速上。2014年农村网民网购用户数量同比2013年上涨40.6%,高于城镇地区的16.9%增速。
快递、电商下乡,零售商触电助力电商发展。而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增长与实际线下供应的不匹配、政府及农村电商平台的不断投入成为农村电商网站增长的两大驱动力。然而,农村消费者网购的行为与城镇消费者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对他们制定专门的农村电商平台营销策略。
制约当代农村电商网站发展痛点的4大因素
同质化、抄袭严重,导致品牌竞争力弱;技术能力弱,提升空间有限;
如何为农村电商网站这列特快列车的发展扫除障碍,关键在于淘宝村、政府、电商的协同发力。
第一,合并资源,完善农村电商网站产业链;
第二,淘宝主应打造自主农业电商品牌,创造核心竞争力;
第四,完善针对农村电商网站创业的金融延伸服务。
得益于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移动端交易额占比已近半成,2017年一季度移动端交易占比达54.9%。主要的移动电商平台网购人群分布在26—35岁(53%),本科以上(80%)居多。移动电商平台的消费与PC端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场景化和社交化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