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山水自有清音笔墨当随时代

“山水清音”名化自晋代文士左思《招隐》一诗,“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既是林泉山水自然流淌的美妙音符,也是刘广心之所向,携意境入画中的真实感悟。

2024年11月22日,“山水清音—刘广中国画作品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幕。展览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博物院、北京刘广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旨在歌颂新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巨变,讴歌新时代的辉煌成就,表达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向新中国75周年华诞献礼。

刘广先生是一位很勤奋的艺术家,一场展览可以看出他的勤奋程度,此次展览作为刘广艺术创作较为系统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共展出他近期新作及早期创作的精品118件,数量众多,尺幅巨大,现实生活题材丰富,实景写生创作众多,造型严谨生动,生活气息浓郁,从多个侧面展示了刘广在中国画传承与发展上孜孜不倦的探索,深刻解析了刘广近年来的美术创作历程。

此次展览更是刘广各类题材创作的集中汇展,花卉、人物、禽鸟、山水、工笔写意、设色水墨均有涉猎;其中有近半数作品是以祖国各地名胜古迹为题材创作的山水画,画作均以刘广特有的笔墨符号呈现,着色淡雅,墨色交融,有古意,有今情。

展览作品中,有刘广新近创作和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如《山水清音》、《万里长江图》、《江南春色》、《太行系列》、《西山雅集》等同时亮相,其中巨幅水墨山水作品《乾坤清气图》也首次与广大观众见面,将为观众走进刘广的艺术世界、了解其创作历程发展变化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

刘广先生作为辛勤躬耕在美术沃土上的一位劳动者,以深入传统的笔墨功夫、特有的笔墨符号、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创作出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共情共鸣,与时代同向同行、充满时代气息、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品力作,为我们呈现出他作为新时代艺术家的使命担当。

一念缘起逐墨耕耘

刘广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画家,与众多小画友们一样从文化馆美术班基础素描色彩开始学起,因酷爱中国画而坚持逐墨耕耘,终成专业画家,并形成独具个人风格与独特笔墨符号的中国画个性面貌。

刘广从小受到父辈淳朴的审美取向影响,在父亲描绘雕花刻木的木工工作中耳濡目染,从习以为常到逐渐主动参与其中,形成幼年对美好追求的天趣。而这种天趣又得到父母的呵护与爱护,使其在幼小心灵形成对美好事物的幻想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心态造就了他一生乐此不疲探求艺术美的心境。

传统古意继承创新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刘广行万里路,投身自然、面向自然,在自然中吸取营养,遍游长白山、太行山、华山、泰山、雁荡山,武当山、昆仑山、张家界、燕山等名山大川,在大自然中感受山水之间山川、树木、烟云、雾霭、风晴雨露,互为独立又互为依存,相生相融中奇妙变幻生态韵味。感悟山水揣摩生态性情,釆集灵感。厚积薄发,才襟怀空明,落笔天然,经营有度。这些综合因素才使得刘广的山水画清新雅致,古雅平和,淨淡润心,平静清爽,不愠不火,不骄不燥,尤其在刘广的山水画中自我形成的清爽虚静悠远之气,颇有参禅学道的味道。

不负众望笔耕不辍

刘广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从事艺术实践与创作,赢得了画坛师长们的广泛赞誉,从为人、作品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解读。邵大箴认为,刘广的画中充盈着一种静气,正是这种静气使它们与传统绘画精神相连,也正是这种静气,折射出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反映出他的心情和追求,流露出他所处时代的印记,呈现出可贵的新境;薛永年深感刘广:其画古雅细腻,其人诚恳少言。冯远用《性情相因造化自然》细细讲述作为画家的刘广,不管有多少工作任务和专业以外的应酬琐事,面对艺术创作,静得下心来,耐得住性子,沉潜得进作品内里。观其作品,一望便知非一挥而就的神来之笔和装神弄鬼式的名家耍派,有的是不计时日的一山、一石、一树、一枝、一叶、一鸟,精心设计,细心渲染,悉心制作。

艺术公益文化使命

刘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文化活动,组织策划了“山水清音·刘广助学作品展”、“大美华夏·人道主义的呼唤”首届助残日全国美术作品展等众多大型公益文化活动,自觉担负起弘扬主旋律的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精品力作。

艺术离不开赖以表达的主题内容与情感共鸣的审美对象,刘广作为新时代的亲历者、记录者、创作者,在有感于社会进步、发展创新、智慧创造的同时,思想也随之升华,继承传统更创意出新,而借由笔墨语言所呈现的这场“山水清音”,将为观众带来观赏的愉悦、精神的慰藉、美好的向往。

THE END
1.118件精品中国画亮相河南博物院免费观赏河南旅游资讯网–旅游...2024年11月22日上午,“山水清音——刘广中国画作品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幕。展览共展出作品118件,全面展示了刘广在花卉、人物、禽鸟、山水等多个题材领域的艺术造诣。 118件精品中国画亮相河南博物院 秦华 摄 本次展览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而精心筹备的系列展览之一,旨在歌颂新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http://www.hnta.cn/Info/cxzx/232556.html
2.紫砂壶经明末时大彬改大为小后,终成为文人案头清赏的雅玩.在投赠...紫砂壶经明末时大彬改大为小后,终成为文人案头清赏的雅玩。在投赠品赏间,它自然融入了茶人们的真纯性情,凝聚了惺惺相惜的情谊。 历史上,如此交情不胜枚举。单从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一书来看,清前期见诸诗歌的就有陈维崧和高士奇、査慎行和借山和尚、马思赞和吴希文、陈鸣远和汪文柏、周梅圃与吴省钦等人...https://weibo.com/1227522294/P1PplxGsr
1.“家门口”的红色热门打卡点!党建动态党建工作基地开放以来,学校各基层党支部组织广大党员师生参观学习,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基地成为学校的一处红色文化“热门打卡点”。 2024年11月14日 艺术与建筑学院教师党支部在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基地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的主题党日活动。 2024年9月26日 智能工程学院组织2024级新生参观党建与思政教育基地。 https://www.gzst.edu.cn/dj/PartyNews/info_itemid_57635_subjectid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