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7.02.03
谈一座城市的建筑
聊一段建筑的旅行
无理无畏艺术
有理有趣人生
强词有理
建筑师讲述建筑的故事
如果你网络畅通
强烈建议你看视频哦
就打赏一下我吧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
选择识别图中的二维码
就可以打赏小编啦!
文字版内容请往下浏览
建筑300秒第二季系列节目
强哥聊房产系列节目
电影中的建筑系列节目
建筑300秒第一季系列节目
建筑300秒加长版系列节目
央视总部大楼系列节目
国家大剧院系列节目
北京城市交通规划系列节目
以下应朋友要求
为网络不畅准备的正文部分
请小心观看
几乎在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一个广播塔,广播塔的出现大多是为了满足更好更远的传输电视信号而建的,在中国各个城市的广播塔中,上海的东方明珠无疑是其中非常有特点的一个。
那么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最早开始产生的原因也和大多数城市一样,都是因为上海的电视信号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差,因此就考虑新建一个塔,用来替代原来南京西路的那个老塔,老塔曾经是上海的骄傲,因为那个电视塔不仅被印在了当年的布票上,而且也是当初中国第一高塔,210米,正是这座塔给上海人民带来了彩色的电视的信号,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要替代原来的老塔,不仅是要造一个新塔的问题,而且是一定要造一个堪称经典的新的电视塔。
这么重要的一个标志,当然要搞招标了,不过那个时候还不像现在,这个招标主要是在国内的设计院进行的,最终,华东院的设计方案获得第一名,就是现在这个方案。
当然,由于广播电视塔这种特殊的项目,保证结构安全首先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造型突破。不过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东方明珠塔的造型特点,这个塔有一个非常出名的说法叫做大珠小珠落玉盘,据说这个是当时专家组吴良镛院士看到方案后给予的评价,这是琵琶行当中的一句名言,用来形容东方明珠塔的造型特点感觉确实非常的贴切。
那么东方明珠整体由3根直径9米的巨型柱子起到了主要的结构支撑作用,从上到下,那么整体上来说还有11个大大小小的球,其中有两个球体比较大,上面的那个球距离地面250米,里面有一个观光层,主要的观光层是位于263米的地方,观光的平台能够容纳1600人,而在267米高的地方还有一个旋转餐厅,离地面259米的地方有一个透明的悬空观光廊。而下面那个球体离地面30米高,也有一个室外的观光走廊。
在350米处还设有一个太空舱,不大,直径只有16米,据说是以未来主义的风格展现了太空场景的科幻魅力,是电视塔最高的观光层。
那么如果说其他的广播电视塔的造型都是一个烟囱上面顶着一个帽子的话,那么东方明珠的造型应该可以理解为一个完整的糖葫芦形,看样子上海人好像也很喜欢吃糖葫芦。
那么这个糖葫芦的结构设计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呢?为什么其他的塔不做成这样的造型呢?原因很简单,这个造型结构处理起来其实是很复杂的,实现起来非常的困难,对于这个塔的造型,江总有一个总结,很有意思,叫做浅桩支撑薄地板,三个筒体三撑杆,七根横梁一根桅,一把大伞一只碗。
这四句话看似很好玩,其实总结了东方明珠结构关键。
第二句话,三个筒体三撑杆。这三个筒体就是那三个9米的巨型柱,这三个筒解决了塔的交通问题,而三个撑杆就是那三个斜撑,这三个斜撑很是厉害,直径7米,关键是这个斜撑把东方明珠的结构难度从468米直接降到378米。这三个斜撑也是一个创举,以至于在当时评选方案的时候,大多数的专家都觉得这是实现不了的。
东方明珠自从落成之后就一直是陆家嘴地区绝对的地标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参观,长期以来,是仅次于艾菲尔铁塔,全世界旅游人流量第二大的塔,现在也是亚洲第二,世界第四高塔。
其实到了今天,当你来到浦东,站在外滩眺望陆家嘴的建筑群,你不禁会觉得,这一组雄伟的建筑群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发展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背后折射的是建筑设计背后的那些辉煌与尴尬,从东方明珠开始的设计竞赛,到现在上海中心的国际竞标,国人设计师在上海城市建设的这幕大戏当中的主角位置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失去的呢?从当年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到今天的龙塔,你会发现,今天的我们不仅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洋电影,就是我们的建筑也都是外国人在诠释的中国理念,这到底是我们自己的无能,还是中西融合的怪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