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以更大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克服疫情影响,提升渡过难关的信心和能力,保持健康发展,天津市重磅出台27条措施,为企业商户“解渴”。市场监管委作为政策制定部门和执法部门,在27条举措中承担了六大项内容,并提出“包容审慎监管”等指导理念。
如何理解“包容审慎监管”?
提升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
网上能办理哪些经营手续?
多久能办好呢?
在4月22日播出的《公仆走进直播间》节目中,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副主任石玉颖、政务服务处副处长庄健、信用监管处处长黄雁东、食品经营监管处副处长孟华、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秘书长于洪升直播上线,做客节目回应商户关切。
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因疫情造成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出现的失信记录,在经有关部门确认后暂不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妥善降低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的影响。”
哪些属于疫情影响造成的失信记录?
这些记录会怎么影响到企业经营?
哪些记录是暂时不纳入征信系统的?
“暂时”的意思是到什么时候,还会“找后账”吗?
在诚信体系建设领域,怎样把握“审慎监管”?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副主任石玉颖:为帮助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应对疫情影响,有序复工复产,市市场监管委决定,在天津市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主体实行经营异常状态审慎管理,积极引导存在失信行为的个体工商户主动及时纠正失信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是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宽松的失信惩戒措施。对于通过登记的经营场所或者经营者住所无法取得联系的个体工商户,暂不标记经营异常状态。目前,全市发现的通过登记地址无法取得联系的个体工商户,均暂不标记经营异常状态。
四是在登记事项监管方面,对于违法违规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害程度不大的违法行为,督促及时改正,免予行政处罚。比如,对于未经登记从事一般经营项目(无需取得行政许可或审批)的经营活动的,引导办理变更登记。在检查中发现某花卉经营店为增加销售收入,复工后在原花卉经营的基础上增加了服装销售,且尚未办理经营范围变更手续。按照包容审慎监管原则不予处罚,督促其尽快办理经营范围增加手续。有的区(和平等)推动区政府在适当地点设置豁免登记经营场所,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利用自身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的,可在指定区域内从事经营活动,无需办理营业执照。
市市场监管委目前对市内的餐馆经营如何监管?
要开放堂食都要符合哪些条件?
对于不符合条件开门营业的怎样处理?
百姓怎样监督?
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反映发现的问题?
食品经营监管处处长孟华: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九个严格”,强化复工餐馆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就餐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是严格经营场所卫生清整。餐馆开业前,要对食品制作场所、设施设备、餐具用具、就餐场所等进行全面有效的清洗消毒;开业后,要每天对食品处理区域、就餐区域、人员通道、食品货梯等场所进行通风、清洁和消毒。
四是严格食品采购环节管理。采购食品原料要严格落实进货查验与记录制度,不采购、经营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不在食品加工场所饲养畜禽和宠物,不采购活禽进行加工制作。
五是严格食品制作过程控制。食品加工过程要做到生熟分开、荤素分开,食品加工要烧熟煮透,确保熟制食品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C。疫情防控期间,原则上不制作冷食类、生食类等高风险食品。从业人员操作前,必须洗手消毒,一律着工作衣帽、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防止食品交叉污染。严格落实餐饮具清洗消毒制度,确保餐饮具干净整洁。严格落实食品留样制度。
六是严格就餐过程安全管理。餐馆要按照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印发的《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餐饮行业经营报告防控指南(第三版)》规定要求,严格就餐场所清洗消毒、通风、食客间距设置(不小于0.5米)、就坐食客数量(不超过原座位数的70%)等管理,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七是严格就餐人员卫生防疫。餐馆对就餐人员要开展体温测量,对发烧的就餐人员禁止进入就餐场所。就餐人员就餐前要洗手消毒,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
八是严格餐厨垃圾管理。要严格落实餐厨废弃物应分类管理,按规定处置,设置专用带盖垃圾桶,做到日产日清。
九是严格日常监督检查。各区市场监管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按照“谁检查谁负责”原则,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严格做好对复工餐馆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对检查中发现的涉嫌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要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依法进行处理,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开放堂食,对于疫情防控方面,要符合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印发的《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餐饮行业经营报告防控指南(第三版)》规定要求;对于食品安全方面,要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规定要求。
对于不符合疫情防控条件要求开业的餐馆,百姓可通过88908890进行投诉举报,或到属地卫生防疫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属地卫生防疫管理部门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于不符合餐饮服务经营条件开业的餐馆,可通过88908890进行投诉举报,或到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将对投诉举报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对于不规范经营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规范。对涉嫌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
第24条提出,放宽个体工商户跨区迁移限制。
以前是怎么规定的?
目前放宽了“工商户跨区迁移限制”积极意义在哪?
这项政策为个体工商户带来了哪些便利?
市市场监管委政务服务处副处长庄健: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场所涉及行政区划变更的,比如,从南开区迁入西青区,原来按照“一歇一开”程序办理,流程较为复杂。市政府办公厅《若干措施》实施后,个体工商户跨区迁移的,可以直接向经营场所登记机关申请经营场所变更登记。市市场监管委也出台了业务指导,进一步明确了个体工商户跨区迁移的流程,个体工商户提出迁移申请后,各市场监管所通过内部流转,完成登记档案寄送等手续,无需个体工商户跑腿。同时,赋予了个体工商户更多自主权,名称中的行政区划是否变更由经营者自主决定,需要变更名称的可不受一年内无特殊情形不能变更的限制。截至4月20日,共有48户个体工商户办理了跨区迁移登记,极大简化了办理流程。
什么属于“经营异常状态”需要标记?
都做了哪些放宽?
市市场监管委信用监管处黄雁东:根据信息公示的有关规定,个体工商户被标记为异常状态,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未按规定报送年度报告,二是检查发现年度报告存在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三是通过登记经营场所或者经营者住所无法取得联系。
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就业,服务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受此次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群体。截至4月21日,年报率大约为21.2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