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兽医学就业方向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兽医学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加强与实践教学相配本文由收集整理套的专业理沦教学体系的建设

2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习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它的特点是相对稳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多年来,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各个基地的建设不完善,同时,因管理及市场等原因,基地的发展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因此,应加强对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1)鼓励校院加大对基地的经费投入,使条件更加优越,设施更齐全;(2)吸引专家教授进驻基地搞科研,提高校内基地的科技水平;(3)调整基地建设的功能,逐步由以赢利为目的转向服务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实习需要和服务社会齐头并进。同时,也可强化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例如选择基本建设、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先进、合作融洽、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签订“产学合作协议书”或作为本院校外专门的学生实践基地。这些措施既可加强校系与企业的联系,又使双方在产品开发、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社会宣传等方面的合作更加深入而富有成效。

3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4加强教学、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目前的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不强,实际

转贴于

5强化技能考核一与改革考试办法

关键词:本科教育;课题组活动;体会;思考

0引言

在高等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下,我国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包括其他专业本科教育都面临着培养出的人才就业难的考验,尤其是面临着中专与专科教育层次人才的竞争与挑战,因为多数涉农企业与非研发企业不需要高学历人才,而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中专或专科毕业生。在不利的条件下如何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改以往本科毕业生的基础知识牢靠而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薄弱的缺憾,突显出本科毕业生的优势与竞争力,提升本科人才的就业率和创业能力,这将是新形势下本科教育从业人员首应考验和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延边大学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过程中开展课题组活动的成功范例为例,详细阐述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在新形势下对课题组活动进行的改革、完善与思考,期待为其他学科、专业的本科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1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和高校合校浪潮的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实施,以及畜牧与兽医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的逐步深入,对人才需求有了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多数企业单位不想人才高消费,更倾向于专业基础知识一般,而动手能力强的中专或专科的动物医学人才。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出现了人员饱和或过饱和的局面,动物医学系本科毕业生想进入事业单位更是难上加难,这要求我们农业高校动物医学系要适应新的局面与挑战,及时做出合理化调整,无论在专业方向与专业软硬件配备上,还是在具体的教育与教学环节的改革上,都要下大力气进行调查研究与合理化整改,这将是我们继续开展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基于经调查研究形成的三点共识,延边大学农学院兽医系(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前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具体归纳为三大整改举措。首先将兽医系的名称改为动物医学系,将兽医专业名称改为动物医学专业,将卫生检疫专业停办,增加生物技术新专业方向;其次将以往应用的较为陈旧的教材换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或其他国家级教材;再次充分利用动物医学系的现有资源,开展以导师制为基础的课题组活动。

1.2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可行性

早在1999年,动物医学系就提出了开展课题组活动的设想,当时尚属新鲜事物,难免会遭到其他系或专业的质疑和非议,但经过多年的实践,事实证明在农业高校开展课题组活动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尤其是在当时动物医学系现有的教育与教学资源基础上,开展课题组活动是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

动物医学系属于延边大学农学院传统老系,办学实力和科研实力较为雄厚,拥有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等两个办学层次,硕士专业包括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等三个专业方向,并拥有对内兼对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延边大学动物医院;在科研方面,约95%以上的教师均有校级以上科研课题,多年科研总经费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以上的软件与硬件条件为我们实施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可行性支撑与保障。具体讲,充足的科研经费为开展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资金保障;硕士专业的研究生所开展的科研课题为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科研平台;延边大学动物医院对外服务社会业务为本科学生接触动物病例提供了机会。可见,无论在资金、平台,还是在基地上对为开展本科生课题组活动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2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实施办法

2.1做好动员工作

首先是对教师的动员。通过召开全系教师大会,向大家介绍当前国家教育形势、专业生存现状、学生就业形势和课题组活动初衷等思考,使全体教师能认清新形势、新需求,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以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办学目标,充分认识开展课题组活动的重要性。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制定“课题组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课题组指导教师的职责,将课题组活动效果与年终教师等级评定和年终奖金相挂钩,激励指导教师参与活动的认同感与积极性。

其次要做好学生动员工作。从新生开学教育到大二课题组活动正式开始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经学前教育、就业培训、模拟招聘会等多种渠道,使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明确本科毕业生与中专毕业生以及专科毕业生相比存在动手能力差的弱点,想缓解我们的弱点,发挥我们的优势,就要从大学二年级投入到能锻炼我们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课题组活动之中,将我们从书本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善于发现和总结,以此再指导实践工作与课堂学习的良性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自发地意识到,只有参与课题组活动才能使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和生存本领。

2.2做好申报课题组的协调工作

学生申报课题组应采取自愿和双向选择相结合的申报制度。即以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基础,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也要考虑指导教师的科研需要,使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达到默契,只有这样才能使课题组活动顺利实施与开展。为此,系里采取墙报、板报、专题介绍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了解全系教师的研究领域、科研方向、项目资金等情况,在此前提下学生向指导教师提交课题组活动申请表,指导教师将按照自己的需求从中遴选本科课题生,对于未被选中的学生,以采取第二轮、第三轮等自愿申报,直到课题组分组完成。

2.3做好课题组活动与本科毕业论文的结合工作

3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3.1开展课题组活动的收效

3.2开展课题组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在新形势与新挑战下,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培养出的本科学生之所以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都得益于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能与时俱进,能深入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适时推出开展课题组活动这一新举措。

在开展课题组活动过程中我们的收获是喜人的,是显著的,也是值得在其他学科与专业进行推广的。但在实施课题组活动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在实施初期制定的方案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甚至需要大幅修改的地方;用人单位不仅对我们的本科毕业生有好的赞誉,还存在不满意的方面,如对集体协作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等。这都将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淑玲,高旭.开展课题组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J].现代教育科学,2003,10:27-28.

[2]张默,张艳,周明亮.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2-3,3:25-28.

[3]于娜,张航.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4,4:57-59.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中职生

就业取向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0182-03

一、调查方法、对象、方式、内容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与采访相结合的形式。将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探讨。

调查对象: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一、二年级487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男女生的比例为6∶1,城镇和农村学生比例为1∶7。

调查方式:以班级为单位于2012年6月9日晚自习同时进行测试。为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性,采用无记名问卷形式,当场收卷。

问卷内容:主要围绕学生择业观念就业价值取向、就业思想、就业准备等方面展开。共设计了16个问题,以多项选择为答题方式,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87份,有效问卷487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择业观念方面。调查表明,出于个人兴趣选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占38%,出于社会需要的占15.2%,没有更好选择的占4%,父母决定的占17%,随意选择的占5%,老师建议的占1%,同学主张的原因占0.7%。以上数据说明学生在择业观念方面是比较成熟的,能从社会的需要、个人的兴趣爱好去选择专业,这两项总计占被测人数的53.2%。

就业目的这一块,大部分学生是为了能实现个人价值,占44.5%,其次是为了生活保障,占30%,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的占17.2%。

(二)就业取向方面。44.9%学生的就业观念是“直接就业”,25%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占总体的四分之一,比例较高,说明畜牧兽医专业就业的特殊性。26%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学校应重视这部分学生的需求,为他们继续深造、学历提升提供可能的条件。对于以上的选择,大部分的学生表示是经过思考的,只有22名学生表示没有深思熟虑,仅占4.5%。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表现出比较明确坚定的就业取向,说明他们对待此专业是比较认真和理性的。

(三)就业信心与就业准备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生毕业后基本能顺利找到工作,就业率相当高,柳州畜牧兽医学校2011年的毕业生初次就业安置率高达99.8%,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较好。调查数据显示,有58%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持乐观的态度,就业信心十足。良好的就业形势让部分学生认为不用努力也会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在就业准备方面持无所谓的态度,但仍有42.5%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茫然,这说明学校需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四)薪酬期望方面。调查表明,中职学生对工作后的月薪期望值偏高,期望薪酬在2000元以上的学生占44.4%。在就业因素方面注重经济收入的占到了被测学生的46%。虽然刚毕业的中职生有2000元以上月薪的岗位,但相对来说数量较少。对此,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工作的前几年是为未来发展积累经验、提高自己能力的阶段,不必太在意报酬。待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能力,再考虑工资待遇问题,这样做更切合实际,用人单位才会给更多的发展机会。

(五)就业单位性质期望方面。学生对就业单位期望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占62%。国有企业、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及大型民营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及稳定的收入、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力、规范的管理方式、相对较高的薪资水平和灵活的用人政策是备受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青睐的原因所在。但也有22%的学生认为到哪里都无所谓,只要生活条件好、收入稳定就行了。

(六)就业地区选择方面。选择回家乡发展的学生占38%,到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发展的学生占33%,到国家需要地方的学生占13.5%,认为“只要有工作就行”的占10%。说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对就业地区的选择还是较在意的。

(七)求职方式倾向方面。调查表明,有70%以上的学生首选由学校推荐,说明学生对学校的依赖性较大。对于动员各种社会关系、网上招聘或其他求职方式,学生很少采纳,说明学生还未充分意识到社会力量的重要性,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九)就业稳定性方面。对学生就业后的稳定性的调查,情况不容乐观,值得深思。例如:“若求职路径不尽如人意,你是否会降低标准?”有380名学生表示不会降低标准,占被测学生数的78%;“如果将来的工作与期望值不平衡,你会选择?”选择“努力适应工作”的只有218人,占被测人数的44.8%,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就业后,一旦理想与现实有冲突的话,就会选择离开,就业的稳定性较差。

三、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个人访谈,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中职学生就业信心十足,但就业准备意识不强。畜牧业发展迅猛,就业前景良好,这让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说明学校亟须加强就业指导。

第二,中职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强,但操作能力弱。经调查,有25%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占总体的四分之一,说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强。但学生也意识到他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足够的心理准备。其次是社会交际能力不足,不知道怎样去创业,怎样创办自己的企业。再次是不了解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些创业政策。而这些则是创业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非常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不难看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存在着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毛病,缺乏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这需要学校加强教育。

第三,就业观念理性化,就业态度个性化,就业期望理想化。对于当前的就业压力,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有很清醒的认识。在哪里工作不是很重要,只要有工作有待遇就行。但是当理想与现实有冲突的时候,学生也不肯降低标准,或准备跳槽或考虑继续读书,这部分学生占79%。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个性鲜明,不肯委屈自己,考虑问题存在偏差,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就业方面,很多学生选择回家乡发展,但对于就业单位性质和薪酬期望方面,42.1%学生选择外资或合资企业;有53.5%的学生期望月薪在2000元以上,这些期望值都偏高,不切合现实。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第四,相当部分学生期望能继续深造,提升学历,提高自身的水平。

四、建议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指出,人生有种绝望叫不知道自我。这种绝望是指一个人在世界上奋斗了许多年,却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有追求代表有欲望,有欲望则代表一个人愿意激发内在潜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追求什么才能得到真正的安顿,这是由于我们不知道有“自我”。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有自我,庸庸碌碌过了一生,到最后也只是一场空。大多数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因为年龄和阅历,对于自己的人生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没有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定不了职业目标,因此也就没有针对性的职业准备。学校在这方面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意识,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积极组织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以及各企业组织的大型社会活动,使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提高团队合作、组织协调、人际交往等能力,以切实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对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需紧紧围绕人才质量这一主题,拓展思路,放眼未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学校要制定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努力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第一,过硬的基本功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学生应具备的首要素质,也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础,更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第二,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关键因素。第三,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个人在就业后能否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要获得理想的职业就必须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主动迎接挑战,刻苦学习和钻研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逐步增强就业自信心。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任课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具有稳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并能独立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对未来职业的预期。同时结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毕业生就业个性化的指导,帮助毕业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职业生涯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兰玲.搞好四个结合,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7)

[2]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11)

[3]蒋漓生,梁桂,张春红,等.中等职业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J].广西农学报,2008(6)

[4]李欣欣,唐元,胡春力,等.扩大就业是经济发展重要目标[J].望新闻周刊,2002(4)

[5]邓灶福,欧阳叙向,罗欣,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6]祝元生,宋修波,马延华,等.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与建议[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8(1)

[7]任军立,徐军,鞠湘泓.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思考和建议

到2005年秋季学期,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已经有3年了,为了解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现状怎样,我们成立了调研组,采取情况汇报、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祭等形式,从实施学分制的5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选取18所作为书面调研对象,再从18所中选取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柳州市交通学校4所学校作为实地调研对象。

一、成绩与经验

1.推动了学校的硬件建设

为了配合学分制的实施,各学校加大了投入,特别是教学设备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环境的改造,从而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办学竞争力迅速增强。如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2002年投资近50万元建起了带宽为10M的以太校园网。柳州市交通学校2002年投入20多万元进行校园网主干线光纤改造二期工程,并接入互联网,建成具有区内一流水平的校园网络。为了确保实施学分制的需要,该校重点投资建设了汽车构造、汽车修理、汽车电器、汽车运用、制冷与空调、电工电子、数控实训中心等实验室,组建了8个多媒体教室,10个计算机房,以及电化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各课程实验均能按教学大纲要求开出。

2.促进了学校办学观念的转变

通过学分制的实施,促进了学校办学观念的转变:①学校重新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即由过去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培养国家干部转变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或劳动者;②学校面向社会需要办学,面向人才市场设置专业;③学校由管理学校转变为经营学校,树立以人为本、以师生为主体的观念,理解和尊重师生,充分调动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④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努力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实现以“出口”促“进口”的良性循环;⑤学校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调研的情况看,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不但门类增多,有的学校多达60多门,而且拓宽了知识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规定范围内的任一门课程。弹性学习制度下,学生在三年内修满所学专业规定的学分提前毕业,使学生由“要我学习”逐步向“我要学习”转变;另外,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拿到奖励学分来顶替部分任选课学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制定了“学分制奖励学分实施细则”,对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各类先进评比获奖和专业技术技能特长生,根据不同奖项给予学分奖励。学分奖励制度实施以后,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水平

5.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1)推动了课程改革。学校在推进学分制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努力探索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按专业大类来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具有“大专业、活模块”特色的课程体系。该校2002年开始实行按大类陌生,同一大类的专业具有相同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性基础课。各专业大类设置了文化基础课、大专业主干专业课和专门化方向三个课程模块。文化基础课、大类专业主干专业课属必修课,体现了专业的基本要求。专门化方向课程体现了一定工作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专业课的拓展和延伸,属限选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专业设置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三个专业化方向,大类专业学生一般在第二学年进行自主选择专门化方向,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培养专门化的技能。“大专业、活模块”的课程体系,针对性强,易于调整,拓宽了专业面向,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2)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实行教考分离,教务处负责学校的教学过程管理,科研处负责教学结果评价。倡导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能力、技能考核为主的评价。

(3)推动了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在部分基础课(如数学、英语)和少数专业课中,试行分层教学实验。分层教学一般有分层走班和课内分层两种形式,经过一些学校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开发了校本教材。为了配合选修课的开设,有些学校的教师发挥自己的潜能,开发了许多校本教材,满足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要。

6.完善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制定了与学分制相配套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如《弹性学习制度实施方案》、《弹性学习制度教务管理条例》、《弹性学习制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弹性学制奖励学分实施细则》、《学生成绩考核实施办法》、《学生课程重修管理办法》等。柳州市交通学校制定了《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学分制课程设置手册》、《学分制流程图》等教学管理文件,从而规范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效益。

7.促进了导师制的建立

学生选修课程要解决一个不会选和选不好的问题。虽然学生有了选课的权力,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年龄小,还不具备真正选课的能力。因此,建立导师制,就成为实施学分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实施学分制的学校基本上建立了导师制,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选课、学习的辅导和指导。导师通常由班主任和主要专业课教师担任。

8.推进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进程

学分制的实施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原有的手工记录、纸传递等“纸上办公”模式已不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广西区教育厅开发推荐使用的“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弹性学习制度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管理的复杂性,推进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进程,减轻了繁杂的各种统计工作,规范了学分制管理。

二、问题与不足

1.观念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多年沿用学年制进行管理,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有的教师认为,实施学分制只不过在学年制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选修课程,没有从内涵变化上认识学分制,没有通过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学分制;有的期望学分制管理能立竿见影,将学分制当作灵丹妙药,好像学分制管理一旦实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自然增强,学习成绩自然提高,学生的行为自然规范。更有学生将学分制的实施作为减负减压、轻松过关的机遇。所有这些都是没有正确理解学分制和没能适应学分制的管理,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是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思想障碍。

2.师资问题

学分制的实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还要求教师教书育人,管教管导,这些都对师资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每位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多样化需求,必然要开设更多的课程,提供更多的能力训练项目,承但这些课程的讲授和能力项目的训练比学年制管理需要更多的教师。调研得知.原有的师资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素质都与学分制管理不相适应,加上扩招,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比超过1:20(规定1:14)。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和柳州市交通学校甚至超过了1:30,教师忙于备课、上课、管理学生,达到了超负荷运行状态,很准再开设选修课,因此,学生选教师这一条就更难实现了。

3.学生问题

4.硬件问题

实施学分制后,选修课的开设打破了原有班级的界限,需要更多的公共教室;需要配备更多的仪器设备和其他条件;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更多的图书资料、阅览场所和更多的上网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机会;为加强学生能力训练,需要更多的技能训练场所和实训工位。目前,许多职业学校教学条件与学分制的教学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是教学安排难、教学和训练效果不大理想的重要原因。

5.管理问题

实行学分别后,教学由按班级统一管理变为班级统一管理与课程分散管理并举,教学管理更加繁杂,选课管理、上课管理、考试管理、学籍管理等教学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善配套,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还较落后,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还不令人满意。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如何适应学分制管理,形成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还需进一步摸索和探讨。由于实施学分制管理难度增加,为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梧州市二职中从2004年下半年已停上学分制的试验。

6.规模问题

实施学分制有一个成本效益问题,如果学校规模太少,学生数量不足,实施学分制成本就会太高。从调研的几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来看,主要是学生数量太少,没有办法实施学分制,如融安县、田林县、横县、博白县、兴宾区等5所中等职业学校和桂林市财贸中专,在校生只有五、六百人,有的才二、三百人,只能望而止步,心有余而力不足。

7.政策问题

实施学分制,充分发挥学分制的应有效益,单靠一所学校的力量是绝对办不好的,需要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校际之间的协同和社会、政府政策法规的配套支持。如跨校选课、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需要对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界定、学分的标准规范化,从而得到社会和校际的认可;优秀毕业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需要有关部门配合,提前取得毕业证书和正式就业;建立按学分收费的制度等,都有待规范和解决。

8.教材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大多数是教育部门规划的全国统编教材,普遍存在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脱节的现象,表现为:要求统一、标准高、内容深、重理论。轻技能等。使用这些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9.软件问题

全区统一使用的弹性学分制管理系统软件还不成熟,无法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正常运行。有些学校虽然购买了,但由于使用比较繁琐,复杂,根本就没有用。

鉴于以上原因,目前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只能定位在初级阶段,还刚刚入门,并且实施的是学年学分制。有的试点学校,由于实施学分制要求高,仍然没有真正实施。

三、建议与思考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要取得应有的成效,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

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必须得到教师、学生的支持和社会、家长的认同,否则难以开展。据调查,教师对学分制的了解程度是:非常了解占44%,了解一点占54%,根本不了解占2%。学生对学分制的了解程度是:非常了解占12.3%。了解一点占78%,根本不了解占9.8%。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学分制的有关知识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心中,让社会、家长了解。

2.提供服务保障

(1)在全区成立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研究协作会,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学分制,及时总结经验,定期召开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学习先进,开阔眼界,改进不足,共同进步。

(2)在全区设立实施学分制的专项经费,实行奖惩机制,对实施学分制的学校给予经费上的倾斜和支持,解决学校实施学分制后硬件跟不上的问题,和解决学校扩招了、规模扩大了,经费却没有增加的问题。

3.重构课程体系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基础和前提,它的核心是学生自主选课。因此,职业学校要根据后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学分制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给学生以自由选择课程的余地。课程体系的重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课程体系整体要优化;②课程内容要综合化;③课程设计要模块化;④课程形式要多样化;⑤课程教学要现代化。

4.整合职教资源

我区农村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步履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规模太小,因此,有必要整合农村职教资源,建立职教中心。如2004年鹿寨县把县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农机校、县良种繁殖场等6个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建成一所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农业科技培训和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县职业教育中心,当年招生1200人,实现了质的飞跃。

5.健全配套政策

(2)建立“学分银行”,制定跨校选课、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的制度,最好在一定区域内由多所学校联合实施,促进资源共享。

(3)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一年四次验印的规定,让学生提前毕业能变成现实。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踏入大学校门。如何高质量地培养既懂专业又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教改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在多年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固有的英语教学模式,尤其是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

一、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

(一)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弊端

三是教学内容陈旧,与实际需求脱节,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当前大学基础英语学制一般为两年,与中学英语课程内容和功能相差无几,形成低层次重复;教学重语法信息输入,轻口语、听力训练,特别是忽视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导致现行英语教学既浪费教学资源,又不能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当前形势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要求

1.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在世界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我国与国际社会不同层面的交流日益加强,各式各样的工作岗位对不同程度英语人才的需求大大增长,各类高校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科学设置英语课程,重点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

2.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提高需求和就业需求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英语课程设置方面的意见,笔者对河北北方学院2456名本科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学生对英语课程设置需求的调查

3.学科发展的需要

河北北方学院是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所设学科覆盖了医学、农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为此,在制订学科发展规划时,只有充分考虑到各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才能构建起充分彰显本校特色的学科体系。

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思路

按照《课程要求》中“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其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的要求,首先,要确保对学生进行以提高听说能力为基础的综合实用能力的培养;其次,要以专业发展和国际交流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术英语能力的培养;最后,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级授课、分班教学、分层培养。

2.开设过渡性专业英语(ESP)课程,经过一年通用英语的学习,积累一定的基础后,将学制调整中节约出的一年,用来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如在动科学院开设科技英语、动植物检疫专业英语,在农林学院开设园艺英语,在经管学院开设金融英语,物流专业英语,在文学院开设文秘英语等,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更大提高。

3.引导鼓励学生结合将来求职取向,选修其他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如要求农学专业的学生选修园艺专业英语课程,兽医学专业的学生选修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英语课程等,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宽,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英语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针对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推出不同的英语教学模块。对基础较好的普通高中生源,主要进行目标较高的针对六级英语考试的教学,还可以让他们选修能提高文化素养的英美文学、欧美文化等课程。对于基础较差的高职生源,主要进行通用英语基础教学,辅之以内容稍简单的英语视听说、英美小说阅读等选修课程,使他们尽可能通过四级英语考试。

我们提出的课程设置模式还处于构想和不完善阶段,落实起来还需要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个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运行中还会碰到各种问题:比如选择或编写选修课程和ESP教学的教材具有一定难度;师资方面,无论是外语学院的教师兼专业英语的授课任务,还是专业人员担任专业英语教师,学校都应考虑加大教师专业英语教学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是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以EGP教学为基础,以ESP教学为抓手,根据各院校实际、专业特色和学生情况的差异,构建起适合本院校教育教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邓东元.探析ESP教学现状与发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围绕中职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的培养目标,坚持“以能力为本为,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淡化学科体系,重视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将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同时,也将当前生产中的热点知识、新技术融入教材,使教学具有时代性。

二、课程开发思路

(二)根据调研结果,设定教学方向。根据宠物店调研结果,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依据宠物商店经营管理常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将课程整合设计成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邀请宠物店成功老板研讨,修改完善教学内容。通过邀请宠物店的成功老板到学校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对初步设计好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完善修改,达到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编制教材及实训指导书的目的。

(四)完善条件,开展校内外教学实践。根据校内教学需求,进一步完善条件,使实验室内有足够数量的实训材料和实训动物,修建实训室及配备较先进的教学仪器。并根据校外教学效果,完善课程内容,满足生产需要。

(五)强化技能训练。对从事专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如宠物用品销售、宠物市场调研、宠物用品识别与介绍等重要职业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六)实施技能考核。将企业需求的技能与教学中的考核相结合,力争使考核促进学习的目标更好地实现。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宠物市场现状分析、店铺规划、宠物用品,学会宠物店的管理和宠物医院工作流程。

(二)素质目标。要求学生了解进入宠物行业不仅要知道宠物的疾病及临床知识,而且要了解这个行业要时刻与人打交道,要学会做生意。因此,要培养学生具备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奋发上进等素质。

(三)能力目标。为将来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学生在宠物行业的职场竞争中打下坚实基础。除了宠物临床诊断经验外,还能在宠物行业的市场竞争中具备一定的管理及销售等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明确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

五、课程实施和建议

(二)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在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上按设计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教学中以技能模块为轴线,围绕技能开展理论知识的讲授。这些基于岗位需求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改变了以往与实际脱节、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技术和能力,缩短了学生就业岗位适应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3.角色教学法。角色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理性学习的过程。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宠物店经营管理常识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课件为主,配合使用黑板板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教案,再配以案例、习题等内容,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每学期都安排有适当的教学实践,让其在企业中得到锻炼。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实际案例兴趣高的特点,以生活中常见的销售案例为切入点开始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求知欲望。

关键词:主导产业;普通高校;科类;专业结构

一、主导产业调整对高等教育科类专业结构

调整的要求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大产业中的交通运输装备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新型农业装备产业都属于装备制造业。黑龙江省又是国家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量、商品粮调出量和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均居全国首位,负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第一,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要围绕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形成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特别是省属重点学校,要围绕学校的优势,着重提高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的科研开发能力、科研成果推广能力和科研成果应用能力。

第三,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合理配置,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中的地区和黑龙江省农业主产区,要重点发展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提升所在省市的核心竞争力。

二、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调整高校科类专业结

构所需解决的问题

(一)黑龙江省省属普通高校工科和农科在校生的比例逐年下降

1.省属院校本科在校生中工科、农科学生的比例下降。黑龙江省2001年工科学生占本科在校生比例为30.47%,2004年为32.86%,2007年下降为30%,2011年下降为29.39%;农科学生占本科在校生的比例2001年为2.59%,2004年为2.23%,2007年下降为1.81%,2011年下降为1.6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省属院校工科具有较强的实力,农科为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黑龙江省多数省属普通高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近十年来,工科和农科在校生的比例逐年下降,应引起重视。黑龙江省处于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比较艰苦,工资收入不高,外省本科毕业生到黑龙江省就业的比例很低,黑龙江省需求量较大的工科和农科招生比例下降的趋势如不遏制,势必影响黑龙江省主导产业人才供给的数量与质量。

2.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中农林牧渔大类

学生比例下降。2007年我国实行新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07年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中农林牧渔类在校生人数为10521人,占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比例为4.51%;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中农林牧渔类在校生人数为8588人,占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比例为3.97%。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需要大批农林牧渔类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中农林牧渔类学生人数少、比例低,远远不能适应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黑龙江省省属院校研究生中工科、农科在校生比例下降。2007年省属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在校生中,工科学生所占比例为25.04%,2011年下降为23.23%;农科学生在2007年所占比例为8.16%,2011年下降为5.87%。2007年省属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中,工学学生所占比例为25.81%,2011年下降为25.55%;农科学生2007年所占比例为12.08%,2011年下降为10.50%。研究生教育负有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研究生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黑龙江省主导产业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推广能力,对黑龙江省能否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主导产业科技队伍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工科、农科在学研究生比例的下降,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从2001年到2011年,在普通本科农学学科各专业中,植物生长类专业、动物生长类专业、动物医学类专业在校生比例都在下降,其中,2001年植物生长类专业占全省在校生的比例为1.15%,2011年下降到0.5%。在农学学科各专业中,只有环境生态类专业的比例有所上升。

比例下降。在研究生工科学科门类中,与装备制造业关系密切的一级学科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以上各专业研究生2007年占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12.01%,2011年下降为7.99%,下降了4.02个百分点。

农科专业的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等专业的比例都在下降,比例下降幅度最大的作物学由占硕士研究生比例的1.77%降为0.49%,畜牧学由1.92%下降到0.53%,兽医学由2.59%下降到1.0%。

农科博士研究生在校生所占比例有所变化,除园艺学比例上升外,其他各专业的比例都有所下降。

三、对于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科类专业调整的建议

1.各省属普通高校科学地进行学校定位,确定学校科类专业发展的主导方向。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在20世纪末进入规模迅速扩充时期后,为了扩大学校规模,新设了许多专业,冲淡了原来的办学特色,学科专业设置大而全,新设专业小而弱或大而弱,各校新设专业雷同现象严重。在学科专业调整中要围绕黑龙江省主导产业的调整,果断地进行科类专业结构的调整。应下决心撤销或合并一批社会需求量小,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没有作用或作用较小的学科专业,重点发展本校办学历史长、综合实力强、对黑龙江省主要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的学科专业。重视培养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

在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中,由农林类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校数量较多,实力很强。这些学校应发挥优势,坚定为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服务的决心,勇于创新,改革办学形式,为黑龙江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培养出数以百万计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实用型人才。

3.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为龙头,调整研究生科类专业结构。黑龙江省省属院校有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应大力资助这些实验室的建设,扶植与建设一批直接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服务的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并以此为重要依据进行研究生科类学科结构的调整。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工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巨大的实力,2007年黑龙江省部属高等院校博士研究生工科在校生的比例达80.83%,2011年为78.49%,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省属院校与部属院校的协作,促进省属院校在装备制造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为打造领军人物创造条件。

4.合理调整普通高校科类专业的区域布局。近年

1.推动了学校的硬件建设2.促进了学校办学观念的转变

5.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2)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实行教考分离,教务处负责学校的教学过程管理,科研处负责教学结果评价。倡导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能力、技能考核为主的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多年沿用学年制进行管理,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有的教师认为,实施学分制只不过在学年制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选修课程,没有从内涵变化上认识学分制,没有通过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学分制;有的期望学分制管理能立竿见影,将学分制当作灵丹妙药,好像学分制管理一旦实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自然增强,学习成绩自然提高,学生的行为自然规范。更有学生将学分制的实施作为减负减压、轻松过关的机遇。所有这些都"是没有正确理解学分制和没能适应学分制的管理,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是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思想障碍。

2.师资问题3.学生问题

5.健全配套政策(2)建立“学分银行”,制定跨校选课、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的制度,最好在一定区域内由多所学校联合实施,促进资源共享。

THE END
1.狗用玩具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docx从设计独特的互动玩具到功能齐全的益智玩具,再到满足狗狗咀嚼需求的耐用玩具,全球狗用玩具市场展现出多样化、细分化的特点。而在本地市场,狗用玩具的发展同样呈现出积极的趋势。随着养犬人数的增加,消费者对宠物用品的需求日益旺盛,狗用玩具作为其中的重要细分领域,正逐渐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本地市场的玩具设计更加...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7565534.html
2.2024宠物用品行业市场洞察报告《2024宠物用品行业市场洞察报告》由大数跨境发布。报告指出全球宠物产业市场规模2022年为2610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3500亿美元,其中宠物用品市场2022 - 202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03%,2027年预计规模达677.25亿美元。电商市场规模也在飞速增长,2022年全球宠物护理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约230.1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长到456.0亿美元。https://m.sohu.com/a/818788798_121868892
3....全球宠物产业市场运行监测数据经济数据权威行业数据平台PPT、PDF下载 数据来源 您未开通本行业,升级并开通可免费下载 899 VIP免费下载 概况 2013-2022财年日本宠物市场规模及预测 日本DIY商店宠物用品销售收入 2019财年日本各种类宠物产品出货值 日本宠物品种份额 日本宠物主比例 展开全部数据 宠物数量及品种 日本宠物犬只数量 日本宠物主饲养犬只原因 日本受欢...https://data.iimedia.cn/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327492.html
4....及投资前景研究研究报告宠物用品调研报告导读: 博思数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宠物用品行业市场形势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研究报告》介绍了宠物用品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宠物用品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宠物用品行业的现状、中国宠物用品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宠物用品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宠物用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宠物用品产业有个系统的...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Y675046HD0.html
5.中国报告1.1.2 宠物用品及服务行业子行业简述 1.2 中国宠物用品及服务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1.2.1 政策环境分析 1.2.2 经济环境分析 (1)GDP增长情况 (2)工业增加值情况 (3)居民收入情况 1.2.3 社会环境分析 1.3 中国宠物用品及服务行业上游产业环境分析 1.3.1 宠物饲养市场发展情况与分析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86031.html
1.宠物用品市场分析,宠物用品什么最好卖?宠物用品市场是围绕宠物生活需求而兴起的产业,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球宠物用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达到1625.9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77.25亿美元,2030年更有望达到2578.5亿元。 从地区分布来看,北美地区以45%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美国是全球宠物经济的第一大国...https://blog.csdn.net/workbooks/article/details/143485117
2.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专区职等你来“职等你...8.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员2人:年龄27-36周岁,专科及以上学历;参与对各类投资项目进行调研和论证,协助撰写可行性论证报告;制定科技成果转化规划和计划,确定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任务;撰写项目合作合同,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复查,确保合同的合法有利;并做好合同的签署准备、保管归档工作。 https://rsj.taian.gov.cn/art/2022/6/17/art_214534_10296976.html
3.经销商联合生意计划(JBP)博锐培训课程wap.boraid.cn培训分类:岗位技能培训 / 市场营销 联系人:叶小姐 联系电话:020-87560032 18026426454 QQ在线客服: 内容...五、商业方案PPT制作及演示技巧1、说什么?商业方案PPT制作2、怎么说?商业方案PPT演示六、计划成功执行...务实:重视课前调研把握学员需求,课程设计以能在专业上与学员产生更多共鸣的实效性为指导原则,尊重“传道...http://wap.boraid.cn/lessonShow.php?kind=nx&t_id=219531
4.2021级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7)掌握宠物临床诊疗技术,宠物影像诊断与化验技术; (8)掌握宠物繁育,饲养,美容与护理以及宠物训练等基本技术; (9)具有宠物内科,外科,产科,疫病及宠物中医诊断的基础知识; (10)具有食品储运,市场流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11)了解宠物行业发展动态,具有宠物诊所/医院,宠物美容店,宠物用品店等 的经营运作相关的管理...https://www.gscat.edu.cn/content/clientDf.do?id=52372
5.中国宠物用品及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锐观网中国宠物用品及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家庭规模的缩小,饲养宠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中国的宠物消费也随之形成规模,同时展现巨大潜力。国内宠物用品及服务市场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庞大的宠物服务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对投资的需求也相对日趋旺盛。近几年来,...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105727.html
6.对2023年宠物用品全球市场(美欧日韩东南亚非洲澳洲)深层次分析上...四、德国宠物用品市场调研 图片来源:德国亚马逊平台截图 众所周知,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宠物市场之一,其宠物市场规模在欧洲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根据德国宠物用品行业协会(Industrieverband Heimtierbedarf, IVH)数据表明2021年德国的宠物市场规模达到了97亿欧元,其中狗和猫是最受欢迎的宠物。具体来说,德国的狗主人数约为980...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141122
7.宠物市场的调研报告范文宠物市场调研报告2 1宠物行业产业链 宠物行业指涉及与宠物相关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宠物养殖、宠物交易、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宠物培训、宠物美容、宠物保险以及宠物善终等部分。 宠物用品一般定义为直接为宠物购买,供宠物使用的相关产品,主要包括宠物附属用品(宠物窝垫、牵引器具、宠物餐具、宠物玩具)、宠物清洁...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60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