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紧张而又难忘的期末考试,现在的心情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爸爸妈妈为了让我调节一下紧张的心情,决定带我去著名的旅游景点关山牧场去滑雪!今天天气晴转阴,稍微有些雾,但丝毫也没影响到我游玩前的那火热的心情,我早早的叫醒爸爸妈妈,我们9点准时出发,我们坐在车上有说有笑,我的心情别提有多么的高兴,嘴里一直哼着小曲,爸爸看着我这么开心,他也特别开心,爸爸笑
着对我说“宝贝,我现在有个数学问题,你能不能
帮我解决一下?”我眼睛一眨,哈哈,爸爸又要考我了!我自信的说,说吧。爸爸说“现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大概每小时100千米,爸爸在导航上设定的出发地
到目的地之间距离是300千米,咱们中午一点钟可以到吗?”我笑着对爸爸说:“爸爸这下你可难不倒我,我们刚刚学过了,哈哈”。
这时我手一边在空中比划着,一边脑子飞快的转动起来,汽车一小时100
千米,两小时200千米,三小时300千米,我们到达目的地300千米,那就是说
汽车开3小时就到了,早上9点到中午1点都4个小时了,哈哈,我对爸爸说:
“根据我的推算中午1点钟我们都开始玩滑雪了”。爸爸听了我的推算给我竖起了大拇指,说还不错哦,我微笑的对爸爸说一般一般,爸爸笑了,妈妈笑了,全家都笑了!
就像我推算的一样,果然3个小时就到了关山牧场,我们一家人一起滑雪,射箭,吃烤肉??,中间时不时的爸爸还给我出题让我答,我都顺利的答出来了,今天真是个有趣快乐的一天!
三(1)班
到了樊记饭店,我一边点餐一边对照价目表:饸烙7.5元一份,肉夹馍6.5元一个,米线7元一份,包子1.2元一个。收银员姐姐很快算出了金额,并找了16.5元。我也在心里默默地算着:饸烙50-(7.5×2+6.5+7+1.2×5)=15.5元。怎么不对呢?于是我又仔细算了一遍,饸烙2份15元,米线7元,包子6元,肉
夹馍6.5元,一共是34.5元,应找50-34.5=15.5元。
没错啊。于是我举着钱小心翼翼地问:“姐姐一共多少钱呢?”姐姐又飞快地算了一遍,说到“一共34.5元,应找15.5元。额。。。。不好意思,刚刚算错了,多找一块钱。”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退回一元给她,心里乐滋滋的。
今天中午,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要招呼人,还要准备饭菜,我看着妈妈忙碌的背影,也不知道该帮妈妈做点什么,心里很着急。这时妈妈说:“家铭,妈妈给你10元钱到小卖部去买2元5角的香菜和2千克的酱油”。
我拿着10元钱来到小卖部,买了香菜和酱油后,老奶奶找我5元1角钱,
在上楼时我算了算:1千克酱油是1元7角钱,那么2千克应该是3元4角钱,
再加上买菜的2元5角,应该给我找4元1角呀!10元减去5元9角等于4元1
角。我机灵一动,赶紧拿着多找的1元钱跑下楼还给了店里的老奶奶。老奶奶夸我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个既诚实又会算账的聪明孩子。
回到家里我告诉了妈妈,妈妈微笑着说:“我家宝贝真厉害,会算账了,这都是学习数学知识的结果啊!”。我感到非常高兴,我心里对妈妈说,我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数学知识,学更多不懂的知识,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及祖国建设中。
数学,我爱你!
我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一天有24个小时,那时候年幼的我总在想为什么我家那个老掉牙的时钟怎么是12个数字呢?它为什么不把
1-24都写上去呢?我一直不知道这个问题,现在我长大了,数学老师教我们学习了数字,并且知道了它得转俩圈才是一天。原来是12×2=24
小时。所以一天有24个小时。
我现在除了12时计时法,我还学会了24时计时法了,还学会了12时计时
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我来给大家说一下,看看大家是不是和我的计算
方法一样呢时钟上的时针走第一圈的时候,也即是凌晨0点到中午12点,我们
这就是我在数学这个海洋里学到的一点点小知识,这个海洋里还有更多有趣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同学们,我们一起进入数学的海洋吧!
今天,我做数学作业时,有一道思维冲浪题难住了我。题目是这样的:一桶花生油连桶重5.1千克,
用去一半油后连桶重2.7千克。油原来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我心里就想:首先,应该先算出已经用去的油的重量。那么,用原有的重量减去剩下的重量,就应该是用去的油的重量。算式是:5.4-2.7=2.4(千克);然后题目又告诉我们的是“用去一半后”,这样我们就知道算出来的只是一半的重量。我再列算式2×2.4=4.8(千克)这就是一桶油的全部重量。最后,再算桶的重量就简单了,列算式就是5.1-4.8=0.3(千克)。
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油原来的重量是4.8千克,桶的重量是0.3(千克)。做出了这道题,我感到真高兴,我想肯定有很多小伙伴还不会呢吧,我得赶紧把我的方法说给他们听听!
当我还是小小孩儿的时候就对数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数学,只知道妈妈拿着写有数字的卡片教我认数字。直到后来我上了幼儿园才知道数学不仅是要认数字,还要学习加减法。再后来我又上了小学,在小学的三年学习中我逐渐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
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它在我们的生活里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我们现在学的周长的计算,它可以让我知道我们家的门一周是多长,客厅一周又有多长,妈妈说通过这些数字还可以分别计算出门和客厅的面积呢。只可惜我们现在还没学呢?不过,我向妈妈保证,等学了之后我要把所有房间的面积都计算出来然后看看哪个房间的面积最大。
当然,数学还有许多有用的地方。比如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东西,妈妈帮我选了一支牙刷价格是17.8元,我自己则选了个质量跟这个差不多的两支装的价格
却是32元。妈妈问我为什么要选这个,我告诉妈妈这两支32元,一支就是16
元,比那支便宜了1.8元,两支就便宜了3.6元。妈妈夸我是她的小算盘呢。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跟数学有关的有趣的事。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点、线、圆
来画出好多好看的图画,再比如上次我们数学老师让用数字来画自己喜欢的画,这也是非常有创意的哦!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只要你留意就会
发现更多跟数学有关的有趣的事情。那就让我们继续探索发现数学的奇妙之处吧!
我感冒了,妈妈带我去医院看病,医生给我开了4盒扁咽清茶颗粒,我们拿
着票去排队交费。妈妈说:“宝贝,问你一个问题,一盒48元,买四盒,一共多
少元?”我不假思索的说:“用4×48元”。我心里默算了一下,对妈妈说:“一
共192元。”
妈妈又问我:“一盒48元,每盒有10小袋,每一小袋多少钱?”我说:
“48÷10=4.8元。”妈妈最后又问我:“我给了200元,找回多少钱?”我马上回答道:“200-192=8元。”妈妈夸我真聪明。
妈妈说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你一定会发现的更多。所以,我一定要学好数学。
三(2)班
今天,我和妈妈计划一起去书城买书。妈妈给了我100元钱,说这是今天买书的钱,我可以在这个金额之内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听见妈妈说我可以自由选书和自己支配买书的金额,心里特别高兴。
到了书店一看,里面的人可真多!书店里的书琳琅满目,书架上的书各种各样,弄得我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的书摆在我的面前,我都不知道该挑选哪一本了。
妈妈让我不要着急,说书要仔细看慢慢选。看了许久,选好了几本我特别喜欢的书。妈妈说让我算一下价格,别超出预算金额,我便拿出提前备好的便签纸和笔。因为小数和分数的乘法没学过,妈妈帮我算出来折扣后的价格,然后让我算总金额,我一看数字都是小数,正好我们刚学过小数的加减法,便开心地算起来。我们一共挑了四本书,《绝对小孩》是21.5元,《小狗钱钱》是17.4元,《给孩
子的诗》是21.9元,《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19.3元,我把四本书的金额
加起来,21.5+17.4+21.9+19.3=?计算的结果一共是80.1元钱,100-80.1=?还剩
下19.9元。我看还有余额,就和妈妈商量我们再挑一本书,最后我们选了一本
《一粒种子的旅行》19.4元,我付完钱,拿着精心挑选的书准备和妈妈回家。走到书城门口的时候,看见一块牌板上写着10元、一条斜线和一个“本”
字,我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啊?”妈妈说:“这也是一种数学表达方式,意思就是买这个书架上的任意一本书需要10元钱,或者说用10元钱可以买这个书架上的任何一本书。”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我又知道个数学新知识啊。看来。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啊,我一定要学好数学。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本叫《举一反三》的书,当我打开书本看时,感觉里面全是数学题,觉得很没意思,就在合书的那一刻“植树问题”映入我的眼帘,于是,我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究。一个这样看似简单,却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把我难住了。
例题是这样的:在一条长40米的大路两侧栽树,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栽了22棵树,已知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问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我想来想去,都不知道怎做?在妈妈的提示下,我是这样分析的:根据“在路的两侧共栽了22棵树”这个唯一突破这道题的关键,我先求出一侧栽的树,22除以2得出11,接着在想从第1棵树到第11棵树之间的间隔是11-1=10个。在想
40米的大路,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4米。然后就轻而易举的把这道题给解答了。
题解出来了,也让我深深的感到,这些看似简单,无趣的阿拉伯数字,本身
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但经过各种形式的组合就可以创造出惊人的成果,同时也让我爱上了这些特殊的数字,数字给我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的很多的乐趣,我以后会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会不断的遨游,飞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今天终于考完试了,我可以放松一下心情。这时候,爸爸说:“咱们去超市购物吧!”我兴高采烈的和爸爸一起出发了。
一进超市,我就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摆在我面前,看的我眼睛都花了。我问爸爸:“我们卖什么东西呢?”爸爸说:“给家里买一桶油,剩下的你看一下你自己需要什么你自己拿吧”。我给自己拿了四包饼干、两包薯条,我看了看价格,饼干每包5元,薯条每包3元,油一桶80元。我在心里默默的算了下价格。这时我对爸爸说:“咱们去结帐吧!”走到银台,收银员阿姨用扫码枪在算价钱的时候,我一下报出了价钱。阿姨是106元吗?阿姨看看我微笑着说:“小朋友,你真棒,答案正确。”爸爸也这样说:“乖女儿,你真棒。”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我终于用数学知识学会买东西了。所以说:“数学在生活中还是很重要的哦!”以后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好好地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在生活中!
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数学的影子,爸爸总能随时随地的考到我,出门逛街买衣服时,超市购物时,甚至在我们学直或平行时,爸爸用房子,手边的各种东西都能给我出题。
记得上次我们坐飞机去昆明,当我正被飞机外面如同白色沙漠一样起起伏伏的云所吸引,爸爸的声音打断了我。爸爸说:“晓蕊,不知道你最近数学学的怎么样,我出题考考你吧,答对了下飞机,我带你去吃昆明有名的小吃,烧饵块。”饵块?难道是什么东西的耳朵么,不管是什么,去见了就知道了。我随即就说:“当然没问题了,放马过来吧。”然后爸爸就问:“从西安到昆明,航线全长2266公里,假设我们现在坐的飞机一小时能飞1100公里,我们现在走了四十分钟,你知道我们大约走了多远了么?”这样的题怎么能难倒我,我想了想,一小时等于六十分钟,用1100÷60≈18﹙公里﹚,然后用18×40=720﹙公里﹚,我给爸爸报出答案,爸爸直夸我聪明,然后又问:“那我们的飞机是早晨八点起飞的,大概几点能到呢?”我想全长2266,一小时飞1100,两小时就是2200千米,那么用2266÷1100>2(小时),八点起飞,十点多就能到了。我给爸爸说:“十点多我们就能到,对吧。”爸爸说:“不错,都答对了,下飞机不光是烧饵块,我再带你去吃更多好吃的。”
我想,看来生活中爸爸随时都能考到我数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才是。
四(1)班
今天我们学习了角的认识,我知道了角有
周角、平角、直角、钝角、锐角,我还知道在这些角中:周角最大,锐角最小,周角是360度,也就是一条边绕着定点旋转一圈;平角是180度,只转半圈;直角是90度,转半圈的半
圈;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角,回到家后妈妈给我出了一道数学题:钟表上一大格是多少度?我脱口而出“30度”,那么从1到6是多少度?我算了算:6×
30=180,回答180度。妈妈说:“其实你不用那么麻烦,只要记住6点整时针和
分针所成的角度是180度,3点和9点所成的角度是90度,还有12点整是360
度,这样就可以简单的记住这些数字的规律了”
原来数学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一定要勤于学习、善于发现,做一个有心的学生!
又是一个星期天,妈妈决定请我和我的好朋友琦琦吃肯德基,我非常开心。
妈妈说:“你已经四年级了,得学会自己去选择和购买东西,我给你50元钱,你自己去买好吃的。”
于是,我跟琦琦拿着钱自己去了肯德基店。这里有太多我想吃的东西了。看了一下价位表,主食有:香辣
/劲脆鸡腿堡10.5元,老北京/墨西哥鸡肉卷10.5元,
黄金烤鸡腿堡12元,田园脆鸡堡7.5元。饮料有:可乐
/七喜/美年达,小3.5元/中,4.5元/大,5.5元,九珍果汁5.5元,八娇果汁5.5元。配餐有:吮指原味鸡7.5元,
香辣鸡翅7元,奥尔良烤翅8元,薯条小5元/中6元/
大7.5元。我们只有50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最多能用掉25元。我们两个人都选择香辣鸡腿堡、大杯可乐、和中包薯条。一共用去了2×(10.5+5.5+6)=44
(元)<50元。我们的钱够,而且能结余6元钱。
我把找回的6元钱给了妈妈,妈妈很开心,觉得我真的是长大了。
数学像魔法一样牵引着我,让我读了很多奇妙的数学书,认识了许多伟大的数学家,他们有许多已经证明或等待证明的有趣猜想,比如“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1+2猜想”、“格思里四色猜想”等。我向往成为他们一样的人,于是养成了思考的习惯,今天我在计算801?9时,也发现了自己的猜想。
计算:801÷9=
899801
72
列竖式:
81
0
得:801÷9=89
思考:81中间添加了0,就在个位9前面十位写1个8。
猜想(一):如果81中间填加2个0除以9,有可能得数是在个位9前面的两位写2个8。
证明:计算8001÷9=
列竖式(略)得8001÷9=889
猜想(一)正确!
猜想(二):如果81中间添加n个0除以9,有可能得数是在个位9前面n位得n个8。
证明:1.计算800001÷9=列竖式(略)
得800001÷9=88889
2.计算800000001÷9=
列竖式(略)
得800000001÷9=88888889
猜想(二)正确!
猜想(三):如果被除数的首尾两个数是a(2≤a≤9)乘以9的积,中间添加n个0,再除以9,有可能得数是:个位是a,前面n位得n个a-1。
证明:1.计算504÷9=
列竖式(略)得504÷9=56
2.计算700002÷9=
得700002÷9=77778
3.计算3000000006÷9=
得3000000006÷9=333333334
猜想(三)正确!
“吕岩阳猜想”结论:被除数的中间为n个0,首尾数是a(2≤a≤9)乘以9的积,除以9时,得数个位是a,前面n位得n个a-1。
试试看,依据“吕岩阳猜想”,一秒内你肯定能说出正确答案!
4005÷9=20007÷9=1000008÷9=30006÷9=
600003÷9=50004÷9=8000001÷9=700000002÷9=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想象,就没有伟大的发现!”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数学里肯定还藏有很多的秘密,等待着我去发现。
一、乘数是11的速算规律:用11去乘一个两位数时,只要把这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的和插入这两个数字的中间,就可以得到所要求的积了。如:12×11
=13223×11=253。如果是11乘多位数,也可仿照以上方法并总结规律:被乘数的首尾不变,中间添上相邻两数之和(满10进一),就是这个数与11的乘积。如:1234×11=13574;9876×11=108636。这个规律还有个口决:“两头一拉,中间一加”。
二、乘数是101的速算规律:通过乘数是11的速算规律可以总结出,当101去乘某个数时,被乘数的前两个数和后两个数不变,中间添上隔位两数之和(满10进1)。如:1234×101=124634;9876×101=997476。
三、乘数是5的速算规律:一个数乘以5,实际上是乘以10的一半,所以
可把乘数末尾添个零,即扩大10倍,再把这个数除以2就行了。如:345236×5
=345236÷2=1726180。
四、十位数是1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速算规律:通过12×14=168很容易看出,积的个位是两个乘数个位数的积;十位数是两个乘数个位数的和;百位数是两个乘数十位数的积。但要注意满十以上要向前一位进位。如:12×16=192。
五、个位数是1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速算规律:通过31×21=651很容易看出,积的个位是两个乘数个位数的积;十位数是两个乘数个位数的和;百位数是两个乘数十位数的积。但要注意满十以上要向前一位进位。如:41×81=3321。
总之,数学的规律还有很多很多,要靠我们不断地发现和学习,做每课一记、每日一记。
四(2)班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有,它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哦!是这样的。
有一次,妈妈给我和弟弟做了蛋糕,然后对我说:“来,媛媛帮忙把这块蛋糕分成四份,要保证每个人吃得一样多”。这怎么分呀?我想了想又说,对了,老师不是刚给我们讲了分数吗我在蛋糕的
中间横一刀坚一刀,就把蛋糕分好了。妈妈走过来指着一块蛋糕说:不错,这个
代表什么?我说:整个蛋糕的四分之一。妈妈笑咪咪的说:“哦,媛媛真棒,能把数学知识运用的生活中!:我笑了,我想数学在生活中运用的地方可真多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超
市。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所有的商品都在各自的区域里。有:生活用品区,家用电器区,生鲜区??而且我还发现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价位签。
妈妈给了我150元,她说,
以后咱家超市采购的工作有你来完成了,我来负责推车。我手里拿着钱,心里想:这回可以买自己喜欢的糖果了。我先挑选了妈妈需要的:草鱼、胡萝卜、牛肉、虾、土豆。然后赶紧给自己又挑选了:瑞士巧克力、鱿鱼丝、面包、口香糖、水彩笔钢笔??
妈妈看到我买的东西就笑了,我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妈妈说:“在挑选东西的时候你要看自己带的钱够不够”。我大约估算了一下,差不多有200多元
啊!我只有150元,多出了50多元呢。我把口香糖巧克力等放了回去。现在一
算所有的东西大概有150元。我们付完钱走出了超市。我对妈妈说:“多亏计算了一下,要不然我就出丑了”。妈妈欣然的笑了。
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常识,数字是无处不在的。让我们认真学习数学吧!
在角的王国里,有五个角,最骄傲的就是锐角了,它谁都看不起。它说:“我是角中的‘王’,我能做到的事情你们就不能做到,像人们用的指甲刀、订书机的角度以及使用剪刀
的角度??都有是锐角。就连人们在站立时,朝前的两脚形成的角也是我,如果不是我,人们站都站不稳!”
直角很不服气地说:“你算哪根葱啊,我才是角中的‘王’。”
人们最常用到的就是我,不论是桌子的角、房子的四角、窗户的角??都是直角!”
钝角听了,也说了起来:“人们也经常用到钝角呀,你看房子的屋脊,小朋友的红领巾顶端的角都是钝角。我的用处最大!”“我的用处最大!”“我的用处最大!”“别吵了!”平角和周角走了过来,说:“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你有你的好处,我有我的不足呀!’’
直角、锐角、钝角听了不禁起脸红了起来,这场口水大战才算停了!从此,在角的王国中,再也没角称“王”了。
快开学了,我和姐姐拿了五十元钱,一起去买文具,我蹦蹦跳跳的和姐姐一起来到文具店,姐姐给了我二十元钱,对我说:“只能买文具,不能买其它的东西!”
“恩,我知道了!”我拿着钱去看笔,我拿了三只自动铅笔,又拿了一个本子和两支钢笔,拿着这些东西去付钱,阿姨说:“一支自动铅笔是一元,一个本子是10元,一根钢笔是5元??”我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一支自动铅笔是三元,
三支自动铅笔就是1×3=3元,一个本子是10元,3+10=13元,两根钢笔就是2
×5=10元,13+10=23元,23-20=3元,我还缺3元,我的钱不够,我只好对阿姨说:“阿姨,我想把两支钢笔换一下!”阿姨把两支钢笔给了我,我走过去,仔细看了一下每个文具的价目表,我拿了一块橡皮,又拿了一根签字笔,向柜台走去,阿姨看了一下说:“你来算算吧,一根签字笔笔是四块,一块橡皮是一元,加上你刚才的,一共是多少元?”我又算了起来:刚才是23元,减掉钢笔的钱是13元,签字笔加橡皮的钱是:4+1=5元,总共是:13+5=18元,我对阿姨说:“应该是18元,您还要找我2元!”阿姨找了我两元,这时姐姐来了,对我说:“买好了吗?”
我对姐姐说:“买好了,钱也付了,这是剩下的2元钱。”姐姐看了,说:“你真棒!”我听了,特别高兴。
通过这次买文具我懂得了:数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领悟,就能发现。
今天我预习了新课《解方程》,本来觉得方程很无趣,但是经过预习,我觉得方程真的很有意思!
看见爸爸在玩手机,于是我让爸爸想一个数,乘2,加20,说出结果,我就能算出来他想的是哪个数?爸爸开始还不相信的样子,但还是照我的要求说出了一个数字:64。我想了一想给爸爸说你想的数字是22,对吗?爸爸有些惊讶,我则是得意洋洋的样子。爸爸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拿了一张纸和一支笔,开始给爸爸“上课”:把你想得那个数字我当成一个X,那么这个数字乘2,加20就是X×2+20=64,那么我先把加上的20去掉就是44了,再除以2就是22喽!嘿嘿!
爸爸看见我这么得意也忍不住给我出了一道题考我::有7个水桶共重44
千克,其中有5个大水桶2个小桶,小桶每个重2千克,问大水桶重几千克?这个问题怎么能难的倒我呢?我想:5个大水桶+2个小水桶=44千克,小水桶的重量知道是2千克,只有大水桶不知道,所以就相当于:5个大水桶+2×2=44,那么1个大水桶重量=(44-4)÷5=8(千克),我很快的算出了答案。爸爸不满意自己的“难题”被我这么快的“攻陷”,于是要求我用两种方法做这道题,我就大笔一挥用普通的算术和方程两种方法解决了,爸爸只得认输。就这样我和爸爸都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数学不仅使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使我和爸爸的父子感情更深了。
水是人类的生命,它有养育万物的能力,我们的生活根本就离不开水,做饭需要水,洗脸需要水,刷牙需要水,洗衣服也需要水-------------------------水对我们来说,实在太
重要了,而水资源不是无线的,但人们往往在用水的时候,会忽视水龙头是否拧紧,这会导致我们的宝贵水资源白白流失。下面就是我在周末时对水龙头的调查统计:
我发现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滴水次数是40次,五分钟就滴水45毫
升,45÷5=9,这样平均每分就要滴水9毫升,60×9=540,那么每小时就会滴水
540毫升,540×24=12960,每天就会损失12960毫升水,12960毫升≈13升,
大约相当于13升水,13×365=4745,这样一年就会损失掉4745升水。如果有10个,100个,1000个,10000个??这样的水龙头没有拧紧,会损失掉??我不敢想象会浪费掉多少水资源。
根据水龙头的计算,我呼吁大家:齐心协力节约水资源,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资源,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自己的眼泪。”大家要节约用水,在节约的同时,也是在帮助一个又一个的人。
通过这次计算水龙头的滴水,我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用心钻研,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在我一开始学习数学时,对0颇感兴趣。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记得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等于0,所以0表示没有。”但我觉得这样不对,像108这样的数,如果0表示没有,那是不是可以表示为18?所以,0并不只是表示没有。
从历史上看,各国对于0是不是自然数历来有两种规定:一种规定0是自然数,另一种规定0不是自然数。中国的中小学教材原先规定自然数集不包括0。但中国之外的数学界,大部分都是规定0是自然数,为了国际交流的方便,《国家标准》中规定,自然数集包括0。因此,在我们新出版的教材中,0是最小的自然数。
我认为0是最小的自然数;0是偶数;0在多位数中起占位作用,所以像605这样的数不可以舍掉0;0不可作为多位数的最高位;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界限,也就是说,当一个数<0,它是一个负数,当一个数>0时,它是一个正数;0不能做除数和分数的分母??
0是一个神秘的数,我以后要多认识它。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
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
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
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
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今天,我在写数学作题的时候,做到<<小试身手>>时,看见了这道计算题,题目是:3×999+3+8×99+8+2×9999+2=?,我做了一会,还是做不出来.我连忙叫妈妈来教教我,妈妈走过来,看了说:“这个题能用到你们学过的乘法运算律,你都学习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律?”我回答说:”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妈妈点点头,就耐心的给我讲起来.妈妈说:你可以分部做,先做出3×999+3=3×999+3×1=3×(999+1)=3
×1000=3000,这里用到了乘法的分配律,下来的,你自己算算看”我想了想,说:我会了”.我先用8×99+8=8×99+8×1=8×(99+1)=8×100=800;然后在用2×9999+2=2×9999+2×1=2×(9999+1)=2×10000=20000;然后把它们三个的和加起
从这次做题中,我感到了学好数学真的很重要,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以后要努力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才能够学以致用。
7岁,爸爸不在家。妈妈也有事,就将我送到姨妈家,让姨妈来照顾我。一来到姨妈家,就看到哥哥在埋着头写奥数作业。我走近哥哥身旁,哥哥正
在思考一道题。他说:“妹妹,你也来看一下这道题。”我拿起哥哥的奥数书,读了一下那道奥数题:新学期,学校给学生们发练习本。这是其中一个班所要发的练习本的数量,问:每人6本则剩下41本,每人8本则差29本,有多少学生?多少本练习本?这一读,可把我难住了。我想了想,突然有了点思路,两次的分法不同,那就导致练习本相差了41+29=70(本),每人分6本变成8本,又相差了8—6=2(本)。哦!忽然,我明白,总差额知道了,又知道了每人的差额,那不就求出总人数了?我很快求出了学生有35人,求出了学生的人数,那书本就更好求了,6×35+41=251(本)我把过程和答案告诉了哥哥,哥哥忽然恍然大悟,还对我说了声:谢谢。
在我7岁半的某个星期日,妈妈说:“我们今天先去买水果,然后去游乐园
玩。”我说“好啊!”说完,我们就去买水果。来到水果店,妈妈选了3个苹果、7只香蕉、5个火龙果、3个橙、一串葡萄和一个西瓜组成了一个水果蓝。结帐时候,老板说:“一个苹果3元,一个香蕉要8角,一个火龙果要是7元,一个
橙子要3元,一串葡萄要7元,一个西瓜要23元。小朋友考考你,知道要多少钱吗?”我说:“知道!用3*3=9(元),7*8=56(角)=5.6(元),5*7=35(元),3*3=9(元),再用9+5.6+35+9+7+23=88.6(元)”妈妈拿出100元给老板,老板又问我:“小朋友,我应给找你妈妈多少钱呢?”我说:“100-88.6=11.4(元)”买完水果后,我和妈妈坐公交汽车去游乐园。车上,妈妈问我:“现在9点30
30分+1点20分=10点50分,妈妈,10点50分我们到达游乐场。”妈妈说:“嗯,
孩子,你算对了!”过了1点20分,我们到达了游乐场。数学真是无处不在,连生活中也有数学的奥秘。
对于数学这门课,我对它又爱又恨。我爱它的博大精深,享受那种得出正确答案给我带来的喜悦感;我恨它让我绞尽脑汁得不出答案,让我抓狂的愤怒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处于班里中等水平,主要是我不爱动脑筋,而且粗心,每次碰到稍微难点的题,我就会问老师问家长,这样我就会得出我想要的答案了,正因为自己的不好学,不爱动脑筋,成绩一直都是一般。自从五年级转入到实验小学501班后,我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从月考的中等成绩到其中考试的名列前茅,主要是在敬老师的教导下,让我掌握了学数学的方法,让我知道了数学中的乐趣,慢慢的爱上了数学,从以前的讨厌做题到喜欢做题,有时我会情不自禁的陷入题海无法自拔,享受那种得到正确答案的乐趣。
目前,我最大的毛病就是粗心,都是最简单的题,却因为自己粗心而做错;最怕的题是奥数题。这两点是我目前最难突破的,特别是做奥数题,一做奥数题就头痛,不知道从何下手。记得有一次,敬老师在班里挑了几位同学去奥数题考试,我也有幸是其中一名,虽然知道自己肯定考砸了,可还是硬着头皮“冲”了上去。走进考场拿到卷子,我就不禁在心中暗暗叫苦:“天呐!这些奥数题也太难了吧。。。。。。”对于别人,也许是很简单的题,但对于我却很难,这点和其他同学还相差很远啊。果不其然,我并没有获得名次,这也是我预料之中的结果。但我一直认为,学数学,只要在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学,认真听,课后及时复习总结,在做题巩固,对于课本是内容是很容易掌握的。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而且要学会灵活运用。不会做题,是因为知识点没掌握,学会了,题就会变的非常简单。其实学数学就像对待一棵苹果树,只要你辛勤浇水、施肥,你就会获得很甜很甜的苹果,如果你不付出劳动,最终只能看见一件枯萎的光树杆。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更加努力,认真学好数学这么课程,而且要改正粗心的坏毛病,认真对待每一道题。最后,我要告诉大家学数学的五大要素: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课,课后及时总结、认真做题并经常复习。做到这几点,一定会把数学学好!
是我算出了正确答案2元。爸爸问我是怎么算的?我说了我的算法:首先,我们
假设这个人有10元钱,用了8元买鸡后还剩2元,然后把鸡卖掉得了9元,那
么现在一共有11元,接着用10元把鸡买回来还剩1元,最后以11元把鸡卖出,
加上前面所剩的1元一共12元。12-10=2(元),所以他赚了2元。爸爸妈妈听后恍然大悟,哦??。
从这次和爸爸妈妈互动做题中,我感受到了数字世界的趣味性和奇妙。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刻苦认真的学习和练习各种数学题。
数学数学是什么数学是生活的眼睛;数学是智慧的结晶;数学是文字的艺术。我是一个喜欢数学的女孩,我喜欢独立思考数学题。还记得有一次,我3岁那年,妈妈带我去菜市场,说今天要做我喜欢吃的菜。我来到菜市场,先买鱼,叔叔问我要多大的鱼我突然想起妈妈临走前说要3斤,而我却记不起来,就说
成要3公斤的,叔叔说:’’要这么大的’’我点点头.。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
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
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16.5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
“学会买菜了!”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其次,打好基础:学习就像盖楼房一样,首先要把地基打结实了,才能盖起来高楼大厦,否则的话高楼大厦即使盖起来了终究也会垮塌的。从开始学习数学到现在,我都会按照数学的规律去学习它,从简到难、从易到繁,循序渐进慢慢提高。
最后,坚定的信心:从一年级开始数学成绩都比较突出,也参加了不少各类的数学竞赛考试,也得到了老师、同学、家长的表扬和认可,每参加一次考试我觉得都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每参加一次考试也增加了我学好数学的坚定信心。
我把我自己的学习感受总结出来,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学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以后的学习中我还会一如既往的遵照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让自己的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这天,做完作业,我便翻开了奥数书,一道有趣的奥数题映入了我的眼帘。它是这样阐述的:墓中安葬着丢番图,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所经历的道路。上帝寄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又过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再过七分之一,点燃起结婚的蜡烛。
进入冰冷的墓。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对于这道有趣的数学题,开始心中略存疑惑但经过仔细的研究终于把它算出
来了。
分析:把丢番图的岁数看做"1",那么丢番图有儿子以前的5年以及儿子
死后的4年,相当于他一生的:一减六分之一减十二分之一减七分之一减二分之一,所以他去世的岁数是,五加四的和除以一减六分之一减十二分之一减七分之一减二分之一的和结果答案等于84岁。也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首先假设
丢番图活了x岁,可列出以下方程:x+x+x+x=84。
丢番图是古代希腊的一名著名数学家,他一生写过三部数学书,这三本书分别是:论多边形数、衍论和算术,其中算术最为著名。由于丢番图在数学领域特别是代数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他也被后人尊称为"代数学之父"。代数方程在初中代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一元一次方程又是代数方程中最基础的部分。
我为我取得的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
那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看见一家店前围着许多人。我走近一看,原来店家在进行促销活动,只要交一元钱便可回答一个问题,要是能在30秒内
答对者可获奖金30元。我看见其它人纷纷败下阵来,便想:到底什么题这么难呢便怀着好奇心的心理交了一元钱。
我拿着30元走出商店,望着别人那羡慕的目光,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时,
我想:数学并不仅仅是1+1的计算,它在生活中用途也很广,除了这件事外,买菜、买衣服等日常生活中都要用到数学。所以,我再次想说:“数学,真有用。
通过这件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数学,一个我听到就激动的名词。从小,我就对数学很感兴趣,对学数学也很有天赋。
幼儿园时,我就缠着奶奶教我乘法口诀表;一年级时,我就让姑姑教我除法;三年级时,我就将解方程的方法烂熟于心;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便对数学有了依赖性。
数学看似在生活中并不起眼,但生活中无时无刻不需要数学。上学时,从家到学校有多远?走了多少分钟?速度是多少?在商店里,买了多少东西?单价是多少?总价是多少?应付多少钱?实付多少钱?应找多少钱?在吃饭时,爸爸吃了多少饭?妈妈吃了多少饭?他们吃了饭的几分之几?在买打折物品时,原价是多少?现价是多少?打了多少折?总之,没有了数学,生活就没有了乐趣。在学数学时,天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勤奋才是最重要的。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应该提前预习要学习的知识;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专心听老师讲课;在老师讲完后,我们应该定时复习,这样才能做到将知识烂熟于心。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我爱数学。数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数学!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我算数、心算、手算,我样样可以。在我3岁的
时候,我就会算10以内的加减法了。从此,我和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数学王国里有许多有趣又奇妙的数学,其中最另我着迷的当然就是寻找单位“1”来解题了。不管单位“1”在哪?我都可以将它准确无误地找出来并解题。我还编了两解句童谣来帮助记忆怎么找单位“1”:给来给去和不变,同加同减差不变。基本上就是这两种题型,再将单位“1”统一,就可以解题了。
我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单位“1”解题的例子。比如一次:我去书店买英语资金料包(39元)。当时我问妈妈我可以不可以再买一本课外书,妈妈说我只有50元,你想买的书比资料包便宜1/13,你看如果够了的话就可以买。当时店内有促销活动,全部图书一律6折。我大概算了一下课外书的价钱39×
(1-1/13)=36(元).它们加起来是36+39=75(元)。但是因为店内的书打折,所以75×0.6=45(元)。我兴奋地告诉妈妈说“够了,我可以买书咯。”
数学中,还有一个主题是“平移与旋转”那些单调的图形经过平移和旋转就可以变成美丽的图案了。
生活中处处皆学问,而数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问,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你就会发现数学的奥妙,从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
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啊!大家看了这些是不是觉得很有意义呢?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个故事中的物品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没错!大家都猜对了!就是圆!你们看,钟表是圆的吧,大饼也是圆的吧,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谈谈,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
在我们的生活中,钟表是圆的,各种各样得球是圆的,我们骑的车轮也是圆的,总之,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见!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
圆中辅助线,规律记心间。弦和弦心距,亲密紧相连。弧和弦中点,它与圆心添。遇直径想直角,顶点就在圆上边。有切线找切点,切点圆心恋。
掌握规律勤思考,几何学习并不难。
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中,有数学,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生活中探寻有趣的数学吧!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我们小时候,嘴里咿咿呀呀念的“1、2、2、4??”,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个小精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都离不开它。
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跟妈妈一起上街买东西,在菜市场看见一个小贩正在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吵架。我好奇地走过去,想看个究竟。从他们的争吵中我慢慢地听出来事情的缘由,原来他们在为了是不是找错钱吵架。这时老奶奶发现了我,连忙拉住我说:“孩子,来,帮奶奶算算看,我买菜花了47元6角3分,给了他50元钱,应该找奶奶多少钱?”还没等我说出结果,买菜的小贩就拿出一个计算器给我看:“小朋友,是不是这个数?”我来不及回答,老奶奶便和蔼的问我:“是不是3元4角7分?”他们都用一种企盼的眼神看着我。我埋头算了算,很快就得出了答案,但是我不敢说,怕说错了被人笑话,因为四周已经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在一旁看着的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走过来悄悄地对我说:“大胆说出来,相信自己,妈妈相信你是对的。”我支支吾吾地把我的结果说了出来。他们一愣,又低头仔细的算了起来。真的,我没有算错,是老奶奶算错了,而小贩也摁错了一个数。两人对视了一下,都不好意思了,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妈妈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周围的人也向我鼓起来掌,我心里美极了。
学好数学多么重要啊!一个小数字算不对,就会引发一场争执。这仅是一个小贩,如果是银行工作人员呢?即便是一个小数点点错,都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失啊!嘿嘿,要是我算不对是不是也很丢脸啊?
我学习数学已几乎四年了,这条学习的道路是坎坷的,又是困难的。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这足以说明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得在小学二三年级时,我的数学成绩不好,总是在八十多分上下浮动,或许是因为我心里比较害怕数学对这一学科有抵触情绪。到了四年级时面对着严峻的小升初考试,我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认真学习数学。直到那时,我才发现,原来数学并不像那么令人讨厌
在数学上,我最大的缺点是粗心。正是由于粗心,使我多次单元测试的成绩不尽人意;正是由于粗心,使我在期中考试中与90分失之交臂,正是由于粗心,使我在各科的竞赛中成绩不佳??或许还有许多许多由粗心造成的遗憾,已消失在我的脑海中了。由于自己的一点儿不慎而造成的遗憾,更是数不胜数。那些调皮的小精灵们利用你的一点儿弱点或缺陷,让你一败涂地。因此,我要纠正这个缺点
我相信,以我真正的实力,学好数学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课内学习数学、做作业,我还能对付。可我一拿起课外的数学书,总觉挺难的,看不懂,尤其是工程问题方面,难以弄明白。我不想对课外习题产生抵触情绪。但是,一拿起课外习题,我的脑袋就发晕,它实在是太令人讨厌了。
再过不久就要开学了。在新的学期里,我相信自己能改掉粗心这个缺点认真学习数学,让自己的数学学习得更好,使学习数学的道路不再坎坷。
在我看来喜欢数学并不是要把它们学得多么好,只要你有勇于钻研,刨根问底的精神,没有畏难情绪,数学不会太差。很多人以为数学很枯燥,很难,不愿意去学,甚至以自己数感很差为由而逃避。
陈景润,大家都很熟悉,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它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华罗庚,在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个复变数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很多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著有论文二百余篇、专著十本,成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法国南锡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他的名字已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一宋尼博物馆,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八十八个数学伟人之一。他们以前并没有受到过认可,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
喜欢数学是一种兴趣,想学好数学是一种态度,有端正的态度,加上自己的努力,数学一定会非常优秀。请大家记住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加百分之一的天分。
有人说数学是枯燥的,不像语文一样诗情画意,不像英语一样欢快活泼,更不像科学一样生动有趣,而上了这堂课,我发现数学不再那么死板了,可以变得活灵活现。
一次,罗老师组织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课——反弹高度,让我十分难忘。这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正常情况下,球的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养成与人合作、友好交流地学习品质。
早晨,我们在教室里先模拟,下午再在操场进行实验。在教室里,落球员是吕亦凡,测量员是我,记录员是王卓宇,观测员是常晋铭。我们在墙上量出一个高度,在选择一个球从这个高度落下来,在墙上标出高度,量出结果,并记录下来。
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去操场,找到一片靠墙的空地,八个组长去借各种各样的球了,而其他人便找到空地测量好,等着我们回来。我们先测量了篮球,在测量了乒乓球,过程和早上一样。
我们发现同一种球在不同高度落下,反弹高度也不一样。不同的球在相同的高度落下,反弹的高度也是一样的。
通过此次活动,我觉得数学很有趣,也不像以前那样枯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