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隆大教堂,1248年兴建,是德国最大的教堂。
到达国家: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意大利、梵蒂冈、瑞士、列支敦士登和圣马力诺。
旅行路线:北京-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奥地利因斯布鲁克-意大利威尼斯-袖珍小国圣马尼诺-蒙特肯帝尼-罗马-佛罗伦萨-皮亚琴察-列支敦士登首都瓦杜兹-瑞士流森-阿尔卑斯山-铁力士雪山-卢森堡-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北京
行驶里程:4500公里(在欧洲的行程)
主要地点:科隆大教堂、法兰克福凯撒教堂、慕尼黑宝马总部(博物馆)、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和施华洛世奇水晶旗舰店、威尼斯水城、教皇之国梵蒂冈(博物馆)、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袖珍小国列支敦士登首都瓦杜兹、瑞士流森湖、乘世界最高的缆车登顶阿尔卑斯山铁力士雪山、巴黎卢浮宫和凡尔赛宫、埃菲尔铁塔、自费夜游巴黎、自费欣赏巴黎著名的红磨坊无上装歌舞、自费乘游轮畅游塞纳河、自费阿姆斯特丹成人秀、自费阿姆斯特丹风车村和太平洋北海渔村。
交通工具:豪华大巴
2010年正月初三,盼望已久的欧洲11国之旅终于启程了。
欧洲11个国家是: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意大利、梵蒂冈、瑞士、列支敦士登和圣马力诺。由于上述国家除了瑞士,基本都是欧盟国家,我们只办理了意大利签证。
这次在欧洲一共14天,主要交通工具是大巴车,穿行14个国家,全程行驶4500公里。全团46个人,来自全国各地,导游是一位姓崔的美女,她在1997年就在瑞士念书,而且读的是导游专业,以后又常年生活在瑞士,对欧洲非常熟悉,据说平均每个月要带团去欧洲一次,46个人应该是个大团了,团员来自五湖四海,众口难调,她能打理的有条不紊,实在让人佩服。
坐上大巴车经过3个小时行驶,我们从阿姆斯特丹到了德国科隆,住在了科隆乡下的一家3星级的小酒店HotelAstra,德国的3星级酒店说实话比不上北京的3星级,房间不大,设施一般,电视是中国20年前看的那种10几寸的小电视,有热水,有暖气,床上用品很干净,而且柔软舒适。由于时差关系,感觉还是很疲惫,尽管早睡,还是一夜未眠。凌晨4点半起床,想拍拍日出,但一直到了7点天才放亮,而且天气阴沉,又在郊区,欧洲的第一早晨就这样度过了。
按照崔导前一天晚上的规定,7点半叫醒,8点钟吃早餐,8点半准时出发。早餐是面包、冰牛奶,有点火腿果酱之类的东西,面包是那种硬硬的用刀切着都费劲儿,据导游说这14天大家的早餐无非如此,德国的早餐还算好的,我是对吃没什么要求的人,但对团里的东北和山东人可是个考验啊。
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们上午10点钟到达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参观,揭开了欧洲之旅的序幕。
图2
这是去科隆大教堂的高速路上拍摄的照片。
德国的高速公路小轿车是不限速的,而且全程免收过路过桥费,但高速公路服务区是要收费的,比如上厕所,每人要收1欧元,1次小便就要花掉10元人民币,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
图3
德国科隆大教堂全景
图4
科隆大教堂外景
图5
图6
走进科隆大教堂,第一感觉就是高。
图7
图8
图9
图10
教堂玻璃上彩绘圣经里的故事,非常精美。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教堂外边的天空上出现月牙式的彩虹,但转瞬即逝。
图20
女儿这次还是与我们夫妇同行,除了带给我们旅途的快乐,她流利的英语还给我们与老外的交流沟通带来很大的帮助。
图21
我这次欧洲之行,摄影器材基本是双机双头,从18毫米广角一直到200毫米长焦,镜头是2.8恒定大光圈,给拍摄带来很多便利,这是我在科隆大教堂前为夫人拍照。
图22
科隆大教堂旁边就是火车站,科隆是欧洲西部的交通枢纽,高速铁路:ICE(国际快车),Thalys/欧洲之星及快速城间夜车在达姆斯特控制,借助新的ICE可以在1个小时之内到达法兰克福。
图23
快速列车正在进站
图24
火车站候车大厅
图25
科隆街道旁的建筑
图26
美妙的对称三角形
图27
图28
科隆街道两旁的建筑
图29
图30
图31
午餐后,我们离开科隆大教堂,要在下午15点赶到德国另外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法兰克福。
拍摄地点:德国,科隆,科隆大教堂。
拍摄设备:尼康D200+尼康AFS17-55/2.8G,尼康D70S+尼康AF80-200/2.8D,教堂内照片均手持高感拍摄。
兴趣提示:哥特式建筑,世界最大的教堂之一。
气象参数:温度3度,风力4-5级。
穿衣提示:棉衣,羽绒服。
注意事项:教堂内可以摄影、摄像,但不得用闪光灯,不得携带三角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