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记者,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出席发布会的有:市经信委副主任戎之勤先生、国家工信部装备司副巡视员曹钢先生、市经信委副巡视员史文军先生、东浩兰生集团副总裁唐贵发先生。
现在先请戎之勤副主任介绍第十九届工博会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戎之勤(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7日至1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充分展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一、第十九届中国工博会基本情况
本届中国工博会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办展方向,设置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新能源及电力电工、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节能与环保技术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航空航天技术9个专业展区。使用国家会展中心1层全部展馆以及2层4.2、5.2和6.2三个展馆,展览规模超28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总数2562家。从结构上来看,兄弟省市企业参展展位5812个,占43.7%,全国除海南、西藏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全部参展,其中,黑龙江、河北等11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在计划单列市里面,今年大连首次组团参展。境外参展展位4003个,占30.1%,来自美国、德国、法国、以色列等27个国家和地区,匈牙利今年首次参展。预计本届展会将吸引海内外16万人次以上专业观众观展。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唯一展会类奖项,本届工博会评奖注重提高评奖的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体现引领科技发展、促进产业创新效应。设立特别荣誉奖1项、金奖4项、银奖14项、创新金奖4项、创新银奖14项、工业设计金奖4项;专为主宾国设立奖项,由主宾国参照既有评审标准进行评选。自7月份正式启动评奖申报工作以来,目前共受理363项申报展品。颁奖仪式将在11月6日晚的开幕式上举行。
本届工博会论坛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原则,聚焦领域前沿动态,进一步增强演讲嘉宾与听众的互动性。本届论坛分为部市合作论坛、发展论坛、科技论坛、企业论坛四大系列板块,共安排19场专题活动,其中部市合作论坛4项,发展论坛3项,科技论坛4项,行业与企业论坛8项。
二、本届中国工博会的主要特点
一是集中展示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围绕落实国务院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本届工博会首设“AI人工智能”专区,呈现中外最新科技创新和应用成果。如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世界第一块用于智能手机的人工智能专用芯片;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勇夺全球人脸识别测试四项世界第一的算法及其应用;目前全球融资额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科技推出的中国唯一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平台。
三是提高中外经贸技术交流层次。本届工博会注重展览、论坛、配套活动有效衔接,提高展会层级。今年将举办“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高峰论坛、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2017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席嘉宾将包括:全球各地区的城市管理者、决策者和城市政府代表、世界著名大城市市长;中外工程院院士、世界500强企业CEO;产业界的行业领袖、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机构的高级官员和专家。
四是创新示范最新信息技术实践。本届工博会进一步完善展会APP导航、门禁人像记录识别等技术支持,首次面向公众提供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部分馆内地图导航服务,精确到工博会参展品牌、参展商和展位号的路径规划,让公众感受体验高效便捷智能的信息化应用。以信息化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开展展商、专业观众和行业大数据分析,利用数据挖掘定向推广展会信息;利用WiFi主动定位嗅探技术监控实时、累计人数,为人流疏散、交通管理、安保配置等提供数据支撑。
徐威:
曹钢(国家工信部装备司副巡视员):
本次工博会展会期间,上海市政府还将与工信部、中国工程院等联合举办一系列重要会议,其中包括“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2017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等。
一、“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
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计划于11月7日至8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期间,共同主办首届“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担任圆桌讨论会的主持人。对话嘉宾除了来自英国主宾国代表团的英国中部引擎计划主席庄贝思先生和捷豹路虎中国总裁潘庆先生之外,还有美国信息产业机构总裁缪万德先生、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任宇翔先生、法国达索系统公司CEO伯纳德查尔斯先生、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刘烈宏、三一集团总裁向文波等。
二、2017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智能网联汽车是我国抢占汽车产业未来战略的制高点,是国家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重要突破口,是关联众多重点领域协同创新、构建新型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并在塑造产业生态、推动国家创新、提高交通安全、实现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贯彻落实《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国际影响力,2017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1月6日至7日在上海嘉定举行。
大会首日为开幕式及主旨演讲,邀请到英国智能网联汽车中心、中国工程院、同济大学、美国国际交通创新中心、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通用汽车、上海汽车集团等机构和企业发表主旨演讲。大会第二日将探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领域的最新趋势,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美国车联网协会,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理事,德勤,奥迪中国,特斯拉,宝马等将就各自领域发表主题报告。
大会还安排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参观及智能网联汽车试乘体验,上海汽车集团、蔚来汽车、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无线电设备研究所将展示其先进的无人驾驶技术及自动驾驶领域的最新科技产品。
中国证券报:
这届工博会规模创了新高,我想问一下东浩兰生的唐总,我们的展会和国际知名的大展会有什么区别?有哪些自己的特点?
唐贵发(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工博会经过19年的培育发展,现在的展示面积已经达到28万平方米,展览有2500多家参展商,一直保持国际展商占30%的比例,工博会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当然跟汉诺威的工博会仍然存在差距,但是我相信这个差距在逐渐缩小。我们希望实现东有中国工博会,西有德国汉诺威的工博会,现在对标的就是汉诺威工博会。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逐渐赶上汉诺威的工博会。
青年报:
工博会已经是第十九届了,今年又有一大批创新成果参展,工博会的举办对“中国制造2025”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戎之勤:
一是从整个展示层次规模来看,中国工博会每年都由国家七个部委共同主办,也是国内最高层次的国际型的工业博览会。今年我们举办第十九届,整个博览会汇聚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2560多家单位厂商,把工业创新的技术展示在工博会的展览上,可以称为不出国门了解全球工业发展的风向标,对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闻晨报:
除了刚刚介绍的这些,本次工博会期间还会举办一个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能不能更详细介绍一下这个论坛有哪些看点和亮点?
史文军(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巡视员):
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是上海市政府主办的四个机制性论坛国际会议之一,其他三个是上海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浦江创新论坛和陆家嘴论坛。2017年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作为本届工博会一个组成部分,将于11月7日到9日三天在上海举行。6日在国际会议中心同工博会举行联合开幕式,主会场设在上海锦江小礼堂。设有三个主题论坛,若干个专题活动。
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历史悠久,从2000年开始已经举办了十届,原来叫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今年是第11届。
第二个特点是影响全球。主办方除了上海市政府,还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国际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十几年来已有来自10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政府领导人、市长、企业家、专业人士作为会议代表参加论坛活动。
第三个特点志存高远,虽然是以城市信息化为核心内容,但是设立之初我们就定位以服务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响应千年首脑会议提出的“消除数字鸿沟”的号召。第一届主题为“推动城市信息化,共创未来新家园”。现在顺应全球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服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次论坛主题为“智慧、创新、卓越”,将围绕“智造之光,智慧之城;互联无限,创新之城;开放包容,卓越之城”三大议题举办论坛。
本届论坛看点,亮点颇多,总结来说是“一个第一、三个多”。
“一个第一”是在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之后,我国城市信息化领域举行的第一个国际性论坛。三个多:第一个多,高水平的嘉宾多,影响全球。除了主办方高层领导外,有国际著名的专家,比如德国国家科学工程院院士克里斯托弗-梅内尔先生,以及我国多位工程院资深院士,也有业界顶尖企业代表,有工博会主宾国代表,还有多位颇有建树的国家和地方政府代表、企业精英等。
第二个多,交流视角多,视野宽广。主要是围绕产业升级、城市发展、资源利用等可持续发展当中的重要问题,从全球、国家、地区、城市、园区、企业、个人多个层面,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科技创新等多个视角,有技术层面的探讨,有应用层面的交流,还有政府监管的考量。
人民网:
这次“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还有哪些重量级嘉宾出席,在哪些领域推动国际合作?
曹钢:
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大家可能都很了解。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开始推行制造业回归,德国也在实施工业4.0战略,其他国家也在推动这方面的行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纷纷推出各自国家制造业创新战略推动制造业转型,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显然不足,人类面临很多共同挑战。中国一直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秉承开放合作,开放共赢的理念,希望对接各国制造业发展战略,为推动全球制造业发展起强大的推动力,对推动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这次圆桌讨论会主要采取闭门会议的方式,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只设置了100个左右的席位,参加的嘉宾仅限于我们邀请的嘉宾参加。谢谢。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刚才介绍今年工博会期间会召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这个会议有哪些亮点?
今年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已经举办到第二届。今年11月7日-9日之间,我们继续会同中国工程院、上海市政府等九个部门,共同发起组织2017年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会议。主办这个国际会议主要的目的是想要聚集世界著名的企业家和专家等有识之士,就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等方面和这些专家一起进行开放式的交流,引导和促进重大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次会议包括11月7日下午的主旨报告会和8日全天的平行分会,这当中有几项论坛,我简要跟你报告一下。一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分会,生物与生命科学技术产业分会,高端装备与新材料技术产业分会,绿色低碳技术与产业分会,数字创意技术产业分会,第二届中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研讨会,具体的组委会材料里面会有介绍。
本次会议有两个方面特点。第一方面的特点,嘉宾层次比较高,目前一共邀请了9位中外嘉宾做大会的主旨报告,外方有4位,有德国工程院的院长,史密斯全球集团的副总,英国知识产权局首席执行官,还有图灵奖的得主,工程院的外籍院士。中方这边也有5位,大家比较熟悉的有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国科学院的原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工业信息部副部长,还有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小米的雷军等等。六个分论坛一共64位报告人,外方有47位,中方有17位,当中还包括来自美国国家工程院、加拿大工程院、德国工程院、澳大利亚科学院的院士,还包括国内外各个领域知名的企业家。
新华网:
此次工博会相较往届工博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工博会对未来产业乃至于对市民生活会带来哪些切切实实的改变和影响?
唐贵发:
今年工博会的亮点主要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方面的,也包括绿色制造和重大设备技术创新。工博会是第三次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这次工博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更注重观展的智能化,比如说智能化导航,参展摊位的导航智能化,智能化的一些新理念。因为工博会本身就体现了人工智能和智能化的办展理念,这方面我们会在实际工作中予以体现。
这次工博会有三条主线,第一条主线是智能制造,以智能制造这方面参观工博会。第二条主线是绿色制造,绿色制造包括绿色产品、清洁能源这方面去参观工博会。第三条主线是重大技术装备与创新成果,这三条主线全面反映十九届工博会的特点,更多信息我们会在新闻工作手册上予以展示,希望朋友们能到展览会现场来,我们会更加具体的展示、讲解展览会上新的成果和新的理念。
发布会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欢迎各位记者到工博会现场采访。英国是本届工博会的主宾国,英国驻沪总领事今天也在现场,各位如果需要采访可以会后沟通。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