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古典音乐家都喜爱以分明的四季为体裁来谱写音乐,大自然的神秘和美轮美奂在音乐家的笔下,美得格外动人心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作曲家眼中的“夏”。
吟听伟大作曲家作品中的那些夏日时光!
01
维瓦尔第——《四季之“夏”》
安东尼奥
维瓦尔第
巴洛克时期的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AntonioLucioVivaldi
1678年3月4日—1741年7月28日
这位被当地人称为红发神父的神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高产且高质的巴洛克作曲家,还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你是不是在想,这么多“家”的头衔,一定有很多外快呀,但是那个时期的音乐几乎都是为宗教服务滴,所以他木有外快。
《四季》之《夏》g小调
第一乐章Allegrononmolto-Allegro不太快的快板
SottoduraStaggiondalSoleaccesa奄奄一息的人们和动物躺在,
Languel'huom,langue'lgregge,edardeilPino;炽热无情的太阳底下,
ScioglieilCuccolaVoce,etostointesa松树仿佛就要起火;
CantalaTortorellae'lgardelino.杜鹃高歌着,加入斑鸠和金翅雀的行列中。
ZeffirodolceSpira,màcontesa微风轻拂,
MuoveBoreaimprovisoalSuovicino;但很快地大风卷起;
EpiangeilPastorel,perchesospesa若有风雨欲来之势,
Temefieraborasca,e'lsuodestino;牧羊人被突如其来的狂风惊吓。
第二乐章Adagioepiano-Prestoeforte柔板及弱-急板及强
ToglieallemembralasseilSuoriposo担心着他的羊群以及自己的命运,
Iltimorede'Lampi,etuonifieri他开始忙着做风雨前的准备,不安的心在灰暗的天色下,
Edemosche,emossoniilStuolfurioso!蚊蝇的嗡嗡作响下显得更加孤立无援。
第三乐章Presto急板
AhchepurtroppoiSuotimorSonveri终于,他担心的事发生了,
TuonaefulminailCielegrandioso雷电交加的暴风雨及冰雹,
TroncailcapoalleSpicheea'granialteri.阻挠了他回家的路。
02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
五月、六月、七月
彼得·伊里奇
柴科夫斯基
ПётрИльичЧайковский
Peter·Ilyich·Tchaikovsky
(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
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
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五月
原诗翻译:“多么美妙的夜晚,幸福笼罩着一切,谢谢你,夜半亲爱的故乡!从冰冻的王国,从风雪的王国,你的五月飞奔而来,她是多么新鲜清爽!”——阿.费特
乐曲主部是充满甜美幽静之情的琶音,中部变成游戏似的快板。旋律起伏委婉,温存柔润,带有较强的歌唱性,充满真挚的颂叹之情。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六月
原诗翻译:“走到岸边——那里的波浪啊,将涌来亲吻你的双脚,神秘而忧郁的星辰,将在我们头上闪耀。”——阿.普列谢耶夫
乐曲为三部曲式,匀称而略有起伏的伴奏如同微波荡漾,舒缓的第一部分主题温和中略带忧郁,使人仿佛看到初夏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船轻轻地向着远方飘荡。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七月
原诗翻译:“肩膀动起来呦!手臂回起来呦!让晌午的熏风,迎面吹过来呦!”——阿.柯里佐夫
乐曲为民歌旋律,查尔塔斯舞曲风格。
03
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
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van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
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第四乐章
04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
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
JakobLudwigFelixMendelssohnBartholdy
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
德国作曲家、指挥家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选曲
05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
Achille-ClaudeDebussy
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很多人都喜欢古典乐,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想听但是听不懂,就像看抽象画,欣赏不来不如不看。田老师的《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将会让你对古今中外的150首世界经典名曲有深入的品鉴和了解,同时了解每首经典背后的故事和传颂理由。
韩红、李健、汪涵、郎朗
都推荐的古典乐启蒙老师是何许人?
也许你对田艺苗这个名字还不是特别熟悉,但在国内音乐圈,特别是古典音乐圈里,几乎就没有不认识她的。
她曾获文化部“文化奖”优秀音乐作品奖以及“人音社杯”高校音乐书评最高奖;
她还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担任特邀评委。
▲李健参加田艺苗的音乐节目
▲田艺苗在《我是歌手》与众多音乐人合影
▲田艺苗在《声入人心》担任特邀评委
▲田艺苗在《最美合唱团》担任评委
但抛开这一切头衔和名誉,田老师最想做的却是,充当古典音乐的传教士,致力于把古典音乐带入“凡间”。
我只是一个喜欢听音乐的人
田老师一直被年轻学生们拥戴为“古典音乐教母”,但获得这个尊称的路上,她经历了不少挫折和怀疑。
她为高校学生普及古典音乐知识的讲座“穿T恤听古典音乐”,已经开展了7个年头。但一开始,听众的反应其实并不热烈。
有一天她讲完课后,问听众“有没有问题”,竟换来全场鸦雀无声。这让她一度怀疑自己,甚至不太愿意讲课,待在家中反省。
但偶然的一件小事,让她想通了:
有一次,我在网上瞎逛,看到一个热播视频就点进去看看。
一个一岁的娃娃,她的妈妈去世了。保姆哄她的时候,唱起她妈妈常常给她唱的一首歌。保姆唱得坑坑洼洼的,这歌的曲调也模糊,可是那娃娃听着听着,居然开始流眼泪。她没有哭,她还太小,还不会做出悲伤的表情,可是她的眼泪大颗大颗的,从蓝色大眼睛里面涌出来。
我关上电脑,哭起来。
“无论婴儿老人,无论饮食男女,我们每一个人都曾被音乐感动过。但我们学院派音乐家听得太理性,分析得太机械,有时候忘记了听音乐的初衷。”
在这之后,田老师决定换一个教学频道:试着站在听众的视角里去思考“讲什么”、“怎么讲”。
所以,田艺苗不再一个劲儿强调音乐技法和理论,不再扔出一大段生涩难懂的音乐发展史让你一头雾水。
而是用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作为案例通俗化讲解,引发你对它们的喜欢,然后再慢慢一步一步把你领进门来。
欣赏古典音乐,没那么难
对于古典乐,很多人不是不想听,而是苦于听不懂,就像看抽象画,欣赏不来不如不看。
因此,在“挑歌”这门学问上,田老师下了大量功夫:要经典、要好听、要有里程碑意义,还要循序渐进,照顾听众的品味。最后选出这150首精华,一点一点品给你听。
在“讲解”方面,田老师也试图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抒情性融合在一起。
比如《卡农》,它为什么好听?
如果你网上搜索答案,你只会了解到掺杂一两个鸡汤的假故事。而田老师及其背后的智囊团队,做了大量的信息把关、化繁为简的工作,为你还原最真实的故事和最贴切的解读。
不过,田老师的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还不止这些。在田老师的描述里,你甚至能听到“音乐大师”的心跳。
她讲的肖邦,不是180年前巴黎的那位才子,而是一个瘦削单薄、体质敏感、有轻度妄想症的脆弱的孤独的男孩;
当她讲到贝多芬,也不再是1804年那位扼住命运咽喉的“英雄”,而是一位脾气暴躁、生性多疑、还会耍点小聪明,搬了25趟家的搬家癖患者。
在田老师口中,他们不是一个个黑白相框,反而像你的左邻右里,他们的声音、脾气,能透过门缝,呈现在你眼前,而这就是她独特的教学方法。
每天仅需10分钟即可高效入门
购买后音频可反复收听
这套课程采用线上音频授课形式,每节课约10分钟,共150节课(每节课只要0.44元),可以反复收听、欣赏150首世界名曲解析。
这样就可以不只是到音乐厅才能听到古典乐;也有最专业的人带你一起品鉴,真正做到“听得懂”。
通过老师精挑细选的150首知名度高、流传较广的音乐作品,最高效学习古典乐的精华。
透过“古典音乐”了解一个时代
从欧洲历史,讲到作曲家的小故事,穿插电影与个人感悟,娓娓道来。古典音乐不再是高高在上标榜身份的奢侈品,真正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解剖经典名曲经久不衰的秘密
为什么是这些名曲能够长久流传?田艺苗老师讲分析特别的音乐技巧,与大家探讨那些年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音乐。
收到给心灵以慰藉的温暖音乐
经典的古典音乐,就像陪伴你成长的大山大海,振奋人心的力量和静默绵长的抚慰将会流进你的灵魂深处,陪伴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