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双春年,“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俗话为何这样说?
今日立春节气到,宣告着春天来了。这是今年农历年第一个立春,到了年尾腊月二十五,还有一个立春,所以今年叫双春年,也叫两头春。
2023年是双春年
在古代,并不存在“双春年”之说。因为古人是以立春作为新一年的开始,一春一年。
只是随着历史发展和演变,出现了以大年初一作为新年开端的习俗制度。这样,当初出现闰月的年份,农历13个月一般都会出现双春年现象。
由于我国阴阳历法的关系,协调回归年与太阴年一致。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隔两年到三年,就必须增加一个与上一个月相同的农历月份,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
而农历增加一个闰月的年份,在农历年会有13个月有383天或384天,个别年份长达385天,可包含25个节气。
由于闰月的存在,则使下一年的立春节气出现在这一年的尾巴上。这样年首年尾就各有一个“立春”,称为双春年。
比如今年就是闰二月,农历年就出现了十三个月,年首年尾各一个立春,出现了双春年现象。
“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俗话为啥这样说?
按照古人每农历月固定有两个节气:前一个叫“节气”(大约15天)。立春是正月中上旬的“节气”,在农历正月14日到来,在节气的尾巴上,就是名副其实的晚立春。
而在古代,特别是家禽家畜养殖业,基本上都属于小农散养模式,养殖管理粗放,家里带毛的家畜,比如家禽鸡鸭鹅,家畜牛羊马驴等,都是带毛的食草动物。春天来了晚,没有及时吃上鲜嫩多汁的嫩草,营养跟不上,加上春寒春冷,那么,会影响到家禽家畜的正常生产,导致家禽家畜肉、皮毛供应量急剧减少。
大家都知道物以稀为贵,家禽家畜供应量不足,就会导致家禽家畜价格飞升,才会有“双春年带毛的贵如金”之说。
2023年是双春年,春天会冷吗?
根据气象预报显示来看,今明两天,立春元宵喜相连,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阴雨绵绵,给人湿冷之感。
到了2月6日至9日,受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将有大风降温天气。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西部和北部、黄淮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中东部地区将出现较大范围降水过程,江淮、江南、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由此可见,立春节气到来后,冷空气又杀了回来,我国大范围地区雨雪绵绵不休,早春春冷春寒,今春不排除有倒春寒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