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9月28日,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以下简称农讲所纪念馆)重磅推出原创展览“从农村理解中国革命——1921-1949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历史展”。展览以“农村”为切入点,以“土地政策”为抓手,希望通过展览,让观众读懂农村,理解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历史逻辑,进而更好地“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展期为2024年9月28日至2025年1月13日。
广东首个专题展示党的土地政策演变历史的展览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目光聚焦在农民和农村问题上。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建设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农村调查》
《中国农民问题研究》
“时代特征”与“土地政策”双线索并行的策展思路
展览“以时代背景引入,以具体政策阐述”为策展思路,在每个部分并行设置两条逻辑线索:一条为“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另一条为“土地政策背后的逻辑链条”,两条线索互相配合,共同表达展览主题,便于观众对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进行横向、纵向对比。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探究政策调整背后的政治、经济、国际、军事等要素;通过同一时期、同一主题不同土地政策的比较,探究政策背后解决的矛盾点,进而能更好地理解农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特点为什么是“农村包围城市”,以及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
“从农村理解中国革命——1921-1949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历史展”
展览内景
作为在古建筑中举办的专题展览,充分利用了古建筑内部原本的一些构件造型为框架,进行“地主宅院”场景制作,以宅院门口“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的对联巧妙联结起展厅内外的古建筑,使之形成时空环境的连续性。此外,展览首次利用过道空间搭建皮影戏台,辅以长条形独立柜、活动展墙,规划出了一条全新的方向感清晰、明确的展示流向路线。因地制宜的设计,使得古建筑的流动空间与展览陈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为观众的观展提供便利,又造就了悦目的展示空间效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丰皮影戏演绎红军宣传口号
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20世纪初曾一度被加入写实手法改造成“红色皮影”。1919年,李大钊亲手改编的皮影戏《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成为皮影戏红色题材的发展先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皮影戏因其小巧、轻便,易于排练演出,也适于翻山越岭去巡演,成为文艺宣传的轻骑兵。
“打土豪、分田地”是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一个广泛流传的宣传口号,成为动员广大农民投身革命的响亮号角。此次展览特别邀请汕尾陆丰市皮影剧团进行艺术创作,用这门古老的艺术演绎大家耳熟能详的宣传口号“打土豪分田地”。陆丰皮影戏是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潮州皮影的惟一遗存,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土豪分田地》的剧目中,既保留了陆丰皮影的艺术特色,又创新了舞台设计、灯光、动画特效等方式,蕴含着从传统到现代的革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