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没有人不知道东门,曾经东门连工作日都人潮涌动,但随着深圳商业发展的进步,东门曾经的风光也逐渐没落。
叱咤多年,这个见证了深圳发展历程的初代商圈,终于还是要迎来旧改。
东门作为深圳的地标之一,很多人对此抱有的态度却是担心大于期望,怕东门改造后失去了它本身的特色和风格。
如今,这项升级改造工程终于要动工了。
作为一个从小在深圳长大的孩子,窗妹对东门的感情不可说不深,学生时代有多少周末时光都花在了它身上,工作后却实打实没去过几次。
听说东门旧改已经开始动工,趁此机会,窗妹再一次来到这个充满了回忆的地方。
这里,曾经是无数人来深圳的第一站
作为深圳最早发展起来的商圈,麦当劳、西华宫、太阳百货等商业聚集地,是当时深圳人最常去的购物场所,就连工作日都人流不断。彼时的东门不仅是深圳繁荣的商业经济代名词,更承载了几代人的成长和回忆。
-深圳第一家麦当劳-
1990年,深圳第一家麦当劳在东门开业,盛况空前。如今深圳遍地都是麦当劳,但东门这家在深圳人心里依然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新东门市场-
新东门市场是罗湖人的“菜篮子”,蔬菜水果一应俱全,各种干货小料也都能淘到。特别是市场的海鲜区,每到开渔期吸引无数人跨区赶来采购。
-服装批发市场-
东门对学生时代的窗妹最大吸引力莫过于买衣服了,白马、西华宫、宝华楼、南塘...这些熟悉的批发市场是无数8090后最初接触潮流的地方。
在这里买衣服一点都不心疼,当年20元一件的新衣收获过多少同学羡慕的眼光,仿佛自己就是潮流代言人,这条gai最靓的仔。
如今这里依旧是旧时的模样,狭窄拥挤的过道,几平米一间的商铺。逛街老手们都熟知哪些店铺可以砍价,15到手都不是难事。
而另一个爆款聚集地柠檬街则因为与地铁站直接相通,这几年逛的人更多一些。窗妹有一次周末经过人多到挤不过去,只能跟着人流满满挪动。
-太阳百货-
太阳百货的出现则给了大家更多的购物选择。那时候深圳还没有那么多逛街的地方,各大Mall也尚未现雏形,太阳百货广场就是我们眼中最高档的购物场所。多年来,这里入驻了数不清的大牌潮牌,每次来东门也必然要进去逛上一圈。
-东门动漫城-
再次踏进动漫城,发现这里一切如旧。摆放整齐的模型手办、角落里堆满了各色漫画期刊,偶尔遇到来淘货的少年,仿佛我们年少时的模样。
-东门最后一家2元店-
2元店在东门也曾经火极一时,顶峰时期遍地开花,一条街上能开好几家,如今也只剩白马楼下这一家了。
店很小,狭窄的通道甚至不允许两人并排走。商品倒依旧是琳琅满目,但价格却早已不是印象中的“大多两元”了。
3块钱的发圈发夹、5块钱的梳妆镜、15元的耳机...店里多数商品都额外贴了价签,2元店的时代或许真的已经结束。
-大牌国货旗舰店-
如果说我们这代人记忆中的东门是白马那样“杂牌子”的天下,那如今的东门老街俨然是国货潮牌的领土。安踏、李宁、以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国货大牌早已入驻。
价格上似乎也迁就了东门的“风格”,各种折扣活动挂满橱窗,大喇叭声持续播放,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光顾。
还有妈妈买布料首选的东门布料窗帘市场,回家时捎带脚买上一大捆干菜回家煲汤的东门干货市场...
小时候窗妹总觉得,东门充满了未知的乐趣,这些紧紧挨在一起的大楼,无论拐进任何一栋,都能收获惊喜,在这里逛街不要太开心!
数不清的东门美食,满是烟火气
除了逛街,来东门最大的吸引力非美食莫属,不饱餐一顿那是绝不肯走的。
-各色美食街-
想吃小吃,首选必是东门町美食街,庙街和台湾美食城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这些各式风味的“人间烟火气”深深烙印在了深圳人的味蕾中。
每次走进美食街都有惊喜,从长沙开到深圳的臭豆腐、超大串的章鱼脚、甜到沁人心脾的糖水豆花...小吃种类多到仿佛永远都吃不完。
-八哥酸辣粉-
火了10几年,从最初的4块一碗涨到10块一碗,依然是yyds的八哥酸辣粉是来东门的必吃菜单。在旁边拿小票再到窗口换酸辣粉,这么多年始终没有变过。
这里无论什么时候都人气爆棚,人多时只能端着碗站在街边享用,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挡深圳人对它的喜爱。
-大卡司-
大卡司则是许多人对奶茶的初印象,那时候端着一杯大卡司,和小姐妹手挽手走向白马和西华宫,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味滋禾轩捞捞面-
前几年突然火起来的捞捞面口碑依然不错,4块钱一份面,几十种配料可供挑选,逛街逛饿了来上一份正合适。
一份面量不多,可以一次点上好几种吃到过瘾,配料小菜也都很新鲜,看起来相当诱人。
-SOYFOOD韩国小吃-
在东门开了许多年的SOYFOOD韩国小吃这两年又突然火了一把,店面依然很小,饭点时段甚至需要排队。
各种口味的拳饭和辣炒年糕是必点,口味一点不输大牌韩料店,连点餐就送的海带汤都毫不敷衍,老板娘和气又爱笑,不忙时还会跟你唠唠家常,在这里吃饭舒服极了。
-随处可见的水果摊-
其实爱逛东门的人都知道,这里的美食从来不局限在店里。街头巷尾,那些随处可见的“推车美食”,谁没有买来吃过呢。
炎炎夏日,来上一碗水果捞,有时还会遇到推车卖菠萝的大叔,一片片仔细切好泡在盐水里,一口下去满是浓郁菠萝香,是夏天最美的回忆。
一圈逛下来,窗妹只觉得东门和记忆中的样子并没有太大分别,那个熟悉的感觉依旧还在。不知道改造过后的东门,会变成什么样子?
华丽变身后,东门还是“东门”么?
东门给了深圳人太多回忆,但只凭“情怀”是无法支撑东门在高速发展的深圳站稳脚跟的。这些年东门始终没有适合它的新鲜血液进入,还是多年前那个老旧样子,早已无法吸引现代年轻人,再不改变,就真的只能是一份回忆了。
更何况,随着深圳发展的脚步,家门口的商圈拔地而起,个个都紧抓现代年轻人的喜好,我们可选择性太大,东门竞争力也越来越弱。改造,是它的挑战更是机遇。
-东门将要面临怎样的改变-
那么,改造后的东门,可能是什么样呢?
这些地方不会拆
根据窗妹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东门的历史遗迹大多会在此次改造升级中被保留下来,东门独特的建筑风格也不会被拆除更换。
东门地标、墟市图、老墟古井...这些标志着东门百年历史的建筑依然会继续承担它的历史使命。
老街里的岭南特色建筑、思月书院等则会在保留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在施工完成后以更好的面貌呈现在大家眼前。
它们迎来全新蝶变
而曾经辉煌喧闹的金世界广场、天龙商业城、耀华楼、和兴商城、UCT...这些地方可能会迎来全面改造升级,两年后或许会蜕变成完全不同的模样。
后记
不知道两年后东门会是什么模样,那些我们曾经的成长记忆是否也会随着它的改造而消失殆尽?
但窗妹想说,东门还是那个东门,无论改造与否,无论改造成什么样,它始终都是深圳人心中不可代替的那部分,也始终是我们青葱岁月里占据满满回忆的地方。
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新商圈或许可以被轻易复制,但东门不会,也正是因为这份特殊性让它在深圳历史画卷中牢牢的屹立在原地,守护并陪伴着深圳一代代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