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会展研究文献综述

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1、国内会展研究文献综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胡玉婷摘要:本文对近十年来的国内会展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简单分析,总结了其研究不足,并预测了其前沿问题,以期为会展研究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会展经济,研究综述literaturereviewonmiceofchinaabstract:thispaperpresentsasystematicanalysisonthedomesticmicetheoriesoverthepastdecade.thenitsumsupthelackoftheresearchandforecasts

2、itstrendsinordertoprovideareferencetomiceresearch.keywords:miceindustry,literaturereview序言当今世界会展业发展迅猛,其在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凸显,是最具活力的全球性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展业方兴未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呈现出现“一大、二强、三足、四化、五带”的整体格局,“一大”即展览数量和面积呈扩大趋势,“二强”即国际性品牌展会“广交会”、“高交会”呈强劲发展趋势,“三足”即会展城市“广州、北京、上海”三足鼎立的现状,“四化”即会展发展政策的“市场化、法制

3、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趋势,“五带”即会展经济产业区域“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的形成【1】。然而,我国的会展研究却远远落后于会展实践,没有完善坚实的会展理论的支持,这显然不利于会展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会展业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整合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推动其研究发展的首要工作。会展研究宏观理论研究微观领域研究概念城市会展研究特点、作用、效应、影响因素区域会展研究会展旅游研究问题与发展战略纵观近十年来国内会展业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会展经济研究、会展管理研究与会展设计研究三方面(图1)。即从经济学、管理学、设计学的三个视角为切入点,对会展业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本文也将根据这三

4、大角度,综述其会展研究情况。图1一、会展经济研究1、会展经济宏观理论研究(1)、概念关于会展概念的探析,主要分为两种观点。第一种是将会展定义为狭隘的会展,即会议和展览。这种观点主要存在于早期研究中。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是将会展的定义扩展到了”活动”的概念上,认为会展的定义应该包括会议、展览、奖励旅游、节事活动。刘大可(2004)认为【2】,会展包括展览、大型活动、会议、节庆活动和其它特殊活动。马洁、刘松萍(2005)认为【3】,会展是会议展销、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傅慧(2007)认为【4】,会展是会议、展览、展销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是在一定地域和空间,由多个人、单位聚集在一起

6、、“会展文化”、“创意会展业”等。孙明贵(2006)认为【6】,绿色会展是指以循环经济的原则为指导,采取保护环境、合理开发与利用各种会展资源的方针,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会展,为人类提供包括适宜的环境质量在内的会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陈泽炎【7】在会展文化概念辨析中对会展文化概念做了如下界定:一是“会展文化”是以会展活动为载体所直接展示、代表和反映出来的关于文化的内容;二是“会展文化”是指当把举办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活动时,其总体上所表达、展现和凸显出来的会展产业在精神、理念、价值等方面的文化内涵。第三,“会展文化”是指在某一个具体会展活动项目的层面上,由于其作为一种经济的和社会的活动方式,

12、,然后提出总体指导策略。第二,有关城市会展业的作用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城市会展业对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都具有重大推动作用。这方面,许多论文都结合了大型城市会展项目做了实证分析。例如刘大可、李美【17】在展览业对北京市的经济影响分析中通过建立展览会经济影响的四维模型来分析展览会经济对城市的影响。朱勍、胡晓华【18】在大型城市项目规划建设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以上海世博会为例中认为大型城市项目具有城市事件特殊性和突然性的特征,会对城市原有功能、环境和运转秩序产生一定的冲击,并存在着容纳和对抗的矛盾;对于地区发展、文化延续来说,大型城市项目的建设往往要经历一个“强行割断”和“强行注入”的过程,应予以避免。

14、住宿设施、会议设施、信息、城市的环境和其他尺度。第三,有关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研究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及微观个体的核心竞争力。倪鹏飞【22】在其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中对会展中心城市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以要素、区位、结构、环境、设施、管理、制度、文化、开放九个方面为分析框架构建了会展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国内41个城市进行评价和排名。王程凯【23】的会展业评价指标体系与上海会展业前景研究对影响城市会展业发展的条件和动力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城市会展业发展的条件和动力因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会展外部环境因素、会展市场需求因素、会展市场供给因素、会展市场吸引因素、会展

16、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所构指标体系进行了理论评价。这些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完善,对于提高会展城市竞争力和会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城市会展业与产业群聚分析。主要是对会展业与产业集群发展关系进行了研究。例如戚能杰(2007)【25】以长三角四城市(上海、杭州、宁波、温州)为例,说明产业驱动型会展依托区域产业集聚;付桦(2005)【26】提出各城市发展会展业需要依托产业集聚产生的强势产业,以避免盲目竞争,实现会展城市的错位阶梯发展。张伟强(2005)【27】的研究得出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集群与会展经济的耦合作用不同;罗燕、胡平(2008)【28】认为会展业与产业集群发

18、析框架,构建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基本指标体系,确定各个指标相应的权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关于广州会展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数据处理,定量描述广州会展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状况,从而得出广州的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在国内有较强的竞争力,其竞争力还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2)区域会展研究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会展业已基本形成了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的框架,即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华北会展经济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东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华南会展经济产业带”,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和边境贸易的稳步发展,以武汉、郑州、成

19、都、昆明等城市为龙头的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的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也即将形成。其研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会展经济地带的比较研究。王春雷【31】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会展业发展比较研究从发展机遇、区位优势、产业关联、行业基础、区域协调能力等角度比较全面地对比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区域的优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第二,区域会展经济发展研究。于丹【32】的以会展业的发展提升珠三角区域竞争力研究通过会展业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分析,对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提出建议,即从发展会展业入手,以打造会展品牌、提升区域形象、挖掘会展业的经济带动效应、完善基础设施、营造政策环境等多种途径

20、,提升区域竞争力。王艳艳、蔡礼彬【33】的我国三大会展经济地带发展模式研究通过仔细分析三大会展经济地带的发展现状,继而对各会展经济地带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设计,提出了长三角圈层布局扩散模式、珠三角“金字塔”结构模型和环渤海双核结构模式。第三,会展经济地带合作问题研究。曾武佳【34】的新区域主义对现代会展的重要启示认为现代会展已成为区域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方式,现代会展应成为构建地方新制度的重要途径。韩向辉、郑建瑜【35】的长江三角洲会展业联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长三角会展业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长三角区域内会展业发展不平衡、各城市会展业主要定位不明确、区域内会展业发展存在“非博弈合作”

21、等问题提出资源共享、根据城市特色找准会展业发展定位、区域内会展业要由竞争转为竞合等发展对策。可见,区域会展业的合作趋势是其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3)会展旅游研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展旅游基本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有:何建英(2004)、林茂(2004)、赵毅等(2005)从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出发,分别阐述了会展旅游的具体内涵,系统的阐述了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关系。虽然目前对于会展旅游的定义仍未明确,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会展旅游是随着会展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形式,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但绝不是简单的等同或包容的关系【36】。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发

23、2005)、刘德玲(2005)则分别结合广东省、广西、怀化市、桂林市、大连市具体发展情况探讨城市会展旅游的发展模式。可见国内会展旅游研究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以具体的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当地会展旅游发展的状况及对策。可见,会展旅游的研究尚处于描述和探索阶段,多是对实际具体问题的分析与总结。会展旅游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概念界定不明确,会展与旅游的关系不清,经营和管理机制不明,对会展旅游品牌、目的地会展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和竞争状况等的研究不够。二、会展管理研究1、宏观管理(1)政府宏观管理主要是关于政府在会展业中的角色定位、作用功能的研究。关于政府主导型展会问题,储祥银(2006)【38】认为对于政府

24、该不该办展,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政府办不办会展,而在于政府以什么方式办会办展,以及政府参与运作的程度有多深,对市场机制影响有多大。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为了扶持会展行业的发展,将中国的会展行业做大做强,加快产业化进程,政府利用自己的权威性和资源,发起、倡导乃至主办某些会议和展览,只要不是导致市场垄断和市场失灵,就应当支持。叶洪涛【39】在会展管理体制改革初探中将政府的角色定位为宏观调控者,政府应该逐步退出会展业的微观经济领域,以改变行政化倾向和政府主导会展的局面,让会展业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发展,并提出以市场规则为中心的会展审批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同时,会展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为其营造一个规范健全的

25、法律环境,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李雪【40】提出措施:首先,政府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认知和约束。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参展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应增强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把知识产权关,避免浪费人力、物力的进行重复研究,防止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第二,取措施预防参展侵权,对展出的“新品”要进行专利、商标等检索,对自己开发的新产品要及时申请专利以取得产品“出生证”。中国展览馆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认为:要使得这项法规落到实处,就必须确定明确解决会展中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责任权属。写明该由哪些部门出面牵头负责,以防部门和机构之间相互推诿

26、。并且应由主管部门牵头,建立一套奖惩措施,在行业内进行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意义。使业界了解并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此外,接受采访的会展业人士都一致认为,对会展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仅局限在参展商身上。组展企业的会展品牌,服务手段以及展具展台设计等因素也应被视作智力劳动成果并加以保护。这样才能推动会展业企业的知识创新和优胜劣汰。(2)非盈利组织管理主要是行业协会的作用、建设及管理的研究。刘德艳【41】认为会展行业协会作为在政府、企业、市场三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的社会组织,就其本质属性来讲是依法建立的、民间的、自发的、自律的组织,其主要特征是中介性、民间性、自律性、服务性,其存在的要义在于为行业、会

27、展企业和政府服务。在协会模式建立方面,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马勇先生指出:国际上会展行业协会的运行模式,主要是归纳为三种,由会展企业自发形成的“水平运作模式”;政府行政作用参与、大型会展企业主导的“垂直运作模式”;企业和政府合力推动,行业协会与政府关系密切的“综合运作模式”。其中后两者模式是我国会展行业协会建立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的模式。通过这种具有权威协调性的会展业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逐渐取代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干预模式,培养高度行业自律性,实现我国会展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渐转变。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协会的信息化管理也成为热点。夏浩芳、徐洁(2009)【42】的基于内容分析的会

29、我国展览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政府办展强势依旧,但需要创新;商协会办展方兴未艾,仍需要创新;国有展览公司挑战严峻,更需要创新;民营展览公司有进有退,正不断创新;境外展览公司迅猛扩张,逼迫我们创新。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作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博弈,是“珍珠换玛瑙”的公平交易,而不是强者对弱者的廉价施舍。因而一些新颖的策划营销概念纷纷提出,例如“绿色营销”、“网络营销”、“国际营销”、“个性化营销”、“体验营销”等。刘立、韵江体验经济时代的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通过比较体验式会展与传统会展,得出结论体验式会展的实质就是会展企业与参展企业的体验式营销的融合,会展企业以为顾客提供服务和体验而获得经营收益,而

32、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强大的推动力。一般来说,会展业发达国家在国际化进程中直接经历外向型国际化,而会展业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内向型国际化逐步过渡至外向型国际化。关于全球性、综合性的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究竟该如何量化的问题,通常可将影响会展业国际化的因素归结为支撑因素和行业因素两大类,前者是基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会展业国际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发挥着“水桶效应”。(1)会展运营管理这方面的研究领域较广,主要是会展运作服务管理、危机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第一,会展运作服务管理越来越强调系统规范化。梁赫【49】我国会展服务业质量预警机制建立的研究建立会展服务

36、不久,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客户信息管理与关系维护,二是以“网络会展”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运用。在第一方面的研究中,主要是针对信息管理软件的运用研究,例如crm软件系统,erp管理软件等。刘永焕【54】的会展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了国内会展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问题,例如没有真正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对客户关怀和客户满意度重视不够,资金能力有限,管理能力不足,以及国内crm软件系统的开发力度不够等,同时提出了可行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包括吸引会展客户、巩固客户关系和实施客户忠诚策略。在第二方面的研究中,主要是针对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的融合问题,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很少。

41、行分析评价,探寻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外部因素,据此提出了我国会展物流业的发展战略;马勇、王勇【66】会展物流战略途径选择(2005),主要分析高效供应链战略、即时反应战略、成本领先战略、质量第一战略,强调会展物流的战略管理是实现会展物流系统高效运作的关键。第五,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关于项目的人力资源调控研究文献较少,主要是关于企业人才培养课题,包括会展人才条件要素、培养模式等的研究。金辉(2003)介绍了国际会展教育的现状,并指出了我国会展教育的差距。王春雷(2003)比较分析了国内三所高校的会展专业课程设置,并以会展项目运作对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为主要依据,重新构建了会展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并

42、提出了现行条件下国内高校开展会展专业的3种可行办学模式。刘学莉、徐虹我国会展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探析提出了我国会展业“三位一引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政府引导下以高校教育为基础、以社会培训为辅助、以企业培养为核心将高校、社会和企业三者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由于会展人才的严重缺乏阻碍了会展业的发展,国内很多学者正积极投入到会展人才的培养研究中【67】。第六,对于项目评估指标研究。王楠(2009)【68】大型综合性博览会中节庆活动的评估标准研究通过对于节庆活动组织过程的系统分析,结合博览会对于节庆活动的要求参与度,归纳出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杨顺勇、徐烜(2009)【69】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会展项

43、目成功度评估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会展项目成功度评估的实际操作进行了探讨,从企业能力出发,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方法(ahp)建立会展项目成功度评估的模型和标准。王虎成、何天祥【70】我国展会参展商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启示运用结构方程sem(structuralequationsmethod)模型,利用spss和amos软件,定量分析影响我国参展商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组展商的营销服务水平影响最大,其次是现场管理和硬件设施条件,展会品牌和组展商的品牌也有影响,不过它们均通过影响参展商的感知价值间接作用于满意度。目前国内对于节庆活动的实际评估尚停留在统计层面,统计的项目包括参与人数、

44、直接花费、经济影响、满意度等较为常见的指标,较为重视对经济效益的评估,但缺乏系统的梳理。三、会展设计研究1、宏观规划布局研究(1)会展场馆的规划布局张若阳(2008)【71】会展场馆的区位分析影响会展场馆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地理区位、经济区位、政治区位、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等,在建设会展场馆之前,要充分考虑分析区位因素,将沉没成本降到最低。叶洪涛【72】我国会展产业布局分析提出优化会展城市场馆规模结构:与城市经济规模相结合;与市场需求总量相结合;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2)会展场馆管理开发武晓芳(2009)【73】会展场馆经营模式发展趋势探析认为我国可以在场馆建设方面引进公开招标的做法,采取bot

45、(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即建设经营移交模式,基本思路是:由政府或所属机构对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concessionagreement)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也可以采取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即政府首先对投资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然后与中标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并且交由企业方经营,最后双方依照协议分配项目收益。史欣雨(2006)【74】大型会展活动场馆后续利用分析与借鉴主要针对大型会展活动场馆的后续利用问题,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的众多场馆后续利用案例,其中主要是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后续利用,归纳出了拆除、恢复与改建、保留三种

46、后续利用方式,以此作为我国大型活动会展场馆后续利用的借鉴。大型会展活动场馆的后续利用采用哪一种方式取决于城市和会展活动的自身特点,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场馆的经营状况。2、建设设计薛苏杭、黄建民【75】的现代展示工程分析研究对现代展示工程进行了的需求分析、定位分析和影响要素分析。谢浩【76】的广州国际会展中心鉴赏则从功能、造型、生态性、技术等要素上细致介绍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设计特色。随着“绿色会展”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给被引入到会展场馆的建设中。例如傅双凤、郑昌江【77】的循环经济理论在会展场馆建设中的应用认为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也是发展会展经济的一种重要思想,其中的“

47、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发展会展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会展场馆建设的关键。但是关于展台的设计研究几乎没有。四、总结国内会展业发展势头良好,其发展速度甚至可以说是过于迅猛,稍显浮躁。回顾2000年,“会展”刚刚进入中国不久,各方学者与媒体大肆宣扬其诱人价值:“朝阳产业”、“城市的面包”、“无烟产业”,将其1:9的拉动效益提升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魔术”效果。就此,全国会展业开始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各地方政府开始不计后果的建立展馆,盲目地进行“会展中心”的目标定位,各种同类展览扎堆举办,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久,随着“会展泡沫”的出现,人们开始意识到“欲速则不

48、达”的道理,开始向“品牌化、国际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虽然对于中国式的会展发展模式探究仍处于“路漫漫其修远兮”的阶段,但整体方向已经比较清晰。期间,几次突发事件的“洗礼与考验”也对会展业的发展与研究影响较大。2003年的sars的突然袭击使得的国内会展业措手不及,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金融危机来袭之际,国内会展业已经显得条理镇定多了。这些实际考验都使得国内的会展研究往更加缜密、客观的方向发展。下面从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与内容三方面总结一下几年来会展研究的不足。研究方法上,缺少定量分析。特别是关于会展业对城市、区域、产业群聚的影响作用的研究,国际上给出的1:9的间接拉动效益放到国内会展身上又是否

50、区域经济影响力研究。会展业对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关于会展影响力的研究,应该首先建立一个评价体系,运用定量分析进行实证。同时,关于会展影响力的研究应该保持客观立场,不能一味夸大其功能与价值,应看到其积极与消极作用的并存,重视通货膨胀、城市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等消极影响,但目前关于会展业的消极作用的研究几乎为零。笔者认为在研究方法上,可以运用gis、spss等言之有据的手段,保证论文的客观性。2、奖励旅游与节事活动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的会展研究大头仍旧是展览业研究,少有涉及奖励旅游与节事活动方面的研究。但是随着会展业的发展,“活动”产业的

51、发展也随着“会”与“展”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项目的举办经历,为我们研究国内会展活动项目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基础。3、会展新概念。在当前提倡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一些学者提出了“绿色展览”、“低碳会展”、“环保节能展览”、“网络展览”、“创意会展”等新概念,并对其发展提出对策。例如”绿色展览”的展馆建设研究。目前大多数学者也仅是提出“低碳节能”的发展概念,就具体实施方案与策略仍在摸索中,或许“低碳”的构想可以从展馆设计管理与“网络”辅助两方面着手研究。再如“网络会展”的模式研究。其发展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使

52、得“网络会展”名声大噪,其“永不落幕展会”的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使之成为会展业的热点话题。然而随着“非典”阴影的消失,许多网展也跟着销声匿迹,网络会展开始跌落“低谷”,并被冠之“概念炒作失败案例”的名号。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使得网络会展一直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中,所以对于网络会展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是当前的首要问题。又如“创意会展”的模式研究,即该如何将创意产业与会展业有机结合。这些研究新领域的都了挖掘的潜力与空间,关键在于怎样使他们不仅仅只是个概念,而根据可操作性。4、会展研究呼唤理性实证。会展研究不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必须加强其学术性、严谨性、实用性。或许可以多多借助

53、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来推动会展研究的进步。例如在展馆建设方面的研究,可以借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运用gis与遥感技术进行研究,进而为展馆的建设与规划提供有力的参考。又如在展台设计研究上,除了展台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等理论分析,还需要运用设计软件实际操作,进行比较分析,增强其实用性,而不是空谈。再如对于会展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关联,可以运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严谨的结论,而不是胡乱猜测。目前的国内的会展业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这也是为什么其理论研究落后的原因之一,再看其研究背景,也不容乐观。旅游学科研究的泛论让其研究“门槛”令人担忧。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让我们看到了会展研究的潜力与挑战。虽是

54、“任重而道远”,但相信通过充满实干精神的“会展人”与踏实严谨又不失创意的“学术狂人”的努力,穿越黑暗与迷茫后定能看到“璀璨的骄傲”。参考文献1王东强,田书芹.我国会展业的反思和发展趋势探讨j.未来与发展,20082刘大可.中国会展:理论、现状与政策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3马洁,刘松萍.会展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傅慧.我国会展业发展态势分析与路径选择j.未来与发展,20075马娜,邵启雍,晏绍庆.我国会展业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6孙明贵.绿色会展的体系构建及其开发探讨j.未来与发展,20067陈泽炎.会展文化概念辨析j.中国会展,

55、20058王颖.武汉发展创意会展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09马勇.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解读j.经济地理,2002(5).10张奎、王进富.西安市会展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1011俞华.会展信息交流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2傅慧.我国会展业发展态势分析与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713张学高,扶涛.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及带动效应分析.j.现代商业,200914余向平.会展业的产业带动效应及其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615唐少清,白素英.奥运会对北京会展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0716张正

THE END
1.新华全媒+架起链接世界的桥梁链博会拓展中外合作新机遇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11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大会吸引了来自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700家展商,境外展商占比从首届的26%上升到32%。作为创新集聚的平台,链博会为中国与世界构筑起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桥梁,以“链”为媒,助力中外企业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https://news.cctv.com/2024/12/02/ARTIgjxt1p8drxyEbxYfzb3U241202.shtml
2.新华全媒+架起链接世界的桥梁链博会拓展中外合作新机遇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11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大会吸引了来自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700家展商,境外展商占比从首届的26%上升到32%。作为创新集聚的平台,链博会为中国与世界构筑起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桥梁,以“链”为媒,助力中外企业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https://news.cri.cn/20241202/9014623a-f818-9acd-6bfa-7e908cc81e9e.html
3.新华全媒+架起链接世界的桥梁链博会拓展中外合作新机遇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11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大会吸引了来自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700家展商,境外展商占比从首届的26%上升到32%。作为创新集聚的平台,链博会为中国与世界构筑起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桥梁,以“链”为媒,助力中外企业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https://news.cctv.cn/2024/12/02/ARTIgjxt1p8drxyEbxYfzb3U241202.shtml
4.新华全媒+架起链接世界的桥梁链博会拓展中外合作新机遇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11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大会吸引了来自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700家展商,境外展商占比从首届的26%上升到32%。作为创新集聚的平台,链博会为中国与世界构筑起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桥梁,以“链”为媒,助力中外企业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http://intl.ce.cn/qqss/202412/02/t20241202_39222080.shtml
5.展会资讯,展览会中国制造网展会频道提供丰富的国际展会资讯、展会新闻、展会报告等,并提供便捷的展会查询和展会发布功能。参展商和买家可以按行业、地区、时间来进行展会查询,找到合适的展览会信息,拓展商机。https://zhanhui.cn.made-in-china.com/fairs/
6.会展管家—全国会务活动展会综合服务平台2025中国西部国际工业自动化与控制技术及机器人展览会 2025-03-13陕西 2025中国国际瓦楞展 上海 2025中国国际瓦楞展 2025-04-01上海 2025深圳半导体显示博览会UDE 深圳 2025深圳半导体显示博览会UDE 2025-05-21广东 热门展会 免费发布 1合作共赢2025中国涂料原料 生产设备及包装系统展会早鸟姐至2025元旦 ...http://huizhans.com/
7.医药展会网医药展会保健品展会药品交易会医药器械展会医药展会网是医疗健康展会信息发布平台,提供国内外医疗健康展会,药品招商展会,新药交流展会,医药器械展会,保健品展会,大型医疗健康学术交流会议等信息https://zhanhui.3156.cn/
8.E展网展会信息网展会E展网_2025年展会信息大全_展会网_会展网_会展服务_展览会门户,展会信息,会展信息,展览计划,,北京展会,上海展会,广州展会,深圳展会,天津展会,重庆展会,成都展会,南京展会,苏州展会,杭州展会,义乌展会,宁波展会,济南展会,青岛展会,2025全国展会信息大全,展会服务,展会http://www.eshow365.com/
1.新华全媒+架起链接世界的桥梁链博会拓展中外合作新机遇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11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大会吸引了来自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700家展商,境外展商占比从首届的26%上升到32%。作为创新集聚的平台,链博会为中国与世界构筑起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桥梁,以“链”为媒,助力中外企业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02/8404985.shtml
2.2025上海工业互联网信息展中国工业博览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ICTS),作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旗下重要的展之一,紧贴行动方案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聚焦“工业互联网”、“无人工厂”等发展重点,借助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智能交互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通过前沿技术与应用的展示、高规格系列发展论坛、目标买家caigou、创新实验室、产业技术沙龙、媒体访...https://sanshrill.007swz.com/news-cdpchi.html
3.连锁加盟展品牌加盟展特许加盟展会展览会信息展会排期交易会...环球会展信息网汇聚了上海展会、北京展会、广州展会、深圳展会等城市展会信息,国际展会,环球会展专注于企业展会、会展、展览会、博览会等类型的展会信息发布,一站式展位招商平台。https://www.worldexpoinfo.com/myzh/lsjm
4.跨境电商展览会2025中国(深圳)跨境电商展览会新闻资讯深圳电商展 跨境电商展会 中国跨境电商展 跨境电商交易会 关注我们 Hi, 请登录 我要注册 找回密码 新闻资讯 2025中国(深圳)跨境电商展览会(CCBEC)作为国内知名的大型专业跨境电商展览会,通过汇聚海内外大量权威电商平台和全领域服务商,集结全品类优质供应商,不仅可以帮助中国供应商布局出海实现 贸易往来,更能够引进...https://www.kuajingec.com/news
5.2025中国·宁波跨境电商展出口外贸制造商工厂欢迎参展柴先生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请卖家联系我 产品详细介绍 2025宁波出口跨境电商博览会|宁波跨博会 展会时间: 2025年5月28-30日 展会地址:中国·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展会介绍 中国(宁波) 出口跨境电商博览会作为“华东跨境第一展”是目前国内Zui具号召力的跨境高端专业展之一。2024宁波跨博会将在前两届的基础上...https://shanghai.11467.com/info/12082729.htm
6.生意宝行业会展网2024-12-02 中国贸易新闻网 详情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唯有坚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才会带来共赢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 ... 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 2024-11-27 人民日报 详情 开放合作,链通全球 2024全球产业合作大会在杭举办 11月19日,由浙江省贸促...http://www.31expo.com/
7.第十八届北京国际煤炭采矿展2024.8.7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 逆风前行创新高,再立标杆煤炭采矿展 关于展会 展会概况北京国际煤炭采矿技术及设备展览会是一场专注于煤炭采矿的国际性展览会。该展览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知名企业和专业人士,展示了前沿的煤炭智能开采技术和装备,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我们致力于推动煤炭智能开采的发展...https://www.ciceme.com/
8.710服装美食玉石展销会网www.710zh.com展会,710服装美食玉石展会网拥有全国各地百货展会信息,实地考察了国内知名展会现场,为广大商家提供真实的展销会信息和产品宣传的相关服务,致力于为广大的展会公司、观众、参展商、服务商提供免费展会信息发布平台和展会推广宣传平台。https://www.710zh.com/
9.中国会展网:展会网会议会展国内展会国际展会会展搭建中国会展网是中国领先的在线会展服务公司,汇聚全世界的展会和会展中心的会展信息,向会员提供国际展会及国内展会的详细参展资料,并提供会展策划,会展管理,展会搭建,展会推广,展会商旅等各类会展服务,为企业参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https://www.cnexpo.com/
10.中国国家级展会有哪些中国四大国家级展会国家级展览会名单→买...中国是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拥有巨大的消费体量。我国通过重大国家级展会,搭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推动形成了集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于一体的经济生态圈。那么中国国家级展会有哪些?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中国四大国家级展会信息及国家级展览会名单。 中国四大国家级展会信息 广交会 展会...https://www.maigoo.com/news/691179.html
11.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官网2025国际化工展览会(ICIF 2025)创办于1992年,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三大化工行业权威机构组织。展会以“新发展,新格局,共化未来”为主题,为石油、能源和化工行业搭建全产业链一站式贸易与服务平台,集中展示全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 来自能源与石油...https://www.icif.cn/www.cncet.org/
12.第21届北京国际烘焙展览会中国烘焙展中国焙烤展北京烘焙展...北京国际烘焙展览会(Baking China)创始于 2003 年,是一年一届的中国烘焙行业盛会 。是服务于烘焙行业全产业链特别是开拓东北、华北、西北及中部市场必选展会,每年定期在北京举办。2025 年第 二十一届北京国际烘焙展览会将于 2025年4月10-12日举行。与餐饮展、咖啡饮品展同期,启用8大展馆,预计展出面积100000+平方米...http://baking-expo.com/
13.展会第一展会网第一展会网拥有网上最全的展会信息,全面的展会报道,权威展会评估团队24小时为您服务,最详细的展会信息、最全面的展会相关服务、展馆网上信息查询等服务。https://www.onezh.com/zhanhui/
14.展会展会网展会信息会展网新展网--国内专业的展会网,展会发布平台,推荐针对性展会;包含国内展会、国际展会等各行业展会信息;为组展机构提供优秀的展会推广平台的会展网站https://www.exp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