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11”观察②:穷养自己富养宠,年轻人认真进行“爱的投资”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蔡溦济南报道
10月31日23时58分,小王不断在刷新着自己的手机,紧张地盯着时钟,生怕此时手机卡顿。11月1日0点30分刚到,她迅速将提前加购的预售猫粮点击付款,长舒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对于小王来说,没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关系,能否抢到自己宠物猫的口粮才是天大的事情。
26岁的小王今年刚刚荣升为“猫奴”,她在朋友家抱来的小猫还不到一岁。小王原本对养宠的预算并没有概念,然而当猫粮、罐头、猫条、猫砂、猫薄荷、猫窝、猫爬架、猫玩具……各式各样的猫产品塞满了小王的购物车、总价算下来至少5000元时,小王明白自己至此成了真正的“猫奴”——几乎一个月的收入都要花在买宠物刚需用品上了,这个“双11”她已没有更多的精力和金钱给自己买东西了。
相比于小王的手忙脚乱,33岁的娇娇作为一个有7年养猫经验的宠物主,就显得冷静淡定了许多。她养的猫有一个“玻璃胃”,只能吃几种特定的主食罐头,因此娇娇早早就把需要买的罐头放到购物车里,一年买两次、一次吃半年。如果抢不到,家里的猫主子将面临“断水断量”的危机。为了稳中求胜,娇娇还号召自己的家人一起抢单,这一晚,仅猫罐头就花去了2000多元。而这只是热身练手,到11月11日凌晨,娇娇还要再抢猫粮。对于娇娇来说,自己的东西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因此今年“双11”,娇娇仅给自己买了500元的生活必需品。
23岁的小赵家养了一只三岁半的萨摩耶犬佐佐,正值壮年的佐佐每天需要吃很多狗粮。今年“双11”小赵给佐佐买了近4000元的主粮和零食,占了小赵“双11”总花费的60%。小赵表示,自己喜欢的衣服可以抢不到,但狗粮决不能抢不到。
穷养自己富养宠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养了宠物之后,你会发现,月消费几百那都是刚需,月消费几千上万的也不少见。不管宠物主收入如何,都愿意把更多的资金投给自己的宠物。据了解,新时代已婚家庭已成为养宠的主流人群,他们为宠物赋予情感角色,更注重精细化养宠,他们愿意为宠物的吃喝玩乐、生老病死买单。
算一算,养“毛孩子”的成本究竟有多高据报告,2020年中国养宠(猫狗)人均单只年消费金额达6653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的20%。即便养宠成本一路攀升,也无法阻挡“养宠大军”的不断壮大。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城镇养犬猫人数为6294万人,同比增长2.8%。
直播界为了吸引眼球、追加下单量,也开始让宠物做直播。有只顾着睡觉的柴犬、有喜欢讲搞笑段子的鹦鹉、有当吃播的小猫……在淘宝直播上,每天有上百万人观看宠物直播。在快手上,每5.4秒就有一场宠物直播。甚至就连薇娅、李佳琪,也开设了宠物专场,宣传宠物用品的“双11”预售链接。一切营销手段,都是商家利用宠物主对“毛孩子”的感情,引导宠物主进行的一场“爱的投资”。
宠物主对“毛孩子”无私的爱,催生了宠物电商的蓬勃发展。2020年“双十一”官方数据显示,淘宝天猫宠物类的食品以及用品销售增长都超过了100%;2020年京东“双十一”首日,宠物品类就成为了交易额增速TOP5品类之一,同比增长超3.5倍。Miamor迈阿咪中国总代理方对大众网·海报新闻的记者表示,今年与其合作的淘宝店有1000余家,比去年增加了许多。为了备战“双十一”,保证货品齐全,许多淘宝店从8月份就开始向他们预定囤货了。
如今,甘为宠奴的养宠人,对宠物的投入丝毫不比一位宝妈养娃来得少。在他们看来,养娃不如养只宠,宠物消费是一场“爱的投资”,精致养宠才能把自己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宠物市场也正凭借这场“爱的名义”,在每年的“双十一”不断腾飞。
11/3008:41/青岛晚报
11/1507:48/青岛早报
11月14日,记者在栈桥景区看到,来自西伯利亚的海鸥“大部队”陆续抵达青岛,几百只红嘴鸥在栈桥周围上下翻飞,与游人嬉戏的画面已经成为“青岛一景”。记者了解到,随着气温持续下降,会有越来越多的海鸥抵达青岛。
11/2607:17/青岛日报
从这个冬天全新出发,冬游青岛围绕场景、业态、节会等展开文旅经济的新叙事,市民和游客亦得以在沉浸式的深度体验中共享美好生活。
11/1108:49/青岛日报
在社交平台上,“飞跃青岛”被称为“台东必打卡游玩项目”。在宽达数米的超大银幕前,市民游客乘坐动感座椅设备,像是乘坐飞行器一样,时而俯冲、时而上旋,飞跃青岛、北京、西安等城市的知名景点,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自今年7月营业以来,店内日均客流量上百人,周末节假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