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地理、生物学科目已于5月6日顺利结束。历史、地理、生物学试卷各有什么特点?来看看市教育考试院专家对试卷的深度评析。
专家点评2024年等级考历史科目试卷
拓展时空视野启迪学史智慧
一、融汇中外,贯通古今,拓展历史视野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既是由点而线,由线而面;也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过程。综合题的主题及设问逻辑,以融汇中外、贯通古今的视野,侧重考查考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能力。“瓷器的全球流动”,选取瓷器这一古代中国物质文化载体,把中国史与世界史、古代史与近代史相互整合,通过中外文化交流的不同历史面相,引导考生从全球史的视野,理解与把握文化传播、融合的具体路径与机制,感悟文明互鉴中中华文化的世界贡献和影响。“商业贸易与西欧社会转型”,以西欧商业贸易的复兴为切入点,把商业贸易推动的重大历史事件嵌入中长期历史过程,将西欧社会转型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历史进程联系起来。引导考生在历史视野的变换中,逐步深化全面地认识历史。
二、明察史事,启发思维,落实核心素养
三、聚焦内涵,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
试卷聚焦育人内涵,充分挖掘历史学科育人素材,试题以中国贡献和文化自信为立意,厚植家国情怀。“瓷器的全球流动”引导考生认识瓷器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在全球流动中与不同文明相遇,在交流、交融中影响了世界。经由中国文化世界性贡献的体认,培植文化自信。“传统中国的国家治理”,透过文献史料与学术研究成果的铺陈,引导考生从官僚制度与监察制度、法律与教化等不同视角,对传统中国的国家治理进入深层次思考,进而对传统中国的国家治理思想、制度设计、实际运行机制及其智慧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引导考生认识传统中国国家治理的内生性、连续性和独特性,以及其所具有的范式意义,并由此延展出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来路的追寻。
整体而言,试卷的主题立意和设问导向,均以历史学科特征为基础,以学科育人为引领,侧重考查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对教学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图/视觉中国
专家点评2024年等级考地理科目试卷
依托现实情境考查核心素养体现育人导向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试卷严格遵循学科育人导向,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综合主题的情境呈现,包括“探究城市行道树”“清平镇的乡村振兴”“‘聚宝盆’的再开发”“变暖中的格陵兰”“长江口的河海交互作用”等,将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思想有机融入考查内容,体现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凸显人地协调发展理念。
试卷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强调时空尺度,注重考查考生的图表解读、地理分析推理等能力。从内容情境到具体任务,使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得到有效考查。整卷结构合理、难度适中,有利于实现考试的选拔功能。
二、依托现实问题情境,考查地理思维能力
试卷围绕这些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设问,考查考生观察真实世界、解决地理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思维、空间思维、区域认知思维等能力。
三、体现学科本质,引导教学改革
试卷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持续落实“双新”教学改革要求,反映地理学科本质,检验地理教学质量,引导地理教学方法改革。
专家点评2024年等级考生物学科目试卷
一、服务人才选拔,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试卷分值分配相对稳定,试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与近年等级性考试持平。试卷中五大综合题的真实情境大多出自我国科学家取得的研究进展:“稻田农药与海湾渔场”“致盲眼病与肠道细菌”“水稻对高温的响应”体现了生物与自然的和谐;“谷蛋白与人体健康”剖析了常见食品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关系;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苏氨酸凸显了人类的科学智慧和技术应用能力。试题设问严谨,在考查考生对学科大概念的理解和思维逻辑的基础上层层递进,同时考查考生基于生物学事实或证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深入理解生物学家探究科学问题的思路。
三、聚焦学科本质,考察科学思维能力
试题从“是什么”“怎么样”过渡到“为什么”,引导考生步步紧扣情境、深入思考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试题以数据图、结构图或过程示意图等多种方式呈现情境。如“苏氨酸的生物合成”让考生从认识情境开始,层层深入,利用两种结构图的比较来提出问题,通过流程图考查考生实验设计的方法与能力,借助数据图考查考生熟练运用科学术语,分析并阐述生物学原理。在生态系统中对物质循环本质的认识,遗传性状中对表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理解,稳态调节在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等试题,均综合考查了考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