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农药检测仪器数不胜数,农残速测仪、农药残留测定仪等仪器都是用于检测农药残留的,他们都是根据国家相应标准专门设计的,在果蔬茶粮等领域内有广泛使用,特别在农贸批发市场、工商检测部门、监督局等部门进行检测。酶生物传感器。酶是最早的生物受体生物传感器,葡萄糖是第一个发现衬底。1967年,开发了葡
1.方法原理测定水中BOD的微生物传感器是由氧电极和微生物菌膜构成,其原理是当含有饱和溶解氧的水样进入流道池中与微生物传感器接触,水样中溶解性可生化降解有机物受到微生物菌膜中菌种的作用,使扩散到氧电极表面上氧的质量减少。当水样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向菌膜扩散速度(质量)达到恒定时,此时扩散到氧
测定水中BOD的微生物传感器是由氧电极和微生物菌膜构成,其原理是当含有饱和溶解氧的水样进入流道池中与微生物传感器接触,水样中溶解性可生化降解有机物受到微生物菌膜中菌种的作用,使扩散到氧电极表面上氧的质量减少。当水样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向菌膜扩散速度(质量)达到恒定时,此时扩散到氧电极衣面上氧的质量也
当水样中的氰化物和亚硫酸根离子分别超过20mg/L和1000mg/L以上时,使测定结果产生较大误差。水样中含Co2-:10mg/L以下;Mn2+:5mg/L以下;Zn2+:10mg/L以下;Fe2+:5mg/L以下;Cu2+:2mg/L以下;Hg2+:5mg/L以下;Pb:5mg/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BOD浓度为2~500mg/L的水样,当BOD较高时可经适当稀释后测定。适用于测定地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BOD。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迫切希望拥有一种能对污染物进行连续、快速、在线监测的仪器,生物传感器满足了人们的要求。已有相当部分的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环境监测中。⑴水环境监测生化需氧量(BOD)是一种广泛采用的表征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在水体监测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控制中,生化需氧量也是最常用
亚硫酸盐通常用作食品工业的漂白剂和防腐剂,采用亚硫酸盐氧化酶为敏感材料制成的电流型二氧化硫酶电极可用于测定食品中的亚硫酸盐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6的负四次方mol/L。又如饮料、布丁、醋等食品中的甜味素,Guibault等采用天冬氨酶结合氨电极测定,线性范围为2×10的负五次方~1×10的负三次
人们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重视,各国政府也不断加强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Yamazaki等人发明了一种使用人造酶测定有机磷杀虫剂的电流式生物传感器,利用有机磷杀虫剂水解酶,对硝基酚和二乙基酚的测定极限为10的负七次方mol,在40℃下测定只要4min。Albareda等用戊二醛交联法将
食品工业中对食品鲜度尤其是鱼类、肉类的鲜度检测是评价食品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Volpe等人以黄嗦吟氧化酶为生物敏感材料,结合过氧化氢电极,通过测定鱼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磷酸肌苷(IMP)、肌苷(HXR)和次黄嘌吟(HX)的浓度,从而评价鱼的鲜度,其线性范围为5x10的负10次方~2x10的负4次方mo
二氧化硫(S02)是酸雨酸雾形成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检测方法很复杂。Martyr等人将亚细胞类脂类(含亚硫酸盐氧化酶的肝微粒体)固定在醋酸纤维膜上,和氧电极制成安培型生物传感器,对S02形成的酸雨酸雾样品溶液进行检测,lOmin可以得到稳定的测试结果。NOx不仅是造成酸雨酸雾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光化学
每个人都有流汗的体验,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你可知道,就是这常见的汗液,却可以检测出人的身体状况。汗液监测成为“体液诊断”研究热点用体液来检测身体情况很司空见惯,医院的化验大多依靠各类体液。其中,血液分析被认为是生物计量分析领域的黄金标准。但是,血液分析对人体具有创伤性,而且常常需要在实
TheUCstudyusedalowelectriccurrentandcarbacholgeltostimulatesweatunderasensorthesizeofaBand-Aid.(Photoprovided)每个人都有流汗的体验,
荧光寿命成像(FLIM)与Frster共振能量转移(FRET)相结合,已被证明非常有利于生物医学研究中各种结构和细胞动态变化的研究。因为FRET信号强烈依赖于FRET配体和受体的距离,所以FRET允许监测分子相互作用。这允许研究分子的相互作用,如配体-受体复合物,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效应蛋白与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研制的光学生物传感器继成功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之后,近日又在上海世博会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空气有害物监测等方面得到应用,为世博会安全运营提供了科技保障。光学生物传感器是通过检测生物分子之间微观特异性反应所
1967年S.J.乌普迪克等制出了第一个生物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将葡萄糖氧化酶包含在聚丙烯酰胺胶体中加以固化,再将此胶体膜固定在隔膜氧电极的尖端上,便制成了葡萄糖传感器。当改用其他的酶或微生物等固化膜,便可制得检测其对应物的其他传感器。固定感受膜的方法有直接化学结合法;高分子载体法;高分子膜结合
日本北陆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研究人员研制出金银纳米粒子,它可用于制作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以帮助医生检查患者的血液、尿液或者基因诊断等。研究人员首先制作出直径约14纳米(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的金纳米粒子,然后在其表面覆盖厚度约4纳米的银薄膜,接着在银薄膜上再覆盖一层厚度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获悉,该院曾令文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核酸等温链置换反应技术与胶体金技术的核酸检测生物传感器,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化学通讯》。据悉,该生物传感器具有三个特点:简单快速,检测结果30分钟可以得到,无需复杂的检测仪器,仅需恒温42摄氏度;灵敏度高
美国坦普尔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一种生物传感器,一旦发现爆炸物,传感器会发出绿色荧光。坦普尔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6月刊的《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先将哺乳动物的嗅觉信号系统引入一种酵母菌株中,然后再将这一嗅觉信号系统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联系起来。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是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生物传感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包括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与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场效应管、压电晶体等等)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
这款名为“拉夫·劳伦智能POLO衫(RalphLaurenPoloTech)”的发短袖衫由加拿大初创公司OMsignal负责研发。它通过生物传感器和移动技术收集用户的运动和方向数据,在云端使用各种算法对数据进行整理,最终再把可视化的统计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的配套应用上。对于拉夫·劳伦来说
科技日报北京7月31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由于电子产品寿命短暂,电子垃圾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大学的一项新研究给了废弃的光盘“第二次生命”——将它们变成廉价且易于制造的柔性生物传感器。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展示了如何将金色光盘的薄金属层
如果有能嵌入面料的核酸生物传感器,那么其可以检测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病原体,包括新冠病毒吗?根据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29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美国科学家团队使用CRISPR技术成功研发了可穿戴、冻干、无细胞的合成生物学传感器,其检测结果不但能与被视为金标准的实验室结果一致,还可以嵌入柔性基质中,
步骤(1)样品的贮存样品需充满并密封于瓶中,置于2~5℃下保存,一般应在采样后6h之内进行检验,若需远距离转运,在任何情况下贮存皆不得超过24h。(2)水样的预处理①水样的pH值超出5.5~9.0范围时,可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约为7,但调节溶液的用量不要超过水样体积
随着转基因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过去所建立的转基因检测方法将难于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因为这些方法均是一次对单个或少数几个基因的检测,而近年的热点—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将极可能成为未来对转基因成分检测的发展方向。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或DNA阵列,它与我们日常所说的计算机芯片非常相似,是成千上万
美国普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制成了新型生物传感器,能够以非侵入的方式进行糖尿病测试,探测出人体唾液和眼泪中极低的葡萄糖浓度。这项技术无需过于繁复的生产步骤,从而可降低传感器的制造成本,并可能帮助消除或降低利用针刺进行糖尿病测试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