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动物行为的行政法律规制研究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对于虐待动物行为的规制尚不完善,动物保护多由民间组织自发进行,易采取过激措施,引发社会矛盾。鉴于我国地域广阔,社会差异显著,因此,通过行政法规加强政府对虐待动物行为的管理,不仅可以提供灵活多样的应对策略,还能有效规制此类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在动物管理和保护方面的立法主要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及散见于其它法律规范中涉及动物管理和保护的条款。

(一)立法目的及范围

(二)虐待动物行为的法律规制

3.反虐待动物法律问题现状

(一)缺乏明确认定标准

虐待动物问题的有效管理需建立在对虐待行为的明确界定之上。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和规范性文件尚未对虐待动物行为提供具体的定义和认定标准。以《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为例,虽然规定了实验动物工作人员应爱护动物,禁止戏弄或虐待,但并未对“虐待”一词进行明确的法律解释。法律概念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是确保法律有效执行的关键,缺乏明确标准会导致难以区分正常的动物管教行为与虐待行为。虐待动物行为的法律界定应包括具体的行为特征、危害程度以及对动物福利的影响等方面。此外,认定标准还应涵盖对动物造成身体伤害、长期忽视基本需求、以及心理虐待等不同形式的虐待行为。确立虐待动物的法律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动物权益的认识,也是加强动物保护法律体系、提升法律适用性和执行力的重要步骤。

(二)系统性法律缺失

(三)流浪伴侣型动物管理薄弱

4.反虐待动物行为的法律完善建议

(一)虐待动物行为的界定

因此建议借鉴专家建议稿,明确虐待动物行为的定义,以科学和客观的标准进行认定。明确虐待动物行为是以残忍手段或者方式给动物以伤痛折磨等不必要且不合理的痛苦,或者以常人难以接受的手段残杀动物的行为。另外,在判定是否符合虐待动物的行为上,应当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行为人须存在虐待动物的主观恶意,客观上需要行为人存在通过残酷手段使动物遭受不必要痛苦的行为,应注意区别于正常的屠宰、教育等行为。主观恶意的判断也需要通过执法者结合自身实际经验和行为人的客观行为进行综合判断,若符合该虐待动物行为认定标准则结合相应法规法条予以惩戒。

(二)行政法规的完善

(三)伴侣动物重点管理

在管理伴侣动物方面,控制流浪猫犬数量,建立流浪猫犬的救助及收容体系显得尤为关键。流浪猫犬由于缺乏必要的管控,容易成为动物虐待事件的目标。因此可以在社会范围内推行流浪伴侣型动物的捕捉—绝育—释放救助模式,即所谓TNR(Trap-Neuter-Release)救助以控制社会中流浪猫犬的数量。该救助模式的具体方式是对流浪猫犬在捕捉后实施绝育手术,然后在该猫犬剪去单侧耳朵的一个小角作为标记,整个过程都采取人道无痛的方式,从而达到控制流浪猫犬数量的目的,进而从源头降低虐待流浪动物事件发生的数量。该捕捉–绝育–释放救助模式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实践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支持,证实是有效控制流浪动物数量的方法。此外,建立流浪猫犬收容机制同样重要,如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采取政府城市管理部门牵头,联合社会爱心组织共同建立流浪猫犬收容所,对区域内的流浪猫犬实施救助和收容,再通过推广“收养代替购买”的理念,为流浪猫犬找到新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5.结语

当前我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特别是应对频繁曝光的动物虐待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这种向往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更体现精神层面的需求满足上,动物作为人类情感的寄托,其陪伴已经成为提升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然而,虐待动物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背离,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鉴于此,有必要在法律层面对虐待动物行为予以规制,建议通过修订和完善现有行政处罚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规,对虐待动物行为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以法律手段进行惩戒,不仅有助于遏制虐待动物行为乱象,同时为未来动物保护法律的深入研究和立法工作提供实践基础和经验积累。此外,建议明确虐待动物行为的概念和认定标准、加强对伴侣动物虐待现象的治理力度。同时,在全社会范围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动物权益保护的认识。通过以上措施,有望在反动物虐待及动物保护工作中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社会向更高层次文明发展。

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高校校园猫狗法律地位研究(项目编号:SJCX22_1686)。

NOTES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5条: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THE END
1.建议制定伴侣动物保护管理法多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人大代表陈玮认为,国家立法应该树立“管理”和“保护”并重的立法理念。主要管理内容应包括,要求犬猫的所有人负责任对待猫犬,严惩不文明养犬行为;切实履行防疫特别是狂犬病的防疫义务。主要的保护内容应包括禁止所有人虐待猫狗,禁止食用。同时从源头上控制流浪动物...https://www.sohu.com/a/528873181_162758
2.建议制定伴侣动物保护管理法多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人大代表陈玮认为,国家立法应该树立“管理”和“保护”并重的立法理念。主要管理内容应包括,要求犬猫的所有人负责任对待猫犬,严惩不文明养犬行为;切实履行防疫特别是狂犬病的防疫义务。主要的保护内容应包括禁止所有人虐待猫狗,禁止食用。同时从源头上控制流浪动物...https://m.gmw.cn/baijia/2022-03/11/1302838959.html
3.小狗被“虐”爱宠人士凑1200元救下他表示,好心市民收养了受虐待的犬只,表面上看是帮助了这一犬只,但从深层次来看,实际上是助长了某些人虐待动物的一种气焰。恰当的处理方式应该是通知保护小动物协会,由民间组织出面对该男子进行相关劝阻。 类似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虐待犬只的行为,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上可以视为是一种寻衅滋事的行为,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http://news.hnr.cn/xwrd/article/1/1336145412540731392
1.从伴侣动物保护的两会提案看我国动物保护立法新闻与观点或者根据各地具体情况,也零星地制定了一些针对伴侣动物的管理条例,例如2009 年成都市出台《成都市犬只管理办法》,2014 年辽宁省出台《辽宁省养犬管理规定》等等。不过大都法律强制力不足,并且仅仅针对犬类动物。 虽然早在2009年,我国就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的专家建议草案,并于2011年进一步推出了《中华...https://hengdulaw.com/Category30-1466
2.为什么伴侣动物保护立法迟迟无法落实?浅谈立法规制(专家建议稿)》向全国人大进言;2018年,钱叶芳教授草拟出《伴侣动物保护法(草案)》(专家建议稿),引起各界极大的关注;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直至党的二十大期间,仍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就伴侣动物保护相关的立法事宜提出建议建言、专家建议...http://www.sunfairlawyer.com/news/dongtai/618.html
3.2024两会代表: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伴侣动物法,保护和管理并重经过漫长的进化演变,犬、猫已经脱离了自然界的生物链,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遗弃、虐待、不文明养犬等围绕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争议日益严峻和激烈,成为历史难题。充满希望的是,从2019年至今,每年两会都有代表、委员提出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议案。 https://www.petdhw.com/xiamen-show-38470.html
4.中国现行动物保护法律汇编之伴侣动物的保护笔者按:伴侣动物在中国大陆不是一个法律概念,没有任何法律文件对伴侣动物有任何规定,是等同于一般动物的。因此,当我希望在法律文件中找到能否减少虐待、屠杀伴侣动物的依据的时候,只能在面对所有动物的法律规定中寻找机会。这一部分,我同样采取问题解答的方式来进行,问题的来源是这几年来我参与动物保护立法讨论中,大家...https://www.douban.com/note/91909582/
5.伴侣动物保护管理入生态环境法典的路径研究伴侣动物保护管理入生态环境法典的路径研究,伴侣动物,法律地位,保护管理,基本制度,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饲养犬猫等伴侣动物的人逐渐增多,犬猫数量总和也超过了一亿只。但是我国当前针对动物保护...https://wap.cnki.net/lunwen-1023509018.html
6.法宠法规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从源头禁止猫狗进入市场...在《狗狗不是家畜,是伴侣动物》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农业部发布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显示:狗归为“伴侣动物”,而不再视为畜禽。然而“狗狗不再视为畜禽”只说明不归畜牧法管,与“能否食用,是否违法”并无直接关联。我们试着从【动物防疫】的视角来看这件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里明确指出...https://www.gedelawfirm.cn/article/5171435707237672.html
7.委员提案熊水龙建议立法保护伴侣动物绿政公署澎湃新闻“我国有关动物保护和管理的一般性法律尚不完善,动物法体系由野生动物法、实验动物法、畜牧(畜禽)法等专门立法构成,伴侣动物(犬、猫)专门立法缺失。这导致多年来围绕犬猫的繁殖、虐待、饲主责任、运输、屠宰、销售、饲养、流浪动物处置等人类活动或者执法不严、或者无法可依,引发社会分裂、道德滑坡、食品安全风险、公...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92414
8.中国动物福利法立法研究我们有动物保护法,有水产品的检验或者畜牧业方面有检验检疫的法,但是这样一些法律法规所考虑立法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这我们在后面会讲到。它不是从关爱动物的角度,从减少动物痛苦的角度,增加动物福利的角度来立这样的法或者实施这样的法,而是人们怎么更好地利用它,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滥用它,甚至是虐待它、残害它。http://www.chinagev.org/huanjingluntan/4415.html
9.动物福利范文12篇(全文)其实,严格地讲我国也是有动物福利法规的,比如《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就对于野生动物就给予特殊的法律保护,另外,对观赏性动物也有明确的法律性法规。只是对于其他动物,比如经济动物、伴侣动物等的福利还远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具体和法律化。这一方面受公众的接受程度影响,另一方面也受经济状况的限制。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fz9i6ka.html
10.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总结(精选12篇)平江此次公益宣传活动,以青年志愿者骑自行车环县城宣传、分组深入乡镇骑行宣传、现场签名承诺、发放宣传单、志愿者发表倡议书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义及我国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动员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态建设。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0961.html
11.狗年中国:寻找人与狗和谐共处之道中外对话的财新博客缺位的动物保护法 长沙打狗事件凸显中国城市犬只管理难题,也为政府相关部门与动物保护机构合作提供了契机。“与政府部门合作正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 陈敏婕告诉中外对话。事件发生后,他们和南昌小动物保护协会一起拜访了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并开展座谈,探讨合作管理犬只。 https://zhongwaiduihua.blog.caixin.com/archives/17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