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议案:关于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议案(2019.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伴侣动物是从物种的意义上提出,限指猫和犬。猫和狗经过漫长的进化演变,已经脱离了自然界的生物链,不再存在于生态平衡之中,而是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伴侣动物方面出现的问题从政府打狗渐次发展到不文明养犬、遗弃虐待猫犬、猫犬无序繁殖和非法交易等等,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偷盗、毒杀、诱捕家养和流浪犬猫进行的非法猫狗肉交易日益猖獗。这些不仅扰乱社会秩序、加剧社会分裂、危害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例如,从93年北京申办奥运会到杭州即将举办亚运会,都因为捕杀犬只而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这说明,在现代社会,犬和猫这类伴侣动物问题已经不再是不值一提的小问题,是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动物保护的共识和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不是自然形成的,是立法引导文明的结果,世界各国民众动保意识的形成得益于200多年的动物保护立法史。国内对猫没有任何规范,各地犬类地方立法均以“限养”或“管理”为原则,尚未确立“保护”理念。试图以“管理”促文明养犬,必然适得其反,故而才会出现狂犬病疫苗在人体上滥用、社会各界包括法律界罔顾公共安全而热捧投毒杀狗行为、巨大的非法猫狗肉产业链危及食品安全之类的荒诞现象。有鉴于此,我们在此提出应当尽快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弥补我国动物立法体系中的空白,改变伴侣动物问题无法可依的不良现实。

【案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反虐待动物法提案带至国家的最高议事殿堂,使其作为全国性公共议题而备受瞩目。然而反虐待动物法出台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障碍,近期内急需先行出台《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先从反虐待伴侣动物开始。一、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必要性(一)伴侣动物的特殊性要求得到更多的法律保护1822年《防止残酷和不良对待牲畜法》之所以出台,是因为当时人们对马、牛、羊等牲畜的恶劣对待或者说虐待是当街、当众发生的,这引起了人们道德上的不安和心理上的不适。此后,一般国家和地区皆立法禁止公开场合的虐待和杀害,并渐次走向保护动物本身(反任何形式的虐待,谋求动物福利)。在我国现阶段,人们视野所及的在公开场合进行甚至网络直播的杀虐,主要是猫和狗。

(二)缺失伴侣动物立法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全和稳定

目前在国内,爱护动物群体和残害动物群体、养犬群体和不养犬群体严重对峙,接近“内战”状态。管理方面,不文明养犬行为愈演愈烈,严重侵犯不养犬群体的利益。保护方面,为了创建文明城乡或其他理由,地方政府任意捕杀流浪犬和无证犬,激化了社会矛盾。另外,地方政府常常因为一只患病或疑似患病犬而将周边区域内的流浪犬和无证犬全部捕杀,既不人道也不科学,增加了社会动荡的爆发点。

特别是,社会中遗弃动物现象泛滥,严重虐待动物事件日趋增多,其中有蓄意折磨动物取乐的,如在高架桥上将猫扔到滚滚车流里、将流浪动物活剥皮毛、挖眼开膛或用汽车拖狗行驶等;有残害动物谋取利益的,如盗毒城乡家养犬猫、当街宰杀、网络直播虐杀动物、利用动物角斗赌博、残酷驯兽驱使表演牟利;也有肆意杀戮泄愤的,如因恐慌或憎恶养宠而在公共社区投毒。其中,盗、抢、毒、杀猫狗已经形成一条巨大的黑色产业链,不仅侵犯无数犬猫所有人的财产权,伤害他们的感情,而且危害食品安全和社会治安,毒镖、毒针伤人事件屡见报端。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性政府打狗行为树立了虐待动物的风向标,使得动物保护理念难以普及,国民素质难以提升。国内公开捕杀和放任虐待的做法,其实是虐待儿童,使旁观儿童失去同理心,失去对残酷的敏感性,将粗暴行为当成正常现象,从而内化成自主意识,以高等动物自居,漠视低等动物的生命,进而漠视所谓低等的人的感情和利益。这不利于培养关爱弱势群体、关心他人的社会氛围。

(三)缺失伴侣动物保护法严重毁灭了教育系统的人文精神

所有学校都存在流浪猫和流浪狗。迄今,绝大多数高校没有科学管理校园流浪动物,兼顾校园安全和人文教育,惯性采取驱赶、捕杀甚至虐杀的措施。高校里的虐待猫狗暴行同样罄竹难书。象牙塔快要倒了。中小学也不例外。

给流浪动物提供人道主义待遇,让学生们带着尊重生命的灵魂进入到社会各行各业,是高校对社会应当做出的贡献。国人推崇“知行合一”,很多学校却一方面教育学生要有爱心,另一方面却要求学生眼睁睁看着校园流浪动物被抛弃、忍饥挨饿、被驱逐、被捕杀而不允许进行科学的救助,这无异于培养人格分裂的人。《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十条要求高校教师积极奉献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然而,对眼前的活生生的生命,高校上至校领导下至很多普通教师,基本不能履行救助流浪动物的社会责任。

(四)伴侣动物立法是完善我国动物立法体系和反暴力法律体系的需要

我国动物立法体系由各类动物立法组成,但没有一部统领性的动物保护基本法。在分类立法中,野生动物、经济(农场)动物、实验动物、娱乐动物或多或少都有国家层面的管理立法,唯独伴侣动物没有国家立法,只有地方层面的限制法或管理法。为此,应当尽快制定伴侣动物法,完善我国的动物立法体系,并为差异甚大的地方伴侣动物立法提供统一原则和基本规范。同样,虐待的本质是暴力。

(五)比较法层面上伴侣动物“管理”和“保护”并重的必要性

国外伴侣动物立法分保护和管理两个方面,立法通例是动物保护一般法(反虐待动物法或动物保护法等)里规定了一般保护规则,同时由分类立法进行特别调整。例如,日本1973年颁布《动物保护和管理法》及具体的《狗、猫饲养及保管基准》,对狗猫等动物的饲养、买卖、卫生、预防接种、看管以及繁殖等各个方面作出了比较严格、细致的规定;1999年,这个《动物保护和管理法》更名为《动物爱护和保管法》。再如,我国香港同时有《防止残酷虐待动物条例》和《猫狗条例》。我国大陆尚未出台动物保护一般法,故而需要在伴侣动物分类立法中融入“管理”和“保护”的双重内容。

二、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可行性

(一)符合宪法精神和十九大报告精神

《宪法》第二十四条要求,国家通过普及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而十九大报告也认为,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不在于物质,而主要在于对待生命的态度。即使要结束一个生命,不同的方式上也存在野蛮与文明的差距。比如,古代对于犯人直接砍头,显得野蛮,而现在注射行刑就是一种文明进步。同样,对于流浪狗,直接棒杀就是一种野蛮,采用安乐死,就是一种文明。一个文明的社会,一定是敬重生命的社会,哪怕是迫不得已要剥夺其生命也会采用人道主义的方式。当我们无法实现对所有动物进行人道主义对待的时候,起码先文明对待伴侣动物。

(二)保护伴侣动物对经济和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的基本共识已经达成

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时机已经成熟。调查问卷、社区座谈、网络舆论和日常观察均显示,国民对伴侣动物在管理和保护方面都已经达成基本共识。管理方面,都要求严惩不文明养犬行为、减少流浪动物数量、消灭狂犬病、规范宠物经营行为、禁止非法猫狗肉交易危害公共秩序和食品安全等。保护方面,都认同禁止养猫养犬人遗弃猫狗、禁止所有人虐待猫狗、建立流浪动物收容制度等。越来越多的媒体在为动物的保护和福利发声。

制度塑造人格,现代立法应当具有前瞻性,引领文明,塑造国民素质。比邻的香港同种同源,之所以能够实现禁止吃伴侣动物,就是因为立法开始促进,改变了普通百姓的意识。

(四)地方立法提供了宝贵的立法经验和教训

然而,地方立法理念仍然在于管理和限制养犬,聚焦文明养犬。因为缺了保护理念,没有一个地方有效地解决了不文明养犬问题,时时引发社会冲突。禁养、限养或者管制养犬人的字眼出现,即使内容上加了禁止虐待动物的条款,人们也不会受到文明的导向,反而还出现以极端的暴力犯罪,诸如在公共场所投放毒药,来宣示对养犬群体的不满和敌意。保护和管理并驾齐驱,才能解决不文明养犬和虐待、遗弃问题,这既需要地方立法先行探索经验,也需要国家立法提供基本规范和罚则,比如地方立法无权设置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

【建议】

一、确立“保护”和“管理”并重的立法理念

大陆各省份的养犬立法名称从“限制”演化到“管理”,最新的趋势是从立法原则到具体制度皆融入了“保护”意蕴,比如禁止任何人虐待犬只、人道对待流浪动物等,已经超越了“养犬管理”的边界。然而,由于缺少实质的保护理念,导致有关管理的规则形同虚设,遏制不住不文明养犬之风。吸取各地犬类立法的经验和教训,国家法应该树立“保护”和“管理”并重的立法理念,在管理中保护,在保护中管理。

二、将保护和管理对象定位为伴侣动物(猫和犬)

为预防对猫的遗弃、虐待和捕杀,将猫的保护和管理纳入到法律体系中来。立法宗旨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道对待伴侣动物,维护善良风俗、公共安全和市容环境。

三、管理方面的主要建议

2.放松对准养犬类品种的限制。全国大多数地方只准养小型观赏犬的规定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由于大多数的犬只无法办证,导致严重的不文明养犬和随意遗弃现象。特别是,中华田园犬作为国犬,并非公认的烈性犬,温顺、忠诚,应当纳入准养目录。

四、保护方面的主要建议

1.禁止所有人虐待猫狗和非法猫狗肉交易。对于虐待和遗弃行为,根据情节轻重设置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责任形式。禁止偷盗、毒杀、诱捕家养和流浪犬猫进行非法猫狗肉交易,保护伴侣动物所有人的财产安全,保障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维护善良风俗。

2.从源头上控制流浪动物的产生,建立救助体系

源头控制包括严格规范猫、犬繁殖经营,严禁私自繁殖和买卖,严惩遗弃行为。对于已经产生的流浪动物,政府与民间合作共治。鼓励动物保护组织和自愿者参与保护和管理,鼓励和补助民间救助事业和行为,要求村委会、居委会、街道和高校等社区或组织履行配合救助和管理流浪动物的义务。

3.切实履行防疫义务。狂犬病100%可预防,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通过科学、人道的管理制度消灭了狂犬病。实际上,卫生部在2009年发布的《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中已经认识到,通过灭犬等措施只能使狂犬病疫情得到暂时的一定程度的控制,我国缺乏狂犬病防治长效机制。这要求,必须一方面严格执行养犬许可证和防疫制度,另一方面对流浪犬不再直接捕杀,而是主要通过TNR(绝育、防疫、放归)项目、收容项目、领养项目等进行疫苗普及和人道对待。

THE END
1.人和狗发生性关系是否违法?法律知识律师普法人和狗发生性关系是否违法?2024-12-03 13:49:31 粤语音乐喷泉 吉林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粤语音乐喷泉 9134粉丝 来听音乐吧 02:55 我为什么唱反调?一个视频给你答案! 03:08 17岁姑娘每天接客20位,一次800元,真的竟然这触目...https://www.163.com/v/video/VXHIBOTPK.html
2.为什么伴侣动物保护立法迟迟无法落实?浅谈立法规制2020年,国务院农业农村部曾就此立法建议热潮作出回应称:多数虐杀动物的行为可以通过现有法律规定进行调整;社会生活中虐待动物只是极少数现象,针对这种很少的违背道德行为专门制定一部法律,缺少必要性;动物保护问题涉及行业发展、民族习俗、宗教习俗、伦理道德等多重复杂因素,全面提高动物保护水平仍将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系统性...http://www.sunfairlawyer.com/news/dongtai/618.html
3.农业部海关总署关于旅客携带伴侣犬猫进境的管理规定第二条旅客携带伴侣犬、猫进境,须持有输出国(或地区)官方兽医检疫机关出具的检疫证书和狂犬病免疫证书向海关申报,并由海关通知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对旅客所携带的动物实施隔离检疫,没有上述证书者,一律不准携带伴侣犬、猫入境。 第三条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对有关伴侣犬、猫在指定场所进行为期30天的隔离检疫。经检疫合格...https://law.lawtime.cn/d616568621662.html
4.伴侣动物(宠物)用品安全技术要求.pdf伴侣动物 (宠物)用品安全技术要求 1 范 本文件规定了各类宠物用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 本文件适用于生产和销售的伴侣动物 (宠物)用品 (以下简称宠物用品),包括陆生宠物用品、水生 宠物用品、两栖宠物用品和爬行宠物用品。 本文件不包括的宠物用品参见附录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1202/6055134234005022.shtm
1.哪些属于不文明养犬或违法养犬行为?犬只因病死亡或者死因不明的,应当按照动物防疫相关规定处理。https://www.chaohu.gov.cn/zmhd/dwzsk/dwzsk/11418539.html
2.你问我答丨非法狩猎罪中涉案野生动物价值如何认定?基于上述考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十五条明确了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价值认定规则。具体而言:第一项规定,对于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价值,根据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96319
3.人类伴侣动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最后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思想以及制度,结和笔者对我国大陆人类伴侣动物目前处境和相关规定的理解,提出笔者自己的建议。第一是我们需要端正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的思想认识并且与国情相适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第二是完善人类伴侣动物保护法律体系。零散的制度规定难以发挥法律应有的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的法律体系才...https://wap.cnki.net/lunwen-1019130350.html
4.法宠法规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从源头禁止猫狗进入市场...除非自己养狗自宰自食,否则消费者到市场上买狗肉吃属于间接违法,只是不承担法律责任。若“狗肉”本身是通过非法方式如坑蒙拐骗、或偷或抢的话,则涉及违法,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及相关法的有关规定。图:格德法宠铲屎官家族成员·五花肉2020年3月31日,《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明确禁止食用猫狗。从...https://www.gedelawfirm.cn/article/5171435707237672.html
5.从伴侣动物保护的两会提案看我国动物保护立法新闻与观点规定伴侣动物出门需要牵引,使用口套,除了考量到防止伴侣动物不受控制时袭击人类,还可以保护伴侣动物不随意吞噬异物而发生生命危险。对于人口基数大的城市还需建立动物收容所,可以有效防止流浪伴侣动物增多,繁殖增量快,从而导致更多的流浪动物出现。 结语 我们依旧可以坚持法律是以保护人为主体的权利而存在的,是人本位的。https://hengdulaw.com/Category30-1466
6.流浪动物保护论文13篇(全文)鼓励动物绝育,也是台湾地区控制流浪动物数量的手段之一,而且绝育动物的上牌费要远低于未绝育动物。此外,台湾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骚扰、虐待或伤害动物,否则会被处以新台币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6]。台湾地区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建立动物收容体系,推行宠物绝育等一系列措施,较好的解决了流浪动物问题。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3eltd5d.html
7.在极端天气下照顾宠物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在极端天气下照顾宠物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宠物作为生活中的伴侣。宠物不仅带给人快乐和安慰,还能够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但是,在极端天气如高温等恶劣条件下,宠物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关注和照料,就可能会因为过热而丧命。这种悲剧在发生时,不仅对主人造成了深刻...https://www.gkklenewvt.cn/chong-wu-zi-xun/266568.html
8.动物类研究论文另外,法条中规定有“开发利用”、“野生动物研究”等,说明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并没基于“动物权利”层次——毕竟严格意义上的动物权利是不允许对动物任何性利用或者杀害的,而全世界还没有国家做到了这一点,而基于的是“动物福利”角度,当然法律保护的效果我们姑且不谈。https://www.unjs.com/lunwen/f/20230301201220_6564942.html
9.伴侣动物?国际公认标准?宠物保护主义者的谣言而已试想一下,动物实验用到比较多的小鼠,也可以作为宠物来养,而动物实验也有拿狗来做的,谁算实验动物,谁算伴侣动物呢?怎么制定标准? 来看一下各国以及地区的动物保护法,看看是不是按照这六种分类来规定动物权利的: 我国是只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所谓《动物福利法案》在我国根本没被提案。 美国相关法律是:《联邦野生...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9222521/
10.邮寄活体动物是否违法,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关于邮寄活体动物是否违法,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精选答案推荐 以上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咨询我 智慧法律正义团 帮助人数:55849人 好评率:98.57% 响应时间:5-10分钟内 邮寄活体动物是违法的。法律规定:《邮政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下列物品:(一)法律规定禁止...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3951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