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议案:关于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议案(2019.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伴侣动物是从物种的意义上提出,限指猫和犬。猫和狗经过漫长的进化演变,已经脱离了自然界的生物链,不再存在于生态平衡之中,而是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伴侣动物方面出现的问题从政府打狗渐次发展到不文明养犬、遗弃虐待猫犬、猫犬无序繁殖和非法交易等等,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偷盗、毒杀、诱捕家养和流浪犬猫进行的非法猫狗肉交易日益猖獗。这些不仅扰乱社会秩序、加剧社会分裂、危害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例如,从93年北京申办奥运会到杭州即将举办亚运会,都因为捕杀犬只而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这说明,在现代社会,犬和猫这类伴侣动物问题已经不再是不值一提的小问题,是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动物保护的共识和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不是自然形成的,是立法引导文明的结果,世界各国民众动保意识的形成得益于200多年的动物保护立法史。国内对猫没有任何规范,各地犬类地方立法均以“限养”或“管理”为原则,尚未确立“保护”理念。试图以“管理”促文明养犬,必然适得其反,故而才会出现狂犬病疫苗在人体上滥用、社会各界包括法律界罔顾公共安全而热捧投毒杀狗行为、巨大的非法猫狗肉产业链危及食品安全之类的荒诞现象。有鉴于此,我们在此提出应当尽快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弥补我国动物立法体系中的空白,改变伴侣动物问题无法可依的不良现实。

【案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反虐待动物法提案带至国家的最高议事殿堂,使其作为全国性公共议题而备受瞩目。然而反虐待动物法出台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障碍,近期内急需先行出台《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先从反虐待伴侣动物开始。一、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必要性(一)伴侣动物的特殊性要求得到更多的法律保护1822年《防止残酷和不良对待牲畜法》之所以出台,是因为当时人们对马、牛、羊等牲畜的恶劣对待或者说虐待是当街、当众发生的,这引起了人们道德上的不安和心理上的不适。此后,一般国家和地区皆立法禁止公开场合的虐待和杀害,并渐次走向保护动物本身(反任何形式的虐待,谋求动物福利)。在我国现阶段,人们视野所及的在公开场合进行甚至网络直播的杀虐,主要是猫和狗。

(二)缺失伴侣动物立法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全和稳定

目前在国内,爱护动物群体和残害动物群体、养犬群体和不养犬群体严重对峙,接近“内战”状态。管理方面,不文明养犬行为愈演愈烈,严重侵犯不养犬群体的利益。保护方面,为了创建文明城乡或其他理由,地方政府任意捕杀流浪犬和无证犬,激化了社会矛盾。另外,地方政府常常因为一只患病或疑似患病犬而将周边区域内的流浪犬和无证犬全部捕杀,既不人道也不科学,增加了社会动荡的爆发点。

特别是,社会中遗弃动物现象泛滥,严重虐待动物事件日趋增多,其中有蓄意折磨动物取乐的,如在高架桥上将猫扔到滚滚车流里、将流浪动物活剥皮毛、挖眼开膛或用汽车拖狗行驶等;有残害动物谋取利益的,如盗毒城乡家养犬猫、当街宰杀、网络直播虐杀动物、利用动物角斗赌博、残酷驯兽驱使表演牟利;也有肆意杀戮泄愤的,如因恐慌或憎恶养宠而在公共社区投毒。其中,盗、抢、毒、杀猫狗已经形成一条巨大的黑色产业链,不仅侵犯无数犬猫所有人的财产权,伤害他们的感情,而且危害食品安全和社会治安,毒镖、毒针伤人事件屡见报端。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性政府打狗行为树立了虐待动物的风向标,使得动物保护理念难以普及,国民素质难以提升。国内公开捕杀和放任虐待的做法,其实是虐待儿童,使旁观儿童失去同理心,失去对残酷的敏感性,将粗暴行为当成正常现象,从而内化成自主意识,以高等动物自居,漠视低等动物的生命,进而漠视所谓低等的人的感情和利益。这不利于培养关爱弱势群体、关心他人的社会氛围。

(三)缺失伴侣动物保护法严重毁灭了教育系统的人文精神

所有学校都存在流浪猫和流浪狗。迄今,绝大多数高校没有科学管理校园流浪动物,兼顾校园安全和人文教育,惯性采取驱赶、捕杀甚至虐杀的措施。高校里的虐待猫狗暴行同样罄竹难书。象牙塔快要倒了。中小学也不例外。

给流浪动物提供人道主义待遇,让学生们带着尊重生命的灵魂进入到社会各行各业,是高校对社会应当做出的贡献。国人推崇“知行合一”,很多学校却一方面教育学生要有爱心,另一方面却要求学生眼睁睁看着校园流浪动物被抛弃、忍饥挨饿、被驱逐、被捕杀而不允许进行科学的救助,这无异于培养人格分裂的人。《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十条要求高校教师积极奉献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然而,对眼前的活生生的生命,高校上至校领导下至很多普通教师,基本不能履行救助流浪动物的社会责任。

(四)伴侣动物立法是完善我国动物立法体系和反暴力法律体系的需要

我国动物立法体系由各类动物立法组成,但没有一部统领性的动物保护基本法。在分类立法中,野生动物、经济(农场)动物、实验动物、娱乐动物或多或少都有国家层面的管理立法,唯独伴侣动物没有国家立法,只有地方层面的限制法或管理法。为此,应当尽快制定伴侣动物法,完善我国的动物立法体系,并为差异甚大的地方伴侣动物立法提供统一原则和基本规范。同样,虐待的本质是暴力。

(五)比较法层面上伴侣动物“管理”和“保护”并重的必要性

国外伴侣动物立法分保护和管理两个方面,立法通例是动物保护一般法(反虐待动物法或动物保护法等)里规定了一般保护规则,同时由分类立法进行特别调整。例如,日本1973年颁布《动物保护和管理法》及具体的《狗、猫饲养及保管基准》,对狗猫等动物的饲养、买卖、卫生、预防接种、看管以及繁殖等各个方面作出了比较严格、细致的规定;1999年,这个《动物保护和管理法》更名为《动物爱护和保管法》。再如,我国香港同时有《防止残酷虐待动物条例》和《猫狗条例》。我国大陆尚未出台动物保护一般法,故而需要在伴侣动物分类立法中融入“管理”和“保护”的双重内容。

二、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可行性

(一)符合宪法精神和十九大报告精神

《宪法》第二十四条要求,国家通过普及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而十九大报告也认为,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不在于物质,而主要在于对待生命的态度。即使要结束一个生命,不同的方式上也存在野蛮与文明的差距。比如,古代对于犯人直接砍头,显得野蛮,而现在注射行刑就是一种文明进步。同样,对于流浪狗,直接棒杀就是一种野蛮,采用安乐死,就是一种文明。一个文明的社会,一定是敬重生命的社会,哪怕是迫不得已要剥夺其生命也会采用人道主义的方式。当我们无法实现对所有动物进行人道主义对待的时候,起码先文明对待伴侣动物。

(二)保护伴侣动物对经济和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的基本共识已经达成

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时机已经成熟。调查问卷、社区座谈、网络舆论和日常观察均显示,国民对伴侣动物在管理和保护方面都已经达成基本共识。管理方面,都要求严惩不文明养犬行为、减少流浪动物数量、消灭狂犬病、规范宠物经营行为、禁止非法猫狗肉交易危害公共秩序和食品安全等。保护方面,都认同禁止养猫养犬人遗弃猫狗、禁止所有人虐待猫狗、建立流浪动物收容制度等。越来越多的媒体在为动物的保护和福利发声。

制度塑造人格,现代立法应当具有前瞻性,引领文明,塑造国民素质。比邻的香港同种同源,之所以能够实现禁止吃伴侣动物,就是因为立法开始促进,改变了普通百姓的意识。

(四)地方立法提供了宝贵的立法经验和教训

然而,地方立法理念仍然在于管理和限制养犬,聚焦文明养犬。因为缺了保护理念,没有一个地方有效地解决了不文明养犬问题,时时引发社会冲突。禁养、限养或者管制养犬人的字眼出现,即使内容上加了禁止虐待动物的条款,人们也不会受到文明的导向,反而还出现以极端的暴力犯罪,诸如在公共场所投放毒药,来宣示对养犬群体的不满和敌意。保护和管理并驾齐驱,才能解决不文明养犬和虐待、遗弃问题,这既需要地方立法先行探索经验,也需要国家立法提供基本规范和罚则,比如地方立法无权设置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

【建议】

一、确立“保护”和“管理”并重的立法理念

大陆各省份的养犬立法名称从“限制”演化到“管理”,最新的趋势是从立法原则到具体制度皆融入了“保护”意蕴,比如禁止任何人虐待犬只、人道对待流浪动物等,已经超越了“养犬管理”的边界。然而,由于缺少实质的保护理念,导致有关管理的规则形同虚设,遏制不住不文明养犬之风。吸取各地犬类立法的经验和教训,国家法应该树立“保护”和“管理”并重的立法理念,在管理中保护,在保护中管理。

二、将保护和管理对象定位为伴侣动物(猫和犬)

为预防对猫的遗弃、虐待和捕杀,将猫的保护和管理纳入到法律体系中来。立法宗旨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道对待伴侣动物,维护善良风俗、公共安全和市容环境。

三、管理方面的主要建议

2.放松对准养犬类品种的限制。全国大多数地方只准养小型观赏犬的规定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由于大多数的犬只无法办证,导致严重的不文明养犬和随意遗弃现象。特别是,中华田园犬作为国犬,并非公认的烈性犬,温顺、忠诚,应当纳入准养目录。

四、保护方面的主要建议

1.禁止所有人虐待猫狗和非法猫狗肉交易。对于虐待和遗弃行为,根据情节轻重设置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责任形式。禁止偷盗、毒杀、诱捕家养和流浪犬猫进行非法猫狗肉交易,保护伴侣动物所有人的财产安全,保障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维护善良风俗。

2.从源头上控制流浪动物的产生,建立救助体系

源头控制包括严格规范猫、犬繁殖经营,严禁私自繁殖和买卖,严惩遗弃行为。对于已经产生的流浪动物,政府与民间合作共治。鼓励动物保护组织和自愿者参与保护和管理,鼓励和补助民间救助事业和行为,要求村委会、居委会、街道和高校等社区或组织履行配合救助和管理流浪动物的义务。

3.切实履行防疫义务。狂犬病100%可预防,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通过科学、人道的管理制度消灭了狂犬病。实际上,卫生部在2009年发布的《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中已经认识到,通过灭犬等措施只能使狂犬病疫情得到暂时的一定程度的控制,我国缺乏狂犬病防治长效机制。这要求,必须一方面严格执行养犬许可证和防疫制度,另一方面对流浪犬不再直接捕杀,而是主要通过TNR(绝育、防疫、放归)项目、收容项目、领养项目等进行疫苗普及和人道对待。

THE END
1.对话中国兽医协会刘朗:目前需建立一部《宠物法》目前欧盟等地区已经建立了相关的动物保护法,但对于动物保护法,我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可以先建立一部宠物法,像深圳罗湖已经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另外我们宠物产业界也正在探讨宠物产业的建设问题。”作为全国伴侣动物(宠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朗也向记者透露,目前行业也正在推动相关标准或法规条例的制定出台。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11/30/4b1f7b32e84e48c994effc80641bb68b.html
2.为什么伴侣动物保护立法迟迟无法落实?浅谈立法规制(专家建议稿)》向全国人大进言;2018年,钱叶芳教授草拟出《伴侣动物保护法(草案)》(专家建议稿),引起各界极大的关注;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直至党的二十大期间,仍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就伴侣动物保护相关的立法事宜提出建议建言、专家建议...http://www.sunfairlawyer.com/news/dongtai/618.html
3.建议制定伴侣动物保护管理法多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人大代表陈玮认为,国家立法应该树立“管理”和“保护”并重的立法理念。主要管理内容应包括,要求犬猫的所有人负责任对待猫犬,严惩不文明养犬行为;切实履行防疫特别是狂犬病的防疫义务。主要的保护内容应包括禁止所有人虐待猫狗,禁止食用。同时从源头上控制流浪动物...https://m.gmw.cn/baijia/2022-03/11/1302838959.html
4.2024至2030年中国黄金猎犬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2019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宠物行业的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宠物产业促进条例》等。这些政策旨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品质及推动产业升级。随着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宠物主对合法合规养宠需求的增长,相关法律法规将更为严格,从而为黄金猎犬行业带来持续稳定的市场环境。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22/8062044110007001.shtm
1.从伴侣动物保护的两会提案看我国动物保护立法新闻与观点或者根据各地具体情况,也零星地制定了一些针对伴侣动物的管理条例,例如2009 年成都市出台《成都市犬只管理办法》,2014 年辽宁省出台《辽宁省养犬管理规定》等等。不过大都法律强制力不足,并且仅仅针对犬类动物。 虽然早在2009年,我国就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的专家建议草案,并于2011年进一步推出了《中华...https://hengdulaw.com/Category30-1466
2.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议案:建议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有关猫、狗等伴侣动物的保护和管理一直是近几年全国“两会”上关注的热点话题。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今年她再次建议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这是她连续多年提交相关建议。今年她与32名代表联名,以议案的形式向大会提交,并附带...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057153
3.2024两会代表: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伴侣动物法,保护和管理并重经过漫长的进化演变,犬、猫已经脱离了自然界的生物链,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遗弃、虐待、不文明养犬等围绕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争议日益严峻和激烈,成为历史难题。充满希望的是,从2019年至今,每年两会都有代表、委员提出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议案。 https://www.petdhw.com/xiamen-show-38470.html
4.我国伴侣动物福利保护立法反思与完善期刊>经济与管理科学我国伴侣动物福利保护立法反思与完善程曦昀 丁玉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情感的需求也愈发重视,伴侣动物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目前并未出台保护伴侣动物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伴侣动物福利难以得到保障。本文通过对伴侣动物的立法现状与社会现状进行简单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https://wap.cnki.net/qikan-SHHB202206047.html
5.首部反虐待动物的法律出台于1822年!“动物保护”究竟该保护什么?在动物保护方面,目前我国除了有《动物防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几部专门法律法规,还有一些条文散见于《畜牧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整体来看,这些法律法规大多关注野生动物,但对伴侣动物和宠物动物的保护仍属于空白。 https://movement.gzstv.com/news/detail/Z08Lo/
6.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总结(通用12篇)我站又通过这些生动的事实,既对当事人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给予表扬,又向周围群众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有关知识,使群众受到的教育既生动又深刻,大大提高了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 三、依法管理,积极服务。 在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对野生动物养繁殖、经营依法管理的同时,我站积极、...https://www.yjbys.com/zongjie/huodong/1389953.html
7.中国现行动物保护法律汇编之伴侣动物的保护笔者按:伴侣动物在中国大陆不是一个法律概念,没有任何法律文件对伴侣动物有任何规定,是等同于一般动物的。因此,当我希望在法律文件中找到能否减少虐待、屠杀伴侣动物的依据的时候,只能在面对所有动物的法律规定中寻找机会。这一部分,我同样采取问题解答的方式来进行,问题的来源是这几年来我参与动物保护立法讨论中,大家...https://www.douban.com/note/91909582/
8.法宠法规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从源头禁止猫狗进入市场...在《狗狗不是家畜,是伴侣动物》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农业部发布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显示:狗归为“伴侣动物”,而不再视为畜禽。然而“狗狗不再视为畜禽”只说明不归畜牧法管,与“能否食用,是否违法”并无直接关联。我们试着从【动物防疫】的视角来看这件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里明确指出...https://gedelawfirm.cn/article/5171435707237672.html
9.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总结(精选12篇)平江此次公益宣传活动,以青年志愿者骑自行车环县城宣传、分组深入乡镇骑行宣传、现场签名承诺、发放宣传单、志愿者发表倡议书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义及我国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动员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态建设。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0961.html
10.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建议打击猫狗肉黑色产业链,严禁虐待动物据南都记者了解,这是赵皖平的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任期。过去多年全国两会上,他就曾建议制定《动物保护法》《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将虐待动物罪纳入《刑法》规制范畴等诸多建议。 建议严打猫狗肉非法产业链,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近年来不少媒体都报道过非法猫狗肉产业链问题。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法分子通过偷抢毒杀等方式...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3012650079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