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随着“双11”落幕,快递业交出亮眼成绩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7.01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51%,同比增长9.7%。
小小快递包裹背后,是一条长长的物流链、一套复杂的物流网络体系。今年“双11”,韵达通过一个个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正在提升人们收发快递的体验,也给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智能分拣提质增效
11月10日早上8点,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赛罕区希望阳光苑小区的张先生就收到了他的“双11”包裹。他说,这个配送时效与日常没有差别,“以前‘双11’的时候送货没那么快,就这两年,感觉不用再那么焦急地等待,送货速度特别快。”
快递员加速送货的同时,在韵达呼和浩特分拨中心,一辆辆快递干线车装载着包裹驶入,有序停靠在卸货区。分拣区,新型自动化分拣线马力全开,大集包、小包裹上的面单就像身份证,通过智能扫描后,快速流向指定区域。
韵达各地网点也持续推进分拣设备自动化升级。今年双11来临前,韵达杭州下沙益丰网点将原先的单层分拣线改造为双层自动交叉带,分拣效率大大提高。“今年,虽然我们的包裹件量增加了30%,但效率却大大地提升了。”下沙益丰网点负责人凌芳表示。
“这是刚刚引进的六面扫描机器。”韵达浙江桐乡网点负责人朱殷清介绍,传统分拣方式需要人工将面单朝上摆放,现在新机器能对包裹进行六面扫描,无需人工摆放,设备从传统的电驱动变成了永磁动力驱动,秒速能从2.3米提升到2.5米,还节约能耗50%。
数据“大脑”全面提速
面对高速增长的业务量、越来越高的快递时效需求,韵达积极拥抱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资源提前调配,保障交付时效和寄递品质。
韵达建立的数据中台,宛如一个数据驾驶舱,不仅可以轻松处理海量数据,更实现了运输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中台所汇聚的海量数据,使韵达能更加精确地预测需求、规划路线,实时监控车辆状况,以最优方案完成每一份运单。同时,亦为客户提供实时的物流跟踪服务,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
无人配送省时省力
“车辆左转弯”“倒车请注意”…在西安长安区学府大街,早晨8点上班高峰期,一辆黄色车身、全身装满摄像头的韵达无人快递车缓缓行驶,引得不少市民纷纷侧目。
据韵达西安西部大道网点负责人孙朋奇介绍,该无人车载重800公斤,最多能运载1000票快件,充电3小时可充满,续航里程180公里,空间5个立方米。车辆配备了一个主雷达和13个摄像头,行驶速度达到40公里/小时,智能感应系统能根据实际情况降速和刹停,保障行驶安全。
“无人车运营的线路以前需要多名人工和多辆运输工具进行来回奔波收取件、中转,现在有了无人车,每天运营两趟至三趟,便解放了多名小哥更好地投入客户服务工作中,在提高派送效率的同时提升了客户体验。”孙朋奇说。
据了解,目前,韵达无人车已在陕西、江苏、北京、浙江、四川、安徽等地投入使用,每辆车单日最高派送量可达2000票。
“三、二、一,起飞!”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一架载有小型货物的明黄色无人机腾空升起,伴随着轻微的螺旋桨转动声,沿着操作员指定的轨道向远方飞去。在浙江嘉兴,“双11”旺季期间,韵达无人机继续为凤桥镇中心卫生桥提供医疗用品运输服务。与地面运输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相比,无人机运送医疗物资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客户管家”方便快捷
“韵达的服务很贴心,数字化工具也很厉害,对售后效率的提升帮助很大,韵达服务旺季发货很有一套。”
自今年10月开始,主营羊毛衫的韵达浙江桐乡网点客户王先生和运营团队开始使用韵达的“客户管家”。“软件界面、功能非常清晰,上手很友好。”而在进一步使用过后,王先生和团队越发觉得离不开韵达“客户管家”。
自动分拣、数据中台、无人车、无人机、无人仓......快递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正由“汗水型”向“智慧型”转变。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加持下,韵达收、转、运、派、售后等各环节的科技力量无处不在,助力包裹越“跑”越快,在人们的日常期待中加速奔赴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