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车展上,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奥迪与上汽集团合作推出的全新AUDI品牌,以及品牌首款AUDIE概念车,从品牌定位到具体产品,都带有浓浓的“中国特供”味道。由于AUDI品牌的电子电气架构在上汽集团的基础上研发,所以相比德国奥迪动辄3-5年的新车开发周期明显缩短,首款新车预计明年年中便可投产,落地速度惊人。值得一提的是,AUDI品牌新车与上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智己汽车类似,也将采用800V架构,拥有超过700km的续航能力,以及Momenta提供的高阶智驾功能,具备带有大模型语音助手的智能座舱系统。不过,AUDI品牌车型的外观内饰设计等依然由奥迪来主导,并且驾驶性能大概率也将由奥迪来完成调校。
此外,丰田汽车与广汽集团在电动化领域的合作也变得越来越紧密,本届广州车展上,广汽丰田推出了基于广汽成熟电动化平台打造的铂智3X。该车采用英伟达Orin-X芯片,搭载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27个传感器,官方介绍能实现城区和高速的无图NOA智能驾驶,还具备四音区语音识别能力。相比广汽丰田目前在售的铂智4X等新能源车型,其智能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此外,包括奔驰、宝马、本田、马自达等海外品牌也集中亮相了最新的纯电动车型和技术。
纵观以上的“中国特供车”,共同点在于都是由中方提供创新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甚至是既有的成熟平台,而外方提供产品设计和工程技术。相比以往基于全球化车型通过修改外观、加长轴距、优化配置而来的产品,如今的“中国特供车”本土化技术占比越来越高、话语权更大,特别是智能化功能方面,能够充分迎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瞄准百万级自主品牌向豪华车市场发起冲击
凭借电动化技术的先发优势,自主品牌已经牢牢占据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C位,并且在高端新能源领域也逐渐站稳了脚跟。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变化的需求,自主品牌纷纷将目光转移至豪华车领域,推出了多款百万级豪华车型。
本届广州车展上,红旗品牌带来了旗下全新金葵花系列的首发车型——红旗金葵花国雅,在融入东方设计美学之外,还配备了HEV混动技术,并搭载百万像素DLP投影功能前大灯,以及双向18°后轮转向系统等高端配置。作为中国首款超豪华行政轿车,红旗金葵花国雅不仅代表了红旗品牌在豪华轿车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也展示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方面的巨大进步。
车企新能源路线调整发力插混和增程动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续航里程、驾驶体验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插混和增程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较长的续航里程、较低的油耗以及灵活的充电方式等,赢得了市场的广泛青睐。在本届广州车展上,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投入插混和增程技术的怀抱,力求以多元化的技术路线来抢占更多的细分市场。
相比纯电动力,插混和增程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提升驾驶体验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市场进一步拓展,搭载插混和增程动力的车型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核心位置。
高阶智驾开卷端到端普通智驾向中低价位车型渗透
本届广州车展上,大部分车企发布会的重点不再是汽车产品本身,而是智能驾驶最新技术。以小鹏、理想、极氪为代表的新造车企业都在车展上宣布了端到端智能驾驶技术的最新进展,“车位到车位”的概念成为不少车企集中展示的核心亮点。
小鹏汽车采用一套统一的智驾软件逻辑,成功打通了地库、闸机、城区道路等多个场景,实现了不同场景之间的无缝切换。通过利用车辆自身的感知能力和端到端大模型的学习能力,小鹏汽车的“车位到车位”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外部地图和雷达数据的依赖,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理想汽车则是基于其创新的“端到端+VLM”双系统智能驾驶技术架构实现“车位到车位”。这一架构将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控制等多个模块集成到一个神经网络模型中,实现了数据的无损传递和全局优化。同时,VLM(VisualLanguageModel)视觉语言模型的引入,使得车辆能够像人类一样深刻理解复杂交通环境和语义,从而做出合理的驾驶决策。
总结:
2024广州车展展示了汽车行业最新的技术和产品成果,并揭示了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自主品牌通过多元化技术路线推动新能源战略持续升级,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产品,继续捍卫市场主导地位;高阶智能驾驶以端到端作为起点,同时衍生出“车位到车位”的全新概念,并将不断向中低价位车型渗透;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传统合资车企也在加速转型,深入布局纯电动路线,试图通过推出“中国特供车”来扭转当前不利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