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跨越式发展!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助力沈阳实现新突破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硬的措施、强的执行力,扎实有序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乡村产业快速发展。“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全省重要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生产基地,我们胸怀“国之大者”,抓好土地、种子两个“要害”,粮食“十八连丰”,产量占全省1/6,蔬菜产量占全省1/5,肉蛋奶及淡水产品产量占全省1/4,形成了粮油、畜禽等一批优势产业,培育了禾丰牧业、昊明禽业等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了良种奶牛、辽河粳稻等一批产业集群,创建了沈阳大米、寒富苹果等一批驰名品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常年居全省首位,为保障全省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安全,引领东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农民福祉持续增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基础上,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脱贫地区建立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优势产业、户有到户扶贫项目产业体系,每个脱贫户至少有2项以上产业带动增收措施,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以农村改革、产业发展等推进联农带农,农村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农村环境焕然一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美丽庭院、美丽村屯、美丽田园”建设,提升农村功能、服务、文化、生态品质。实施道路畅通、供水保障、电网改造等工程,农村公路“村村通”、“快递进村”100%。提升农村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服务水平,补齐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短板。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马耳山村等16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地推进改厕、污水、垃圾治理,分类提升农村户厕3.4万座,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山更青了、水更绿了,田园更美了。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立足当下,我们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转变观念、转换动力、转型发展,全力巩固向上向好发展势头,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

以转变观念求突破。以理论导向抓真解放,系统上下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学习重点内容,集中学习、系统研讨;结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扎实推进宣教落地生根。以问题导向抓深解放,列清单、找问题、谋对策,推进《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法》落实落细。以效果导向抓大解放,组建疫情防控、春耕生产等扁平化工作群和改厕、“三美”、电商等工作专班,精细化组织拉练、赛马等,掀起“争抢拼”热潮。

以转换动力求突破。蓄创新之能,真金白银发展现代种业,安排2000万元资金,推进新品种审定、生产基地建设等,华美畜禽成为全省唯一国家蛋鸡扩繁推广基地。科技赋能黑土地保护,建设省级保护性耕作整体推进县3个、高标准应用基地68个,使用智慧云平台监测作业,完成计划面积133%。建设“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典范区,全国首创高标准农田损毁工程保险制度。聚改革之力,深化宅基地改革国家级试点建设,于洪、沈北试点区推进确权登记等4项基础工作和“五探索、两健全、两完善”等9项制度,于洪开隆村个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项目在农交中心挂牌,为全省首例。“增品”“扩面”养殖保险,全省首创肉鸡养殖政策险,形成“保险+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沈阳模式。乘开放之势,做优电商发展六大体系、十大工程,建设法库国家电商示范县服务产业园项目,形成一木山楂等网红品牌。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新农寒富苹果等14项市级地方标准规范立项,伟嘉生物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高分通过省级验收。

以转型发展求突破。乡村发展再提速,五大产业链项目满工满产,畜牧产业链竣工国家良种奶牛产业集群蒙牛乳业项目,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稻米产业链初步争取国家粳米产业集群扶持项目5个、中央资金2300万元;花卉、渔业、蔬菜产业链玫瑰小镇、鳜鱼种质场、蔬菜交易市场项目全面启动。乡村建设再提质,“三美”建设形成“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典型示范+分类推进”等好做法、新经验,半拉山村、尹家村等美丽村叠加产业项目建成专业村、电商村;东升村等18个美丽村打造“两邻”实践样板村。乡村治理再提升,9个涉农地区“耕耘者”培训全覆盖,20个乡镇开展积分制、清单制、移风易俗乡村治理“3个一张图”先行试点,形成分区分块集成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放眼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推进农业质量效益提升取得新成效。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打造北、中、南三个百万亩高标准农田连片项目区,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推进现代种业保护创新,努力建设现代种业强市。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行动,构建“一环、一带、四区、五链”新发展格局,做大做强集聚区、产业园、产业强镇、专业村等特色经济圈,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体系。

推进乡村建设开启新篇章。实施“美丽庭院、美丽村屯、美丽田园”建设,全力推进道路、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燃气、邮政快递、5G网络等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向户延伸,全面提升农村功能品质、服务品质、文化品质、生态品质。

推进农村改革释放新动能。实施试点示范工程,抓好于洪、沈北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试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宅基地“三权分置”办法路径。利用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实现村村都有稳定经济纯收入。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入新阶段。实施全口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推进脱贫攻坚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帮扶政策等与乡村振兴高质量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可持续。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高扬

十年来,我们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6年以来,规上工业增加值由1276.4亿元增至1627.7亿元,年均增长6.3%。汽车产业成长为全市工业第一支柱,拥有华晨宝马、上汽通用等世界级企业,带动零部件配套企业357户,累计生产整车923.7万辆,规模近3000亿元。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水平显著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由2015年的16%提升至2021年的29.2%,培育国家、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114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015年的7.1%增至25%左右。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6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100%。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值增长2.6倍以上,年均增长9.3%。IC装备产业综合实力位列全国三甲,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基敏感芯片科研生产基地,富创、芯源微、拓荆科技等企业实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年来,我们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品创新取得新突破。从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材料科学研究中心、省燃气轮机创新中心等国家、省级创新平台加速布局,到中航-波音创新中心、中国商飞上飞院机体设计中心等创新载体相继落户,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172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361个,我们正在加速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创新体系。从特高压变压器开启特高压输电“新纪元”,到“乙烯三机”打破国外垄断,再到“新矿一号”全断面掘进机填补国内空白;从三一重装悬臂式掘进机、特变沈变1000kV单相自耦变压器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到Q400和A220机身段大部件市场占有率100%,再到锐翔新能源电动飞机量产、沈阳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新能源电动飞机量产能力城市,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沈阳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十年来,我们着力推动“专精特新”发展,优质企业壮大展示新气象。坚持抓大、培优、扶小、育新相结合,按照“双创→高成长型小微→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小巨人)→领航企业”梯次路径,一批骨干龙头企业脱颖而出,中小企业茁壮成长,企业梯队活力迸发,综合实力、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沈鼓集团、宏远电磁线公司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7户,省“专精特新”企业460户、产品(技术)186项。通过实施“小升规”“规升巨”培育计划,培育规模以上企业1196户、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73户,“企业+孵化”共生共赢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十年来,我们着力建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通信业实现迭代跨越。建成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5G移动通信网络,5G基站数量达2万个,重点场所网络通达率达93%以上,实现重点城区、重要公共场所5G网络全覆盖。互联网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加速深化拓展,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沈阳市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连续三年输出“沈阳声音”;“星火·链网”超级节点、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分中心、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国家级通信及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相继落地,获批建设10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数量位居东北第一。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目标,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制造为基、企业为本、创新驱动、数字赋能、融通共进”,加快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建设步伐,为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作出新的贡献。

沈阳市商务局局长赵戈

根据本次新闻发布会安排,下面我代表市商务局介绍一下“沈阳这十年”商贸流通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

一、过去十年沈阳商贸流通业发展成就

(一)消费经济发展贡献不断增大。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社会消费成为全市经济增长主要动力。2012-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由1567.2亿元增加到10892.87亿元,增长595.0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802.2亿元增加到3985.1亿元,增长42.21%,年均增速排名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全市城镇人均消费支出由2万元增加到3.68万元,增长84%;全市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由0.66万元增加到1.49万元,增长125.76%。社会消费不断升级,电子商务、数字服务、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业态引领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夜经济拉动消费增长,建成市级夜经济街区18条,获评全国夜经济“十佳城市”。

(二)城市商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围绕创建国家中心城市需要,持续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商业体系。按照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已成功构建“一河两岸”以及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为“大十字坐标轴”的城市商业布局。已形成中街、太原街等16个市级重点商圈、44个国家、省、市级特色商业街区,中街成为首批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示范。已分区域形成6大批发市场集群,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商品市场65个;全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零售设施达到351个,各级各类农产品零售网点超过4000个;各类连锁便利店、菜店、快递业务等进社区,全市930多个社区周边200米内便利店、菜店普遍达到4个以上,高于全国“菜篮子”工程建设标准。

(三)流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大力推动内贸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内外贸流通一体化,持续增强城市“流通力”。我市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形成浑南、于洪2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法库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市电子商务企业超过3万户,电商交易平台活跃店铺数量超过15万个,独立运营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超过200家;已建成5个省级电商直播基地,限上企业年网上零售额超过420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15家重点连锁企业在沈开设各类连锁店铺达到1240家,罗森便利店企业已在沈开设100家门店。已建立形成快捷通畅、协调配套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农村配送中心、“供销旗舰店”及各类快递服务网点覆盖100%乡镇和95%的行政村,成为“全国快递示范城市”。

(四)商务服务环境不断优化。以发展会展业作为优化城市商务服务环境的重要抓手,2015年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全国领先,城市会展业发展综合指数始终处于东北领先地位,获评“中国最佳会展城市”。同时商贸物流、口岸通关、高端商务接待、“商旅文”融合发展等方面整合利用优势资源,对标对表先进城市,发展成果突出。商务服务业在服务生产、促进贸易、提振消费乃至城市营销等方面作用突出。

(五)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始终坚持商业为民发展思想,切实维护城市生活正常运转。建立形成有效的市场应急保供机制,在历次应对突发灾害事件中切实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并有力支援了兄弟省、市应急保供。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突发疫情,制定实施《沈阳市疫情防控期间基本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应急调控预案》,增源畅流,以量稳价,落实14大类35个品种生活必需品货源、价格和数量等监测措施,通过3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9个重点种植基地,精准掌握15个主要蔬菜品种外埠和本地产销渠道,加强产销对接,确保本地市场不脱销、不断档和价格稳定。健全末端配送网络,建立“四个一”保障机制,设立惠民蔬菜供需对接平台,完成最后一百米配送。加强肉类、冬季蔬菜、粮食和食用油等储备,日常储备量分别达到4000吨、10000吨、17300吨和6500吨,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天气和各类疫情冲击等突发情况。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商业扶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组织农超对接、农商对接,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助力改善农村消费和农业增产增效。

二、未来五年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重点

(一)构建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坚持国家商务部提出的商务经济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新发展格局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个重要”定位,大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整合流通主体、流通载体、流通渠道和流通环境等核心要素,打造形成对内、对外双循环的有效支撑和链接。

(二)培育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围绕全市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培育建设与之功能相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按照既定的“三年行动方案”,组织开展商圈、物流、资源集聚、业态提升等八大建设工程,持续加强城市商业体系建设,改善城市商贸服务功能,汇集各类优质要素资源,提升社会消费规模和消费品质。做强城市会展业,引进举办更多的高端会议和展览,云集世界商贾,增进贸易交流合作,打造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

(三)推动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推动发展商业新模式,顺应数字经济和流通业发展理念变革,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数字化智慧商业。推动发展商业新业态,顺应个性、品质、高端、时尚等消费需求,积极引进培育商业品牌,支持发展首店经济等新业态,把支持首店经济发展政策落实到位。推动商业与文化、旅游等多行业融合发展,积极打造特色夜经济街区和体验式等新消费场景。

(四)提高服务保障民生能力水平。把服务保障民生放到商务工作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沈阳城市发展战略和居民日常生活保障需求,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大力促进日用消费品、餐饮住宿特别是粮、油、肉、蛋、奶、果、蔬等生鲜产品保障供应提质升级,不断提升社区居民服务业,提高居民日常消费品质。

三、今年以来在全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的突破性工作进展

商务局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部署,咬定目标不放松,取得突破性工作进展。

一是社会消费逆势实现恢复增长。通过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大力开展消费促进活动,5月当月限上社零额增长8.8%,6月当月限上社零额增长实现两位数。

二是首店经济品牌引进成果丰硕。落实政策鼓励支持企业来沈开设首店、引进品牌首店、首发首秀活动、强化首店配套服务,1—5月份已引进首店40个。

三是便民生活圈建设成效显著。首批10个生活圈建设试点已经启动,目前已完成生活圈建设项目2318个,带动社会投资1.2亿元。

四是会展业在东北地区率先复工。沟通公安、卫健、场馆等部门和单位,加强疫情防控措施,成功举办沈阳汽博会,会展业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复工,上半年举办各类会展活动60项,实现展览面积60.23万平方米。

十年成就值得珍惜,未来仍要继续努力。市商务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拼搏,不负重托,不断开创商贸流通业发展新局面。

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心党组书记李芃

近年来,我们对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不断完善自身职责定位,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统筹组织全市大型活动、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服务区县(市)招商引智三大主攻方向,紧紧围绕贯彻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务实谋划开展工作,促进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取得扎实成效。

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组织大型活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统筹全市大型活动专项资金使用,创新活动绩效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协调全市各有关单位,成功举办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国计算机精英大会、机器人大会、法库飞行大会等各类大型活动114项,为产业招商搭建平台。

(二)创新组织举办中国制博会提能增效

连续成功举办10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每年邀请来自15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的1000家左右企业参展,举办了主题论坛、采购商大会、央企采购对接会、“一带一路”采购对接会等活动123项,累计接待观众150.88万人,其中专业观众98.21万人,达成贸易交易额96.72亿元人民币。创新疫情背景下的展会组织方式,及时搭建中国制博会大数据采购平台赋能网上招展,2020年第十九届中国制博会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第一个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大型工业类实体展会,2021年第二十届中国制博会成为当年全国举办的工业类最大展会。

(三)助力纾困服务中小企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组建沈阳市产业转型升级服务联盟,依托国家级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连通政府、社会专业机构、协商会及企业,服务渠道得到不断拓展,多功能、多层次、多方位公益性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举办“把握时代趋势、助力产业升级”“转型驱动、创新发展”等大型主题论坛,开展“转型升级大讲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申报”“专精特新”等政策解读培训,以及中小企业服务日、服务周和融资对接等各类服务企业活动90余场次,累计惠及企业人员45000余人,协助企业兑现贷款贴息5189万元。

(四)创新创业加力推进

近年来,促成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东北业务中心落户沈阳,成为中国计算机学会北京总部外全国第一个业务中心,并成功举办2020中国计算机大会沈阳分会场活动,力邀多位院士及50多名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出席大会,活动当日在线人数突破28.2万。促成中国计算机青年精英大会在沈阳召开,1091名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计算机领域青年英才参加了大会。深入发掘双创优质资源,参与组织了2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沈阳区域赛,征集项目180个,获奖项目4个,激发中小企业及创客的创新潜力,助推我市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

(五)推进京沈对接引进项目落地

协调引进北京中关村集团在沈阳经开区建设中关村沈阳智能制造中心并正式投入运营,是我市与北京中关村信息谷合作共同打造的首个项目,项目落地后促进总投资464亿元的15个项目2020年10月全部开工建设。引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国防教育仿真体验基地项目正在落实过程中。

(六)公益性培训精准扩面

聚焦民营企业“三支队伍”能力提升,精准开展公益性培训12230人次;开展“专精特新”主题培训7559人次;开展安全生产培训2800余人;组织统计从业人员培训班79期,培训人员8452人次。

二、明确未来5年的工作目标

(一)依托大型活动平台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提高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能级,扩大沈阳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展会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搭建全方位、多元化对外开放合作平台,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中东欧有关国家的采购对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为龙头企业对外合作创造机遇。加强与国家级产业协会和经贸组织的交流合作,引进举办中国计算机大会、全球PE(沈阳)论坛、东北数字化转型——CCF论坛等活动,助力我市构建传统装备制造、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才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

(二)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维力度,协调整合政策、资金、服务等资源,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我市国家级中小企业示范平台资源聚集力和整体服务水平。聚焦中小企业关切问题,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公益性培训、政策解读、融资对接等活动,借助高端创新资源平台开展创新创业辅导,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梯度培育,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链服务。

(三)开拓创新加大招商引智工作力度

三、“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扎实推进

(一)主要措施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全员动员实施。增强中心全体人员的机遇感、使命感、紧迫感,形成全面行动、全员参与、全力推进的工作态势。二是明确任务目标实行动态管理。围绕“12个新突破”,对标12条赛道,谋划了16项重点任务,落实“一张图”“一张榜”,实行精细化动态管理。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成立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协调联动、统一调度,落实责任到岗到人。

(二)工作成效

一是思想解放实现新突破。以思想解放凝聚共识,深入开展大讨论,思想破冰;以思想解放谋篇布局,定任务明责任;以思想解放推动发展,建机制强担当,推动重点任务落实。二是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作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中承担招商引资的部门,一方面通过组织筹备各类大型活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为企业和区县(市)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另一方面,主动出击与意向企业进行对接,寻求新突破。上半年成功引进“新型环保变压器关键技术研究与检测基地建设”和“海立方梦幻城”2个亿元项目签约落户我市。三是纾困中小企业实现新突破。以“纾困解难助力发展”为主题,组织举办了“2022年沈阳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114.37万人次线上参与活动,互动解答企业问题1760余条。组织举办了“纾困中小企业促进舒心就业”政策解读辅导,78.6万人次线上参加活动。

(三)下步安排

一是对标对表国内先进地区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先进经验,研究确定突破性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工作效能。全力做好第二十一届中国制博会组织筹备等大型活动的各项工作。

三是聚焦我市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对标先进地区,定标杆学经验,补短板强弱项。牢牢把握国家创新发展、装备制造业转型、区域及对外合作发展方向,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工作的新突破。组织好全球PE(沈阳)论坛和东北数字化转型—CCF论坛等活动。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

问: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繁荣是农村振兴的基础,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动能,请问沈阳市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志丰: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乡村产业振兴摆在重要位置,202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885.9亿元,增长13.1%,创历史新高。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深入研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谋划推动产业链发展。制定实施了乡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龙头企业和五大产业链提升等“1+N”系列方案。二是强化主体培育。实施龙头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分级分类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培育禾丰食品等10家领军企业和华美食品等44家“链主”企业。2021年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7家、市级龙头企业28家。三是强化产业链建设。依托龙头企业聚焦优势资源,实施“链长+链主+专班”推进机制,培育壮大稻米、畜牧、渔业、蔬菜、花卉五大产业链,新民市获批全国设施蔬菜全产业链典型县,创建产业化联合体24个,组建禽业、稻米等产学研联盟2个。四是强化集聚发展。开展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推进上下游垂直整合、同类集聚、产业融合。2021年,沈北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引育功能性和休闲食品企业38家、位居全省第一,沈北、法库、康平等3个省级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40亿元、增长15.1%。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按照“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发展再提质”要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龙头企业培育上持续用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形成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梯队,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二是在项目示范引领上持续用力。积极做好产业项目规划设计,重点发展就业容量大、前景好的县域富民产业,发挥重点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推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创新模式。三是在金融要素支持上持续用力。积极引入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深化“政银担”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入乡投资兴业,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四是在平台建设上持续用力。积极引入国家级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力量和科研资源,提升沈阳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推动现有加工园区提质增效,打造成为国际化的农产品加工园区。

问:装备制造业是沈阳工业的“根”与“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阳涌现出一批全国瞩目的“大国重器”,比如沈鼓集团的压缩机、特变沈变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很多都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能否介绍一下十年来沈阳重大技术装备发展情况?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打造更多“国之重器”?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高扬:重大技术装备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产业安全,是沈阳的使命所在、担当所在,也是沈阳工业综合实力和科技进步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高端化”作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紧抓国家重大专项、重要工程和“首台套”等政策支持,集中突破了一批高水平装备,培育了一批各具优势、各有特色的骨干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为全市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产业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问:“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是城市商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深得民心的民生工程。请问沈阳便民生活圈建设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还要做什么?谢谢!

问:请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沈阳市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哪些创新性举措?

答: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心党组书记李芃:统筹协调全市大型活动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评审、筹备工作方案和专项资金计划预审核、绩效评价,是我们中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职能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对大型活动的举办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020年以来,我们积极协调、指导全市大型活动组织单位采取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办展办会。如,2020年第十九、2021年二十届中国制博会都是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举办,今年9月份即将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制博会依然如此。中国制博会的组织筹备和举办,都立足于聚焦沈阳市产业发展战略、产业链配套等,不断拓展会展活动主题,丰富展会活动内容,从现场展览到线上云展,从传统装备制造到数字赋能装备制造,从产品展示到央企采购供应商大会,等等,都取得较好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提升中国制博会等大型活动平台,聚焦城市圈产业布局强链补链延链和沈阳市重点产业战略,充分利用大型活动搭建招商对接平台,为区县(市)开展招商引智服务。

THE END
1.东北四省区畜牧业博览会2025门票时间会刊首页畜牧展会东北四省区畜牧业博览会 23 st 东北四省区畜牧业博览会 沈阳奶业及小动物饲料、药医展 2025.03.30-03.31开闭馆时间: 09:00-18:00 举办地址: 沈阳市苏家屯区会展路9号 举办展馆: 沈阳国际展览中心 展览面积: 3.5万㎡ 展商数量: 600 https://www.jufair.com/exhibition/9230.html
2.沈阳·2022农博会【沈阳会展之窗_点展】欢迎您开启辽宁沈阳农博会城市窗,汇集2022年沈阳多场农产品行业盛会,2022沈阳展会热点,农博会众多知名品牌亮相,沈阳农产品展会 展示前沿产品与技术及创新解决方案,展会期间计划举办有关农产品的精彩现场活动。沈阳展会信息还在持续更新中,沈阳农http://shenyang.expowindow.com/dz/341_297_2022.html
3.第30届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东北三省家禽交易会)暨第9届...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周边交通便利、食宿方便成为展会成功举办的有力保障。 天时、地利、人和俱备,牧博会在哈举办必将成为畜牧行业的又一次饕餮盛宴! 牧博会服务及近三年回顾 第二十七届(2021)牧博会回顾:展出面积3万平米,参展企业611家,专业观众4.8万余人次。 https://news.foodmate.net/2024/12/704144.html
4.第29届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东北三省家禽交易会)暨第8届...展会时间:2024/4/26至2024/4/27 展会地点: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 主题:猪业.展 第29届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东北三省家禽交易会)暨第8届哈尔滨奶业博览会 特设猪业主题展览,欢迎猪业企业在线预订展位,如果您想了解猪业行业市场或对猪业类产品及项目感兴趣请立即提交您的需求。点展连接无限商机! http://www.expowindow.net/expo/zhuti_6130_20241127.net
5.2024哈尔滨畜牧展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展会时间:2024/4/26至2024/4/27 展会地点: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 主题:畜牧.展 第29届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东北三省家禽交易会)暨第8届哈尔滨奶业博览会 特设畜牧主题展览,欢迎畜牧企业在线预订展位,如果您想了解畜牧行业市场或对畜牧类产品及项目感兴趣请立即提交您的需求。点展连接无限商机! http://expowindow.cn/expo/zhuti_5748_20241128.cn
6.沈阳苏家屯车展的举办时间和地点具体是什么?沈阳苏家屯车展的举办时间和地点如下: 2024 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展览会(十一沈阳国际车展),时间为 9 月 29 日-10 月 4 日,地点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沈阳市苏家屯区会展路 9 号)。 2024 沈阳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时间为 2024 年 5 月 24 日至 27 日,地点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苏家屯)。 2023 沈阳新能源及智能汽...https://www.pcauto.com.cn/ask/464680.html
7.2023第20届东北四省畜牧业交流交易大会行业关注【展会安排】标展布展:2023年8月05日 展览时间:2023年8月06-07日 撤展时间:2023年8月07日下午16:30 【展会地点】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沈阳市苏家屯区会展路9号) 【参展范围】 1、国内外种畜禽、商品畜禽养殖、幼苗及精液和遗传育种、畜禽养殖科技成果等。 https://m.jbzyw.com/view/342998
8....大连八月展会预告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第20届畜牧会/第59届医疗...展会地点:辽宁工业展览馆 承办单位:沈阳振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展会行业:其他行业 2023第20届东北四省畜牧业交流交易大会 沈阳畜牧博览会 东北四省畜牧会 展会时间:2023年08月06日 - 08月07日 展会地点:沈阳国际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辽宁省饲料工业协会、沈阳市畜牧兽医学会、沈阳汇得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http://www.090expo.com/m/exnews_5384.html
9.东北展会2024年东北展会举办时间地点东北展会是行业内重点专业展会,展会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市场化发展方向,精心培育具有商务特色、文化底蕴、国际标准、创新发展的东北展会,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吸引了数千家国内外的优质相关企业参展,有效推动行业及产业交流合作。 https://zhanhui.aifu360.com/cp/dongbei.html
10.沈阳农博会展会报告展会基本情况: 根据《好展会》信息库显示,本展会的名称为《2016第十六届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展出时间从2016年9月10日到2016年9月13日,展会行业是农林牧渔,展会在沈阳的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参加理由: 根据主办商的资料,我们总结了本展会有如下亮点: ...http://www.haozhanhui.com/exhreport/exh_report_iejhg.html
11.沈阳美益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工商信息信用信息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风雨坛街138号(1017) 经营范围: 生猪的销售,生猪的饲养(限分支机构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分类 区域 查询 年份 所属行业: 畜牧业;付亮亮企业查询 前瞻标签: 生猪养殖;肉制品加工 展会标签: ...https://www.qichamao.com/orgcompany/searchitemdtl/747402d6c5abd3b3cc68bd643aa7ab4a.html
12.东北四省区畜牧业博览会东北四省区畜牧会是汇得展览立足辽吉黑内蒙终端养殖的东北畜牧行业专业展会。举办东北兽药会、东北饲料会、东北渔业会、东北家禽会、北方奶业展、东北畜牧行业高峰论坛,东北畜牧行业知识培训,编印《东北畜牧指南》。详询:024-62333503 郭英 13898804376http://www.dbssxmh.com/
1.沈阳展会2024年沈阳展会排期表2024沈阳展会大全一览表会展之家的沈阳展会栏目也为您提供了2024年沈阳展会排期表和2024沈阳展会大全一览表,能查看到沈阳会展排期,沈阳会展举办时间,沈阳会展展会详细介绍,还能预定沈阳展会的展位和申请门票...https://www.zhanhome.com/shenyang/
2.2025年东北四省区畜牧业博览会沈阳奶业及小动物饲料药医展主办单位: 吉林省畜牧业协会 所属行业: 畜牧 展馆名称: 沈阳国际展览中心 举办地址: 沈阳市苏家屯区会展路9号 注意风险: 展会举办时间和地址具有一定的变更风险,请参会前与主办方核实。 举办周期:1年1届 展览数量:792家 展览面积:35011.00平方米 观众数量:21516人 展会...https://www.shifair.com/wap/exhibition_details/index/id/5034.html
3.2024年农林牧渔展会时间表查看展会详情>> 2024广西(南宁)农林/植保及水泵展览会 时间:2024.08.12-08.14 展馆: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10..) 查看展会详情>> 2024第22届东北四省畜牧业博览会 时间:2024.08.09-08.10 展馆:沈阳国际展览中心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 ...https://www.zhanhui123.net/zhhy/nlym/
4.2022第二十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展会时间: 2022年05月18日---05月20日 (周三 至 周五 共3天) 展会地点: 西部国际博览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福州路东段88号 乘车路线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业协会 历届展会 展会名称 场馆 时间 照片 展商 2022第二十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西部国际博览中心 2022-05-18 --- --- 2021第十九...https://www.xjxnw.com/c/2022-02-24/1778298.shtml
5.全国2021年展会排期表2021年展会信息汇总2021展会时间表→买购网04 上海展会2021年时间表 2021年上海展会时间表安排 上海展会2021最新安排 上海会展业发展迅猛,每年都有大量展会在此举行,上交会、建博会、进博会、华交会等知名展会的举... 05 2021年辽宁展会信息查询 辽宁展会时间 2021沈阳展会信息 2021年在辽宁举办的展会有中国制博会、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中国国际北方建筑...https://www.maigoo.com/news/574120.html
6.2024辽宁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暨农业物资博览会时间:2024.03.11-03.12 地点:沈阳国际展览中心 展会简介 辽宁是全国粮食主产省,各类农产品供给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方面条件优越、潜力巨大。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讲话精神,打造辽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提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https://www.123zhanhui.com/paiqi/2023121211757.html
7.农博会辽宁省海洋渔业厅辽宁省林业厅辽宁省畜牧兽医局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辽宁省其他13个市政府及绥中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沈阳市人民政府 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展会日程 布展时间:2012年9月10日-11日 展览时间:2012年9月12日-14日 展览地点 沈阳国际展览中心 主体活动...https://baike.sogou.com/v37951163.htm
8.2025中国沈阳餐饮供应链展览会主办方展位门票会刊时间展会地址:沈阳国际展览中心 主办机构:辽宁省饭店餐饮协会、海名国际会展集团 标准展位价格: 7800元/9平方米 请登录后查看展位价格 光地展位价格: 800元/平方米 请登录后查看展位价格 举办周期:一年一届 展出面积:40000平方米 展商数量:1000家 参观人次:51000人次 注意事项:展会举办时间和地点有一定的变更风险...https://www.soufair.com/zhanhui/4846.html
9.协会成立会议纪要时间:2007年5月19日星期六上午 地点:文化名居二楼会议室 8:00---8:30会员报到 与会人员:全体理事会员、市民政局领导、市文联领导、顾问等 8:30—11:30成立大会 主持人开场白(介绍来宾等) 一、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宣读筹备批复 二、由于波(筹委会负责人)作协会筹备情况报告,介绍筹备过程、组织机构的安排、章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671p7z8.html
10.2024全国畜牧展会一览表滕逄19343143084》我国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 ) - 作业帮 叶陈6241……》[选项] A. 东南部季风区 B. 西部地区 C. 外流区域 D. 内流区域 滕逄19343143084》国家对养殖昆虫有补贴吗 - 叶陈6241……》 国家的一般养殖扶持,和特种养殖扶持,都没有针对养殖昆虫的补贴...https://www.da-quan.net/ti/2024%E5%85%A8%E5%9B%BD%E7%95%9C%E7%89%A7%E5%B1%95%E4%BC%9A%E4%B8%80%E8%A7%88%E8%A1%A8.html
11.2024第二十四届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辽宁沈阳市慧展网结束时间 所属行业 展馆名称 状态展会信息第二十四届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沈阳农博会)创始2000年,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23届,累计观众500万人次,服务展商近万家,是国家3A级农业展会,是东北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农业展示交易盛会。花信年华的农博会,在本届全新升级,以“打开新世界,触摸新农业”为主题,重塑“农业”...https://www.zhcszhan.com/exhibit/show.php?itemid=11826
12.动物卫生监督所年度工作总结(通用13篇)2.深入开展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兽医诊疗行业监督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兽药、饲料及添加剂是畜牧生产的源头投入品,为进一步促进市场向规范使用化、经营合法化转变,今年,我所按照省市有关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专项整治要求,精心安排部署,制定新的实施方案,重点对经营人员的从业资格、制度上墙、台账设立、产...https://www.ruiwe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1184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