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前任主管的协助及指导下,从3月17日至3月24日完成了《xxx之友》3期第2批及1&2期第4批共计96240本的计划、资源组织、分拣、包装、发货等工作,据此基本了解了物流业务流程及接口关系;
2、从3月24日至4月2日主导完成了学语文4期第1批共计约45万册的包转发货任务,并完成了库房资产的交接清点(含设备、辅料、工具等),以及学语文XX年1&2、3期的盘点;
3、从4月3日至6月5期组织完成了学语文4期第2批、5期、6期、7&8期共计约171.4万册的接收、入库、分拣、包装、发货、配送等,每期库存误差比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目标值1‰);
4、在历史业务流程基础上,同时在不影响交付质量的前提下,对到货、分拣、包装、发货等部分操作进行了改良性的调整,提高了库存场地的利用率、库存货物的周转率及分拣包装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错误返工率;
5、在信息流方面对前期零散的订单信息进行了模板化整合,减少了信息传递的错误及散失对业务的不良影响,降低了储运与市场环节之间反复确认的工作量;同时对单据核对方式进行优化,将原先3天完成的工作量缩短为2天。
附件二:后续工作策略
4、设备方面:建立设备定期保养及维护制度并严格落实,提高打包机、叉车等设备工具的可用率,避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1、产品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今年开展了*年春节期间市场经济秩序集中整治、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整治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等专项行动,加大了各专项的整治力度。截止年底,全区57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加贴了QS标志;16家食品加工企业全部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并限定了销售区域。质监部门抽查了57家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114个批次产品,检查结果合格101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7%。食品药品监督局出动执法人员1952人次,监督检查药品批发企业16家、零售企业116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2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80家,医疗机构415家,医疗机构制剂室5家。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90余起,取缔无证经营药品行为10余起。商业局加大了私屠滥宰的打击力度,加强了对大中专院校、驻区医院和大中型酒店的用肉检查,保证了城区生肉市场的用肉安全。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农发局对全区奶牛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全区涉及*、*店两镇和*办事处的1个奶牛养殖小区、18户散养户,785头存栏奶牛进行了检查,并与18户奶牛散养户签定责任书。工商部门还对3042户食品经营业户按规定建立了“四项制度”。查封、扣留不合格批次奶粉、液态奶645.57公斤;经销商召回奶粉、液态奶128.5公斤;辖区商场、超市、食品经营店为消费者退各种品牌、批次的奶粉、液态奶共计1342.85公斤、退款139349.3元。并积极稳妥协调好消费者的退货工作,没有出现一例因退货引发的。
2、文化市场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截止*年11月底,全区共有合法经营资格的文化经营单位497家。其中:网吧150家,音像零售、出租店56家(包括爱书人连锁店23家、海信连锁店13家),演出单位3家,书店66家,娱乐场所30家,大型游艺厅6家,印刷厂86家,打字复印部70家,网吧连锁30家。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文化经营业户38家。为加大印刷市场、图书市场、音像制品市场、网吧市场、演出市场等文化经营场所的管理力度,今年以来,区文化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400余人次,车辆500余台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700余家次;共收缴非法图书1000余册,取缔非法图书摊点和游商30多个,取缔非法图书经营业户2家;查处违规印刷企业2家,收缴非法小报600余份;查处违法经营的网吧40家次;取缔非法游戏厅3处,收缴游戏机5台;查扣音像制品1000余盘(盒)。
3、烟草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11月底,我区烟草局累计查获各类涉烟违法案件276起,捣毁贩藏假烟窝点36个;共查获非法卷烟334.73万支、烟用原料27.1吨;涉烟案件案值共计642.86万元,上缴财政罚没款10.98万元;销毁假冒烟67.29万支、原料26.03吨;移送公安机关案件8起,抓获涉案人员5人,其中刑事拘留3人,逮捕2人,有效地稳定了烟草市场。
4、积极支援灾区,稳定市场物价。
制定了关于积极支援南方灾区及四川大地震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尤其是四川大地震后,对辖区内十五个办镇生产抗震救灾物资、食品、饮料等的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加强了市场监管力度。对生产帐篷、活动板房的企业进行了价格监控,对借灾害乱涨价、哄抬物价的行为进行了制止,个别严重的给予了依法处罚,有效地促进了抗震救灾物资的价格稳定。
(二)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工商部门组织开展了阿迪达斯、耐克、五粮液、趵突泉、中国重汽、洪范池等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集中整治行动。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57件,涉案案值173万元,其中涉外商标侵权案件7件,涉外案件案值26万元。今年,全区共有6个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秦老太”等四个商标顺利通过续展审查,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三)以分级分类监管为中心,不断完善区域经济监管服务责任制。
工商部门通过“重点培育、带动全部”的工作思路,以红星美凯龙市场作为试点,总结经验,全面展开,积极推动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现完成所有市场的信息采集工作,共上报61处市场信息,录入11950家市场经营户信息。
(四)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探索建立整规工作长效机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1、明确工作重点,实施侧重监管。我区把“网络、物流、大户、窝点、假烟”作为市场监管工作重点,切实加大对物流和持证户的管理力度,重点加强对网络案件的经营,有效削弱了非法经营网络和大户对辖区市场的影响力。
2、密切与地方政府及执法部门协调配合,全面开展集中整顿货运站和高档卷烟经营场所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专项行动。
3、积极联合交管部门认真组织开展道路稽查集中整治行动。我区烟草局抽调4个中队采取轮流值班的方式,有效加强了对绕城高速(*收费站、*北路下站口)、308国道(*浮桥)和309国道(*浮桥)的监管,切断了非法卷烟的流通渠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明年的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2、小型餐饮单位众多,监管难度较大。我区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小型餐饮业较多,并且无或未悬挂卫生许可证现象比较普遍,小型餐馆、食堂无索证及台帐记录,个别食堂及餐饮单位从业人员无健康体检证明,这些餐饮单位卫生条件较差,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3、一些“网吧”经营业户,受经济利益驱使,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营业等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杜绝,盗版书籍、音像游摊还没有根治。
(二)意见和建议。
1、为加大区级职能部门的执法力度,建议市职能部门下放有关行政执法权,并在人、财、物上向基层倾斜。
2、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
3、组织基层人员参加外地市经验交流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办法,向先进学习,向先进取经,以促进基层工作的后劲与发展。
(三)明年的工作打算。
1.1组建郑州煤电股份公司,上市公司实现股权多元化
1.2新建煤炭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
2煤炭企业深化国企改革是解危脱困的必然选择
经过多年的探索,郑煤集团公司在集团层面或者在上市公司实现了股权多元化,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走向了良性发展道路。但还要看到,由于煤炭企业自身特点和历史形成因素,集团公司内企业间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很多问题在此次产能过剩危机中暴露出来。郑煤集团公司与大多数煤炭企业一样,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形成产业链条,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当煤炭市场出现波动,对集团公司的生产和经营造成很大影响。非煤产业规模小且未形成规模生产,没有完全和真正走向市场。另外,部分“僵尸企业”和因去产能而关闭的资源整合企业,涉及大量负债,这些债务都是集团公司统借统贷,矿井关闭退出后,留下大量负债,集团公司背起了大量债务,导致集团公司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当前,尽管煤炭市场呈阶段性企稳向好的态势,但煤炭企业生存发展严峻复杂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面临着改革脱困和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站在战略高度,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继续深化改革,也成为郑煤集团公司的必然选择。
3煤炭企业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从顶层设计迈向施工阶段,处于关键时期。2017年在产权制度改革、组织结构改革、僵尸企业处置、过剩产能化解、企业兼并重组、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重点改革工作,必须加大力度,有序推进。深化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为关键,在重组盘活资产上有新招数,在管理创新上有新突破。基本工作思路是:坚持“以煤为主”,煤炭主业通过优化生产,去杂归核,扩大利润,做好加法;化解过剩和落后产能,分离企业办社会,处置不良资产,清理欠款债务,做好减法;构建创新驱动机制,提高质量效益,提升运营水平,做好乘法;树立人均功效概念,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倒逼减人提效做好除法。
3.1全面深化改革与解危脱困、转型发展相结合
3.2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郑煤集团公司已关闭矿井29对,去产能516万t,完成国家下达计划。在保证生产经营秩序、职工利益、企业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内部分流、外部就业、内部退养、分离移交、离岗长休等措施,多渠道、多途径分流安置职工,努力做到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已经分流安置8475人。其中,内部退养3865人,转岗安置1276人,解除劳动合同1651人,其他(退休、再就业中心托管、伤病致残)1683人。
3.3以改革促管理,以创新促管理
郑煤集团公司转变管理职能迈出关键步伐。进一步明确集团功能定位,集团层面管战略、管方向、管指标、管考核、管监督,职能定位是服务基层,支持基层。集团公司将构建“决策中心——利润中心——资金中心”组织体系。总部职能部门实行大部制,机关实行4大部管理,即生产部、经营部、政工部、后勤部,部处室减少90%,机关管理人员由598人减至100人,压减83%。处级领导干部由71人减至10人,压减86%。每年可减少管理费用近4000万元。从一般职员到部门领导,全部公开招聘,打破行政级别,实行任期制,按岗定薪,岗变薪变,年度考核,末位淘汰。全面清理和规范集团公司管理职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分批下放安全生产、人事管理、薪酬管理、物资采购、销售管理等11个方面管理权限。激发二级单位自我改革、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3.4处置“僵尸企业”
3.5剥离和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
作者:张玉东单位: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海鹏,张玉东.新常态下煤炭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15,35(11):36-40.
[2]张玉东.多元融资做大做强——郑煤集团全方位融资转型模式[J].煤炭经济研究,2013,33(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