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今天是:
民盟厦门市委:
贵单位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建议》(第20222013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商市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市政园林局等会办部门,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开展的工作
(一)印发实施办法
2022年4月,我委对照阶段重点任务,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厦门市塑料污染治理2022年工作计划》(厦发改生态〔2022〕234号),围绕禁止生产、销售的塑料制品等6方面、13项重点工作任务,推动我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实施。
文件印发以来,我委和市生态环境局统筹推进全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市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邮政管理局、卫健委、厦门海关以及各区政府作为各项具体任务的牵头部门,分工协作,按序时进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顺利通过2020、2021年度福建省组织的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现场核实检查。
(二)主要任务推进情况
1.禁止生产、销售的塑料制品督察情况
坚决禁止“洋垃圾”入境。厦门海关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持续深入打击“洋垃圾”走私。2021年关区内无固体废物进口。
2.不可降解塑料袋使用情况
3.一次性塑料餐具使用情况
4.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情况
市文旅局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印发《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旅行社、星级饭店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倡导树立绿色经营、绿色消费的新理念,开展逐步减少或取消一次性用品的活动。同时,把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作为各企业评先评优前置条件,与行业日常监管紧密结合起来,抓好检查落实工作,全面加强对旅行社、星级饭店塑料污染治理自查工作的督查,明确要求旅行社、星级饭店务必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规定动作完成到位。根据《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将“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湿毛巾,不使用塑料桌布”等禁限塑要求,纳入星级饭店质量等级管理,并结合年度星级评定性复核等工作,对星级饭店进行抽样式的明察暗访工作,细化量化督促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5.快递塑料包装使用情况
市邮政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明确鼓励使用绿色包装,对使用绿色包材年购置费用达80万元以上的邮政快递企业,按年购置费用10%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指导各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在网点设置快递包装回收区,配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倡导包装材料回收,并在分拨中心推广使用可循环中转袋,积极实现快递包装减量化与再利用。推动邮政快递企业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2021年全市电子运单使用率超90%,可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超90%。预计2025我市邮政快递网点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
6.推广应用替代产品情况
市农业农村局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学选用农膜。加大力度推广使用0.01毫米以上厚度,耐候期大于12个月且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推广使用厚度0.15毫米以上符合我市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标准要求的棚膜,有利于回收利用。推广使用新型生产的功能化、智能化、绿色化、长寿命或按需定制的农膜制品。安排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经费15万元,开展500亩全生物可降解膜试验,同安区300亩,翔安区200亩。按照《福建省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评价和示范推广工作方案》,委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翔安区对部分品种蔬菜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评价。
7.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情况
塑料废弃物回收和清运。我市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9%以上、参与率达90%、准确率达85%以上、回收利用率达42%,日收集处理厨余1200余吨,基本实现塑料废弃物全部清运。在农膜使用方面,在岛外四区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设置农药包装物及农膜回收桶。要求现代设施农业建设项目业主在项目验收时,要自觉日常清捡废旧农膜并送到回收网点进行处理等。厦门青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厦门绿为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采取人工回收地膜的方式将地膜、滴灌管、塑料绳等捡拾并分类聚集在固定堆放地,再由塑料回收公司统一回收处理。
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2020年底,厦门绿洲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国家“城市矿产”的建设,建成年处理能力8万吨/年废塑料改性利用项目。2021年厦门绿洲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自有拆解电器产生的约1万吨的废塑料改性利用。我市已基本形成集垃圾焚烧、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集中处理为一体的垃圾处理配套体系格局,全市焚烧发电日处理能力达4350吨、日处理厨余垃圾1200吨,有害垃圾和工业固废年处置能力4.65万吨,已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前基本不存在填埋塑料垃圾的现象。2021年在海沧区启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处理中心建设。塑料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处置。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禁止生产销售塑料制品的监督检查
(二)加强对重点领域及区域禁限塑的监督管理
在商超、餐饮、会展等领域,市商务局继续采取开展会展行业减塑工作培训、与各办展单位签订《厦门市会展业限塑承诺书》等形式,要求各展会活动期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开展督导检查商超、餐饮企业,对存在使用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不规范的企业予以行政约谈,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
在景区景点等区域,市文旅局继续落实《厦门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关于加强A级旅游景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A级旅游景区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景区内的商场及零售店铺等服务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及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三)规范新兴行业塑料制品使用
在快递领域,市邮政管理局持续推行《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鼓励使用绿色包装,对使用绿色包材年购置费用达80万元以上的邮政快递企业,按年购置费用10%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指导各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在网点设置快递包装回收区,配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倡导包装材料回收,并在分拨中心推广使用可循环中转袋,积极实现快递包装减量化与再利用。推动邮政快递企业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
在电商、外卖领域,市商务局组织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开展综合评价工作,引导企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鼓励电商平台对接绿色包装供应商、推广绿色销售模式;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
(四)进行专项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在农膜管理方面,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就近就地、方便合理、安全规范”原则,在岛外四区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设置农药包装物及农膜回收桶。要求各区现代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建设业主日常要自觉清捡废旧农膜并送到回收网点进行处理等。下一步将借鉴学习山东青岛、重庆、省内三明永安等好经验和好做法,推动农田残留地膜清理整治工作。
在海滩清洁方面,市生态环境局持续落实《进一步加强海漂垃圾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组织市环境执法支队运用无人机航拍对沿海沙滩岸线开展巡查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立行立改保障沙滩洁净,防控塑料垃圾入海,推进落实海漂垃圾源头管控和清扫保洁。
(五)规范塑料废弃物收集和处置
继续推进海沧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建设,预计今年底建成,同时在集美区策划启动日分拣能力600吨的低值可回收物分拣处理中心项目,进一步加大低值塑料回收利用力度。
(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王巧莉
联系人:蔡松佐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6月1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