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委第一轮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2年6月22日至8月22日,市委第五巡察组对市商务局党组进行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察。2022年9月28日,市委巡察组向市商务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工作基本情况
市委巡察组反馈意见中针对市商务局党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4项意见建议。我们完全接受市委巡察组的巡察意见,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决抓好整改落实。
(二)成立机构,明确整改落实责任。为全面落实巡察整改工作,市商务局党组成立专项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党组成员王志刚同志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文字材料组和督导落实组3个小组,分别由一名党组成员任组长,负责全面抓好巡察整改的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督促检查等工作。严格落实整改责任,明确局党组对巡察整改工作负总责、局党组书记为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党组成员为分管领域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牵头处室(单位)负责同志为牵头整改任务第一责任人,形成了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整改工作格局。
(三)制定方案,严格整改落实落地。对照巡察指出的问题,在准确把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辩证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的落实,局党组经过深刻剖析问题和深入调查研究,于2022年10月8日研究通过了《中共济南市商务局党组关于落实市委专项巡察整改方案》和《济南市商务局党组关于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台账》,10月25日召开由有关区县(功能区)商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全市商务系统巡察整改部署动员会议,将市委巡察反馈的主要问题,分别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确保整改任务落实落地。
(五)担当作为,巩固深化整改成果。充分运用巡察反馈成果,放大巡察整改效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工作状态,自觉把整改工作同当前商务重点工作、主要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刘强书记“突出重点、讲求细节、压实责任、形成闭环”要求,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全面、系统、辩证地看问题、做决策、抓工作,积极克服当前各种困难挑战,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市委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进展情况
(一)关于学习不及时、学用结合不紧密问题
(二)关于引领作用不强问题
1.2020年和2021年关于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工作方案缺少前瞻性、系统性顶层设计和规划研究
2.多项外贸指标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排名靠后
2022年,全市实现进出口2208.9亿元,同比增长13.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2个、0.1个百分点,增幅连续三年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增幅高于青岛、西安、郑州等省内和沿黄流域开放型经济领先地市。全市经济外向度从2020年的13.6%提升至2022年的18.4%,增加了4.8个百分点。一是开展了“外贸服贸企业1150行动”,对150家骨干外贸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帮助解决融资、物流、用工、订单等问题。二是组织近500家企业参加中国山东出口商品(日本大阪)展等境内外重点展会近百个,签订出口合同(协议)近10亿美元;组织全市50余家企业于2022年12月到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开展贸易洽谈,持续组织企业“出海”抓订单、稳市场。三是依托综保区国有平台,推动与山东能源、山东高速等省属国有企业合作,对接推进稀释沥青、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业务。四是培育打造了济南综保区、云麓小镇等7个跨境电商园区,新建海外仓6个、总数达13个,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累计注册企业840家,日本LAOX、绿地全球贸易港、山左环球直采等跨境电商体验展示店已开始实质运营。2022年,全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250.82亿元,同比增长108.3%。
(三)关于政策规划出台不及时问题
在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方面未主动规划引导,未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纳入规划和政策支持范围
一是2023年3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济南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济商务字〔2023〕14号),明确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总体要求、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引导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我市有3家企业被商务部列入重点联系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名单。三是完成全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摸底调研,创建山东省再生资源回收示范产业园2个,回收分拣中心1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252个。
(四)关于引进培育高端业态力度不大,培育电商龙头企业少问题
2022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265.1亿元,同比增长22.6%,总量及增幅在黄河流域城市中均列首位。2022年“双十一”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31.2亿元,同比增长55%。一是打造电商示范基地龙头。印发《济南市电商产业园+基地三年培育提升行动计划方案》,山东黄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新入围2022年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累计打造省级以上电商示范基地9家,省级电商直播基地、电商供应链基地17家。二是重点培育特色电商产业带。依托我市产业优势,推动成立化妆品、农产品产业联盟分会,通过精准赋能、分门别类培育特色电商产业带。化妆品类目跃居实物商品网零额首位,华熙生物、福瑞达、远志生物等一批化妆品电商龙头企业崛起。2022年度全市化妆品网零额161.9亿元、同比增长53.7%,全市农产品网零额81.3亿元、同比增长86.4%。三是加大招商引企力度。赴杭州等城市开展招商引企,斜杠广场、盒马村、交个朋友、人才学苑等知名项目落户。
(五)关于落实政策措施不力,促进消费水平提质升级效果不理想问题
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促消费主要依赖打折让利、发放消费券等传统方式
2022年,系统策划开展“泉城购”2022济南消费季活动,重点打造“济南消费季”金字招牌,首次系统构建了全年整体活动方案、首次推出城市消费IP、首次征集消费新品首发,实现15个区县(功能区)全覆盖、2万余个商贸主体共参与,围绕“六大消费主题”和“五大数字消费活动”,市区联动、协同发力。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2023年进一步优化提升“泉城购”济南消费季,高标准策划实施“泉城购”2023济南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形成省市区联动、千企万店参与、贯穿全年的促消费活动体系,培育消费新热点,释放消费新需求。倾力打造为期一个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杆性特色促消费节庆活动--531乐购月,通过沉浸式城市秀启动以及系列购物嘉年华活动,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消费氛围,打造成“泉城购”品牌标志性活动,启动仪式已于3月30日在大明湖超然楼举行。截至目前,已集中向社会发放汽车、家电、零售等各类政府消费券4800万元。
(六)关于工作作风不够严谨细致,在消费券资金结算、核销监管以及促消费奖补资金审核等方面不规范、不完善问题
1.对违反活动规则核销消费券问题,未及时有效处理
一是积极整改违反活动规则的消费券问题,2022年5月底已将违反活动规则核销消费券问题处理完毕。二是制定严格的防套利措施,从数据端对交易行为加强监控,采取发放平台对提交材料进行初审和复审、且社会公示无异议后再进行兑付的结算模式,进一步规范消费券结算核销程序。三是加强合同履行情况监管。将合同履行监管条款在消费券发放协议中明确约定,并根据消费券核销以及违规交易监控情况,加强对发放平台及参与企业监管。四是聘请第三方机构在消费券活动结束后适时开展消费券发放专项审计,对消费券核销、结算情况进行审核。
2.未完整结算消费券资金
一是好品济南嗨购节消费券涉及后续资金即知即改,已完整结算。二是对新开展的消费券发放活动加强合同监管,进行合同履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杜绝出现同类问题。事后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消费券发放、核销、结算等情况进行审核,及时收回未发放资金。
(七)关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推进不力,落实《济南市农村电商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不到位、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推广不充分问题
(八)关于构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推进力度不够,重要产品(肉菜)追溯体系建设不完善问题
1.未按照《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济政办字〔2011〕22号)要求,在大学科技园、山东大学、山东省实验中学等团体采购单位安装运行追溯管理子系统
2014年山东大学洪楼校区学生食堂、山东物业管理专修学院学生食堂纳入了重要产品(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经了解,2022年4月,省市场监管局已开发“山东食链山餐安”追溯系统,在全省学校推行。为避免重复建设,我市学校不再纳入重要产品(肉菜)流通追溯体系。
2.2020年、2021全市肉菜追溯数据报送点数据报送率不高
加强对肉菜流通追溯工作研究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印发《全市重要产品(肉菜)追溯体系提质增效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运行管理,提高追溯质效。一是加大对追溯节点追溯信息奖励政策宣传力度,调动追溯节点信息报送积极性。二是督促第三方运维机构加强对追溯节点监督管理、日常运行维护和巡检工作,指导数据报送。三是对数据报送率低的节点进行约谈,定期通报数据报送情况,提高追溯数据报送率。2022年底追溯节点数据报送率已经明显提升。
(九)关于制定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补贴政策与实际不符,惠及面窄问题
已完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补贴政策调整完善。一是增加补贴内容。在原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补贴内容中,增加再生资源产业园项目。二是调整申报标准。在固定型回收站点方面,原标准为“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直营网点总数不少于20个”修改为“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直营网点总数不少于10个”。三是提高补贴金额。在回收网点方面,调整在申报期内对新购进的运营车辆的补贴方法,提高企业回收网点补贴额度上限,并纳入市商务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济南市市级商务产业发展资金2023-2025年度实施细则》。
(十)关于部分展会质量不高问题
起草了《关于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名城若干措施》,并向各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征求了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了司法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待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向社会公布。用好会展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支持中小型专业展会做大做强。加强自主品牌展会培育,提升会展业品牌化、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国家级、国际性展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企业。
(十一)关于存在往来账款长期挂账未清理的情况问题
一是立即组织清理挂账。市商务局通过核查历史财务档案、上缴财政等方式,已完成往来款长期挂账问题阶段性清理工作,已核销24.26万元。其余长期挂账均为历史遗留问题,大多数是历次机构改革并账转入形成,下步将继续追根溯源,逐步进行清理。二是商促中心往来款已全部清理完毕。其中,已核销挂账资金15.86万元,剩余往年政府采购尾款,已于2022年底之前核销处理。三是结合前期审计反馈情况对财务制度、内控制度进行再完善、再提升,避免出现类似资金挂账问题。
(十二)关于巡察发现重点问题办理情况
履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职能责任虚化,主要是在贯彻落实上有落差、偏差,创新性举措不多、工作机制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到位
研究制定《市商务局落实黄河重大战略2023年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黄河战略职责履行,已制定完善有关文件6项,强化制度执行。已完成2020-2022年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工作总结初稿,研究制定创新性工作措施。202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达到2208.9亿元,同比增长13.9%,增幅连续三年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外向度提升到18.4%,较2019年提高6.72个百分点,较2021年提高1.3个百分点。2023年,通过继续抓好重点企业培育、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不断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重点提高综保区及开发区的外向度等有力举措进一步提升全市外向度。
三、今后整改工作打算
(一)强化政治担当,扛牢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发展的现实意义、长远意义,始终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按照“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整改工作全过程。
(二)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商务为民能力素质。树牢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精神追求,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视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源头活水,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在系统内掀起新一轮理论学习热潮,同时强化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的学习,让思想“再充电”,让精神“再补钙”,让工作“再加油”,不断提升谋划大事能力,带动机关服务全面提升、能力全面过硬。
(四)强化机遇发展,加快商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商务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咬定推动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动摇,聚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和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个中心任务,突出抓好消费能级提升、市场体系完善、对外贸易扩量、“走出去”提速等重点工作,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做出商务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