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到超90%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参展,涵盖来自低空经济、智能制造、高端应急救援装备、人工智能、新型工业化等重点行业,全面展示了安全应急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态势和最新科技成果……5月13日至15日,第三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上海举办。
作为“长三角地区5·12防灾减灾宣传周”重量级品牌活动之一,本届博览会以“推进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大安全、大应急”,通过展览、会议、活动、科普等多种形式呈现。展会现场,共设应急防灾减灾、综合救援装备、安全防护产品、安全应急产业服务、安全科普体验、应急管理协同发展等6大展区,展出面积约6万平方米,共计500余家全国安全应急领域代表性企业参展。
据介绍,本届博览会不仅是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次重要践行,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应急管理部门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不断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应急管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协同联动成效及各地特色工作经验的集中展示。
“海陆空”全覆盖,应急救援领域硬科技集体亮相
贵州詹阳重工展位现场,带来了“应急金刚”高速多功能抢险救援工程车和移动破拆机器人两款重磅展品。“我们的这款‘应急金刚’是2023年入选工信部第七批单项冠军产品,目前它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全球前三。”贵州詹阳重工展位负责人温正畅介绍道,“应急金刚”高速多功能抢险救援工程车具备20余种作业功能,灾害发生时能够更快赶赴灾害现场进行道路疏通、清除障碍,为救援车辆和人员开辟通道,同时解决野外救援作业动力源需求问题(包括液压驱动源、气压驱动源、电源)。适用于突发性地震地质灾害中进行堰塞湖堵决、道路疏通,或森林火灾中进行防火隔离带挖掘等应急抢险工作,还可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帮助。
移动破拆机器人则是一款主要用于高危环境下代替人工作业的新型高科技产品。该设备外形尺寸小、动力强劲,具有强大的破拆能力。特别适用于消防应急救援、破拆清障、地震后救援、反恐排爆和处理危化物品等作业,可在高温、高粉尘、放射性等恶劣环境下可靠工作,是最理想的救援机器人。温正畅还表示:“移动破拆机器人的遥控距离能达到两公里,而目前市面上同类产品的正常遥控距离,只有一公里左右。同时,我们整个遥控系统并非通过5G,而是通过自组网的形式来实现的,相当于即使在断网、断电的情况下,这款移动破拆机器人还能正常工作,这个也是其他装备可能做不到的。”
来到重庆军通汽车展位前,全国唯一的大型轮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吸引了众人眼球。这辆刚刚完成研发、全新亮相的“大家伙”全长7.2米,宽3米,高2.6米,采用半封装甲车体,内置重载柴油发动机,专用独立悬挂系统,特制加强轮毂,独特的水陆两栖设计使其在城市内涝道路、森林山地、江河湖泊等艰难路况及复杂水域环境下均能畅行无阻。该装备被列入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防汛抢险先进技术装备推广目录(2023年版)》。
“相对于目前市场上所有的中小型水陆两栖车,我们的大型轮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有更强的装载和转运能力。比如模拟城市大型内涝的场景,优先考虑的是怎么快速地完成人员转移,我们装备在航渡情况可载40到50人,陆地或水深低于1.5米区域可载70到75人,可以帮助水域救援工作效率获得非常大的提升。”重庆军通汽车展位负责人张丽莎说道。
同时,相对于双节履带式两栖车,该大型轮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有更好的调动性,相较于沼泽、森林、滩涂等场景,更适合城市道路行驶,并配备双动力系统,救援过程如遇故障,可保障安全返航。在陆地和水上可实现倒车、90度单边快速转向、360度原地掉头等机动功能,能执行转运和快速撤离等救援工作,真正实现了水陆结合,安全实用。
在重庆军通汽车展位不远处,是首次参展博览会的航天国器。作为全国垂直起降无人机谱系最全的头部企业之一,目前已拥有近十型自主研制的无人直升机系统,起飞重量从百公斤级到超吨级,拥有知识产权超百项。产品已成熟应用于消防救援、森林防火、危化品储罐泄漏灭火、通信中继、应急测绘、物资投送、电力巡检等各类应急领域。
南京航天国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小花告诉记者,此次航天国器携4款明星产品参展,其中,重点推荐的是GQ-580型应急救援无人直升机系统和GQ-130CH型应急救援复合翼无人机系统。
“航天国器垂直起降无人机系统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在‘三断’(即断路、断网、断电)情况下,凭借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稳定性能够持续正常工作,对加强当前国家航空应急能力体系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孙小花还表示,“低空经济时代,无人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千行百业。我们愿意携手产业链上的优秀企业一道,充分发挥产业联盟优势,全力打造中大型无人机的产业锋线;充分发挥新材料、新能源、新机型以及北斗导航、卫星互联网、5G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核心支撑;充分创新智能化应急救援新场景,用航天精神和军工品质持续锻造智能科技新‘国器’。”
作为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老朋友”的华平,带来了决策支撑一张图系统、融合通信平台等诸多创新应用。
打造安全应急综合服务平台,力促行业更高质量协同联动发展
除了丰富的展览内容,本届博览会在同期活动的组织方面也实现了较大提升。开展期间,举办30多场主题活动、专题研讨会、公益科普互动体验、企业路演等同期活动,为参展商和观众呈现深度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围绕政府应急管理的专业性和区域性,聚焦应急管理、灾害防治、城市安全、应急文化建设、消防救援等主题,由三省一市应急管理厅(局)、消防救援总队、应急管理研究所/研究院、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上海新时代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上海市应急管理事务和化学品登记中心、江苏省防灾减灾中心、浙江应急管理数字与技术中心、安徽省救灾减灾中心等举办的6场主题活动,代表长三角区域最强创新能力、最活跃协同发展、最高科研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郭世鑫已是第三次参与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开幕首日,他先在整个场馆“走了一圈”:“今年给我的一个感受是,这些参展单位和行业人员之间,大家越来越熟络了。博览会举办到第三届,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从业人员,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熟面孔,其实也是整个行业协同发展的一个过程和缩影。而对我们研究院来说,平时围绕城市运行安全为他们‘做体检’,那么发现问题之后我们要‘开药方’,所以要储备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博览会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便捷的空间场景,让我们可以收集更多‘新药方’。”
吸引到超90%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参展,涵盖来自低空经济、智能制造、高端应急救援装备、人工智能、新型工业化等重点行业,全面展示了安全应急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势态和最新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