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管理(精选5篇)

2目前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功能的解决思路

2.1对信息应用系统进行有序管理

信息应用系统管理主要是对各类信息进行管理,而信息管理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管理的不够全面,会遗漏部分信息,将会对供电企业信息管理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引发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的无序性,因此,要解决这类问题作者建议应对信息应用系统进行有序的管理。由于信息的载体主要以文档的形式存在,一旦信息量过大的话,文档就会积累,而以往对文档的管理主要是分散在各个员工的存储介质上,虽然信息系统已对其进行管理,但是,由于无法有效的对其进行利用,从而造成文档管理不得当的问题。而对信息应用系统进行有序管理,主要从对文档的跟踪、组织、传递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并根据供电企业岗位标准来对各项文档信息的进行考核,确保系统各项信息管理的可靠性。另外,要对各项管理文档进行归类,尤其是对一些抽象角色库的文档进行有效的归类,要确定文档与各个管理角色之间的相联性,这样不仅更有利于对信息的有序管理,同时更有利于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并且将一些信息管理以及组织管理等功能有效的融合为一体,能够提高供电企业信息应用系统管理有效性并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信息应用系统开展有序管理势在必行。

2.2合理增强信息系统功能

2.3加强对抽象角色库的建立

通过以上对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功能的不足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管理功能不完善、功能衔接不足等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抽象角色库的建立。首先,应对信息应用系统管理的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结合供电企业岗位要求来分析管理结构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并采取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其次,要对结构以及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同时,要将各个岗位的具体责任清楚的描述出来,并根据角色库的变化来对管理职能以及结构等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实施的有效性、适应性,充分体现出信息化管理的功能。再次,应对抽象角色库的建立进行重视,由于供电企业以及岗位的工作要求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对系统也应进行功能改进和创新,确保信息应用系统功能符合岗位的发展要求,才能确保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功能实施的有效性。另外,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应结合岗位的发展需求,适当的对部门管理以及其他管理等功能进行合并,确保各个管理职能所产生的系统管理信息有着一定的连续性,从而有效的解决功能之间衔接不足的问题,提升信息应用系统管理功能实施的效果。

3结束语

当今社会,弱电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安装系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一些新建的大厦、智能社区的建设中,为了保障弱电系统的正常工作,及其可靠的服务寿命周期,专业的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也显得越来越必不可少。但是目前而言,对于弱电系统的专业维护及系统管理,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性的管理维护措施及建议,因此,本论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内容,浅谈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及维护,以期和同行共享。

2弱电系统的构成及管理维护分析

2.1弱电系统的构成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将科技馆、展览馆等公共场所的弱电系统按照不同的功能来划分,主要包含安全防范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两个方面。

2.1.1安全防范系统

2.1.2自动控制系统

在公共场所,除了需要安防系统外,还需要很多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各种主要设备系统的全面自动化控制,通常说来,公共场馆需要控制的范围包括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广播系统等。

2.2弱电系统管理维护中的问题

在实际的弱电工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维护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目前对于一个集成度较高的弱电工程系统,实施的管理维护方案是沿袭传统的设备维护方案而进行的,将各个弱电系统相互割裂开来,彼此单独进行管理和维护,并且对弱电系统的维护也基本遵循着没有问题不维护,小问题小维护,大问题大维修的思路进行管理维护,致使整个建筑物或者社区的弱电工程管理维护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管理维护缺乏专业检测设备。目前,很多弱电工程或项目的管理维护,都依靠技术人员的手工进行管理维护,发现问题,查找根源,提出解决措施,实现系统正常工作,这样的管理维护效率较低,缺乏高效的管理维护方案,同时在具体的管理维护检测设备方面,大多还依赖于万用表等传统的检测设备,无法真正实现对大型的弱电工程进行系统的专业化的管理和维护。

管理维护缺乏专业人才。弱电控制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快,因而专业的弱电管理维护人员在我国的缺口较大,很难真正的实现对一些大型的复杂的弱电工程的管理及维护;而弱电工程管理维护需要的是在上述各方面均能够独立实施管理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才。

3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策略

3.1完善弱电工程的自动化检测,提高弱电系统管理维护效率

为了更好的实现弱电工程的管理及维护,可以在各弱电系统的自动检测及控制方面下功夫,通过完善弱电系统自身的自动检测、控制功能,来提升弱电系统的管理及维护水平,提高管理维护效率和水平,降低弱电系统的工作故障发生的概率。笔者曾经参与过某科技展览馆的弱电系统改造及维护项目,结合实际,针对公共场馆各弱电系统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及维护:

空调系统。通过对空调控制系统进行传感检测,可以实现对冷冻机组、热泵、新风机组、送排风机组及风机盘管等的自动监视和控制,发生故障时能显示故障的位置及性质,使控制人员及时掌握情况。

给排水系统。通过对给排水系统安装弱电控制系统,使其能自动监视和控制生活水箱、各种水泵、污水池和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自动计算水流量,自动与主机通信;当某处发生运行故障时,控制室会自动显示。

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的弱电管理维护,可以从自动显示并记录供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入手,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素等,并与管理系统联网;能在控制室实现对整个变配电系统的操作,当发生异常情况(如变压器高温)时自动报警;当二路进线中一路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路。

消防系统。通过加强对消防系统的弱电控制及其自动检测功能,使其能自动控制消防系统的各种设备,当火警发生时,能自动切断电源,打开排/抽风机,消防泵自动启动,消防喷头自动喷水灭火。

其他诸如照明系统、广播系统等,也都可以通过完善、提升弱电自动检测的手段实现对公共场馆内的弱电系统的有效管理及维护。

3.2实施弱电工程过程化管理,降低弱电系统故障维护概率

加强对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还可以从加强弱电工程施工管理的角度来降低弱电系统的故障发生概率,从而提高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水平。按照弱电系统的施工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弱电工程施工的过程化管理。

深化设计阶段。根据初步确认的系统功能,对整个弱电系统的初步方案进行深化,并与建筑设计、装潢设计及招标单位进行沟通协商,最终确认深化设计方案及图纸。

调试、测试及试运行阶段。编制系统调试方案,分步落实系统的单体调试和总体联调,编制系统试运行方案,合理地实施系统试运行,并对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总结、整改,以完善和提升弱电系统的管理,降低维护工作量,确保弱电系统的可靠工作。

3.3弱电系统的防雷接地维护

公共场馆内弱电系统的防雷接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防雷接地的设计没有足够重视,那么最终整套弱电系统的工作也无法得到可靠的保障。总的说来,防雷接地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防雷接地应采用专用接地干线。由外在的本体系统引入接地体,专用接地干线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

弱电系统的接地线不能与强电交流的地线以及电网零线短接或混接,接地线不能形成封闭回路。

弱电系统中的监控系统及其专业设备的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软线。

弱电系统中三芯电源插座的接地端,应与系统的接地端相连(保护地线)

公共场馆弱电系统的传输线路(与环境、土壤有关)要求单端接地,在调度室室屏蔽层接地(接到机柜上),干扰信号通过屏蔽层隔开,两端都接地,有浮点;在特殊情况下,要两端都接地。有些地方控制线会受到干扰(杂波信号导致信号不良),应将位置移动。干扰无论大小都会表现出来,导致弱电系统控制不灵敏。另一方面,在布线时,由于现场要布很多线,且一般是由多人来布线,容易错接,因此建议在布线时要做好标识,以提高效率。

一、以学习为本,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时刻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政治业务素质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学习过程中,我努力做到精神上领会,思想上剖析,及时问题整改,使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得到有益改造。

二、以勤奋为本,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年来,本人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工作态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领导和上级交付的工作任务。2020年,我累计处理系统问题600余个,清理问题数据2000余条,并于2019年11月顺利参加和完成了市局组织的巡查工作,取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三、以廉洁自律为本,努力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在工作中我总是告诫时时提醒自己,思想上要过硬,一是慎欲、二是慎权、三是慎微,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不以税谋私,不以权谋私,依法办事,严格按廉洁自律规定办事。

关键词: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职能;管理决策

一、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二、构建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

笔者以为,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之所以发展迅速并能很快地被推广应用,主要是因为它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复式记账理论,系统采用的核算方法(即对数据的分类依据)与传统手工会计记账基本一致,而且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披露会计信息的财务会计报告格式也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因此以复式记账为理论基础,以对外披露会计信息为目标,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起来得心应手,相比之下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理论上人们对于“管理”这一概念含糊不清,对于以何种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为开发依据,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软件开发行业一直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而这关系到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思路问题。

其次,在实践中不同规模、不同经营范围的银行(包括同一银行内部不同部门)管理风格不同,要求系统提供的管理信息内容也不同,要求辅助决策的程序不同,这种需求的多样性也给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增加了难度。

因此要想构建一个有效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要寻找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要先弄清楚管理的本质。自泰罗和法约尔开创管理学以来,学术界对“管理”的定义一直是众说纷纭,如:“管理就是研究系统运行的规律,据此组织系统的活动,使系统不断呈现出新的状态”:“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管理的本质是决策,或者说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管理的特征,笔者以为最后一种观点最能体现管理的本质——即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赫伯特。西蒙提出的“管理就是决策”。西蒙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企业整个管理过程。决策是组织及其活动的基础。组织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组织的全部活动就是决策活动,对这种活动的管理实质上就是制定一系列决策,如制定计划的过程是决策;组织设计、机构选择、权力的分配属于组织决策;实际同计划标准的比较、检测和评价标准的选择属于控制决策等。总之,决策贯穿于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二)决策过程。决策并非是一些不同的、间断的瞬间行动,而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构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情报活动——探查环境,寻求制定决策的条件。第二,设计活动——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第三,抉择活动——从可资利用的方案中选出一个适宜的特别行动方案。第四,审查活动——对过去的抉择进行评价。一般来说,上述四个阶段是顺序进行的,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则要更复杂,在制定某一特定决策的每个阶段,其本身就是一个小范围的决策制定过程。

(三)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西蒙把企业的管理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即一些重复出现的工作。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有一定的结构,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决策程序。每当出现这类工作或问题时,就可以利用既定的程序来解决,这类决策活动叫程序化决策。另一类活动是非例行活动,不重复出现的,如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结构的调整等。这类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极其复杂,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捉摸不定,但因为其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解决这类问题的决策叫非程序化决策。

根据西蒙的决策理论,银行的日常管理活动(主要包括经营战略的制定、财务计划的制定、决策的执行、业绩的评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盈利能力分析等等)可划分为程序化决策活动和非程序化决策活动两大类。其中经营战略的制定通常关系到银行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经营方向问题,且将会随着经济环境、竞争态势、技术、组织等因素的变动而变动,而这些因素很多又是事先无法精确预测的,没有一个固有的程序来遵循,更多地需要决策者的判断、直觉和创造。因此经营战略的制定通常属于决策理论中的非例行活动,一般由高层管理者(主要指总、省行的行长)制定,实行的是非程序化决策。而财务计划的制定、业绩的评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盈利能力分析等管理活动通常是常规性的、反复性的、且结构比较清晰明确,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数学分析模型来解决,这些管理活动则属于决策理论中的例行活动,一般由中层管理者(各业务部门的经理)制定,实行的是程序化决策。至于前台营业网点及其主管部门的业务活动则属于决策的执行活动,决策执行的结果将通过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反映。从经营战略、战术计划的制定到决策的执行,到事后盈利能力分析和业绩的评价,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

三、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构建

根据西蒙的决策理论,一个企业组织的全部活动就是决策活动,一个完整的决策活动包括情报、设计、抉择和审查活动。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应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不仅要满足中层管理者们日常程序化决策活动的需要,也要满足高层管理者们非程序化决策活动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事后的财务分析、业绩评价,更要满足事前的市场预测、风险预警及战略、战术计划的制定。一个完整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要保证每个主要管理人员都能收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和主要业绩指标,通过这些信息和指标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对其负责的工作管理得更好,且随着机构管理层次的逐级下降能够提供越来越详细的管理信息。

(一)系统目标:辅助管理者决策、强化内部管理、合理利用经济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二)服务对象:银行内部中高层管理者

(四)系统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2.模型库:该模块主要是为中高层管理者制定决策,进行盈利预测、风险控制等管理活动时提供丰富的数学模型支持,如:投资决策模型、趋势分析模型、线性(曲线)回归分析模型、风险评价模型等。为便于用户操作,模型库在系统中可设计成模型字典,用户通过浏览模型字典选择不同的数学模型,系统再调用该模型相应的子程序进行运算分析。

3.经营计划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帮助银行中高层管理者制定本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战略计划的制定如前所述属于决策活动的非例行活动,通常关系到企业未来3到5年的发展目标,制定过程中考虑因素较多,更多地需要决策者的判断、直觉和创造,这是一个参与人员最多、需要反复讨论、反复修改的复杂过程,因此就要求系统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机对话环境,如可采用问答式、图表式或菜单式来引导管理者制定出未来发展目标(即市场计划、产品计划、经营计划和危机处理计划)。战术计划是战略计划的具体实施和补充,属于决策活动中的例行活动,一般由计划制定小组中的各部门根据总体战略计划制定本部门一个年度内需要实现的市场、产品和经营计划(经营计划又包括资产负债计划、收入计划、费用计划和资本支出预算)。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业绩评价、盈利预测以及知识库等模块的支持程度,在具体系统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要注意吸收新的管理思想。例如:在竞争战略管理方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克利斯。斯泰尔斯(ChrisStyles)提出的“战略车轮”方法,该方法通过8个步骤(即1.目前的绩效;2.本行的产品优势;3.竞争对手状况;4.进行目前的行业典范分析;5.预测未来5年内本行业发展趋势;6.分析未来5年内客户的需求;7.确定发展战略目标;8.进行新业务、新产品的设计,确定盈利目标)来综合分析本企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终确定发展目标,该方法对于开发创新竞争战略就很富有启发性。

二是要注意吸收新的信息技术。该模块的设计应充分借鉴决策支持系统的部分设计思路,特别是要注意借鉴、吸收近年来人类对人工智能、计算机神经网络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4.盈利能力分析模块:该模块是众多管理决策中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成本计算、盈利分析以及盈利预测三大子模块。其中成本计算是盈利能力分析的基础,该模块负责收集各项支出、费用和数量数据,并向特定的成本对象(如各项产品)进行分配,如:活期存款产品的成本就包括账户维持成本、每笔交易成本等内容。盈利分析则使用成本计算模块产生的数据,与收入相对比形成盈利能力报告,该报告可以按机构、按产品、按客户进行分类统计,盈利分析结果也将为业绩评价提供重要的评价数据。盈利预测模块主要是在考虑历史盈利状况、战略计划目标、市场变化等因素对未来的盈利情况进行预测,预测时可使用模型库中的趋势分析模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等数学工具来进行,预测结果可作为制定下年度战术计划和未来战略计划的依据。

5.业绩评价模块:该模块定期对各责任中心(可按机构、按产品、按客户)的经营计划执行情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找出完成或未完成计划目标的主客观原因,为对责任中心的奖惩考核提供依据,其主要包括评价方案、财务业绩和营销业绩三大子模块。评价方案为管理者提供了各责任中心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标准,如:给出每一考核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打分、综合打分的算法等等。财务业绩主要是对本企业盈利能力、流动性、资本充足性等货币性信息指标的评价。营销业绩主要是对新增贷款、新增存款及所占市场份额、贷款质量等非货币性信息指标的评价。无论是财务业绩评价还是营销业绩评价,评价时除了同计划目标相比,还要同历史经营成果、同竞争对手经营成果相比,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本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

6.风险控制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对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衡量、监控并提供预警信息。银行是高风险的经营行业,在追求盈利最大化的同时如何降低、控制风险也是银行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信用风险、外汇买卖风险和营业风险等六种风险,对不同的风险可通过不同的比率指标来衡量。其中控制目标子模块负责定义管理者对各种风险管理的预期比率指标,风险监控子模块负责对各项比率指标进行计算并与预期比率指标对比分析,如发现风险向不利方向波动,系统将提示预警信息报告。此外对于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等涉及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控制,系统还提供一些专用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控制,例如:利差管理模型、缺口管理模型、持续期分析模型和资产配置模型等。

四、结束语

本文仅对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构建提出了一些粗略的设想,真正开发起来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考虑,如需要统筹考虑不同部门的信息需求、不同管理级次的用户权限设置、与其他系统的数据转换和加工、输出管理信息报告的格式等等。但笔者以为,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以复式记账理论为基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应用,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如以决策理论为依托,抓住管理的本质规律,也将会走人一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赵瑞安。西方银行管理理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3]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摘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企业管理也不例外。由此,企业管理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更加的紧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的研究也步入了新的纪元。现代科技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对解决我国企业资金短缺、信息不对称、运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并使之发挥最大效能,是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企业应变能力的迫切需要。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内涵及特征探究入手,深刻把握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的目标及价值,并从多个方面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设计管理,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优质高效地运转。

一、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的内涵

剖析企业信息系统的科学内涵首先要弄清楚何为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基于计算机、通讯网络等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服务于信息处理的系统,其是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决策科学、系统科学、认知科学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1]。基于信息系统的概念,我们可以将企业信息系统定义为: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对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分析,以辅助企业事物处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人机系统。具体而言,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按照体系包括网络、服务器、PC、数据库、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机房设备设施等等组件,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就是对这些组件的部署、监控、操作等。按照功能来看,我们可以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分为可用性管理、性能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资产管理、服务水平协议管理。

THE END
1.仓库管理系统(WMS)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预测报告...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仓库管理系统(WMS)行业市场需求,并对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报告通过梳理当前市场状况,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技术进步、政策环境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对WMS行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多维度预测和评估。 二、报告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仓库管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111/8106077024006143.shtm
2.库存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库存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库存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库存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库存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将从可行性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库存管理系统的实施可行性。一、市场需求分析...https://www.dugusoft.com/zixun/m4567.html
3.英语翻译本文以库存管理系统的开发为背景,主要介绍了系统的需求...英语翻译本文以库存管理系统的开发为背景,主要介绍了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划分以及数据库模式分析等内容.通过库存管理系统的实现,分析了系统的一些基本功能和组成情况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a9065f10bdfea8443e785c45830cfb8f.html
4.库存管理系统(ppt)管理工具同时达成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货率之目标,使企业提升竞争力。 导入ERP系统对库存管理的影响 降低库存水准 满合客户订单需求。 库存管理系统 存货管理系统: 存货编号、 ABC分类、 存货模式; 仓储作业系统: 收料作业、 发料作业、 呆废料处理、 盘点作业。 存货管理系统 1.1 存货管理的基本概念...https://www.qg68.cn/managetool/detail/85083.html
5.检验试剂库存管理系统试剂材料关系着每个患者的检验效果和医疗安全,同时也是整个医院成本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庞大复杂的管理需求。试剂材料库管理系统则解决了这个难题,对医用卫生材料的采购、入库、库存、使用全流程进行追踪管理,为试剂材料的使用效果和效益评价提供了分析的基础依据。图7-9所示为试剂库...http://www.fbpaas.com/h-pd-31.html
6.商品库存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doc该【商品库存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是由【phl80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商品库存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https://www.taodocs.com/p-861792530.html
1.破解仓库管理难题!库存管理流程详解多渠道订单管理难度大:面对多样化的订单渠道(线上、线下等),仓库难以实现统一管理,导致管理难度和出错风险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痛点和难点,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搭贝的仓库管理系统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涵盖了入库、库存、出库、数据分析等各个关键环节。接下来,将详细介绍仓库管理的关键环节及其管理流程。 https://blog.csdn.net/Dabeishandong/article/details/143689469
2.库存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图库存管理系统框架3.5 管理员录入库存详细信息 3.6 数据文件设计 3.7 接口设计 3.7.1.用户接口 3.7.2.外部接口 3.7.3.内部接口 3.8体系结构设计 四、详细设计 4.1 主要函数算法设计 4.2系统商品入库流程图 4.3系统代码 一、课程设计概述 1.1. 目的 针对具体软件工程项目,全面掌握软件工程管理、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初步设计、软件详细...https://blog.51cto.com/u_16099183/8317157
3.库存管理系统如何运作流程设计一、库存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在设计库存管理系统的运作流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库存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规划系统架构,确定硬件、软件等技术基础设施,并确定系统实现的效益,建立便于日后维护的系统。 对于库存管理系统而言,其主要的需求分析工作包括:明确系统的使用目的和背景、对系统所管理...https://h.chanjet.com/ask/d6d62d78a9642.html
4.高效库存管理系统的打造与应用飞书低代码平台的强大功能,为库存管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可视化支持。 通过深入分析库存管理的重要性、挑战以及面向未来的智能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库存管理软件和库存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飞书作为一款集协同工具、应用引擎于一体的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高效、智能的库存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库存...https://www.feishu.cn/content/inventory-ctrl-tower
5.库存管理系统uml《软件需求分析》 Swapna Kishore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软件工程思想》 林锐编 2、逻辑分析与详细分析 2.1系统功能 (1)、零售前台(POS)管理系统,本系统必须具有以下功能: ? 商品录入:根据超巿业务特点制定相关功能,可以通过输入唯一编号、扫描条形码、商品名称等来实现精确或模糊的商品扫描录入。该扫描录入方法可以充...https://www.zboao.com/cgal/9126.html
6.ERP原理·设计·实施(ERP原理?设计?实施(第5版))书评20世纪40年代初期,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库存物料随时间推移而被使用和消耗的规律的研究,提出了“订货点”的方法和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库存计划管理。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IBM公司的管理专家约瑟夫·奥利佛博士首先提出了“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将企业内的物料分成独立需求物料和相关需求物料两种类型,并在...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729393/
7.库存管理论文15篇每个企业都可以采用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来对企业的库存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完成企业利润的提高和企业成本的控制。有鉴于此,本文针对企业的库存成本的控制作为研究对象,先分析出各个企业在供应链的管理体系下的库存成本控制、再找出企业库存成本的构成及供应链的管理体系下企业的库存成本控制的途径。https://m.unjs.com/lunwen/guanli/20221120131336_5985089.html
8.cres.xmu.edu.cn/media/020015/course/bk001/kcjj/dzjc0203.htm所谓原型,是指由系统分析设计人员与用户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个只具备基本功能、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原型就是可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但功能并不十分完善而已。 所谓原型法,是指借助于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按照不断寻优的设计思想,通过反复的完善性实验而最终开发出符合用...https://cres.xmu.edu.cn/media/020015/course/bk001/kcjj/dzjc0203.htm
9.库存管理需要哪些技术支持?有答案了2、自动化库存管理系统还可以提高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人工操作错误和延误。 库存管理需要多项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可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实现高效、准确、灵活的库存管理。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支持方案,以提高库存管理水平。https://m.cangxiaoer.com/news/12102
10.软件开发实习报告(通用10篇)1.2.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各种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主要完成功能:系统基本信息设置。包括添加新项目,退出等。名片信息的删除,查询等。名片信息的输入。包括包括姓名,电话,手机,备注等。名片的管理:组管理、设为同一人等。 https://www.oh100.com/a/202302/616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