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慧党建网)新时代新兴领域党建该如何抓?
面对这一命题,普陀再一次站在创新试点的前沿。在这里,鳞次栉比的商务楼宇、产业集聚的各类园区、和谐安康的居民社区、烟火市井的街头巷尾,共同组成了这片城区的特色风貌,党组织的脉络也顺着这些区域在近年来不断延伸。在楼宇(园区),“楼宇(园区)党委+楼委会”一体协同的体系推动着这些载体高速发展;在居民区,“美好社区先锋行动”带动着各类主体夯实了社区治理的基础。如今在普陀,楼宇党建、园区党建、社区党建等不同党建力量和资源彼此融合,它们的工作对象,如楼宇白领、商圈商户、园区员工和社区居民等更加紧密地凝聚起来。
而这块“善治”拼图上,纵横交错、熙熙攘攘的街区,则显得较为模糊,复杂多变的业态、高速流动的人群,让原有体系下党组织的工作显得力有不逮,如何能按照市委文件要求,消除这一模糊点,成为普陀在全覆盖工作中必须答好的问题。
一股善治之力,悄然在街上凝聚。
“街上多了个‘郝’书记”
对于宠物医院的小陶来说,近来最激动的事情,莫过于马上要去参加自己的预备党员转正大会。
在两个月前,这件事却是她最大的心病。
毕业季来临,小陶来到了梅川路步行街上的一家宠物医院工作。然而,党组织关系转接问题却让她犯了难。工作单位并没有成立党组织,在上海刚刚租住的社区也无法接收她的组织关系,无奈之下,她只能将她的组织关系转回了安徽老家。问题接踵而至。工作繁忙导致她无法经常回家向党组织汇报近况,当地党组织也因条件所限无法派员来上海了解。小陶在年初的时候接到了老家党组织关于延长她预备期的通知,这让她一度灰心丧气、无比苦恼。
“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是各方的心声,在郝书记带动下,真光路、梅川路上20余名治理骨干被挖掘了出来,他们之中有的来自大国企、有的来自小商户,他们从街区实践出发,围绕“共识与前行”议题,共同研讨街区治理公约,为深化打造街区党建工作献计献策、共商共议。
“街区的事,我们大家来一起议”
这半年,对于项雋来说,显得颇为忙碌。
有着三重身份的他,既是中远两湾城网格联合党支部“双报到”党员,又是中潭一哩街区招商中心负责人。近来,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中潭一哩第一届街委会的主任。
身处5万余人的中远两湾城,如何以多元业态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努力实现和谐有序、精彩纷呈的街区发展,一直以来是中谭一哩追求的愿景。然而,商铺之间的经营矛盾、商铺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扰民纠纷,长期以来困扰着中谭一哩的发展,也成了项雋最头疼的事情。救火队员,是他对自己最大的戏称。
“能不能有这样一个充分沟通平台,让管理者有抓手,让经营者有方向,让居民也能参与,从而实现三方共赢。”在年初中远两湾城商铺联合党支部来开展全覆盖走访时,项雋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想法。没想到,联合党支部和他的想法一拍即合,一个关于“街委会”想法就此萌芽。
“街区的事,我们大家来一起议”,项雋就职时讲的这句话,既是中谭一哩的共识,更是普陀区推动构建党建引领下街区治理格局的宗旨。一条街上纷繁复杂、业态众多、人潮涌动,它既不像楼宇(园区)一样有着大量共性问题来共商共议,也不像社区一样有着共同的情感纽带来维系。街区的共治,更多的是要体现“公平性、多样性和自治性”,而其中的关键,就是挖掘出这条街上的党员先锋、治理骨干,形成善治合力,才能推动整条街区达成共识,实现管好一条街。在长征梅川路街委会,百联中环、宏泉集团、新长征集团、美团和商户代表被吸纳为委员,来自物业管理方、驻区单位、商铺店主的力量撑起了治理新格局;在甘泉“青立方”街委会,青立方健身中心与沿街商户达成了共识,共同出资,为周边社区将原来破旧、隔音较差的镂空围墙全部砌成实体墙,降低街区对社区的噪音骚扰。
在普陀区的十个街镇,“街事街议”“街事街管”正成为治理的新风尚,未来,各街镇将在网格党支部充分挖掘凝聚治理力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特色街委会,共同打造街区善治格局。
为这座城攒起破题攻坚的市井之力
莫干山路,一半新潮,一半老旧。
天安千树守望在苏州河畔,为这条河带来了时代潮流的气息,顺河而下,则是艺术文蕴充沛的M50,大咖艺术家在此肆意笔墨,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而另外一边,五金店、水泥店,各种商业门面零零散散,宣告着莫干山路另外一种特质。这种割裂式的业态分布,导致了新建商业体和沿街业态功能区域定位不明确,也让城市规划者颇为头疼,无论是腾笼换鸟还是大刀阔斧,都颇为棘手,也导致了街区风貌至今没有改善。
长寿街道长寿湾网格党支部成立之后,收到的最多的诉求,就是关于莫干山路地区的业态改善,这一诉求,在长寿湾街委会成立后达到了顶峰。大业态有大业态的期许,小业主有小业主的坚持,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共同推动地区发展,这道难题摆在了长寿湾网格党支部面前。
有依据有凭证,改善之路也变得事半功倍,依托这份报告,街道专题开会研究,完善长寿湾区规划实施导则,明确由网格总指导员牵头整改工作,力争今年有改观、明年大变化,着力提升文商旅融合的长寿湾商圈品质。未来,“长寿湾”拱门、“星澳酒坊”步行街等一系列地标建筑将有效改善长寿湾的风貌,实现空间再利用和商业深开发。网格党支部还聚焦不符合街区和城市发展的个体商铺,在网格总指导员的牵头下与产权方进行沟通,协商腾笼换鸟,补齐环境短板。目前红子鸡已与五金店铺协商提前结束合同并引进符合商圈定位的休闲娱乐文化产业商铺入驻,让沿街旺铺成为商圈网红,让街区整体业态得以提升。
全覆盖工作推动下的街区治理,不仅仅是为了实现“邻里门户”之间的和谐共处,这些市井之力凝聚起来,也能形成破题攻坚的强大合力:在隐患未发之时“治未病”,通过街委会提前收集商户矛盾问题,并结合历年12345投诉进行分析研判,由网格党支部统筹力量预防妥处;在矛盾初现之时“防恶化”,推动已发生诉求由网格党支部统筹六员力量“格内解决”;在顽疾未解之时“治沉疴”,由网格党支部会同街委会聚焦高频问题,用好三级闭环处理机制引入条线力量赋能解决。
现在,许多街区都正在向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宣战”,长征第一网格党支部聚焦真光路上常年“超量”停放的电瓶车问题,会同街委会联动百联等驻区单位,探索“拓区域、立公约、善引导”的治理方式,推动“车多不乱”;万里第一网格聚焦新就业群体较多的现状,探索外卖骑手与社区之间“飞车行驶”“电瓶车不能进小区”等矛盾问题的优化处置方式,共同解决基层治理难题;在长寿正红里,困扰社区多年的孤寡老人就餐难问题,正在网格党支部的牵头下,由沿街商户以提供上门配送“爱心餐”的方式逐一解决……党组织“穿针引线”、搭建平台,让各类资源在街区有效聚集起来,变个别参加为广泛参与、变各自为战为共同奋战,共建共治的力量不断壮大,破题攻坚的合力也不断形成。
从找到“一群人”,到管好“一条街”,再到善治“一座城”,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的深入推进,让模糊点不再模糊,让更多的新场景、新业态、新群体不断释放新动能,烟火气正在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