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的基本逻辑是在项目盈利之前先圈用户,当用户数积累到一定量时就拥有了议价权,不管是家政机构还是个人,都不容忽视流量入口的价值。郑磊在创立身边家政时看到了闲置资源的巨大商机,无论58还是赶集,或者淘宝,平台上交易的大部分是物品,如果有一个以技能交易为主的平台,那这样的市场前景是可观的。郑磊期望能够从家政切入技能交易市场,而家政则从相对简单的保洁小时工入手。
问题1:家政阿姨从哪里来?
问题2:怎么获取用户?
郑磊曾对媒体表示,通过让利吸引用户。按当时(2013年5月)小时工行情30元/小时、2小时起步算,身边家政直接将价格水平拉到39元2小时起。用户直接付钱给小时工,身边家政一分钱不挣,并且在上线的促销期,还要每单返利10元给用户,让用户29元就能体验服务。互联网企业圈用户的初级逻辑就是烧钱让利,刨去成本高昂不说,真正会有多少用户愿意经常掏钱招小时工?偶尔的订单不足以支撑起用户规模的快速膨胀。
问题3:家政阿姨跳单怎么解决?
身边家政提供交易一开始是在线下完成,没有线上预付费(后期有没有加预付费笔者不太清楚)。当用户通过身边家政找到阿姨,双方建立联系后就完全不需要第三方APP了,一旦这样的情形发生的多了,家政APP就变成了单纯教育雇佣两端的公益机构,又何谈用户沉淀和数据积累?
问题4:家政阿姨服务质量如何保证?
身边家政通过自己招募的方式获取家政阿姨,这些人很多都没有经历过专业培训,如果仅仅从概念上了解所谓的保洁就是擦擦桌子拖拖地,那以这样的认识去服务用户显然是不够的。而笔者了解到的部分类似项目,也只是比较简单地告诉阿姨怎样保洁,鲜有实地实践和专项指导的工作。身边家政希望以一个平台建起C2C的技能交易市场,但对提供技能的一方是否具有服务他人的能力不抱有绝对的监督权,这会很容易造成口碑恶评,最终受损的也只会是平台自己。
问题5:阿姨与雇主如何取得彼此互信?
中国的诚信体系尚不完善,加之经常出现的一些负面报道,让陌生人间的交往变得困难。目前家政平台的常规做法是要求家政阿姨提供身份信息并与公安系统对接核实,确保阿姨身份信息的真实性(本文仅限讨论小时工)。身边家政期望用户通过APP的信息展示直接对接的是阿姨个人,而身边家政自己并没有提供用户可以依赖的信任背书;虽然在意外事故处理上有保险公司合作,但依然没有解决信任背书的根本问题,即这个阿姨她是没有组织的个人行为。
问题6:平台方怎么盈利持续发展?
这是家政平台得以持续生存的核心问题。和其他类似项目一样,身边家政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如果按照常规的路径――从海量的用户规模中植入增值服务,首先要求身边家政拥有巨量的用户数,其次是用户的转化率相对较高,这对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家政APP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是收取中介费,其一会降低阿姨入驻热情,减少阿姨入驻量,其二即便收取了费用也难以抵消平台维护成本和用户推广成本。在没有投资者介入前,钱总有烧光的一天。
当下其他家政O2O企业现状如何?
e家洁
e家洁类似于身边家政,基于LBS在移动端寻找家政阿姨,前身是2011年7月创立的嘟嘟快捷租车。在打车APP火热之初变身嘟嘟打车,由于政策受限及市场竞争压力,2013年5月进入家政市场,从家庭保洁起点逐步向家政全领域拓展,“e家洁”更名“e家洁家政”。此前曾获腾讯4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投资,2013年底笔者与e家洁创始人云涛交流时了解到,e家洁的阿姨入驻数为6000人。
阿姨帮
APP+网站(在线预约)家政平台,早先与e家洁类似,专注小时工服务,后逐渐转向其他家政领域并在线下开设实体(培训)门店。11月阿姨帮获得A轮数百万美元投资。笔者了解到,阿姨帮将保洁服务又做了更具体的细化分类――衣物干洗、鞋具护理,并在后期将可能涉及换锁、搬家等可延伸的家政服务。
小跑生活
小跑生活是一款基于LBS定位的家庭生活服务预订平台,目前主要覆盖城市为北京,服务内容包括:家政(小时工、保姆、月嫂、育儿嫂等)、搬家(家庭或企业)、维修(家电数码、房屋家具、开锁换锁、管道疏通等)和回收(家电、家具、礼品、奢侈品、废旧物品等)四大类。小跑生活与家政公司合作,合作商家入驻需缴纳一定保证金。目前融资状况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