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陈捷通讯员思法)最近,18岁的大学生小芳(化名)遇到一件烦心事。她突然接到思明区法院的通知,告知她成为了134宗合同案件的被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据介绍,“帮卖团长”本身并不提供商品,而是帮助上游卖家出售货物,在收取买家货款后,将货款直接转给上游卖家,并由上游卖家直接向买家发货,从中赚取促成交易的少量佣金。
随着小周推出的品种不断增多,小芳一步步扩大销售范围。有一天,多个买家突然联系小芳,向她投诉称长期未收到商品,要求退款。小芳经过了解才发现,小周发给她的快递单号、到货图片都是虚假的。
随后,小芳及其家人联系了“省心团”平台,获取了小周在平台登记信息。小芳的父母陪着小芳一起到外省寻找小周沟通退款事宜,但此时小周表示款项已无法返还。
最终,小芳在家人的帮助下,先行向部分原告退还了近10万元的货款,随后再依照法律程序向小周主张权利。
法官建议
兼职大学生可用三招维权
同时,对于大学生在课业之余的兼职,法官也建议:第一,要树立正确兼职观念。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兼职之间的关系,审慎选择与自己能力、兴趣和职业规划相符的兼职,不因兼职耽误自身学业。第二,应建立自我防备心理体系。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合理规范自身行为,掌握一定安全防护知识和必要措施。第三,提高法律和维权意识。选择兼职项目时要强化风险甄别,确认用工单位的合法性,不轻易交纳任何押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