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零食品牌,最怕遇到的就是产品质量问题,哪怕仅仅是被质疑;
因为国内零食赛道实在是太“卷”了。
没上市的品牌还不知凡几,可见竞争是多么地激烈,被立案调查的良品铺子迎来多重危机。
总之,食安问题无小事,陷入“打假风波”的良品铺子,自证的同时又该如何挽回颓败的业绩呢?
01
当然,涉事产品配料表到底有没有造假,良品铺子自己说了不算。
据报道,武汉东西湖区市场监管局已针对此事立案调查,事情真相到底如何,相信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当天,武汉东西湖区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情况通报,对此表示高度重视,已经立案调查,并依法依规处置。
对良品铺子而言,不管是被碰瓷还是真的有问题,都是品牌不能容忍的,零食行业但求无过只争朝夕,于是急了的良品铺子又发公告“自证清白”。
02
大家不解的是,根据良品铺子拿出的检测报告,这些产品全都是“合格”的。可是,博主的举报材料又表明这些“合格”的产品检测出了问题。
关于此事件的结果尚未披露,但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的红线和生命线,关系着消费者的信任和品牌市场口碑,这方面一旦出问题,对企业的品牌影响是巨大的。
至于良品铺子产品究竟如何,让“真假的子弹”再飞一会儿!
良品铺子与三只松鼠、来伊份一直被视为中国代工零食三巨头,是由创始人杨红春2006年在武汉成立的。
相较于传统的食品公司不同,良品铺子并没有自己独立的食品研究生产基地,而是采用“商铺”模式在全国各地招揽自己的代理商,将全国各地的美食都汇集于一个铺子里,以“良品铺子”为品牌进行代销。
凭借这种强大的渠道优势,良品铺子早期做的是风生水起,扩张速度极为快,很快就铺满了全国的各大城市。
良品铺子从2006年的6家店到2010年的360家店,再一路到今天近3000家门店。
03
除渠道优势外,营销能力更是支持良品铺子快速扩张的一件制胜法宝!
2015年,良品铺子在“双十一”实现了1.23亿的日销售额,全年线上销售额高达12亿,良品铺子也借此夺得“零食一哥”的宝座。
2016—2019年,良品铺子营收从42.89亿元上涨至77.15亿,净利润从0.98亿上涨至3.4亿,实现跳跃式增长,小零食被杨红春做成了大生意。
2020年2月24日,良品铺子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高端零食第一股”。
趁着业绩尚可、零食赛道热度未消,其股价高歌猛进,从发行价11.9元/股最高暴涨至86.52元/股,市值最高近350亿元。
截至2024年11月7日收盘,良品铺子涨停报收13.85元/股,总市值55亿元,市值距最高点已缩水近300亿元。
良品铺子仿佛也没能逃过“上市即巅峰”的魔咒,增长上市后似乎触顶。
2020—2023年,其营收分别为78.94亿、93.24亿、94.4亿、80.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18.11%、1.24%、-14.76%;
净利润分别为3.44亿、2.82亿、3.36亿、1.8亿元,同比增长0.95%、-18.06%、19.16%、-46.26%。
2019-2023年间,良品铺子主营业务毛利率从32.51%持续下滑到27.74%,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其销售费用持续居高不下,严重拖累了毛利率。
对于当下业绩本就承压的良品铺子而言,此番遭遇打假风波无疑于雪上加霜。
消费者如今更趋于理性,对于入口的食品,市场追求的并不只是廉价,出色的“质价比”才是核心。
希望走过18载春秋的“零食一哥”良品铺子,不要失去对消费情绪变化的感知力,因为在激烈的零食赛道良品铺子已经“输不起”了。
04
近年来,零食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但是,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渐趋消失,同质化、低价竞争、行业壁垒低等问题,困扰着整个休闲食品行业。
毕竟,在一个泥潭里同维竞争,你不出招就等于给别人机会。
产品造假风波之外,伴随价格战越打越凶,良品铺子的业绩早已不容乐观,加之其是重营销的品牌,若受本次事件影响而口碑崩盘,或许,会彻底走不出这场寒冬。
据良品铺子公布的2024年三季报显示,良品铺子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4.8亿元,同比下降8.66%;归属净利润为1939.03万元,同比下降89.86%。
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15.94亿元,同比下降20.81%;净利润亏损450.03万元。
影响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良品铺子自去年开始实施的降价策略。
去年11月末,以高端化定位示人的良品铺子迎来了一位新掌门人杨银芬,他上任伊始采取了大刀阔斧的降价策略,宣布公司旗下300款零食全线降价,平均降幅22%,最高达到惊人的45%。
这波“史上最强降价”引起外界哗然。
要知道,其2021年、2022年的销售毛利率也只有27.57%和26.77%,也就是说,良品铺子这次降价,已经无限逼近成本线了,震惊之余也让外界窥见了零食行业的真实境遇。
财报数据显示,良品铺子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0.3%,同比下滑90.57%;销售毛利率26.84%,同比下滑5.96%。
摆在良品铺子面前的严峻形势是:现在零食赛道的“亲民”路线并不好走。
随着近年来量贩零食业态的兴起,中国休闲零食行业市场格局被重塑。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百草味在内的传统互联网零食巨头都受到冲击,纷纷被迫降价。
据前瞻产业研究数据,预计到2025年,休闲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并预计2023-2028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
可以预见,“提效控本,低价保质”,将会成为整个行业未来的趋势。
在近4万亿的市场规模面前,良品铺子的体量终究还是太小了;而且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群雄逐鹿,各家暗自厉兵秣马。
量贩零食品牌快速崛起,给良品铺子、来伊份等老牌零食品牌带来了一定冲击,休闲零食行业在新业态的竞争中,谁又能笑到最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