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国疫苗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附报告目录)
一、疫苗行业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疫苗是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人类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手段,被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疫苗的发展历经多次技术革命,疫苗行业现已日趋成熟。早在12世纪中国便使用人痘接种来预防天花,18世纪英国出现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疫苗成为免疫手法进入人类医学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减毒活疫苗技术,研发出了狂犬病疫苗、卡介苗等仍延用至今的产品。20世纪中叶开始,多糖蛋白结合疫苗、蛋白组分制成疫苗成为疫苗发展史中重要的成就之一。20世纪70年代开始,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微生物的基因进行操作,发明了基因重组疫苗技术。21世纪后,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人类开始以基因组为基础的疫苗发展策略。
疫苗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疫苗产业格局和中国疫苗产业格局也不断演变。2000年以前,由于疫苗研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多、风险高,且不具有慢病治疗型药物长期使用的特点,大部分制药企业投资疫苗的积极性并不高。2005年以后,葛兰素史克、辉瑞、赛诺菲、强生等大型医药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纷纷进入疫苗市场,并通过购买产品专利权、购买企业控制权等方式,快速扩充产品线,提升公司规模,目前四大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默沙东、辉瑞、赛诺菲市场集中度颇高。
二、全球疫苗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按销售收入计,全球疫苗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341亿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47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并预期于2030年达1,0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4%,主要受全球对疫苗接种日益增加的需求、政府及国际机构.的支持以及研发新疫苗所推动。
三、中国疫苗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按销售收入计,国内的疫苗市场总规模由2014年的233亿元人民币增至2018年的336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161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9%。
四、细分产品市场规模分析
1、埃博拉病毒疫苗
2、脑膜炎球菌疫苗
3、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疫苗
4、肺炎球菌疫苗
国内肺炎球菌疾病的每年发病率相对较高。肺炎球菌病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及65岁以上的年龄段,而大量使用抗生素所导致的抗药性已导致老年人感染肺炎球菌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逐步上升。由于肺炎球菌疾病发病率高,而国内目前供应的主要产品PPV23不能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且不能对老年人产生有效保护,故更新更好、受众人群更广的肺炎球菌疫苗在国内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PPV23和PCV13为目前国内可用的肺炎球菌疫苗,均为非免疫规划疫苗,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人民币。预计国内肺炎球菌疫苗市场于2018年至
20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8%,2030年将实现174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就批签发量而言,预计肺炎球菌疫苗市场将由2018年的1090万剂增加至2030年的2800万剂,年均复合增长率8.2%。销售收入及批签发量方面的市场增长主要归因于国内出现愈来愈多的PCV13产品及其他更先进的产品。
5、结核病加强疫苗
五、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全球疫苗市场经过多年整合,国际四大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默沙东、辉瑞和赛诺菲几乎垄断全球疫苗市场,行业集中度颇高。2018年葛兰素史克、默沙东、赛诺菲和辉瑞分别占据全球市场23.5%、19.3%、18.3%和17.9%的份额,合计垄断约80%的市场,虽然近年来全球前四大疫苗企业之间的排名会随着新品种放量而略有变化,但总体上龙头企业的地位长期稳固。
我国疫苗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目前本土疫苗企业多达33家,但是其中一半以上企业每年获得批签发的疫苗品种仅有1个,除去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外,其余没有一家疫苗企业在国内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15%,这与全球市场中四大疫苗巨头各自占据18-23%市场份额的高集中度情况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