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肽药物行业:可及性将大幅提高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多肤类药物是个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和大分子蛋白质药物之间的药物,属干生物制品的范赚。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通常由10~100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其连接方式与蛋白质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0。多肽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迄今在生物体内发现的多肽已达数万种,其广泛参与和调节机体内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功能活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合成的多肽药物已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其因适应证广、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多肽的合成主要分为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两条途径。其中化学合成方法包括固相合成与液相合成,从合成来看主要是以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缩合的形式来进行;生物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发酵法、酶解法,同时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以DNA重组技术为主导的基因工程法也被应用于多肽的合成。目前化学合成法是多肽药物规模化生产的主要途径,其中固相合成工艺占主导,已上市的多肽药物大多数采用该工艺路线。

多肽的合成方法

合成方法

具体合成方法

基本情况

化学合成

液相合成

与固相合成法相比,液相合成法的优势在于无需重复进行洗脱进而可以减少试剂的用量,降低成本并且更加环保。在液相合成法中,最初使用的液相溶剂是聚乙二醇,其成本较低且利于后续产物的纯化,但其对于氨基酸的载量较低,因此合成的效率较低,不适合中长肽段的大规模合成。随着液相合成法的发展,在实验室层面有许多新的载体试剂被提出,包括聚碳酸酯、疏水多聚物等。目前主要分为逐步合成和片段组合两种策略。

固相合成

多肽的固相合成法由Merrifield在1963年提出,其主要原理为:将目的肽的第一个氨基酸C端通过共价键与固相载体连接,将氨基酸N端通过保护基保护起来,再以该氨基酸N端为合成起点,经过脱去氨基保护基和过量的已活化的第二个氨基酸进行反应,接长肽链,重复操作,达到理想的合成肽链长度,最后将肽链从树脂上裂解下来,分离纯化,获得目标多肽。作为固相合成法的核心之一,保护基的选择是固相合成法的关键,实际使用的保护基主要有Merrifield提出的Boc基团和Carpino提出的Fmoc基团,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Fmoc基团具有更强的酸稳定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合成过程中的副反应。在商业化生产的过程中,固相合成的优点在于可以控制多肽链长度,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可以自动化、高通量地进行合成多肽;缺点在于对试剂的需求量较大,成本较高。

生物合成

酶解法

发酵法

发酵法也是一种生产天然产物多肽的方法。其原理在于通过微生物的代谢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多肽。例如,瑞士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发酵产物中可以提取到一种具有降血压功能的多肽。由于发酵法只能用于生产微生物自身可以产生且被证明具有有益生物学功能的多肽,因此其应用范围很窄,目前不属于多肽药物的常用生产方法。

基因重组法

基因重组法于1982年第一次被用来生产人源胰岛素,是目前在多肽药物生产中应用最多的生物合成方法。基因重组方法包括两个主要步骤,一是设计含有编码产物多肽的基因片段并将其扩增,二是在宿主细胞内表达该基因片段。基因重组法使用的宿主细胞主要是微生物,由于无需多肽载体和保护基团,其与固相合成法和液相合成法相比具有生产成本较低、生产效率较高的优势,目前在肽类抗生素、干扰素、人源激素等多肽药物领域都有商业化应用。与化学合成方法相比,基因重组法的缺点在于副产物较多,产物纯化较困难的缺点。

与生物制剂相比,多肽药物的免疫原性较低,生产成本较低。与小分子药物相比,小分子药物的优点在于较低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口服给药和良好的膜穿透能力。小分子的口服给药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好处,分子量小也使它们能够穿透细胞膜以靶向细胞内分子。相对应的,分子量小也意味着它们很难有效地抑制大的表面相互作用,例如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PPI通常占据1500-3000A2的接触面积,而小分子由于分子大小有限,仅覆盖蛋白质表面的300-1000A2。相比之下多肽药物独特的理化特性,灵活的主链与更大的分子量,使它们能够作为PPIs的有效抑制剂。

但作为基于天然氨基酸产生的治疗药物,多肽药物也有其缺点。目前主要体现在膜不透性和体内稳定性差这两个方面,这也是多肽药物开发的主要障碍。例如多肽药物比较难穿过细胞膜靶向细胞内靶标,从而限制了它们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二、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多肽药物最开始出现于1960年之前,922年发现并提取胰岛素应用于糖尿病治疗到1954年首次体外化学合成催产素,人们才开始对多肽药物的认识和理解在逐渐进步。随后到2000年,得益于技术的成熟,全球市场才进入爆发期。

虽然相较于国外,我国多肽药物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多肽药物市场规模从241.9亿元上升至357.8亿元,期间增长率超15%。估计2021年我国多肽药物销售额将达387.1亿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我国医药行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国内多肽药物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仿制药方面,在利拉鲁肽等全球重磅多肽药物的专利保护期陆续到期后,国内多家企业已开始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仿制研究,并已有企业向国家药监局申报生产。在创新药方面,2018年5月,前沿生物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多肽创新药、全球首个长效HIV融合抑制剂艾博韦泰取得国家药监局的上市许可,打破了国外药企对抗艾滋病新药的垄断。预计随着国内多肽药物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多肽类新药和仿制药陆续上市,我国多肽药物的可及性将大幅提高,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我国多肽药物市场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名称

竞争优势

前沿生物

技术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聚焦长效多肽领域的新药研发,针对未满足的临床与患者需求,注重差异化产品开发战略。艾可宁在分子结构、多肽序列及化学修饰、作用靶点以及在人体内的分布与代谢上均实现了技术突破。艾可宁凭借优秀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期数据获国家药监局特殊、优先审评,并获批上市。此外,公司拥有艾可宁在全球主要市场专利,艾可宁的上市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为公司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及新药研发实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产供应优势:目前公司乾德路生产基地产能为18万支/年,公司拟将本次科创板上市的部分募集资金用于“1,000万支注射用HIV融合抑制剂项目”建设,提升艾可宁制剂的生产能力。“1,000万支注射用HIV融合抑制剂项目”一期建设项目设计产能为250万支/年。同时,为满足艾可宁的原料药需求,公司拟通过自建齐河前沿、四川前沿生产基地生产艾可宁制剂所需的原料药,保障艾可宁原料药的供应。

双鹭药业

技术优势:近年来,技术中心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优势研发资源,通过技术受让、合作研究以及股权投资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公司在肿瘤、肝病、代谢病、心脑血管等领域基因工程和生化药物的优势,并不断拓展研究领域,逐步进入糖尿病、肾病等新领域。公司目前技术中心拥有长效蛋白质表达、大分子化学修饰、大分子修饰剂等核心技术和产品。

人才优势:公司技术中心在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后,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创新团队包括生物药及生化药物研发团队,在基因工程和生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及产业化经验,在化药研发领域的多层次创新体系建立方面成绩突出。拥有多名核心技术骨干、知名外籍专家,多人荣获国家和市级人才工程资助(包括领军人才、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等)。

产品优势: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技术新药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关键技术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目前公司基因工程产品中立生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北京市名牌产品;欣吉尔(重组人新型白介素-2,125AlaIL-2)系国际上第一个丙氨酸突变体IL-2、国家重点新产品;迈格尔(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国内首家上市的IL-11,获“863”基金和国家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和北京市发明专利奖;扶济复(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国家一类新药),获国家12年行政保护,是新进医保目录品种。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制剂已独家获准生产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销量逐年提升。

双成药业

核心产品优势:原料药方面,公司的胸腺法新已通过意大利药监局(AIFA)技术审核、生长抑素原料药获得CEP(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制剂方面,公司已顺利获得经意大利药监局(AIFA)核准的注射用胸腺法新ANDA批文,注射用比伐芦定、依替巴肽注射液已通过美国FDA上市许可,均已出口美国;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美国IND(临床批件申请)获批,注射用胸腺法新、注射用比伐芦定、注射用生长抑素一致性评价获批。

国际化优势:公司始终坚持国际化路线,公司已分别通过美国FDA和欧盟EMA(欧洲药品管理局)的GMP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多肽原料药和无菌注射剂;公司有仿制药研发、注册以及对专利事务处理的全面综合能力;在研发项目上储备丰富的产品管线,公司拟定在未来不断地向美国和欧盟国家申报原料药DMF和ANDA,进一步加快公司国际化进。

人才优势:公司建立了包括有多位具有多年国际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团队和体制,大大提高和完善了公司GMP的体系,其研发和GMP均能满足国际要求,具备开发成份复杂、工艺特殊、科技含量高的原料药和制剂的科研能力。

团队优势:公司现拥有高水平、高效率的符合国际、国内法规的注册团队。

管理优势:公司多年来努力贯彻国际化方针和全面深入开展各方面工作,建立了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了具有GMP概念的质量、生产队伍,取得了显著成果。

华润双鹤

产品线优势:慢病业务拥有0号、压氏达、穗悦、复穗悦、诺百益、贝奇灵、糖适平、冠爽等多个知名产品,尤其在降压领域已经形成了多品类产品线,战略产品0号是广泛使用的经典复方降压制剂。专科业务聚焦儿科、肾科、精神/神经、抗凝、麻醉镇痛等领域,拥有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斐童)、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腹膜透析液、丙戊酸镁缓释片(神泰)、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普瑞巴林胶囊等产品,2022年引入新产品拉考沙胺口服溶液(乐沛),复产替尼泊苷注射液(邦莱)和白消安注射液。其中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斐童)、腹膜透析液市场份额位居前列,丙戊酸镁缓释片为独家品种,在丙戊酸系列口服制剂中位居前列。

产品优势:公司0号、压氏达、穗悦、贝奇灵、糖适平、卜可、冠爽、珂立苏、诺百益、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基础输液、BFS等产品获评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各细分领域优秀产品品牌。目前公司拥有18个亿元级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群。

产品质量优势:公司积极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截至目前已有39个产品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坚持低成本、大规模的战略路径,16个产品(含续约)已经在国家级带量采购中中选。作为中国首批、国企首家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公司所有输液生产线均通过GMP符合性检查,万辉双鹤通过了美国FDA认证,华润赛科和浙江新赛科是通过了美国FDA和欧盟GMP双重国际化认证的高质量的生产基地,天东制药是肝素类原料药及制剂生产企业,也是通过欧盟EDQM和美国FDA认证的企业。

销售网络优势:目前公司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非输液业务拥有两千余家商业客户,覆盖医院、城市社区中心/站点以及农村基层医疗终端十五万余家,覆盖药店二十余万家,还与百余家百强连锁药店开展合作。输液业务拥有两千余家商业客户,终端覆盖了全国三十一个省市,尤其是在北京、安徽、陕西、湖北、江苏、河南等省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悦康药业

专利优势:目前公司已累计拥有专利126项,其中发明专利80项。

研发优势:公司以高端品牌仿制药为基础,以创新药为重点,从研发组织构架、研发仪器设备、研发技术平台、研发管控体系、外部合作研发机制、技术人员培养与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并为研发系统配置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各专业领域的高技术人才,为公司持续创新提供保障。同时,公司以悦康药业母公司的研发部门以及主要负责研发的子公司悦康科创为核心,以各生产子公司研发部门为补充,同时协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临床研究机构,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的新药研发体系,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平台。

产品储备优势:目前公司在研项目39项,其中2个已进入申报上市阶段;16项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1项处于药学研究阶段。公司的在研产品管线丰富,有力保障了公司未来持续推出新产品上市,以形成良性的产品迭代,为公司持续创造价值。

辰欣药业

产品结构优势:公司对于现有产品结构和产品品种继续研发深入细化,形成多规格、多品种的产品群,并加大产品升级和销售市场应用领域的拓展,以提升产品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空间,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

产品质量优势:公司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诚信为本,质量第一,“质量是药品的生命”,是企业和员工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流程管理严格的体现,是坚守药品100%合格,杜绝1%的疏忽。公司一直坚守“关心大众,健康民生”的使命,在所有的控制都高于国家标准下严格要求质量管理流程、建立内部质量管理SMP,用质量诠释药品安全。

研发优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一直以来将产品创新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了具备自主创新能力、足够的研发人才储备和新品产业化能力的研发体系,具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

复星医药

人才优势:目前集团研发人员超过3,600人,其中超过1,900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国家化优势:集团在创新研发、许可引进、生产运营及商业化等多维度践行国际化战略,全球BD团队通过合作开发、许可引进等方式布局前沿领域,美国、非洲、欧洲及印度的药品临床及注册团队持续加强海外药品注册申报能力,国内产线加速推进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时深化国际营销能力建设,持续拓展国际市场。

营销优势:集团持续强化营销体系的建设与整合,已形成与现有产品及拟上市产品相配套的专业化、品牌化、数字化及合规化的分线营销体系。

商业化优势:目前集团商业化团队超过7,100人,并且在医学事务、市场准入、医学战略联盟、品牌推广等方面构建了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哈三联

全产业链生产优势:截至2023年3月新增包括粉剂/预混剂、冻干/非终端灭菌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车间,目前公司具备兽用药全链条生产能力。

产品线优势:公司产品涉及抗生素类、驱虫类、解热镇痛类、营养补充剂,涵盖反刍动物、畜禽、宠物的治疗、保健等领域,已获得产品批件百余种。

团队优势:公司建立了健全的研发管理体系,拥有一支专业搭配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的技术研发队伍。

诺泰生物

团队优势:公司的核心团队拥有丰富的国际、国内制药公司经营管理和研发经验,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深厚的研发积累,熟悉国内外药品监管规则,具有较高的国际化视野,按照国际法规市场标准建立了规范高效的运营体系和研发体系,能够紧跟行业科技前沿,不断巩固和提升公司的技术优势,保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在研发方面,公司拥有一支由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等知名专家领衔的高素质、国际化、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研发团队,截至2020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67人,占员工总数的18.39%,其中博士8人、硕士32人,其中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实施首年首批14位入选者之一施国强博士、具有25年专业从事多肽研发及大生产管理经验的全球多肽药物规模化大生产领域的知名专家姜建军博士等。

在多肽药物合成、纯化及生产控制等各个方面,公司掌握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成功建立了基于固液融合的多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平台,具备了侧链化学修饰多肽、长链修饰多肽数公斤级的大生产能力,在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备极强的竞争优势。掌握了多类短肽片段的规模化大生产液相合成技术,利用小分子化药液相合成技术合成各类困难短肽片段后,再应用于多肽固相合成,使多肽药物生产的产品收率、合成效率和质量较传统固相合成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在小分子化药方面,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完备的技术体系,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各种复杂高难度化合物的生产工艺研究,尤其是在手性药物合成等世界新药研发的前沿领域建立较强的技术优势;同时基于对化学反应机理的深刻理解,公司能够从合成路线设计、工艺条件选择与控制、起始原料和试剂的选择与应用、反应装置设计等多方面出发,从源头上使生产工艺更加绿色、环保、经济、安全。

客户优势:公司业务面向全球市场,凭借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与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制药公司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定制类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的客户主要包括美国因赛特(Incyte)、美国吉利德(Gilead)、德国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美国福泰制药(Vertex)、前沿生物、硕腾(Zoetis)等国内外知名创新药企,服务了包括Biktarvy、Ruxolitinib、艾博韦泰等一大批知名创新药项目。公司自主开发的原料药已销往韩国大熊制药(Daewoong)、印度西普拉(Cipla)、印度卡迪拉(Cadila)、印度Orbicular制药、以色列梯瓦制药(Teva)、印度雷迪博士实验室(Dr.Reddy)、普利制药、齐鲁制药、健友股份等国内外知名制药公司。

海辰药业

研发优势:公司配备了国内先进的科研设备及分析仪器,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构建了从项目评估立项、药学研究、临床研究、中试及产业化研究到注册管理一整套研发体系,在品种研发、工艺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研发体系覆盖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仿创结合、原料药与制剂协同的研发和技术网络。

产品种类优势:公司目前拥有73个药品批准文号,常年在产品种20余个,产品涵盖抗生素类、利尿类、消化类、抗病毒类、免疫调节类、心脑血管类等多个领域。

质量优势:公司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全员参与、风险管理、规范生产、持续改进、安全用药”的质量方针,从药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能够确保每一个环节符合GMP要求,先后十余次顺利通过国家和省级GMP检查。公司具备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药品研发、厂房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考虑GMP和产品特性要求,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通过前瞻或回顾风险管理,确保能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批准工艺和质量标准要求的药品。

海特生物

人才优势:公司汇集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有较强的人才优势。

质量优势:公司严格按照股份制企业规范运作,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严格按照GMP要求进行药品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并按照GMP规范和注册标准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程序文件,涵盖了本公司药品生产涉及的研发、采购、仓储、设备设施、生产、检验、质量保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整个体系符合新版GMP的管理要求和内容。

品牌优势:公司主导产品金路捷自上市以来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金路捷商标获得了湖北省著名商标等称号,金路捷产品已在医生和患者中树立了较好的口碑和品牌知名度。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是湖北省高新技术生物制药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2010年,公司申请并获批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合作,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开展研究工作。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开展,有效带动了公司新药创新项目的研究工作,同时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公司人才梯队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公司技术中心2017年被湖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湖北省罕见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汉康是专业从事药物发现、研究、技术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

圣诺生物

人才优势:公司其他核心人员均具有15年以上多肽合成领域研究和实践经验,团队成员曾获得四川省高层次人才引进顶尖创新创业团队称号。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稳定,研发力量不断壮大。

技术优势: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方式掌握了一系列多肽药物规模化生产的核心技术,包括:长链肽偶联技术、单硫环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多对二硫环肽合成技术、片段缩合技术、聚乙二醇化修饰、脂肪酸修饰等多肽合成和修饰类自主核心技术。

专利优势:目前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25项(其中1项同时取得国际专利)。除此之外,公司还拥有大量的非专利技术,主要是药品生产配方及相应的生产工艺。

规模化优势:公司目前拥有现代化的自动多肽合成和纯化系统,积累了各项关键核心技术,在多肽领域拥有多年的产业化经验,实现了15个多肽原料药品种的规模化生产。

全球化优势:公司产品出口至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精麻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CR9接近80%,其中人福医药市占率25.9%,恒瑞医药12.2%,恩华药业5.4%。从麻醉镇痛大品种市场格局来看,市场份额多被麻醉龙头(人福、恩华、恒瑞、扬子江等)所占据。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06.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5%;2023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36.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8%。预计2024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6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9%。

数据显示,2020-2023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45亿美元增长至100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21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

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2001年),益生菌是一类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可对宿主发挥有益作用。

近年来随着宠物医疗器械市场向好,迈瑞医疗、乐普医疗、GE医疗、东软医疗等多家从事人医设备、器械的品牌纷纷进入宠物医疗器械赛道,使得国产替代加速。目前,国产宠物医疗器械已超过进口,医院使用占比超50%。

相比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我国血液透析行业起步较晚,再加上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人才、准入、资金和品牌等壁垒,进入门槛高。这些使得其市场竞争格局长期被费森尤斯(德国)、贝朗(德国)、日机装(日本)、百特(美国)等外资企业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自2016年以来,我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保持攀升态势,年均增长率接近7%。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药品流通销售总额为29304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药品批发市场销售额为22902亿元,同比增长7.5%;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为6402亿元,同比增长7.6%。

辅酶出口市场也日渐繁荣。我国辅酶Q10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辅酶Q10出口数量从849.84吨上涨到2023年的1198.42吨,CAGR为8.97%。

THE END
1.正文时至今日,宠物品类已然大幅扩展,无论是传统的哺乳类还是新兴的爬行类、昆虫类等,都成为了人们共同生活相伴的对象。而人们对于宠物的观念,也从以前的“看家护院”“仅供观赏”演变成如今的“朋友”“家人”等。而当人们的观念发生转变时,宠物行业也应运而生,目前主要分为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和宠物服务。https://t.10jqka.com.cn/lgt/article_detail/index.html?pid=399730851
2.宠物行业市场份额理想股票技术论坛关于宠物行业的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及市场趋势的概述。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9721316.html
3.2022宇博智业研究团队通过对宠物尿垫行业全球市场的长期跟踪监测,并充分整合了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重点解读了宠物尿垫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最终撰写完成了《2022-2027年全球与中国宠物尿垫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报告有助于您深入了解宠物...https://m.chinabgao.com/report/11411141.html
4.2016投资建议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投资回报率。 服务客户 导读: 博思数据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宠物用品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介绍了宠物用品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宠物用品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宠物用品行业的现状、中国宠物用品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宠物用品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宠物用品产业发展前景...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Z75104GHA5.html
5.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环境分析报告?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由小到大,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一个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阳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连续多年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产品出口的数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1、总体发展情况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医...http://www.08bn.com/yy/409287.html
6.维克中国(VirbacChina)自2017年3月起,维克中国建立了伴侣动物产品的全国线下经销网络,将兽医专用产品仅提供给兽医医院,并将保健产品销售扩大到宠物店。通过这一战略,维克中国加强了对兽医医院的覆盖,并像2016年一样,以保健产品为契机进入线下宠物店。 维克中国在国内创立了新的伴侣动物细分市场,例如2006年创立的皮肤病产品和2012年创立的牙...http://www.pet66.com/pim/supplier/virbac.html
1.中国宠物发展历程驱动因素及趋势展望分析问答集锦我国宠物行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国内政策略有松绑,并且海外品牌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国内宠物市场开始...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1033635386497
2.宠物是宠物产业是产业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中国养宠物的人群日渐庞大,2020年宠物超过了1亿只,养宠家庭渗透率逐年提高,由此带来了宠物产业迅猛发展。 一些原本以猪牛羊鸡鸭鹅养殖及其饲料为主营业务的畜牧企业,近年纷纷进军宠物行业,有开拓宠物饲料的,有开宠物医院的。这原本是企业经营战略的自主选择,无可厚非。即便是专门从事宠物品种繁育的,从事宠物饲料生产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72853
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研究报告界面新闻·JMedia目前国内宠物渗透率与美国等成熟宠物市场相比,存在约3倍的差距;与泰国、日本等与国内思想理念和居住环境相近的国家相比,也存在2倍的差距。但未来随着国内居民消费能力增长,国内宠物渗透率将迎来进一步提升,释放潜在市场空间。 中国宠物行业产业链图谱 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967023.html
4.中金企信市场咨询网宠物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发展动态监测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2022版) 第一章 宠物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概况 1.1 宠物体外诊断行业市场综述及趋势 1.2 宠物体外诊断行业供应链分析 1.3 宠物体外诊断行业市场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第二章 2016-2021年宠物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 中国宠物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1 ...https://www.chinabgw.net/prod_view.aspx?Id=225330
5.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宠物用品展览会暨2016中国城市流浪动物捐助...据悉,“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宠物用品展览会”将于2016年3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举行,展出面积为3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500多家,参展品牌1000余个,计划邀请50000名观众到会参观。本届京宠展在往届展会的基础上,精心筹划,紧跟行业发展热点与关切,大力挖掘宠物行业的多重价值,创造出宠物行业所潜在...http://zgdwbj.com/?p=43258
6.2022第一节 宠物疾病检测市场需求规模分析 一、中国宠物疾病检测总体市场规模分析 二、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三、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五、华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六、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七、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6-2021年中国宠物疾病检测行业销售利润率 ...https://www.bjzjqx.com/IndustryInner/511054.html
7.2020国内食品饮料行业年度投资并购事件:既是创业的春天,也是投资...2019年金徽酒实现营收16.3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4.64%。从行业整体来看,近5年金徽酒的市场占有率从0.21%小幅提升至0.29%,业绩保持着小幅的增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至2019年间,金徽酒高档酒的收入占比由30.25%提升至41.54%,但整体毛利率却不增反降,由63.01%下降至60.79% 。 https://36kr.com/p/1065082659890568.html
8.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研究报告2411074、我国宠物行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国内政策略有松绑,并且海外品牌开始进军中国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国内宠物市场开始出现萌芽。 5、到了21世纪,随着政策的宽松化与规范化,叠加国内经济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研究报告的增长和互联网的发展,国内宠物行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并涌现了一大批优质企业。 6、时...http://huiyunyan.com/doc-0c4da3efe25f3f4b061ebde03c4781ae.html
9.拥有234万粉丝“网红”宠物犬王可可的掘金之路苏秦弘官网服装作为淘宝上销售量最大的品类,由于其非标特点,溢价率往往也很高,其毛利率在50-66%之间。不过,服装领域激烈也很竞争,蔡镕宇决定进入宠物用品市场,这仍然是一片蓝海。据狗民网及亚洲宠物展联合发布的《2016中国宠物行业产业及消费者行为调查报告》,2016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约达978亿元,按照目前年均32.8%的高速...http://suqinhong.cn/nd.jsp?id=631&m809pageno=5
10.宠物经济越来越热,宠物为什么让我们越来越痴迷?从上游产品到下游服务,包括宠物的食品、用品、医疗、美容、寄养、保险、训练等新兴消费方式,中国宠物经济的市场空间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中国宠物市场在2016年就已突破千亿规模,且近年来增速迅猛。 行业数据显示,2010-2019年,10年间宠物消费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2%。 https://www.gonerve.com/?p=11232
11.狂犬病行业专题报告:庞大需求将催生数百亿狂犬病预防市场我国2019 年养宠率(仅考虑犬猫)约为 21%(根据《2019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的宠物数量和我国平均家庭人口数 3 计算得出),同比提升 1.6pp,宠 物数量同比提升 8%,仅为美国家庭养宠率 67%的 1/3,增长空间较大。我们认为未来随着 城镇养宠率不断提升,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市场有望不断增长,考虑到国情传统差别,以美...https://xueqiu.com/9508834377/169840484
12.艾媒报告丨20162017中国移动医疗降市场研究报告(附下载)艾媒网讯2017年3月1日,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权威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2016-2017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用户规模稳步增长,2016年第四季度接近3.0亿,与2015年相比,增长16.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在线问诊咨询业务的创新突破...https://www.iimedia.cn/c400/49397.html
13.郑州站火热报名!雄鹰京宠展全国巡展暨中国宠物行业渠道峰会作为特大城市之一的郑州,其人口红利亦折射于宠物行业,在“猫狗双全”的生活态度下,郑州成为宠物行业争夺新“高地”。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宠物用品批发市场之一的郑州宠物批发市场。品类多元、消费升级、场景赋能……“宠”出来的郑州市场里,蕴藏着“流量密码”。 https://www.petdhw.com/ganzhou-show-4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