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
议事“小圆桌”连着社区大民主。唐山市高新区各街道办事处以“听民声、惠民意、纳民谏、聚民智”为主线,全力打造多个全过程民主示范点。在新景楼社区,关乎居民日常生活幸福指数的“家常话”,在社区议事厅“上会”。议事厅有效调动社区居民参事、议事、监事的积极性,让社区居民成为民主社区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公开透明的社区居委会选举,极大的激发了小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该社区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创建工作以来,收集意见建议32条,其中27条得以完善。通过人大代表提交议案15件,被各级部门、单位采纳13件。
浙江省象山县“村民说事”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各乡镇初步建立了“说议办评”相结合的闭环说事体系。当地基层干部群众反映,该制度把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落到实处,是一个“管用”的好制度。
“村民说事”,“说”是基础,说事不仅意味着固定日子坐下来“集中说”,还要主动倾听“上门说”,更要创新方式“灵活说”,线上线下结合,充分调动村民参与说事的积极性。在“议”事方面,小事急事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召开村务会议商议,大事要事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商议,部分乡镇还成立了乡贤顾问团等组织,邀请各行业人才参与村庄发展重大事项。在“办”事方面,象山县政府将“放管服”改革向农村延伸,加快基层便民服务点建设,村级事务管理多员合一、专职代办,实现常用事项和民生事项在县域通办。在“评”事方面,每件“村民说事”事项办结后,一要对村民进行满意度测评,二要把“村民说事”与集体经济、村庄环境、社会稳定、干部廉洁“四张报表”考评相结合,倒逼“说议办”环节真正取得成效。
近年来,某村因成为全国“村民自治”试点村之一而小有名气。
该村将党的工作重心下沉,在全村组建6个屯级党小组,明确村级党组织、屯党小组和党员层级职责;构建村民自治组织框架体系,积极探索以屯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的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村里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村集体资产量化到本集体组织成员,在涉及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等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上,召开股东代表大会进行民主商议、民主决策;村务民督,有章理事,每笔钱花在哪儿,村民心里有数,所有议事决议都要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围绕新时代农民群众新期待,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成都市开展创新基层群众自治试点行动,其中新都区成功入选,成为活动亮点。以下是记者的部分采访信息: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某市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创新探索出以“推行一套体系、打造一个平台、建立五项制度”为内涵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乡村治理新模式
取得的显著成效
1.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构建村级党组织全面领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
调动各网格层级负责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乡村治理体系迸发强劲活力。
2.重点打造“相邻一家亲”基层治理信息平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信访、司法、法院、部分区直行业部门、11个乡镇(街道)、156个村(社区)“链”进平台。
一键通达矛纠纷调处,为当地平安乡村建设插上科技的超膀。
3.统一建立支部“旬会”制度、邻长联户制度、村民议事制度、村组民约制度、积分评比制度,以“五项制度”架构乡村治理的“四梁八柱”。
通过开展村民议事活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协商格局,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最大参与者和受益者。
【推荐3】近年来,L社区结合辖区实际,着力破解人与人之间陌生感强、信任度低的难题,推动“信用有价、守信有益”成为共识,助力社区自治,取得良好效果。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中央水塔”,保护秦岭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陕西省和西安市先后制定实施《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负面清单》。陕西省坚持每年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交叉执法检查,全面推动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五乱”问题整治。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下发《陕西省检察机关开展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专项监督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专项监督活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涉秦岭各类环境资源案件提出了具体要求。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工作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了外商投资法草案。2018年12月,国务院将外商投资法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201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审。在两次审议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外商投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作出了统一规定,将为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推荐3】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实施这一基本方略,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建设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有效治理交通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自“三五”普法以来,全国大、中、小学全都开设了法治教育课程,联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正在不断完善。中国的法治实践验证着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将法治观念植根于民心,人人尊法、知法、守法、用法,法治中国才会形神兼具,行稳致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高一某班同学以“法治让生活更美好”为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声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声环境质量。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同时依法享有获取声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噪声污染防治的权利。
2023年中高考期间,山东省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与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中高考期间“绿色护考”行动的通知》。菏泽市人民政府除按照“新噪声法”对各类噪声源进行严格管理外,还发布了为高考、中招创造良好考试环境的通告。通告要求,高考、中招期间,严禁车辆在管制范围鸣笛;各考点周围居民区、考生聚居地全天禁止施工,考点噪声防治既是一个治理课题,也是一个法治命题。
【推荐3】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学位条例已不能满足实践需求,需要修改完善。2021年11月,教育部在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起草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送审稿)》;2023年7月,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此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开展了学位法立法调研、征求意见和草案的修改完善工作;2024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将进一步推动依法治教和学位法治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法治保障。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