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仍是人们最传统也最常用的变美方式。在这个看脸的世界,具有姣好容貌的同龄人在收入、婚恋、工作等方面更容易“羡煞旁人”。在同龄人的示范下,80、90后主流消费群体对美的追求也蔚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和部分男性都开始借助化妆实现颜值的提升。根据Euromonitor的分类,护肤品指的是美容及个人护理品的概念,包括11大细分子品类。按照2016年子品类容量大小,依次为:护肤品、护发产品、口腔护理品类、沐浴用品、彩妆、男士护理用品、婴幼儿与儿童专用产品、香水、防晒用品、止汗香体、脱毛产品。
据Euromonitor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护肤品行业市场容量为3156.3亿元,2011-201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2%。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品牌市场研究及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由于受人口结构变化、收入水平提升带来的消费升级、消费习惯的改变、核心消费人群的增加、护肤品消费理念的加强、营销渠道的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护肤品行业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据Euromonitor的预计到2020年市场容量将达到4352.4亿元,2016-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6.7%,行业发展空间巨大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也将从行业增长中获得更多的红利。
从国内护肤品市场的构成情况来看,护肤品、护发产品、口腔护理产品、沐浴用品和彩妆是前五大品类,贡献了89%的市场销售额。随着消费者卫生习惯的改善以及大众日化产品的普及,护发产品、沐浴用品和口腔护理产品等基础日化产品发展已进入稳定期,未来竞争将更多集中在市场份额的争夺和对原有领导性品牌的挑战。护肤品和彩妆继续快速发展,而市场份额较小的男士护理用品和婴幼儿与儿童专用产品等新兴品类则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国内护肤品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中小型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且大多布局于三四线城市,多以功能性品类来满足消费者的基本护理需求,整体市场影响力极为有限,近20年来一直处于市场弱势地位。但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理念逐步成熟,以及近年来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注重品牌策划、技术研发及市场营销的国内护肤品企业加大投入,依靠本土优势,逐步抢占跨国企业的市场份额。2016年,包括上海家化、伽蓝集团、百雀羚、韩束、珀莱雅、云南白药等本土护肤品企业出现在护肤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20的名单中,且大都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上述企业的合计市场占有率也逐提升,从2011年的4.4%上升至2016年的9.2%。虽然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本土企业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国内本土护肤品企业通过更好地贴近国内消费者需求,了解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精准的品牌定位,灵活的供应链管理,以及与日化专营店、电商等渠道的默契配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本土护肤品品牌有望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经营护肤品业务的主要有上海家化、青岛金王、益成药业等。
在化妆品行业,消费者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购买的特点也大为不同。例如不同年龄的女性对护肤品的选择就有明显差异,就我国而言,欧珀莱、可伶可俐、碧柔深受年轻女性的青睐;中年女性则认为大宝是适合自己的洁肤护肤品牌,选择玫琳凯和雅芳的比例也高于青年女性。再者,收入多少、学历高低也直接影响着购买者的购买特点。
1.地理变数
按地理变数细分市场就是把市场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如国家、地区、省市、东部、西部、南方、北方、城市、农村、山区、平原、高原、湖区、沙漠等。以地理变数作为市场细分的依据,是因为地理因素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和反应。各地区由于自然气候、交通通讯条件、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便形成了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具有不同的需求特点。由于我们中国的沿海城市发展比内陆城市发展快,素质比西部高,消费层次不同,所以在沿海城市化妆品比在内陆市场比较好。
2.人口变数
在中国,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中国东南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而人口数量占总人数的94%以上,所以化妆品在东部市场好。
3.心理变数
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即在人口因素相同的消费者中间,对同一商品的爱好和态度截然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市场细分的心理因素十分复杂而广泛,涉及消费者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消费者的个性、生活方式、社会阶层、动机、价值取向、对商品或服务的感受或偏爱、对商品价格反应的灵敏程度以及对企业促销活动的反应等。下面我们就其中的部分因素加以说明。
化妆品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
大的巨大变化.1987年的产值仅18亿元,生产企业只有100家左右,发展到2000年,全行业的销售收入已经达138亿元,拥有3000多家生产企业.从1987年到2000年,化妆品行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8%左右.
国际化妆品市场,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许多国家与地区出现了经济衰退,但全球化妆品的销售情况基本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据《国际市场追踪》(MTI)的权威统计报告,国际化妆品市场近年来的增长速度达到20%左右,而另一家全球市场调查公Euromonitor的调查资料显示,亚太地区化妆品市场增长较快,并预测今后亚太地区还会有较高的发展趋势
1.品牌竞争状况
目前我国化妆品市场上,国际化妆品企业的品牌有:
欧莱雅集团:"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卡尼尔,兰蔻,碧欧泉,赫莲娜,薇姿,理肤泉,欧莱雅
专业美发,卡诗"等.
宝洁公司:"玉兰油,SK-Ⅱ,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润妍,伊卡露"等.
联合利华:"夏士莲,力士,旁氏"等.
法国LVMH集团:"迪奥,CD,纪梵希"等
法国产香水:"爱琪美,莲娜丽姿,欧洲之萃,香奈尔"等
巴黎贝丽丝香水有限公司:"贝丽丝"
意大利的"范思哲"
丝宝公司的:"丽花丝宝,舒蕾,洁婷,美涛,柏兰,风影"等.
资生堂的"欧珀莱,资生堂".
雅芳化妆品公司:"雅芳".
深圳靳羽西化妆品有限公司的"羽西,阿迪达斯".
安利公司:"雅姿"
郑明明化妆有限公司的"郑明明".
自然美(NB)集团的"自然美".
香港丽丝达:"小护士".
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的品牌有:
上海家化:"六神,清妃,美加净,佰草集,COCOOL,高夫,梦巴黎".
北京三露厂:"大宝".
奥尼化妆品有限公司:"奥尼,西亚斯,百年润发".
珠海姗拉娜化妆品公司:"姗拉娜品牌,喜肤品牌".
四川可采实业有限公司:"可采眼贴膜"
广东雅倩化妆品有限公司"雅倩,清逸,佳雪,玉丽"等.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本土化妆品行业的品牌和国际大公司品牌的产品比较,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还处于弱势.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2001年和2002上半年发布的市场销售统计结果,我国彩妆第一品牌是:美宝莲,其次是郑明明,宝璐丝,欧珀莱,羽西,欧莱雅,露华浓,姬芮(Za)等;护肤第一品牌是欧珀莱,其次是郑明明,玉兰油,羽西,自然美,欧莱雅,SK-Ⅱ,资生堂等;发用品第一品牌是飘柔,其次是伊卡露,潘婷,海飞丝,沙宣,舒雷等;香水类的第一品牌是:CD,其次是纪梵希,贝丽丝,清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