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完了小动物用的疫苗,再聊一下这个产业链的另一环
先回答一个问题:当接种过狂犬疫苗的狗狗把你咬破抓破后,你会看淡生死不打狂犬疫苗么?
应该…没人会冒这个险…吧?
你挂了,狗儿子怎么办?
曾经伤害过你的渣男绿茶岂不是要笑?
醒醒!
人用狂犬病疫苗不会因为小动物打了疫苗就没需求了。
既然养猫养狗渗透率增加,那么被抓伤、咬伤的数量自然也水涨船高,那么,狂犬病防疫产业链,也是需要仔细研究的领域。
我国城市中养宠家庭比例为10%,宠物数量高达2.5亿只,其中猫和狗占大部分。宠物产业链,寄托了人们对温暖、欢乐的追求,作为精神消费的一部分,市场将其归类于消费升级赛道。
对比成熟地区的宠物市场,2018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的宠物渗透率分别为68%、52%、40%、28%,而中国的渗透率仅6%,即便比起发达国家中渗透率较低的日本,差距也较大。
那么,看到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1)狂犬疫苗产业链,未来的增长逻辑,主要看什么?
2)我国和国外狂犬疫苗产业链的差异,究竟在哪?
3)在目前的增长逻辑之下,产业链上什么样的龙头,布局更好?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入侵人体,嗜神经性是狂犬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征,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
临床上对于狂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死亡率接近95%在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关键。
人用狂犬疫苗有三类,分别是原代地鼠肾/鸡胚细胞、Vero细胞、人二倍体细胞。其中:Vero细胞是主流产品,主要因为使用悬浮细胞培养方式的Vero细胞培养效率高,质量好,其外源性污染风险更低;而原代地鼠肾/鸡胚细胞只能通过传统方式培养,培养细胞密度低,疫苗库中有效抗原较少;人二倍体细胞的提取培养难度较高,限制了其生产规模。
不过,人二倍体细胞是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预防狂犬病的黄金标准疫苗,因为接种后能产生可靠免疫应答、高滴度中和抗体、无严重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过敏体质者、老人及儿童等免疫力偏低人群。
那么,用公式来测算狂犬疫苗行业的增速为:
狂犬疫苗行业增速=(1+宠物数量增速)×(1+养宠人数增速)×(1+狂犬疫苗价格增速)-1
很明显,这个行业主要影响因素为:1)宠物数量;2)养宠人数;3)狂犬疫苗价格。
先来看量方面——宠物数量、养宠人数。
近十年来,我国宠物数量逐年攀升,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其中,2018年我国宠物数量首次超过美国,拥有宠物数量位居全球龙头。
同时,2018年我国养宠人数已突破7300万人,2019年增长至9915万人,同比增长35.82%,预计2024年将超过美国1.72亿养宠人群,复合增速为14.76%。
截至2019年末,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4亿人,大约每14个人中就有1个人养宠物。其中,猫狗为主流宠物类型,猫占比43.1%,狗占比54.4%
虽然从宠物数量来看,我国已经位居第一,但从人均饲养宠物数量来看,我们与国外仍有差距。据国盛证券统计,当前我国户均宠物数量约为0.2只,日本约为0.5只,美国为1.4只。即便以生活习惯、人口密度相近的日本为对标,我国户均宠物数量仍有2倍左右的增长空间。
户均饲养宠物数量
因此,预计未来十年,宠物数量增速仍能保持当前较快增速,为10%;养宠人数增速则参考前文,2024年超过美国,年复合增速为14.76%,2024年之后按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8.9%(2014年至2019年复合增速)。
再来看价方面——狂犬疫苗价格。
从中标价来看,Vero细胞狂犬疫苗历史三年平均中标价为50元/针,人均零售价为250元/人份(每人份指的是一个疗程,4-5针的价格);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历史三年平均中标价为290元左右,人均零售价为1450元/人份。
可见,人二倍体疫苗价格较高,属于典型的消费升级逻辑。对收入较高、健康意识更强的人群来说,会更倾向于接种人二倍体疫苗。
2020年,随着各省非免疫规划疫苗新一轮集中采购,Vero细胞价格上调至80元/针(零售价400元至500元/人份),人二倍体价格上调至310元/针(零售价1600元/人份)。
很明显,至2020年(快四年间),Vero细胞和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分别增幅为16.96%、2.24%。其两者平均增幅为9.6%。
综上,按公式测算下来,狂犬疫苗行业的平均增速在29.06%至36.45%之间。
此处,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我国每年大约要用掉1500万人份的人用狂犬疫苗,价值40多亿元人民币;美国每年用3亿美元给犬只免疫,人用狂犬疫苗只用掉几千人份,几乎没有人狂犬病病例。
因此,兽用狂犬疫苗规模与人用狂犬疫苗规模相比,差距巨大。
最后都最后引用极具前瞻性的大佬一句话
5月1号新的动物防疫法实施意义重大因为这是非洲猪瘟和新冠病毒之后国家对动物防疫的重大举措
新的法律规定,狗必须定期打疫苗,否则要罚款。牵狗必有绳子,否则要入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