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将美国玩具消费群体分为3大类,包括家长、送礼者以及成年消费者,这三个群体有着不同的消费者画像、购买需求及驱动因素,商家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销售策略。
三大群体画像
家长群体主要给孩子购买玩具,这类群体通常属于中产阶级,价格是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与网购相比,家长群体更多在实体店购买,这一点与成年消费者相似,但他们的购买支出要低于后者。此外,尽管注重性价比,这类群体也通常会因孩子喜欢而购买。
在美国,玩具品类的成年消费者群体大多属于Z世代群体,这类群体的收入较低,大多是西班牙裔和亚裔成年单身人士,他们购买主要是玩具模型或玩偶。此外,成年消费者在玩具购买上的支出较高,更舍得花钱,玩具购买支出是普通消费者的3倍多。数据显示,48%的这类受访者收藏了50件以上的玩具。
送礼者主要为亲朋好友的孩子购买玩具,这类群体同样是不可忽视的购买力。送礼者大多属于婴儿潮一代,他们在网购玩具上的支出比实体店更多,与前两大群体相反。
三大群体购买意向
在假日季玩具购买意向上,三大群体都表现出较强的购买意愿。调查显示,在今年假日季,66%的成年人计划购买新玩具;71%的父母计划购买新玩具;81%的送礼者计划购买新玩具作为礼物。
而在具体品类上,成年消费者主要购买动作模型;家长和送礼者主要购买建筑套件、棋盘游戏。
调查显示,今年假日季,玩具消费者大多希望在12月中旬前完成购物,60%的消费者计划在假日促销前购买玩具用品,购物高峰主要集中在11、12月份。
在了解玩具商品信息上,消费者主要的渠道仍是线下实体商店,其次是在线商店。
三、美国较受欢迎的玩具零售平台
美国较受欢迎的玩具零售平台有大型折扣超市Walmart、会员制超市Costco、Target等。这些平台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不同,吸引了不同的消费者群体。
美国大型折扣超市如沃尔玛也非常重视儿童玩具这一庞大市场,充分利用自有优势分食这一大饼。沃尔玛作为家庭用品超市,它巨无霸的商场也完全有条件开辟更大的玩具经销区。它们的优势是实力更强,连锁店更多,可以通过大批量采购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成本,从而降低商品价格,吸引众多消费者。而它密布各地的连锁店又可以有力的促进销售。它还有一个重要优势是:消费者到沃尔玛这类超市的频度都会大于去玩具店,如果消费者一个月或二个月去一次玩具店,那么去折扣超市就可能是每周到两周会去一次。顾客在购买各种日用消费品时,就会“顺便”购买玩具。
除此之外,诸如Target、Costco,它采取会员制、商品以成箱、成盒、成袋这种较大量的销售形式,给顾客以“批发价”。并以简化商场布局、以大货架摆放商品,降低营销成本,达到降低售价,让利给会员消费者。现在它也参与分食玩具市场的大饼。它的竞争优势是售价更低,虽然品种与服务逊于沃尔玛,但玩具品质并不低于沃尔玛,所以也深受消费者欢迎。不过,它不太经销最新型、较大型、较高挡次的玩具。
四、玩转美国玩具市场的制胜法宝——进驻美国线下大型商超
任何一种玩具的成功推出都有很多因素,如玩具自身的品质、被认知的价值、醒目的设计、外延产品的创新、顺畅的供应和正确烦人市场等。为适应消费市场的快速变化,许多玩具制造商都采取了多元化经营策略,在销售渠道上也是如此。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中国玩具品牌也意识到了拓展国际市场的必要性。进入美国各大线下商超市场可以为中国玩具品牌带来更多的玩具产品订单、收获更深远的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