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强调,要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强化对村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对农村党员分期分批开展集中培训;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压实县级责任,推动乡镇扩权赋能,夯实村级基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加强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等等。
激发乡村治理高效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近年来,宁波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依靠数字赋能,实现乡村整体智治,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海曙某村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成员。在村民公开会议上,针对多数村民提出的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商讨,并做出了对全村污染严重的场所进行全面清理绿化的决定,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该村还制定了村民行为规范、依法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来规范村民和村干部行为。该村的委员会定期对村里的账目进行检查,查账后还要张榜公布结果。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地持续探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方式,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材料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长沙市为落实党中央战略,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实现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共谱乡村振兴“协奏曲”。长沙市人大在多轮次座谈、多方面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性法规,并监督其实施;长沙市政协积极融入,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做深做细专题调研和协商议政,为推进乡村建设聚共识、献良策、促发展。长沙市的乡村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材料二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党委在乡村治理中充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将民主理念运用于具体实践当中,探索出“邻·家”工作法。
聚焦民生实事,通过定期召开议事会实现村民集中协商、集中议事、集中建议,先后讨论并解决了微公园建设等议题,积极引导村民全过程参与建设。村民大会讨论制定“文明种菜”美丽约定等乡村公约,变“挂在墙上”的管理规定为“装在心里”的乡村新风。发布“邻·家”积分制,发行积分存折,参与对象涵盖企业、商铺等多元主体,增强农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构建“一呼百应”、人民群众“全民皆防”的群防群治新格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某镇积极在组织体制、联农带农富农方面创新,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项目村级自施”模式,开展村级自施工程建设,即在区、镇、村三级共同努力,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
首先,通过镇村协商、村民代表协商、村民协商确定本村项目改造具体内容的意见,汇总成调查报告。
其次,通过本村的“四议两公开”程序,村民代表大会高票通过关于本村改造工程的内容、方式、方案决策。
再次,村干部带头自拆,引导村民主动报名参加村级自施工程,择优选择村民参与建设与工程的后期管理。
最后,该村成立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组成的质量安全监管小组,全过程监督,不仅监督施工工程质量,还监督项目建成后管护情况。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国家建设既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材料一2022年9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此次修订回应社会关切,从生产环节到加工、消费环节,做好与食品安全法的衔接,实现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治保障。例如,在立法层面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细化了农产品溯源机制,新增了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将农户纳入法律调整范围,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突出绿色优质,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该法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材料二2022年12月,香港居民郭某某诉广州H公司侵权纠纷案胜诉。
为了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同学们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二2022年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一集《不负十四亿》播出,原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政治团伙案浮出水面,龚道安、邓恢林、王立科等多名公安战线干部因政治野心膨胀,丧失初心,毫无“四个意识”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知法犯法,最后集体落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某校生态文明课题组的同学围绕“2023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事件”的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用高质量法治为高质量发展护航。
近年来,广东省人大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重要倾域、新兴领域和民生领域的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开展了常态化的扫黑除恶斗争,公安机关用一记记重拳、铁拳,擦亮了“平安广东”的底色:推进普法“七进”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此外,广东各法院先后适用民法典,审结了涉及“高空抛物”“自甘风险”以及融资租赁合同等纠纷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积极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网,开展了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努力打造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某地积极开展“一庭三所”(“一庭”指法庭,“三所”指派出所、司法所以及法律服务所)协同推动法律进农村活动,依托法官说法、警察说法、律师说法等多元载体,采取理论宣讲、旁听庭审、实景模拟、以案释法、阵地建设等多样形式,不断提升乡村普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精准研判法律需求、精准输送法律知识。在该地M村康养项目农民工讨薪纠纷、宅基地房屋买卖纠纷等疑难复杂纠纷化解中,“一庭三所”为村委调委会妥善解决问题提供了坚强法律专业支撑。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