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材料一乡村振兴,必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运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讲堂等农村德治的有效做法,坚持村民自治的制度建设与法治建设相结合,实行重大事项村民理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民族工作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这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推荐2】材料一问计于民集民智,问需于民顺民意。浙江省W村组织召开“乡村夜话”,通过与村民群众零距离交流,围绕本村发展问题及具体事项决策,干部群众共同商量解决办法,村民为村集体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投票表决村内重大事项的决定。村民对村委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意见,对村干部的工作定期进行评议,让干部红红脸,出出汗。乡村夜话凝聚了民心,把乡村文明、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拉呱说事”的乡村夜话中,共“话”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2023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当其时。M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有力的举措汇聚强大的力量,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M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
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广袤乡村大地上,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镇上服务大厅现场办理,现在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就可以代办帮办,1700余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村级可办”。卫生“优”能积分、乱扔乱倒垃圾要扣分,村里建起积分超市,村民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推荐1】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施行。谈到两部法律修订把握的思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说,首先,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决策部署;其次,针对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的制度设计和措施安排;再次,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最大可能地提供法治保障。关于两部法律修订的亮点,郭林茂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内容有所增加,由72条增加到132条,在结构上增加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两个专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概念,健全预防和矫治教育的措施……同时,明确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网络产品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司法机关等各个主体应当承担的未成年人保护责任。
2024年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颁布10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近年来,广西坚持用法治推进现代化建设。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强调查研究和专业论证,围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条例、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服务管理条例等;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各项专项行动,防止因执法不力、执法缺位导致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遏制,防止因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查处发生损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惩治走私、偷越国境、跨境赌博等犯罪案件,严惩暴力犯罪、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有力维护社会稳定。
2022年6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反垄断法的决定。与2007年出台并于2008年8月1日首次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原《反垄断法》)相比,正好时隔14年整。
从2008年8月1日到2022年8月1日,十四年磨一剑,作为经济宪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在本次修订之后将正式实施。由于本次修法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新《反垄断法》在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齐运行效率,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方面,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推荐1】粮食安全,国之大者。
材料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A公司认为B公司的行为构成侵权,向法院诉请判令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300万元。B公司则称其仅是向种子供需双方提供自留种子信息,由供需双方自行交易,并未销售被诉侵权“金粳818”稻种。
经法院审理判决,认定B公司未获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权,违法销售种子,构成销售侵权,侵权行为情节严重,赔偿300万元。
名词解释:
材料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21年我国重拳遏制食品;浪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等颁布施行,将节约粮食从道德标准上升到法纪高度。
各级政府加强监督管理,采取切实有效举措推进反食品浪费工作;餐饮企业主动引导顾客按需求点餐,提供“小份菜”、餐后打包等服务,消费者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通过明确主体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树立节约粮食新风尚。
在当前疫情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仍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妨碍防疫的“任性”行为,着实令人担忧。
案例一车主巢某喜驾车自杭州返回江西某县,中途让车上5人下车翻越高速路护栏以恶意逃避疫情防控“落地检”,给疫情防控带来隐患。县公安机关对巢某喜等6人作出行政罚款的处理。
案例二为躲避防疫检查,蔡某海不但未提前向所在社区报备,还将其子藏匿在车子后备箱中,企图蒙混过关,被查验服务点防疫工作人员当场发现,后被县公安局处以拘留5日的处罚。
案例三周某从外地返赣,经社区告知后仍拒绝配合集中隔离。随后,周某持菜刀拉扯、威胁上门做劝导的社区工作人员,并致一工作人员受伤。当地检察院依法对周某提起公诉,最终法院判决周某触犯妨碍公务罪,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五个月。
2017年,方某在电梯内劝阻一位老人吸烟,两人发生争执,老人因为情绪激动诱发心脏病,倒地死亡。视频记录显示,两人并未发生肢体冲突,老人也一直没有熄灭手里的烟。事后老人家属与方某在派出所就赔偿金额未能达成协议,于是到法院起诉方某,索赔40万元。一审法院认为,方某的行为与老人死亡并无必然因果关系,但考虑“公平原则”,判决方某补偿老人家属1.5万元。
一审判决后,当地媒体对案件进行了报道,随后事件发酵,扩散到全国,引起热议。网民甲说:“人死比天大,家属应该直接找当事人闹的,肯定赔的比法院判的多。”法科生乙说:“就我所学的民法知识,我觉得一分钱都不应该赔。”控烟专家丙对记者说:“这个判决让我很担心,将对热心劝阻吸烟者造成巨大冲击,会严重阻碍中国控烟的进程。”丁对戊说:“我觉得方某的行为不但没有错,而且应该鼓励。”戊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方某的行为没错我不反对,但鼓励我认为谈不上。”丁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方某没错,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老人家属认为一审法院判赔金额太少,依法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最终撤销了一审判决,改判方某不承担侵权责任。事后方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后遇到在公共场所的抽烟者,我还是会理性劝阻的。”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